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用品握把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用品握把带.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0982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5.28 CN 203609827 U (21)申请号 201320614357.X (22)申请日 2013.09.30 A63B 49/08(2006.01) A63B 53/14(2006.01) B62K 21/26(2006.01) (73)专利权人 耀亿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彰化县和美镇彰美路六段 334 号 (72)发明人 杨琮棓 陶义祥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1301 代理人 郑玉洁 (54) 实用新型名称 运动用品握把带 (57) 摘要。
2、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一种运动用品握把带, 该 握把带为一片状纤维布, 是由高熔点短纤维与低 熔点短纤维交错熔喷制成预定厚度的不织布基础 层所直接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握把带为无溶剂的 环保产品, 利用高熔点短纤维密布于握把带表面 形成粗糙的防滑握持表面, 低熔点短纤维则提供 柔软的弹性与吸震功能, 并可视功能需求, 利用加 热使握把带中的低熔点短纤维部分熔融而与同系 列材质的机能性布层粘着, 不需使用有机溶剂来 完成贴合, 使整体结构更具有实用性。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
3、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09827 U CN 203609827 U 1/1 页 2 1. 一种运动用品握把带, 其特征在于 : 为一块片状纤维布, 主要是由高熔点短纤维与 低熔点短纤维交错形成的预定厚度的不织布基础层所直接构成的。 2.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运动用品握把带,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不织布基础层结合有透 气布层, 二者是借助加热结合的。 3.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运动用品握把带,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不织布基础层的厚度为 0.4mm 至 1.2mm。 4.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运动用品握把带, 。
4、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不织布基础层于表面适 当间距压有凹纹以方便撕断。 5.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运动用品握把带,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不织布基础层于表面压 有凸粒以防滑。 6.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运动用品握把带,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不织布基础层于表面压 有凹纹以增加摩擦系数。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609827 U 2 1/4 页 3 运动用品握把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运动用品握把带, 特别是指一种无溶剂环保握把带产 品, 可保护使用者不受溶剂侵害, 同时可确保握把带实用功效。 背景技术 0002 常见的运动用品握把带, 使用时缠绕在网球拍、 羽球。
5、拍及高尔夫球杆握把以及自 行车手把的握把上, 其基本功能就是提供使用者在握持这些运动用品时, 可以提高握持的 控制度, 就是防滑, 再来就是提供柔软舒适的握感, 另外可以吸收击球的震动, 早期以动物 皮革来包覆, 近年则以多种材质复合贴附构成, 例如以人造皮革贴合 PU 泡棉为最常见。 0003 如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第 092217262 号 “握把带” , 其是采用一片状基材, 其上 散布有多个穿通两个侧面的穿孔 ; 该基材的材质为第一材料, 该第一材料为 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 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为矩阵状排列纵横交错经线及纬线所构成的芯网, 该 芯网的。
6、各网目分别对应该基材的穿孔 ; 渗附材, 覆盖该基材的至少一个侧面并渗填该等穿 孔 ; 该渗附材的材质为第二材料, 该第二材料为 PU(Polyurethane), 亦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且不同于该第一材料, 该渗附材仅覆盖该片状基材的单一侧面, 该片状基材未受该渗附材 覆盖的侧面另外贴合有片状不织布底材, 其能在良好地保有两种材料物性的前提下具有较 薄的厚度, 而且其所使用的原料体积较少, 可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 前述两种材料间的接合 结构较为紧密。 0004 另按, 现有握把带如中国台湾第 092222325 号实用新型专利所揭露 的 “球拍之握 把带改良” , 其是由至少二种以上不同性。
