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棋棋盘.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7776200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4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800907.7

申请日:

20131206

公开号:

CN203861896U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3F3/02

主分类号:

A63F3/02

申请人:

衢州市大器创业服务中心

发明人:

郑军

地址: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九华北大道88号(衢州中等专业学校校内)

优先权:

CN201320800907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黄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跳棋棋盘,和跳棋棋子配合使用,跳棋棋盘包括底板、面板和侧壁。面板与底板平行设置,且底板的上表面与面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跳棋棋子的直径的0.5倍。面板具有多个棋孔,棋孔的直径为跳棋棋子的直径的0.9倍。侧壁连接底板和面板且分别与底板和面板垂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跳棋棋盘,跳棋棋子落入棋孔后不易滚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跳棋棋盘,和跳棋棋子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跳棋棋盘包括:底板,具有多个凹槽;面板,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且底板的上表面与面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跳棋棋子的直径的0.5倍,所述面板具有多个棋孔,所述棋孔的直径为跳棋棋子的直径的0.9倍,凹槽的数量和位置对应棋孔的数量和位置,凹槽的曲面半径小于跳棋棋子的半径;侧壁,连接所述底板和面板且分别与所述底板和面板垂直;多个定位件,设置于所述底板,所述定位件的数量为所述棋孔的数量的至少两倍,至少两个定位件对应一个棋孔,两个定位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棋孔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棋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的数量为所述棋孔的数量的三倍,每三个定位件对应一个棋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棋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圆形,所述面板为六角星形,所述棋孔的数量为一百二十一个。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棋盘,尤其涉及一种跳棋棋盘。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现有的跳棋棋盘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跳棋棋盘,大 多尺寸为295mm×257mm×27mm,配合使用的跳棋旗子每个直径约为15mm。 现有的跳棋棋盘采用棋孔或凹槽来定位棋子的落子位置。然而,现有棋盘的棋 孔或凹槽的直径一般为10mm-12mm(当为凹槽时,此直径为凹槽的最大横截面 的直径)。当棋子落在棋孔或凹槽中时,由于棋孔或凹槽的直径较小,经常发生 不小心碰到棋子,棋子发生滚动,从而改变棋子位置的现象,甚至造成因为不 记得棋子滚动前的落子位置,对弈双方发生争吵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棋子落下后不易滚动的跳 棋棋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跳棋棋盘,和跳棋棋子配合使用, 跳棋棋盘包括底板、面板和侧壁。面板与底板平行设置,且底板的上表面与面 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跳棋棋子的直径的0.5倍。面板具有多个棋孔,棋孔的 直径为跳棋棋子的直径的0.9倍。侧壁连接底板和面板且分别与底板和面板垂 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跳棋棋盘还包括多个定位件,设置于底板, 定位件的数量为棋孔的数量的至少两倍,两个定位件对应一个棋孔,两个定位 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棋孔的直径。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位件的数量为棋孔的数量的三倍,每三个 定位件对应一个棋孔。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底板具有多个凹槽,每个凹槽的位置对应每 个棋孔的位置,凹槽的曲面半径小于跳棋棋子的半径。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底板为圆形,面板为六角星形,棋孔的数量 为一百二十一个。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跳棋棋盘,通过将底板和面板纸件的距离设 置为跳棋棋子的直径的0.5倍,保证跳棋棋子的1/4落入到棋盘内部,从而保证 跳棋棋子落入一个棋孔后不易滚出。将棋孔的直径设置为跳棋棋子的直径的0.9 倍,略微大于跳棋棋子1/4处横截面的直径,使得跳棋棋子与棋孔侧壁之间有一 点点缝隙,更便于拿出棋子,另外也使落下的棋子不易滚出。

另外,通过设置多个定位件,进一步使跳棋棋子落入棋孔内的部分进行定 位,使其不易滚出。通过在每个棋孔对应的底板的底部设置凹槽,加大跳棋棋 子落入棋孔内的深度。并且,当一个非故意的外力撞击跳棋棋子时,由于凹槽 的曲面半径小于跳棋棋子的半径,凹槽的两边会抵触跳棋棋子从而给跳棋棋子 一个跟作用力水平方向相反的力,从而进一步阻止跳棋棋子滚出。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 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的跳棋棋盘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跳棋棋盘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跳棋棋盘的部分剖视图。如图2所示,本实 用新型提供的跳棋棋盘1,和跳棋棋子2配合使用,跳棋棋盘1包括底板11、 面板12和侧壁13。面板12与底板11平行设置,且底板11的上表面与面板12 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H为跳棋棋子2的直径D2的0.5倍。面板12具有多个棋 孔121,棋孔121的直径D1为跳棋棋子2的直径D2的0.9倍。侧壁13连接底 板11和面板12且分别与底板11和面板12垂直。

