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7746006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8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050697.9

申请日:

20170822

公开号:

CN207084447U

公开日:

201803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5F3/08,A45F3/14

主分类号:

A45F3/08,A45F3/14

申请人:

北京鑫源荣海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耀华,刘炳玉,冯佳琳,王华民,耿海英

地址:

100000 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镇洙水南环路12号

优先权:

CN201721050697U

专利代理机构: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宋立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涉及军用单兵携行用具领域包括背囊主体、背负肩带和背负腰带,其特征在于背囊主体背负侧内壁的左右两侧上设有呈倒八字形设置的两条长条状背板安装袋,背囊主体背负侧内壁的上侧设有横向设置的长条状颈板安装袋,背板安装袋内设有呈W形平滑的背部碳纤维支板,颈板安装袋内设有中部呈弧状向后突起的颈部碳纤维支板;背囊主体背负侧下部的外壁上设有左右贯通的背负腰带连接兜,背负腰带穿设在背负腰带连接兜内、与背囊主体相连,两个背负肩带经连接装置与背囊主体背负侧上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舒适,质量小、易于背负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包括背囊主体、背负肩带和背负腰带,其特征在于背囊主体背负侧内壁的左右两侧上设有呈倒八字形设置的两条长条状背板安装袋,背囊主体背负侧内壁的上侧设有横向设置的长条状颈板安装袋,背板安装袋内设有呈W形平滑的背部碳纤维支板,颈板安装袋内设有中部呈弧状向后突起的颈部碳纤维支板;背囊主体背负侧下部的外壁上设有左右贯通的背负腰带连接兜,背负腰带穿设在背负腰带连接兜内、与背囊主体相连,两个背负肩带经连接装置与背囊主体背负侧上部的外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是在背囊主体背负侧上部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条横向设置的连接插带,连接插带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穿插通口,背负肩带与背囊主体背负侧上部的外壁固定连接处设有连接带,连接带的一端与背负肩带固定连接,连接带的另一端设有插接片,连接带下侧的背负肩带上设有至少两条横向设置的穿插带,穿插带上设有与连接带及插接片相配合的上下贯通的肩带穿插通口;连接带从连接插带上的穿插通口穿过,然后穿过穿插带的穿插通口,再交替穿过连接插带的穿插通口和穿插带的穿插通口,最后将插接片在连接插带的穿插通口穿过,在下方相邻的穿插带的穿插通口下侧插回,将背负肩带固定在背囊主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插带左右两端与背负肩带固定连接,连接带在背负肩带前侧自然下垂时,连接带左右两侧的穿插带与背负肩带间分别设有固定连接线,固定连接线将穿插带上下方向上的一条状区域与背负肩带固定连接,连接带左右两侧的两条固定连接线间的穿插带和背负肩带间围成穿插通口。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军用单兵携行用具领域,详细讲是一种结构合理、质量小、使用舒适的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通用的单兵携行具包括背负系统和携行具主体,背负系统包括背架、背负肩带和背负腰带,携行具主体主要为生活背囊。背负系统用于将携行具主体与身体固定连接;携行具主体用于盛装衣裤、生活用品和野战食品等。现有的背负系统中背架呈与人体后背贴合的圆弧板状,背架上设有背负肩带连接口和背负腰带连接口,背负肩带和背负腰带经固定带固定连接在背架上,这种背架在使用过程中与后背贴合面积大、空气不易流通,行动过程中使用者的双臂摆动时,经常与背架碰触,双臂行动受限,背架质量大、增加了背负重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舒适,质量小、易于背负的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包括背囊主体、背负肩带和背负腰带,其特征在于背囊主体背负侧(前侧)内壁的左右两侧上设有(上下方向)呈倒八字形设置的两条长条状背板安装袋,背囊主体背负侧内壁的上侧设有横向设置的长条状颈板安装袋,背板安装袋内设有呈W形(与人体后背贴合)平滑的背部碳纤维支板,颈板安装袋内设有中部呈弧状向后突起(与人体颈肩处贴合)的颈部碳纤维支板;背囊主体背负侧(前侧)下部的外壁上设有左右贯通的背负腰带连接兜,背负腰带穿设在背负腰带连接兜内、与背囊主体相连,两个背负肩带经连接装置与背囊主体背负侧(前侧)上部的外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装置是在背囊主体背负侧(前侧)上部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条横向设置的连接插带,连接插带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穿插通口,背负肩带与背囊主体背负侧(前侧)上部的外壁固定连接处设有连接带,连接带的一端与背负肩带固定连接,连接带的另一端设有插接片,连接带下侧的背负肩带上设有至少两条横向设置的穿插带,穿插带上设有与连接带及插接片相配合的上下贯通的肩带穿插通口;连接带从连接插带上的穿插通口穿过,然后穿过穿插带的穿插通口,再交替穿过连接插带的穿插通口和穿插带的穿插通口,最后将插接片在连接插带的穿插通口穿过,在下方相邻的穿插带的穿插通口下侧插回,将背负肩带固定在背囊主体上。