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圆点接收头模具及红外线圆点接收头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线圆点接收头的模具及红外线圆点接收头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红外线圆点接收头即正面有一个半圆球体的接收头生产工艺是通过压模的方法生产,所用材料较贵,生产方法单一,电子工业的发展对红外线接收头的应用量很大,大量的生产,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红外线圆点接收头的模具及红外线圆点接收头的生产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外线圆点接收头的模具,包括模条1和多个基体容器2,其中基体开口位于模条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每个集体容器还包括了一个带有拉手5和半球状凹槽4的塑胶配件3,所述的塑胶配件位于每个基体容器中。
所述的红外线圆点接收头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有一个与基体容器2相连的与塑胶配件3相匹配的可以把塑胶配件3插入的槽6。
所述的红外线圆点接收头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胶配件3上有一个直径径小于塑胶配件3的宽度的半球状凹槽4。
所述的红外线圆点接收头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胶配件3,在远离半球状孔4的一端有一个拉手5,拉手5伸出的方向与半球状凹槽的开口方向相反。
所述的红外线圆点接收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条两边分别有一个支架7,每个支架上有一个凹槽8。
所述的红外线圆点接收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模条上有至少一个但总数少于基体容器数量的固定板10。
所述的红外线圆点接收头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材料为TKS树脂。
所述的红外线圆点接收头,包括基体和管脚,在基体的前端有一个原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体与发射极的接合处是一个由表面张力形成的凹槽
所述的红外线圆点接收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a)把定量的所述的A、B混合环氧树脂灌进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红外线圆点接收头生产模型的基体容器2中;
(b)把带有集成电路的三极管组沿着支架7上的槽8插入模孔,然后烘干,时间为50-125分钟,温度:85-130℃;
(c)树脂冷却成型,分离三极管组和模具。
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的是胶饼的特性是速溶速固化,A、B环氧树脂的特性是液体,固化时间长,所以胶饼和A、B环氧树脂各使用在不同工艺上相互不能代用,而A、B环氧树脂灌胶法生产,改变了原来对胶饼材料压模生产的方法,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等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地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塑胶配件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塑胶配件的侧视图。
图5是模条上的固定板。
图6是本发明所生产的产品的三视图。
图7是三极管组示意图
1、模条 2、基体容器 3、塑胶配件 4、塑胶配件上的半球状的凹槽 5、拉手 6、塑胶配件适配槽 7、支架 8支架上的槽 9、三极管组连接装置 10、固定板 11、三极管组 12、三极管组上边两边的凸起 13、三极管组下边两边的凸起 14、集成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的一种红外线圆点接收头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线圆点接收头模具包括模条1、模条上的基体容器2、塑胶配件3及与基体容器相连的与塑胶配件相匹配的、把塑胶配件3插进去以后会与塑胶配件紧密配合的塑胶配件适配槽6。
所述的基体容器2内表面和塑胶配件3外表面涂有脱模剂。
通过拉手5把塑胶配件3插入与基体容器1相连的与塑胶配件3相匹配的塑胶配件3插入后可以与其紧密配合的孔6中,向模孔中注入液态A、B环氧树脂,液体会自动注入塑胶配件3的半球状凹槽4里面,把三极管组11通过两边凸起12和13沿着支架上的槽(8)插入模条直到集成电路板14全部插入到基体容器中,集成电路板14方向向下,并浸入到液体A、B环氧树脂液面以下,这样整个三极管组就固定在两边的支架7上了,固定板10对三极管组起到固定的作用;对以上所述的组件进行烘干,烘干后,对三极管组连接装置9施以垂直向上的作用力将其沿着支架上的槽8拔出,红外线圆点接收头上的力会将塑胶配件3一起拔出,去掉塑胶配件3,去掉三极管组上的连接装置,就形成了一个个的红外线圆点接收头。
本实施例已经对红外线圆点接收头的模具及红外线接收头的生产工艺做了详细的描述,本说明书不应当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做的技术特征塑胶配件做出的一些简单的改变应该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