电梯的供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向供油对象物涂敷油的供油装置。
背景技术
绳索式的电梯具备作为驱动源的曳引机,在该曳引机的曳引轮上被拉拽平行地卷挂有多根主绳索,在这些主绳索的一端侧的端部连接有轿厢,在另一端侧的端部连接有配重,并且轿厢及配重吊挂在升降路径内。而且,通过曳引轮的旋转来使轿厢以及配重上下升降移动。
如日本国的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6-21873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以及特开2006-290485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所述,在这样的电梯中,设置有用于向被拉拽平行的各主绳索上涂敷油的供油装置。
专利文献1的供油装置使从油容器引出的毛毡以碰触的方式接触主绳索一侧来进行供油,专利文献2的供油装置使一对供油用辊以从两侧夹着主绳索的方式接触主绳索来进行供油。
但是,在现有的供油装置中,不得不在被拉拽平行的主绳索的一侧或两侧确保宽阔的设置用的空间,从而在该空间中设置供油装置,因此,限制了设置位置。此外,通常对主绳索设置主绳索防振用的减振装置,但需要不干涉减振装置地设置供油装置,从而进一步限制了供油装置的设置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的供油装置,即使在狭小的空间的部分中也能够易于进行设置。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一对油容器,分别容纳有油,多个供油构件,跨设在上述一个油容器和另一个油容器之间;上述各供油构件具备:油涂敷构件,导油管,从上述油涂敷构件的两端部延伸,分别连接在上述一对油容器上,将该油容器内的油引导至上述油涂敷构件上;上述各供油构件的油涂敷构件配置在电梯中的被拉拽平行的绳索之间,通过上述油涂敷构件在该绳索上涂敷油。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一对油容器的内侧的侧面上分别安装有缓冲构件。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供油构件中的导油管具有可挠性。
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供油构件中导油管能够在其轴向上伸缩。
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一对油容器分别分割为能够相互结合的多个容器。
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油容器,容纳有油;供油构件,安装在上述油容器上;上述供油构件具备:油涂敷构件;导油管,从上述油涂敷构件延伸,与上述油容器连接,将上述油容器内的油引导至上述油涂敷构件上;使上述供油构件的油涂敷构件与电梯的供油对象物接触,在上述对象物上涂敷油。
根据本发明的供油装置,即使在狭小的空间的部分中也易于进行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的电梯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地供油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打开上述供油装置中的油容器的盖体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供油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上述供油装置中的油涂敷构件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的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设置有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的配重框架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升降路径,2…机械室,3…承重梁,3a…开口,4…曳引机,5…曳引轮,6…主绳索,10…偏导轮,20…供油装置,21a…第一容器,21b…第二容器,21C…第三容器,22…安装件,23…开口部,24…盖体,25…铰接件,28…插入口,29…板材,30…引导部,33…供油构件,34…油涂敷构件,35…导油管,35a、35b…分岔部,36…导油芯,38…紧固件,40…缓冲体,42…配重框架,43…轮框架,44…支轴,45…配重轮,46…轮槽,47…罩,48…导轨,48a…刃部,49…分开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电梯的整体结构的图,在建筑物中的升降路径1的上部设置有机械室2,经由承重梁3在该机械室2中设置有曳引机4,在该曳引机4的曳引轮5上平行地拉起卷挂有多根主绳索6。
从曳引轮5引出的各主绳索6的一侧直接垂落在升降路径1内,其端部连接有轿厢9,另一端侧通过偏导轮10而垂落在升降路径1内,其端部连接有配重11,上述轿厢9以及配重11经由主绳索6吊在升降路径1内。而且,曳引机4进行驱动使曳引轮5旋转,通过主绳索6的运动,轿厢9以及配重11在升降路径1内上下地升降移动。
在机械室2中设置有用于向主绳索6涂敷油的供油装置20。该供油装置20在曳引轮5与轿厢9间的区间部分,与主绳索6接触地设置在承重梁3上。