背负肩带与背囊主体相连时,穿插带与连接插带依次交替的排列。该连接装置结构简单,连接处平滑,不会顶触背负者背部,背负舒适;可根据使用者的身材来更换背负肩带及改变背负肩带与背囊主体的连接位置,适应不同身高、体型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穿插带左右两端与背负肩带固定连接,连接带在背负肩带前侧自然下垂时,连接带左右两侧的穿插带与背负肩带间分别设有固定连接线,固定连接线将穿插带上下方向上的一条状区域与背负肩带固定连接,连接带左右两侧的两条固定连接线间的穿插带和背负肩带间围成穿插通口。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背负肩带和背负腰带将背囊主体背负在背部,此时的两条背部碳纤维支板与使用者的后背左右两侧贴合,颈部碳纤维支板与使用者的颈肩处贴合,使背负压力作用在身体更均匀,减小了使用者背负压力的受力感觉,令使用者感受更加舒适,且仅仅使用了三根扁平的碳纤维板,减轻了背负的总重量;背部碳纤维支板在背板安装袋内可根据不同使用者做适应性的位置窜动,背负更舒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舒适,质量小、易于背负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背囊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背囊主体背负侧内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背部碳纤维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颈部碳纤维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背负肩带与背囊主体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的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包括背囊主体2、背负肩带1和背负腰带3,背囊主体2背负侧(前侧)内壁的左右两侧上设有上下方向设置的呈倒八字形设置的两条长条状背板安装袋7,背囊主体2背负侧内壁的上侧设有横向设置的长条状颈板安装袋6,背板安装袋7内设有呈W形与人体后背贴合的平滑的背部碳纤维支板8,颈板安装袋6内设有中部呈弧状向后突起的与人体颈肩处贴合的颈部碳纤维支板9;背囊主体2背负侧(前侧)下部的外壁上设有左右贯通的背负腰带连接兜5,背负腰带3穿设在背负腰带连接兜5内、与背囊主体2相连,两个背负肩带1经连接装置与背囊主体2背负侧(前侧)上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装置是在背囊主体2背负侧(前侧)上部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条横向设置的连接插带4,连接插带4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穿插通口,背负肩带1与背囊主体2背负侧(前侧)上部的外壁固定连接处设有连接带10,连接带10的一端与背负肩带1固定连接,连接带10的另一端设有插接片12,连接带10下侧的背负肩带1上设有至少两条横向设置的穿插带11,穿插带11上设有与连接带及插接片12相配合的上下贯通的肩带穿插通口;连接带从连接插带上的穿插通口穿过,然后穿过穿插带的穿插通口,再交替穿过连接插带的穿插通口和穿插带的穿插通口,最后将插接片在连接插带的穿插通口穿过,在下方相邻的穿插带的穿插通口下侧插回,将背负肩带固定在背囊主体上。背负肩带与背囊主体相连时,穿插带与连接插带依次交替的排列。该连接装置结构简单,连接处平滑,不会顶触背负者背部,背负舒适;可根据使用者的身材来更换背负肩带及改变背负肩带与背囊主体的连接位置,适应不同身高、体型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穿插带左右两端与背负肩带固定连接,连接带在背负肩带前侧自然下垂时,连接带左右两侧的穿插带与背负肩带间分别设有固定连接线,固定连接线将穿插带上下方向上的一条状区域与背负肩带固定连接,连接带左右两侧的两条固定连接线间的穿插带和背负肩带间围成穿插通口。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背负肩带和背负腰带将背囊主体背负在背部,此时的两条背部碳纤维支板与使用者的后背左右两侧贴合,颈部碳纤维支板与使用者的颈肩处贴合,使背负压力作用在身体更均匀,减小了使用者背负压力的受力感觉,令使用者感受更加舒适,且仅仅使用了三根扁平的碳纤维板,减轻了背负的总重量;背部碳纤维支板在背板安装袋内可根据不同使用者做适应性的位置窜动,背负更舒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舒适,质量小、易于背负等优点。

