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小腿三头肌健身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动式小腿三头肌健身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145125.2 (22)申请日 2017.02.17 (73)专利权人 郑州科技学院 地址 450064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马寨产 业集聚区学院路1号 (72)发明人 丁传锋 周莉莉 张晓雪 (74)专利代理机构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代理人 张晓辉 靳锦 (51)Int.Cl. A63B 23/04(2006.01) A63B 22/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互动式小腿三头肌健身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设备领域, 特别是。
2、一种 互动式小腿三头肌健身器。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 现有技术中运动形式单一枯燥、 对周边肌群产生 运动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支架两端设有座 椅, 支架上安装有一对摆杆, 摆杆为倒立的 “Y” 字 型, 摆杆底部分叉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踏板。 本实 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可以双人同时使用, 彼 此间施加作用力, 形成良性互动, 提高锻炼的趣 味性; 脚部支撑设计为摆动式连接, 在锻炼过程 中可以形成一定的摆动, 从而保护了使用者的踝 关节; 整体平稳, 安全隐患低,过程中受力大小可 以通过人工干预自动调节; 安全性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6560642 U 2017。
3、.10.17 CN 206560642 U 1.一种互动式小腿三头肌健身器, 其特征在于: 支架 (5) 两端设有座椅 (1) , 所述支架上 对称安装有一对得以向两端座椅 (1) 摆动的摆杆 (3) , 所述摆杆 (3) 为倒立的 “Y” 字型摆杆, 在所述摆杆底部分叉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踏板 (2)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动式小腿三头肌健身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踏板 (2) 铰支连接 于摆杆底部, 其表面设有防滑花纹, 在所述座椅 (1) 上安装有背部支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动式小腿三头肌健身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杆底部对应的踏 板 (2) 间设有联动杆 (6) , 所述联。
4、动杆 (6) 的两端分别与两侧踏板 (2) 的底部铰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动式小腿三头肌健身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踏板 (2) 固定安装 于摆杆底部。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互动式小腿三头肌健身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架两侧对 应座椅 (1) 的位置安装有扶手。 6.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互动式小腿三头肌健身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杆顶部连接 处设有复位卷簧。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560642 U 2 互动式小腿三头肌健身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设备领域, 特别是一种互动式小腿三头肌健身器。 背景技术 0002 健身器材种类。
5、繁多, 其作用主要在于引导健身者进行合理的有氧运动。 按所锻炼 的运动肌群又存在多种结构形式。 常见的健身器的主要包括跑步机、 椭圆机等, 多锻炼的是 臂部、 腿部肌肉群, 通过主动拉伸来起到锻炼的目的。 小腿三头肌位于小腿胫骨后侧, 由比 目鱼肌与腓肠肌共同组成。 0003 现阶段关于小腿三头肌的健身器材, 多适用于单人使用, 通过锻炼者对脚部位置 的控制达到锻炼肌群的效果。 0004 然而, 单一的运动形式往往降低了健身者的运动热情,同时, 脚部支撑的位置固 定, 小腿三头肌的拉伸方向单一, 在长时间的运动后, 容易对踝关节造成运动损伤。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
6、有技术中运动形式单一枯燥、 对周边肌群关节 产生运动损伤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 0007 一种互动式小腿三头肌健身器, 支架两端设有座椅, 所述支架上对称安装有一对 得以向两端座椅摆动的摆杆, 所述摆杆为倒立的 “Y” 字型摆杆, 在所述摆杆底部分叉的两端 分别安装有踏板。 0008 优选的, 所述踏板固定安装于摆杆底部。 0009 或者, 所述踏板铰支连接于摆杆底部, 其表面设有防滑花纹, 在所述座椅上安装有 背部支撑。 所述摆杆底部对应的踏板间设有联动杆, 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踏板的 底部铰支连接。 0010 优选的, 在所述支架两侧对应座椅的位置安装有扶手。 。
7、所述摆杆顶部连接处设有 复位卷簧。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 (1) 可以双人同时使用, 彼此间施加作用力, 形成良性互动, 提高锻炼的趣味性; 0013 (2) 由于是双人使用, 脚部支撑设计为摆动式连接, 在锻炼过程中可以形成一定的 摆动, 从而保护了使用者的踝关节; 0014 (3) 整体平稳, 安全隐患低,过程中受力大小可以通过人工干预自动调节; 0015 (4) 扶手的设计, 便于使用者抓持, 防止意外跌落设备; 同时合理的结构设计, 以节 约设备整体的占地空间; 0016 (5) 锻炼者的双下肢可以交替运动, 自行设计多种锻炼形式, 而现有技术中往往采 用同时。
8、运动的模式, 缺少运动的连贯性。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560642 U 3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轴测方向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摆杆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各部件名称: 1.座椅; 2.踏板; 3.摆杆; 4.摆杆支点; 5.支架; 6.联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实施例1: 一种互动式小腿三头肌健身器, 参见图1至图3, 支架5两端设有座椅1, 支 架5上对称安装有一对得以向两端座椅1摆动的摆杆3, 摆杆3为倒立的 “Y”。
9、 字型摆杆, 在摆杆 3底部分叉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踏板2。 0023 踏板2固定安装于摆杆底部。 在支架两侧对应座椅1的位置安装有扶手。 摆杆顶部 连接处设有复位卷簧。 卷簧的作用在于当锻炼者离席时设备可以及时复位。 0024 当锻炼者进行锻炼运动时, 可成对相向坐于座椅1上, 彼此交替施力, 完成锻炼的 过程, 在锻炼过程中, 手扶扶手以保持身体重心。 在交替施力的过程中, 锻炼者完成肌肉的 拉伸, 同时在双方互动的过程中, 调节拉伸角度和锻炼的力度。 0025 实施例2, 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具体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4, 踏板2铰支连接于摆杆3 底部, 其表面设有防滑花纹, 在座椅1上安装有背部支撑。 摆杆底部对应的踏板2间设有联动 杆6, 联动杆6的两端分别与两侧踏板2的底部铰支连接。 0026 本实施例的设计在于进一步解放了脚部的自由度, 多角度锻炼相关肌群。 0027 最后需说明的是, 以上者仅系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 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特征, 稍加变化修饰而成者, 亦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560642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6560642 U 5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6560642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