当底板11的上表面为平整的表面时,通过将底板11的上表面与面板12的 上表面之间的距离H设为跳棋棋子2的直径D2的0.5倍,保证跳棋棋子2的至 少1/4落入到跳棋棋盘1的内部。根据几何原理,此时,跳棋棋子2的纵向上过 球心的横截面圆的120°会卡入至棋孔121内,从而保证跳棋棋子2落入一个棋 孔121后不易滚出。传统的棋盘其棋子卡入角度很小,有的甚至小于90°,棋子 容易滚出传统棋盘的棋孔。

根据几何原理,此时跳棋棋子2于面板12的上表面处的水平横截面的直径 为D2*sin60≈0.866。然而,本实用新型将棋孔121的直径D1设为跳棋棋子2的 直径D2的0.9倍,略微大于跳棋棋子2的1/4处横截面的直径,使得跳棋棋子 2与棋孔121的侧壁之间有一点点缝隙,更便于拿出棋子,从而利于跳棋游戏的 顺利进行,不至于棋孔121卡死跳棋棋子2。另外,由于棋孔121侧壁的阻挡, 进一步使落下的跳棋棋子2不易滚出。

于实际应用中,一般跳棋棋子2的直径D2为15mm,底板11的上表面与 面板1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H则为7.5mm,棋孔121的直径D1为13.5mm。 于本实施例中,底板11为圆形,面板12为六角星形,棋孔121的数量为121 个。

于本实施例中,跳棋棋盘1还包括多个定位件14,设置于底板11,定位件 的14数量为棋孔121的数量的至少两倍,两个定位件14对应一个棋孔121,两 个定位件14之间的距离小于棋孔121的直径D1。当跳棋棋子2落入到棋孔121 内时,两个定位件14分别位于跳棋棋子2的两侧,从而限制跳棋棋子2的滚动。

于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定位件14的数量为棋孔121的数量的三倍,每三个 定位件14对应一个棋孔121。当跳棋棋子2落入到棋孔121内时,每三个定位 件接触到跳棋棋子2的点之间可连线形成一个三角形,该三角形为跳棋棋子2 于接触点处横截面圆的内接三角形。

于本实施例中,底板11具有多个凹槽111,每个凹槽111的位置对应每个 棋孔121的位置,凹槽111的曲面半径小于跳棋棋子2的半径。通过设置凹槽 111,加大了跳棋棋子2落入棋盘1内的深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跳棋棋盘,通过将底板和面板纸件的距离设 置为跳棋棋子的直径的0.5倍,保证跳棋棋子的1/4落入到棋盘内部,从而保证 跳棋棋子落入一个棋孔后不易滚出。将棋孔的直径设置为跳棋棋子的直径的0.9 倍,略微大于跳棋棋子1/4处横截面的直径,使得跳棋棋子与棋孔侧壁之间有一 点点缝隙,更便于拿出棋子,另外也使落下的棋子不易滚出。

另外,通过设置多个定位件,进一步使跳棋棋子落入棋孔内的部分进行定 位,使其不易滚出。通过在每个棋孔对应的底板的底部设置凹槽,加大跳棋棋 子落入棋孔内的深度。并且,当一个非故意的外力撞击跳棋棋子时,由于凹槽 的曲面半径小于跳棋棋子的半径,凹槽的两边会抵触跳棋棋子从而给跳棋棋子 一个跟作用力水平方向相反的力,从而进一步阻止跳棋棋子滚出。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任何熟知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 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为准。

跳棋棋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跳棋棋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跳棋棋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跳棋棋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跳棋棋盘.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6189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10.08 CN 203861896 U (21)申请号 201320800907.7 (22)申请日 2013.12.06 A63F 3/02(2006.01) (73)专利权人 衢州市大器创业服务中心 地址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九华北大道 88 号 (衢州中等专业学校校内) (72)发明人 郑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33221 代理人 黄夏 (54) 实用新型名称 跳棋棋盘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跳棋棋盘, 和跳棋棋子 配合使用, 跳棋棋盘包括底板、 。

2、面板和侧壁。面板 与底板平行设置, 且底板的上表面与面板的上表 面之间的距离为跳棋棋子的直径的 0.5 倍。面板 具有多个棋孔, 棋孔的直径为跳棋棋子的直径的 0.9 倍。侧壁连接底板和面板且分别与底板和面 板垂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跳棋棋盘, 跳棋棋子落 入棋孔后不易滚出。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61896 U CN 203861896 U 1/1 页 2 1. 一种跳棋棋盘, 和跳棋棋子配合使用, 其特征在于。