7、质的带体所组成的握把带, 其中一种带体为聚胺聚 甲酸脂类合成的人造皮, 人造皮底面具有不织布层, 另一种带体为棉质制品的布料, 将人造 皮的带体与棉质制的带体相结合 ; 据此, 以人造皮的带体具有粘、 涩、 耐磨的特性, 以棉制的 带体具有柔软、 吸汗、 触感佳的特性, 使多种特性集于握把带上。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上述所揭结构中, 前者是将 EVA 材质的矩阵状排列纵横交错经线及纬线所构成的 芯网作为片状基材, 再以 PU 渗附材覆盖该片状基材的单一侧面, 该片状基材未受该渗附材 覆盖的侧面另外贴合有一层片状不织布底材, 此握把带在贴附不织布底材时须使用有机溶 剂清除贴附双方的贴附面, 。
8、以确保贴附粘着的表面不受污染, 可以得到最佳粘着效果, 后者 人造皮的带体与棉质制的带体相结合时一样需要使用有机溶剂, 整体加工时间耗费时间且 不环保。 0006 针对前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实用创新的运动用品握把带, 可 以减少或取消有机溶剂的使用, 以保护使用者不受有机溶剂侵害。 0007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是 : 0008 一种运动用品握把带, 其为一块片状纤维布, 主要是由高熔点短纤维与低熔点短 纤维交错熔喷制成的预定厚度的不织布基础层所直接构成的, 所形成的握把带为无溶剂的 说 明 书 CN 203609827 U 3 2/4 页 4 环保产品。
9、, 利用高熔点短纤维密布于握把带表面形成粗糙的防滑握持表面, 低熔点短纤维 则提供柔软的弹性与吸震功能。 0009 并可视功能需求, 利用加热使握把带中的低熔点短纤维部分熔融而与同系列材质 的机能性布层粘着, 不需使用有机溶剂来完成贴合, 例如 由相同聚酯系的高分子化学材料 或是生物可分解材料制成, 可以使用不织布基础层贴附一层透气布层, 之后再经由加热使 不织布基础层中部分低熔点的短纤维熔融而与透气布层粘着形成具有进一步透气功能的 握把带, 握把带与透气布层都使用相同的可回收材料, 利用加热使两者粘着, 不需使用有机 溶剂来完成贴合, 即可制成无溶剂环保又具有透气功能的握把带 ; 握把带除了。
10、提供运动用 品握把带防滑、 吸震及弹性结构, 因为两种纤维喷熔在一起, 两种纤维交相穿插, 所以具有 抗拉伸功效。 0010 外加的透气布层除了提供透气效果之外, 另外可以使用吸湿材料处理之后让透气 布层具有吸湿效果 ; 透气布层也可利用不织布基础层本身具有摸起来有点粘性但又不粘手 的材料特性, 让使用者在缠绕运动器具的握把时利用该特性及握把带张力就可以贴附在握 把上而不需在全部握把布的内层里都加贴自粘胶带只需在末端固定即可, 就可以跟握把粘 着贴附 ; 另外可以在透气布层或自粘性不织布上事先压出固定间隔的横断凹沟, 可以让使 用者利用凹沟将握把带在预设的长度撕断, 不需使用剪刀或裁刀, 也可。
11、以在握把带上压上 防滑颗粒或纹路, 增加握持防滑效果, 提高使用者运用的方便性。 0011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之一是 : 所述运动用品握把带是由不同熔点的短纤维交错混 成熔喷制成的预定厚度的不织布基础层所直接构成的, 无须使用溶剂, 不需粘胶粘着, 达到 了极佳的创新性及实用便利性。 0012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之二是 : 所述运动用品握把带利用加热使不织布基础层中部 分低熔点低短纤维熔融而与同系列材质的机能性布层结合形成具有特定机能的握把带, 不 需粘胶粘着, 所以不需使用有机溶剂, 让制造者与使用者都不会受到溶剂污染, 具有保护环 境的功效。 0013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之三是 : 所述运。
12、动用品握把带的不织布基础层 与机能性布 层都使用相同的可回收材料, 利用加热使两者粘着, 没有使用有机溶剂, 产品不会变质, 因 此在使用过后的产品也可以回收, 进一步确保不造成环境的危害。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5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横切断面放大示意图。 0016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横切断面放大示意图。 0017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8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使用于球拍的实施状态图。 0019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使用于高尔夫球杆的实施状态图。 0020 图 7 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切断面上凹沟的。
13、实施状态图。 0021 图 8 为本实用新型的握把带表面凸纹的实施状态图。 0022 图 9 为本实用新型的握把带表面凹纹的实施状态图。 0023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说 明 书 CN 203609827 U 4 3/4 页 5 0024 握把带 10 不织布基础层 11 0025 低熔点短纤维 12 高熔点短纤维 13 0026 透气布层 14 凹沟 15 0027 球拍 20 高尔夫球杆 3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请参照图 1 和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 握把带 10 为片状纤维布, 是由高熔 点短纤维 13 与低熔点短纤维 12 交错熔喷制成预定厚度 的不织布基础层 1。