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050697.9 (22)申请日 2017.08.22 (73)专利权人 北京鑫源荣海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0000 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镇洙水 南环路12号 (72)发明人 王耀华 刘炳玉 冯佳琳 王华民 耿海英 (74)专利代理机构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代理人 宋立国 (51)Int.Cl. A45F 3/08(2006.01) A45F 3/1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 (57)摘要 一种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

2、, 涉及军用单兵 携行用具领域包括背囊主体、 背负肩带和背负腰 带, 其特征在于背囊主体背负侧内壁的左右两侧 上设有呈倒八字形设置的两条长条状背板安装 袋, 背囊主体背负侧内壁的上侧设有横向设置的 长条状颈板安装袋, 背板安装袋内设有呈W形平 滑的背部碳纤维支板, 颈板安装袋内设有中部呈 弧状向后突起的颈部碳纤维支板; 背囊主体背负 侧下部的外壁上设有左右贯通的背负腰带连接 兜, 背负腰带穿设在背负腰带连接兜内、 与背囊 主体相连, 两个背负肩带经连接装置与背囊主体 背负侧上部的外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 构合理、 使用舒适, 质量小、 易于背负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

3、4页 CN 207084447 U 2018.03.13 CN 207084447 U 1.一种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 包括背囊主体、 背负肩带和背负腰带, 其特征在于背囊 主体背负侧内壁的左右两侧上设有呈倒八字形设置的两条长条状背板安装袋, 背囊主体背 负侧内壁的上侧设有横向设置的长条状颈板安装袋, 背板安装袋内设有呈W形平滑的背部 碳纤维支板, 颈板安装袋内设有中部呈弧状向后突起的颈部碳纤维支板; 背囊主体背负侧 下部的外壁上设有左右贯通的背负腰带连接兜, 背负腰带穿设在背负腰带连接兜内、 与背 囊主体相连, 两个背负肩带经连接装置与背囊主体背负侧上部的外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4、述的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是在背 囊主体背负侧上部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条横向设置的连接插带, 连接插带上设有上下贯通 的穿插通口, 背负肩带与背囊主体背负侧上部的外壁固定连接处设有连接带, 连接带的一 端与背负肩带固定连接, 连接带的另一端设有插接片, 连接带下侧的背负肩带上设有至少 两条横向设置的穿插带, 穿插带上设有与连接带及插接片相配合的上下贯通的肩带穿插通 口; 连接带从连接插带上的穿插通口穿过, 然后穿过穿插带的穿插通口, 再交替穿过连接插 带的穿插通口和穿插带的穿插通口, 最后将插接片在连接插带的穿插通口穿过, 在下方相 邻的穿插带的穿插通口下侧插回, 将背。