图2~图4示出供油装置20的结构。在承重梁3上形成有主绳索6所通过的开口3a,并且与该开口3a的开口面相对置地设置有供油装置20。供油装置20具备内部容纳有油的一对油容器21,上述油容器21安装在开口3a的一侧的边缘部和另一侧的边缘部之间,在一个方向上形成为长箱形状,相互平行地排列,且隔着主绳索6相互对置。即,两个油容器21的两端部分别通过L状的安装件22安装在开口3a的一侧的边缘部和另一侧的边缘部上,并被水平地支撑。
如图5所示,在各油容器21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口部23以及使开口部23开闭的盖体24。盖体24经铰接件25可转动地安装在油容器21上,盖体24进行转动使开口部23开闭。通常,如图6所示,开口部23被盖体24封闭。在盖体24上,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插入口28,此外,在盖体24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由相互对置的一对板材29构成的引导部30。
在两个油容器21的上方部,跨着上述两个油容器21地设置有多个供油构件33。这些供油构件33沿着油容器21的长度方向以规定的间距并列排列。
如图6所示,各供油构件33具有油涂敷构件34、从该油涂敷构件34的两端部向其外侧延伸的导油管35。油涂敷构件34由具有吸油性的毛毡等材料形成为圆筒状,导油管35由例如金属制的可挠管构成,该可挠管为铰接结合结构,能够弯曲,在该导油管35的内部,如图7所示,从具有吸油性的毛毡等插入有导油芯36。
而且,在圆筒状的油涂敷构件34的两端部连接有导油管35,从上述各导油管35突出的导油芯36与油涂敷构件34的内圆周面接触。在油涂敷构件34的两端侧延伸的一侧的导油管35从油涂敷构件34通过引导部30插入一侧的油容器21的插入口28,另一侧的导油管35通过引导部30插入另一侧的油容器21的插入口28。而且,从各导油管35的端部突出的导油芯36分别浸没在各自的油容器21内的油中。此外,在各引导部30上设置有紧固件38,该紧固件38将一侧的板材29向另一侧的板材29侧按压,用于固定导油管35。
油容器21内的油通过各导油芯36被吸上来,进一步从各导油芯36被吸至油涂敷构件34。因此,在油涂敷构件34中渗入有足够的油,保持含油状态。
如图1~图4所示,对于这样的供油装置20,各供油构件33的油涂敷构件34位于被拉拽平行的主绳索6彼此之间。对设置供油装置20时的顺序进行说明,首先,在一侧的油容器21上安装数量比主绳索6的根数多1个的供油构件33。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7根主绳索6被拉拽平行地排列在一个方向上,因此以与主绳索的排列间距相同的间距进行排列的方式,在一侧的油容器21上安装8个供油构件33。即,将在各供油构件33中的油涂敷构件34的一端侧延伸的一侧的导油管35而通过引导部30,分别插入值油容器21的插入口28,并且通过利用紧固件38紧固引导部30固定在油容器21上。
接着,通过安装件22,安装有供油构件33的一侧的油容器21与另一侧的油容器21以隔着主绳索6相互对置的方式安装在承重梁3的开口3a的边缘部上。即,以与主绳索6的排列方向平行的方式,在主绳索6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配置油容器21,通过安装件22将上述两个油容器21固定在承重梁3的开口a的边缘部上。
接着,使安装在一侧的油容器21上的供油构件33的导油管35弯曲,将油涂敷构件34插入主绳索6的相互之间并使它们接触,然后通过引导部30而将在上述油涂敷构件34的另一端侧延伸的另一侧的导油管35插入另一侧的油容器21的插入口28,此后,通过紧固件38紧固引导部30,将另一侧的导油管35的端部固定在油容器21中。此外,使配置在主绳索6列的两侧相对应的位置上的供油构件33的导油管35弯曲,使油涂敷构件34与主绳索6的一个侧面接触,然后通过引导部30而将在上述油涂敷构件34的另一端侧延伸的另一侧的导油管35插入另一侧的油容器21的插入口28,此后,通过紧固件38紧固引导部30,将另一侧的导油管35的端部固定在油容器21中。由此完成供油装置20的设置。
在这样设置有供油装置20的状态下使电梯运转,使主绳索6运动。在与各主绳索6接触的各供油构件33的油涂敷构件34中渗入有油,因此,对应主绳索6的运动,油通过油涂敷构件34被依次涂敷在主绳索6上。并且,对应油涂敷构件34的含油量的减少,油容器21内的油通过导油芯36依次对该油涂敷构件34进行补给。
在该供油装置20中,利用主绳索6相互间的间隙,在该间隙内配置有油涂敷构件34,因此,不需要用于配置供油装置20的宽阔的空间,由此,完全不限制供油装置20的设置位置,从而提高供油装置20的设置的自由度。
此外,由于在主绳索6的相互之间存在油涂敷构件34,所以能够通过该油涂敷构件34抑制主绳索6的振动或缠绕。因此,也能够省略设置主绳索6的防振装置。并且,由于省略了防振装置,所以不会发生供油装置20和防振装置的干涉,从而进一步提高供油装置20的设置位置的自由度。
图8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2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构成部分上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互对置的一对油容器21的各自的内侧的侧面上,安装有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体40,在上述缓冲体40之间通过有各主绳索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产生主绳索6由于某种原因在油涂敷构件34的长度方向上剧烈晃动而与油容器21接触的情况时,该主绳索6与缓冲体40接触从而缓和冲击,从而避免与油容器21接触。在主绳索6与油容器21直接接触时,主绳索6会发生损伤,此外,产生大的噪音,但由于缓冲体40缓和主绳索6的剧烈晃动所产生的冲击,所以能够抑制主绳索6出现损伤和产生噪声。