3、, 所述跳棋棋盘包括 : 底板, 具有多个凹槽 ; 面板, 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 且底板的上表面与面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跳棋棋子 的直径的 0.5 倍, 所述面板具有多个棋孔, 所述棋孔的直径为跳棋棋子的直径的 0.9 倍, 凹 槽的数量和位置对应棋孔的数量和位置, 凹槽的曲面半径小于跳棋棋子的半径 ; 侧壁, 连接所述底板和面板且分别与所述底板和面板垂直 ; 多个定位件, 设置于所述底板, 所述定位件的数量为所述棋孔的数量的至少两倍, 至少 两个定位件对应一个棋孔, 两个定位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棋孔的直径。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跳棋棋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的数量为所述棋孔。

4、的数 量的三倍, 每三个定位件对应一个棋孔。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跳棋棋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为圆形, 所述面板为六角星 形, 所述棋孔的数量为一百二十一个。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861896 U 2 1/3 页 3 跳棋棋盘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棋盘, 尤其涉及一种跳棋棋盘。 背景技术 0002 图 1 所示为现有的跳棋棋盘的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现有的跳棋棋盘, 大多尺寸为 295mm257mm27mm, 配合使用的跳棋旗子每个直径约为 15mm。现有的跳棋棋盘采用棋孔 或凹槽来定位棋子的落子位置。然而, 现有棋盘的棋孔或凹槽的直径一般为 。

5、10mm-12mm (当 为凹槽时, 此直径为凹槽的最大横截面的直径) 。当棋子落在棋孔或凹槽中时, 由于棋孔或 凹槽的直径较小, 经常发生不小心碰到棋子, 棋子发生滚动, 从而改变棋子位置的现象, 甚 至造成因为不记得棋子滚动前的落子位置, 对弈双方发生争吵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棋子落下后不易滚动的跳棋棋 盘。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跳棋棋盘, 和跳棋棋子配合使用, 跳棋棋 盘包括底板、 面板和侧壁。 面板与底板平行设置, 且底板的上表面与面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 离为跳棋棋子的直径的 0.5 倍。面板具有多个棋孔。

6、, 棋孔的直径为跳棋棋子的直径的 0.9 倍。侧壁连接底板和面板且分别与底板和面板垂直。 0005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 跳棋棋盘还包括多个定位件, 设置于底板, 定位件的 数量为棋孔的数量的至少两倍, 两个定位件对应一个棋孔, 两个定位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棋 孔的直径。 0006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 定位件的数量为棋孔的数量的三倍, 每三个定位件 对应一个棋孔。 0007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 底板具有多个凹槽, 每个凹槽的位置对应每个棋孔 的位置, 凹槽的曲面半径小于跳棋棋子的半径。 0008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 底板为圆形, 面板为六角星形, 棋孔的数量为 一百二。

7、十一个。 0009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跳棋棋盘, 通过将底板和面板纸件的距离设置为跳 棋棋子的直径的0.5倍, 保证跳棋棋子的1/4落入到棋盘内部, 从而保证跳棋棋子落入一个 棋孔后不易滚出。将棋孔的直径设置为跳棋棋子的直径的 0.9 倍, 略微大于跳棋棋子 1/4 处横截面的直径, 使得跳棋棋子与棋孔侧壁之间有一点点缝隙, 更便于拿出棋子, 另外也使 落下的棋子不易滚出。 0010 另外, 通过设置多个定位件, 进一步使跳棋棋子落入棋孔内的部分进行定位, 使其 不易滚出。 通过在每个棋孔对应的底板的底部设置凹槽, 加大跳棋棋子落入棋孔内的深度。 并且, 当一个非故意的外力撞击跳棋棋。

8、子时, 由于凹槽的曲面半径小于跳棋棋子的半径, 凹 槽的两边会抵触跳棋棋子从而给跳棋棋子一个跟作用力水平方向相反的力, 从而进一步阻 说 明 书 CN 203861896 U 3 2/3 页 4 止跳棋棋子滚出。 0011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 下文特举较佳实 施例, 并配合附图, 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所示为现有的跳棋棋盘的示意图。 0013 图 2 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跳棋棋盘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图 2 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跳棋棋盘的部分剖视图。如图 2 所示, 本实用新型 提供的跳棋棋盘 1, 和跳棋棋。