14、1 所直接构成, 所形成的握把带 10 为无溶剂的环保产品, 利用高熔点短纤维 13 密布于握把带 10 表面形成 粗糙的防滑握持表面, 低熔点短纤维 12 则提供柔软的弹性与吸震功能。 0029 握把带 10 可为不织布基础层 11, 是由不同熔点的短纤维交错混成熔喷制成预定 厚度的不织布层, 如图 3 及图 4 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 不织布基础层 11 贴附一层 透气布层14, 经由加热使不织布基础层11中部分低熔点短纤维12熔融而与透气布层13熔 合形成具有透气功能的握把带 10。 0030 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握把带 10, 其中透气布层 14 也可利用不织布基础层 11 。
15、本 身具有摸起来有点粘性但又不粘手的材料特性, 让使用者在缠绕运动器具的握把时利用该 特性及握把带 10 张力就可以贴附在握把上, 而不需如现有握把带内层加贴自粘胶带, 仅需 如同现有握把带于末端固定即可, 减少自粘胶带的使用, 也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环保功效。 0031 另外可以如图7所示, 在透气布层14或自粘性不织布上事先压出固定间隔的横断 凹沟 15, 可以让使用者利用凹沟 15 将握把带在预设的长度撕断, 不需使用剪刀或裁刀, 提 高使用者运用的方便性, 图 8 及图 9 所示, 为握把带上压上防滑颗粒 (图 8) 或凹纹 (图 9) , 增 加握持防滑效果。 0032 为供进一步了解本。
16、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 运用技术手段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 兹 将本实用新型使用方式加以叙述如下 : 0033 本实用新型握把带 10 可由一层不织布基础层 11 单独使用于缠绕在球拍 20 及高 尔夫球杆 30 握把以及自行车的手把等运动器具用品的握把上, 或与机能性布层结合, 不织 布基础层 11 与机能性布层都由相同系列的高分子化学材料或是生物可分解材料或是可堆 肥材料制成, 例如 PET 聚酯和聚酯系弹性体、 NYLON 聚酰胺和聚酰胺系弹性体、 RUBBER 橡胶 系列弹性体 (SBS-OE、 SBS-NOE、 SIS、 SEBS) 、 或 PE 聚酰烃和 TPE 聚酰烃系弹性体。 00。
17、34 握把带10的不织布基础层11是由不同熔点的短纤维交错混成熔喷制成预定厚度 的不织布层, 不织布基础层 11 可以与具有透气功能的透气布层 14 经由加热使不织布基础 层 11 中部分低熔点低短纤维 12 熔融而与同系列材质的透气布层 14 结合, 形成具有透气功 能的握把带10, 不织布基础层11与透气布层14都使用上述相同的可回收材料, 利用加热使 两者粘着, 不需使用有机溶剂来完成贴合, 即可制成无溶剂环保的握把带 10。 0035 而上述透气布层14也可利用不织布基础层11是由不同熔点的短纤维交错混成熔 喷制成预定厚度的不织布层, 其本身具有摸起来有点粘性但又不粘手的材料特性, 让。
18、使用 者在缠绕运动器具的握把时利用该特性及握把带张力就可以直接与球拍 20 及高尔夫球杆 30 握把缠绕粘贴, 不需再使用双面胶带等介质来协助握把带与握把贴合。 0036 本实用新型以加热取代胶合的工作程序, 降低人工涂胶的成本, 也免除有机溶剂 说 明 书 CN 203609827 U 5 4/4 页 6 的使用, 例如不织布基础层 11 与上透气布层 14 都由相同聚酯系的高分子化学材料或是生 物可分解材料或是可堆肥材料制成, 因为不织布基础层 11 是由不同熔点的短纤维交错混 成熔喷制成, 提供握把带 10 基础的韧性及弹性结构, 让握把带 10 具有抗拉伸以及吸震功 效, 透气布层 1。
19、4 除了提供透气效果之外, 另外可以加上吸湿效果, 达到极佳创新性及实用 便利性者。 0037 其中, 单一的不织布基础层 11 或透气布层 14 都控制其厚度在 0.2mm 1.2mm 之 间, 让整体握把带 10 厚度与天然皮革接近, 如图 5 及图 6 所示, 缠绕在网球拍、 羽球拍及高 尔夫球杆握把上, 也可以缠绕于自行车手把的握把上, 甚至钓竿的握把或是登山杖等任何 手持部份需要止滑特性的用品上, 让使用者的握持手感得以精确控制握把。 0038 综合上述, 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运动用品握把带, 是提供一种单一的不织布基础 层11的握把带, 或是与具有机能性的布层例如透气布层14, 经由。
20、加热使不织布基础层11中 部分熔点低的短纤熔融而与透气布层 14 结合形成具有透气机能的握把带 10, 无需使用有 机溶剂贴合, 环保且实际具有其实用功效, 使整体确具产业实用性及创新效益, 且其构成结 构又未曾见于诸书刊或公开使用, 诚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要件, 恳请钧局明鉴, 早日准予 专利, 至为感祷。 0039 需陈明者, 以上所述乃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 若依本 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 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精神 时, 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合予陈明。 说 明 书 CN 203609827 U 6 1/6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09827 U 7 2/6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09827 U 8 3/6 页 9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09827 U 9 4/6 页 10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09827 U 10 5/6 页 11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09827 U 11 6/6 页 12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09827 U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