图9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2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构成部分上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导油管35由具有柔软性的材料形成,并且形成为分为两岔的形状,具有分岔部35a、35b。
在这样的结构中,在主绳索6剧烈晃动时,对上述主绳索6进行减振,并且油涂敷构件34伴随主绳索6的运动进行运动,从而维持与上述主绳索6的良好的接触状态,因此,能够始终良好地向主绳索6供油。
图10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2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构成部分上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供油装置20的各导油管35能够弯曲,并且能够在轴向伸缩。
在这样的供油装置20中,各导油管35能够弯曲,并且在轴向能够伸缩,因此,不仅能够设置在机械室中,而且能够设置在电梯的各个位置上。图10示出在设置于配重的上部的配重框架42上设置供油装置20的例子。图10(A)是配重框架42的俯视图,图10(B)是配重框架42的主视图。
配重框架42具备相互对置的一对轮框架43,经支轴44在上述轮框架43之间架设有配重轮45,该配重轮45能够自由旋转。在图10(B)中,省略了一侧的轮框架43的图示。在配重轮45的圆周面上,并列排列形成有多个轮槽46,在上述轮槽46上卷挂有主绳索6。各主绳索6通过配重轮45的下侧半周部分的轮槽46以U字状卷挂在配重轮45上。此外,在两轮框架43的上部之间,安装有罩47,以覆盖配重轮45。
而且,在主绳索6的从配重轮45向上方延伸的部分上设置有供油装置20。供油装置20的一对油容器21配设在隔着主绳索6的一侧和另一侧上,分别经安装件22安装在一对轮框架43之间。各安装件22能够在各自的轴向上伸缩。
跨在一侧的油容器21和另一侧的油容器21上的各供油构件33通过并列排列的主绳索6的相互之间以及并列排列的主绳索6的两侧外侧部,上述各供油构件33的油涂敷构件34与各主绳索6的侧面接触。
在此,各供油构件33的导油管35能够弯曲,并且能够在轴向伸缩,因此,通过对上述的弯曲和伸缩的调整,各油涂敷构件34能够恰当地配置在与各主绳索6的侧面恰当地接触的位置上。此外,各安装件22也能够在轴向伸缩,从而能够将各油涂敷构件34调整配置在更恰当的位置上。由此,能够在各主绳索6上始终良好地供给油。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20中,通过使各供油构件33的导油管35弯曲和伸缩,能够将油涂敷构件34调整配置在恰当的位置上。因此,除了安装在配重框架42上之外,还能够设置在曳引机、轿厢的厢框或偏导轮的轮框架等各个部分上。
图11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2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构成部分上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油容器21分为多个,例如分为第一容器21a、第二容器21b和第三容器21c,能够将这些容器21a、21b、21c任意地结合组合为一体而成为供油装置20。
即,例如能够组装为如下四种形式,即,将第一容器21a与第二容器21b结合从而成为具备7个供油构件33的供油装置20,将第一容器21a和第三容器21c结合从而成为具备6个供油构件33的供油装置20,将第二容器21b与第三容器21c结合从而成为具备3个供油构件33的供油装置20,将第一容器21a、第二容器21b和第三容器21C结合从而成为具备8个供油构件33的供油装置20。因此,能够适当地组合为具备个数与主绳索的根数相对应的供油构件33的供油装置20,从而适用于主绳索的根数不同的各种规格的电梯。
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以供油对象物为主绳索的情况作为例子,但对于图12示出的第六实施方式的供油装置20,对升降移动的轿厢或配重进行引导的导轨48为供油对象物。
该供油装置20包括1个油容器21、从该油容器21引出的3个导油管35以及安装在这些导油管35的前端部上的油涂敷构件34。
油涂敷构件34将具有吸油性以及可挠性的柔软的许多纤维绳索捆束在一起而形成为拖布状,油容器21内的油通过导油管35渗入该油涂敷构件34,从而在该油涂敷构件34上填充满油。
在油涂敷构件34的前端侧边缘部上,在其中间部上设置有具有固定宽度的分开部49,该分开部49从油涂敷构件34的前端侧边缘部向上述中间部侧延伸而形成。
该供油装置20安装在轿厢或配重上,使油涂敷构件34接触对上述轿厢或配重的升降移动进行引导的导轨48。即,配置成使导轨48的刃部48a进入油涂敷构件34的分开部49,在此状态下,通过轿厢或配重的升降移动,油涂敷构件34相对于导轨48滑动,从而在导轨48上涂敷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