5、负肩带固定在背囊主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插带左右两端 与背负肩带固定连接, 连接带在背负肩带前侧自然下垂时, 连接带左右两侧的穿插带与背 负肩带间分别设有固定连接线, 固定连接线将穿插带上下方向上的一条状区域与背负肩带 固定连接, 连接带左右两侧的两条固定连接线间的穿插带和背负肩带间围成穿插通口。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084447 U 2 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军用单兵携行用具领域, 详细讲是一种结构合理、 质量小、 使用舒 适的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 背景技术 0002 我们知道。

6、, 通用的单兵携行具包括背负系统和携行具主体, 背负系统包括背架、 背 负肩带和背负腰带, 携行具主体主要为生活背囊。 背负系统用于将携行具主体与身体固定 连接; 携行具主体用于盛装衣裤、 生活用品和野战食品等。 现有的背负系统中背架呈与人体 后背贴合的圆弧板状, 背架上设有背负肩带连接口和背负腰带连接口, 背负肩带和背负腰 带经固定带固定连接在背架上, 这种背架在使用过程中与后背贴合面积大、 空气不易流通, 行动过程中使用者的双臂摆动时, 经常与背架碰触, 双臂行动受限, 背架质量大、 增加了背 负重量。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结构合理、 使。

7、用舒适, 质 量小、 易于背负的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 包括背囊主体、 背负肩带和背负腰带, 其特征在于背 囊主体背负侧 (前侧) 内壁的左右两侧上设有 (上下方向) 呈倒八字形设置的两条长条状背 板安装袋, 背囊主体背负侧内壁的上侧设有横向设置的长条状颈板安装袋, 背板安装袋内 设有呈W形 (与人体后背贴合) 平滑的背部碳纤维支板, 颈板安装袋内设有中部呈弧状向后 突起 (与人体颈肩处贴合) 的颈部碳纤维支板; 背囊主体背负侧 (前侧) 下部的外壁上设有左 右贯通的背负腰带连接兜, 背负腰带。

8、穿设在背负腰带连接兜内、 与背囊主体相连, 两个背负 肩带经连接装置与背囊主体背负侧 (前侧) 上部的外壁固定连接。 0006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装置是在背囊主体背负侧 (前侧) 上部的外壁上设有至 少两条横向设置的连接插带, 连接插带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穿插通口, 背负肩带与背囊主体 背负侧 (前侧) 上部的外壁固定连接处设有连接带, 连接带的一端与背负肩带固定连接, 连 接带的另一端设有插接片, 连接带下侧的背负肩带上设有至少两条横向设置的穿插带, 穿 插带上设有与连接带及插接片相配合的上下贯通的肩带穿插通口; 连接带从连接插带上的 穿插通口穿过, 然后穿过穿插带的穿插通口, 再交替穿过连。

9、接插带的穿插通口和穿插带的 穿插通口, 最后将插接片在连接插带的穿插通口穿过, 在下方相邻的穿插带的穿插通口下 侧插回, 将背负肩带固定在背囊主体上。 背负肩带与背囊主体相连时, 穿插带与连接插带依 次交替的排列。 该连接装置结构简单, 连接处平滑, 不会顶触背负者背部, 背负舒适; 可根据 使用者的身材来更换背负肩带及改变背负肩带与背囊主体的连接位置, 适应不同身高、 体 型者使用。 0007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穿插带左右两端与背负肩带固定连接, 连接带在背负肩带前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084447 U 3 侧自然下垂时, 连接带左右两侧的穿插带与背负肩带间分别设有固定连。

