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溜冰鞋或滑板车的轮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溜冰鞋或滑板车的轮毂.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036916.8 (22)申请日 2017.08.17 (73)专利权人 东莞齐天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地址 523949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沙塘村 沙塘工业区沙隆路德朗创新园D栋2楼 (72)发明人 余海涛 (51)Int.Cl. A63C 17/22(2006.01) A63C 17/01(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溜冰鞋或滑板车的轮毂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溜冰鞋或滑板 车的轮毂, 解决了轮体与轮毂之间不牢固的问 题, 其技术方。
2、案要点是包括轮毂, 所述轮毂圆弧 侧壁设有用于轮体卡合连接的凹槽, 所述凹槽的 槽口两侧设置对称的抵触块, 所述抵触块抵触于 轮体。 一种用于溜冰鞋或滑板车的轮毂具有提高 轮体与轮毂之间牢固性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07203410 U 2018.04.10 CN 207203410 U 1.一种用于溜冰鞋或滑板车的轮毂, 包括轮毂(1), 其特征是: 所述轮毂(1)圆弧侧壁设 有用于轮体(2)卡合连接的凹槽(11), 所述凹槽(11)的槽口两侧设置对称的抵触块(12), 所 述抵触块(12)抵触于轮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溜冰鞋或滑板车的轮。
3、毂, 其特征是: 所述凹槽(11)呈 环状设置在轮毂(1)外圈外侧的中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溜冰鞋或滑板车的轮毂, 其特征是: 所述抵触块(12) 设置有四组, 四组所述抵触块(12)沿轮毂(1)外侧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溜冰鞋或滑板车的轮毂, 其特征是: 所述凹槽(11)深 度和宽度比为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溜冰鞋或滑板车的轮毂, 其特征是: 抵触块(12)与轮 体(2)接触的一面设有防滑条纹(1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溜冰鞋或滑板车的轮毂, 其特征是: 所述凹槽(11)为 梯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
4、一种用于溜冰鞋或滑板车的轮毂, 其特征是: 所述凹槽(11)的 槽底向内凹陷呈圆弧状。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203410 U 2 一种用于溜冰鞋或滑板车的轮毂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溜冰鞋或者滑板车轮子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它涉及一种用于 溜冰鞋或滑板车的轮毂。 背景技术 0002 常见的溜冰鞋和滑板车的轮子包括轮体和轮毂, 轮毂用高强度塑料制成并通过滚 珠轴承安装在轮轴上, 轮体紧套在轮毂的外圈上, 以构成实心的轮子。 0003 溜冰鞋和滑板车对轮子的要求很高, 轮子的弹性越高, 滑行起来就非常舒适, 同 时, 弹性越好, 转动中能量传递损耗少, 。
5、续航性能也就越高, 就便于滑行, 因此轮体全部采用 弹性较高的材料, 但是高弹性材料的轮体与轮毂之间的牢固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溜冰鞋或滑板车的轮毂, 具有提高轮体与轮毂 之间牢固性的优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溜冰鞋或 滑板车的轮毂, 包括轮毂, 所述轮毂圆弧侧壁设有用于轮体卡合连接的凹槽, 所述凹槽的槽 口两侧设置对称的抵触块, 所述抵触块抵触于轮体。 000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轮毂圆弧侧壁上设置的用于卡合轮体的凹槽, 通过轮 毂上的凹槽限制轮体脱离轮毂, 增加轮体与轮毂之间的牢固性,。
6、 且轮毂上设置的抵触块与 轮体相抵触, 限制弹性内环滑出凹槽, 从而提高轮体与轮毂之间的牢固性。 0007 较佳的, 所述凹槽呈环状设置在轮毂外圈外侧的中央。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凹槽呈环状设置在轮毂外圈外侧的中央, 周向使轮体固 定在轮毂上, 且使速滑鞋轮子受力均匀, 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0009 较佳的, 所述抵触块设置有四组, 四组所述抵触块沿轮毂外侧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均匀分布的四组抵触块, 从各个方向限制轮体滑出凹槽, 进一步的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0011 较佳的, 所述凹槽深度和宽度比为1:2。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凹槽。