9、子 2 配合使用, 跳棋棋盘 1 包括底板 11、 面板 12 和侧壁 13。面 板 12 与底板 11 平行设置, 且底板 11 的上表面与面板 12 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H 为跳棋棋 子 2 的直径 D2 的 0.5 倍。面板 12 具有多个棋孔 121, 棋孔 121 的直径 D1 为跳棋棋子 2 的 直径 D2 的 0.9 倍。侧壁 13 连接底板 11 和面板 12 且分别与底板 11 和面板 12 垂直。 0015 当底板 11 的上表面为平整的表面时, 通过将底板 11 的上表面与面板 12 的上表面 之间的距离 H 设为跳棋棋子 2 的直径 D2 的 0.5 倍, 保证跳棋棋子。

10、 2 的至少 1/4 落入到跳棋 棋盘 1 的内部。根据几何原理, 此时, 跳棋棋子 2 的纵向上过球心的横截面圆的 120会卡 入至棋孔 121 内, 从而保证跳棋棋子 2 落入一个棋孔 121 后不易滚出。传统的棋盘其棋子 卡入角度很小, 有的甚至小于 90, 棋子容易滚出传统棋盘的棋孔。 0016 根据几何原理, 此时跳棋棋子 2 于面板 12 的上表面处的水平横截面的直径为 D2*sin60 0.866。然而, 本实用新型将棋孔 121 的直径 D1 设为跳棋棋子 2 的直径 D2 的 0.9 倍, 略微大于跳棋棋子 2 的 1/4 处横截面的直径, 使得跳棋棋子 2 与棋孔 121 。

11、的侧壁之 间有一点点缝隙, 更便于拿出棋子, 从而利于跳棋游戏的顺利进行, 不至于棋孔 121 卡死跳 棋棋子 2。另外, 由于棋孔 121 侧壁的阻挡, 进一步使落下的跳棋棋子 2 不易滚出。 0017 于实际应用中, 一般跳棋棋子 2 的直径 D2 为 15mm, 底板 11 的上表面与面板 12 的 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H 则为 7.5mm, 棋孔 121 的直径 D1 为 13.5mm。于本实施例中, 底板 11 为 圆形, 面板 12 为六角星形, 棋孔 121 的数量为 121 个。 0018 于本实施例中, 跳棋棋盘 1 还包括多个定位件 14, 设置于底板 11, 定位件的 14。

12、 数 量为棋孔 121 的数量的至少两倍, 两个定位件 14 对应一个棋孔 121, 两个定位件 14 之间的 距离小于棋孔 121 的直径 D1。当跳棋棋子 2 落入到棋孔 121 内时, 两个定位件 14 分别位于 跳棋棋子 2 的两侧, 从而限制跳棋棋子 2 的滚动。 0019 于另外一个实施例中, 定位件 14 的数量为棋孔 121 的数量的三倍, 每三个定位件 14 对应一个棋孔 121。当跳棋棋子 2 落入到棋孔 121 内时, 每三个定位件接触到跳棋棋子 2 的点之间可连线形成一个三角形, 该三角形为跳棋棋子 2 于接触点处横截面圆的内接三角 形。 0020 于本实施例中, 底板。

13、 11 具有多个凹槽 111, 每个凹槽 111 的位置对应每个棋孔 121 的位置, 凹槽 111 的曲面半径小于跳棋棋子 2 的半径。通过设置凹槽 111, 加大了跳棋棋子 2 落入棋盘 1 内的深度。 0021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跳棋棋盘, 通过将底板和面板纸件的距离设置为跳 说 明 书 CN 203861896 U 4 3/3 页 5 棋棋子的直径的0.5倍, 保证跳棋棋子的1/4落入到棋盘内部, 从而保证跳棋棋子落入一个 棋孔后不易滚出。将棋孔的直径设置为跳棋棋子的直径的 0.9 倍, 略微大于跳棋棋子 1/4 处横截面的直径, 使得跳棋棋子与棋孔侧壁之间有一点点缝隙, 更。

14、便于拿出棋子, 另外也使 落下的棋子不易滚出。 0022 另外, 通过设置多个定位件, 进一步使跳棋棋子落入棋孔内的部分进行定位, 使其 不易滚出。 通过在每个棋孔对应的底板的底部设置凹槽, 加大跳棋棋子落入棋孔内的深度。 并且, 当一个非故意的外力撞击跳棋棋子时, 由于凹槽的曲面半径小于跳棋棋子的半径, 凹 槽的两边会抵触跳棋棋子从而给跳棋棋子一个跟作用力水平方向相反的力, 从而进一步阻 止跳棋棋子滚出。 0023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 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任何 熟知此技艺者,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 因此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CN 203861896 U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61896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运动;游戏;娱乐活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