10、接线, 固定连接线 将穿插带上下方向上的一条状区域与背负肩带固定连接, 连接带左右两侧的两条固定连接 线间的穿插带和背负肩带间围成穿插通口。 0008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 通过背负肩带和背负腰带将背囊主体背负在背部, 此时的两 条背部碳纤维支板与使用者的后背左右两侧贴合, 颈部碳纤维支板与使用者的颈肩处贴 合, 使背负压力作用在身体更均匀, 减小了使用者背负压力的受力感觉, 令使用者感受更加 舒适, 且仅仅使用了三根扁平的碳纤维板, 减轻了背负的总重量; 背部碳纤维支板在背板安 装袋内可根据不同使用者做适应性的位置窜动, 背负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 使 用舒适, 质量小、 易于背负。

11、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背囊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背囊主体背负侧内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背部碳纤维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颈部碳纤维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背负肩带与背囊主体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如图1-6所示的碳纤维支架式生活背囊, 包括背囊主体2、 背负肩带1和背负腰带3, 背囊主体2背负侧 (前侧) 内壁的左右两侧上设有上下方向设置的呈倒八字形设置的两条长 条状背板安装袋7, 背囊主体2背负侧内壁的上。

12、侧设有横向设置的长条状颈板安装袋6, 背板 安装袋7内设有呈W形与人体后背贴合的平滑的背部碳纤维支板8, 颈板安装袋6内设有中部 呈弧状向后突起的与人体颈肩处贴合的颈部碳纤维支板9; 背囊主体2背负侧 (前侧) 下部的 外壁上设有左右贯通的背负腰带连接兜5, 背负腰带3穿设在背负腰带连接兜5内、 与背囊主 体2相连, 两个背负肩带1经连接装置与背囊主体2背负侧 (前侧) 上部的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 的连接装置是在背囊主体2背负侧 (前侧) 上部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两条横向设置的连接插带 4, 连接插带4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穿插通口, 背负肩带1与背囊主体2背负侧 (前侧) 上部的外 壁固定连接处设有连。

13、接带10, 连接带10的一端与背负肩带1固定连接, 连接带10的另一端设 有插接片12, 连接带10下侧的背负肩带1上设有至少两条横向设置的穿插带11, 穿插带11上 设有与连接带及插接片12相配合的上下贯通的肩带穿插通口; 连接带从连接插带上的穿插 通口穿过, 然后穿过穿插带的穿插通口, 再交替穿过连接插带的穿插通口和穿插带的穿插 通口, 最后将插接片在连接插带的穿插通口穿过, 在下方相邻的穿插带的穿插通口下侧插 回, 将背负肩带固定在背囊主体上。 背负肩带与背囊主体相连时, 穿插带与连接插带依次交 替的排列。 该连接装置结构简单, 连接处平滑, 不会顶触背负者背部, 背负舒适; 可根据使用。

14、 者的身材来更换背负肩带及改变背负肩带与背囊主体的连接位置, 适应不同身高、 体型者 使用。 0016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穿插带左右两端与背负肩带固定连接, 连接带在背负肩带前 侧自然下垂时, 连接带左右两侧的穿插带与背负肩带间分别设有固定连接线, 固定连接线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084447 U 4 将穿插带上下方向上的一条状区域与背负肩带固定连接, 连接带左右两侧的两条固定连接 线间的穿插带和背负肩带间围成穿插通口。 0017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 通过背负肩带和背负腰带将背囊主体背负在背部, 此时的两 条背部碳纤维支板与使用者的后背左右两侧贴合, 颈部碳纤维支板与使用者。

15、的颈肩处贴 合, 使背负压力作用在身体更均匀, 减小了使用者背负压力的受力感觉, 令使用者感受更加 舒适, 且仅仅使用了三根扁平的碳纤维板, 减轻了背负的总重量; 背部碳纤维支板在背板安 装袋内可根据不同使用者做适应性的位置窜动, 背负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 使 用舒适, 质量小、 易于背负等优点。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084447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6 CN 207084447 U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7 CN 207084447 U 7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8 CN 207084447 U 8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9 CN 207084447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