7、深度和宽度比为1:2, 在能保证凹槽与轮体连接稳 固, 且节约材料。 0013 较佳的, 所述抵触块与轮体接触的一面设有防滑条纹。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防滑条纹能增加抵触块与弹性内环的接触面积,限制弹 性内环从凹槽内滑出, 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0015 较佳的, 所述凹槽为梯形槽。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梯形槽的槽壁可以抵触轮体, 从而进一步限制轮体从梯 形槽内滑出, 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0017 较佳的, 所述凹槽的槽底向内凹陷呈圆弧状。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203410 U 3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圆弧状具有分散力的效果, 从而具。
8、有较强的承载力, 进而 可以提高凹槽的承载能力。 0019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轮毂圆弧侧壁上设置的用于卡合轮 体的凹槽, 通过轮毂上的凹槽限制轮体脱离轮毂, 增加轮体与轮毂之间的牢固性, 且轮毂上 设置的抵触块与轮体相抵触, 限制弹性内环滑出凹槽, 从而提高轮体与轮毂之间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实施例1的剖面图; 0022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3 图4是实施例2的剖面图; 0024 图5是实施例3的剖面图。 0025 图中: 1、 轮毂; 11、 凹槽; 12、 抵触块; 121、 防滑条纹; 2、 。
9、轮体; 21、 弹性内环; 211、 凸 块; 22、 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 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但 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8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溜冰鞋或滑板车的轮毂, 如图1所示, 包括轮毂1和轮体2, 轮体2 包覆于轮毂1外侧之外。 0029 如图2和图3所示, 轮体2包括弹性内环21和外层22, 轮毂1外侧开设有与弹性内环 21卡合连接的凹槽11, 弹性。
10、内环21具有较高弹性且硬度较低, 弹性内环21采用硬度为60A的 聚氨酯材料, 通过模具一体成型, 外层22包覆于弹性内环21及轮毂1外侧之外, 外层22采用 聚氨酯材料通过注塑与轮毂1和弹性内环21一体成型形成轮子整体, 外层22采用的是硬度 为83A的聚氨酯材料, 具有一定的硬度, 同时具有较强的抓地力。 0030 在轮体2包括弹性内环21, 以增加整个轮体2的结构弹性, 同时, 与地面接触的外层 22具有较高的硬度, 在提高整体弹性的同时, 也具有一定的硬度, 弹性越好, 转动中能量传 递损耗少, 续航性能也就越高, 同时, 硬度较高与地面的摩擦力较小, 从而达到便于滑行的 目的。 00。
11、31 凹槽11呈环状设置在轮毂1外圈外侧的中央, 凹槽11和弹性内环21相适配, 弹性内 环21设置在轮毂1外圈外侧的中央, 能使速滑鞋轮子受力均匀, 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0032 凹槽11的槽口两侧设置多组对称的抵触块12, 多组抵触块12固定在轮毂1外壁, 抵 触块12设置有四组, 四组抵触块12沿轮毂1外侧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抵触块12能抵触弹性内 环21的外壁, 限制弹性内环21滑出凹槽11, 从而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均匀分布的四组抵触块 12, 从各个方向限制弹性内环21滑出凹槽11, 进一步的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0033 凹槽11深度和宽度比为1:2, 在能保证凹槽11和弹性内环2。
12、1连接稳固的同时, 能够 节约弹性内环21的材料。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203410 U 4 0034 抵触块12与弹性内环21接触的一面设有防滑条纹121, 防滑条纹121能增加抵触块 12与弹性内环21的接触面积, 限制弹性内环21从凹槽11内滑出, 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0035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溜冰鞋或滑板车的轮毂,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4所 示, 凹槽11为梯形槽, 弹性内环21设有与梯形槽适配的凸块211, 该凸块211和梯形槽配合的 优点是, 梯形槽的槽壁可以抵触凸块211, 从而限制弹性内环21从梯形槽内滑出, 从而提高 结构的稳定性。 003。
13、6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溜冰鞋或滑板车的轮毂, 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5所 示, 凹槽11的槽底向内凹陷呈圆弧状, 设置成圆弧状的优点是, 圆弧状具有分散力的效果, 可以使结构具有较强的承载力, 进而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203410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6 CN 207203410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7 CN 207203410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8 CN 207203410 U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9 CN 207203410 U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0 CN 207203410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