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影照明系统.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772502 上传时间:2018-03-0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6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241317.9

申请日:

2008.12.16

公开号:

CN101750862A

公开日:

2010.06.2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3B 21/20公开日:201006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3B 21/20申请日:20081216|||公开

IPC分类号:

G03B21/20; G02B27/10

主分类号:

G03B21/20

申请人: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岸; 王进; 王荣

地址:

51805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康佳集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郝传鑫;潘中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投影照明系统,本发明中第一照明模块发射出的近似平行光束经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收束并准直为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第二照明模块发射出的近似平行光束经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收束并准直为第二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所述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和第二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经过光束合成单元合成为同一路理想平行光束后射出,形成投影显示系统的光源,提高了投影照明系统的光照亮度,改善了光照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投影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照明模块和第二照明模块,所述第一照明模块和所述第二照明模块分别各包括一光源和反射灯罩,所述反射灯罩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反射汇聚成近视平行光束;
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和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所述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位于所述第一照明模块的光束出射路径上,用于将所述第一照明模块发出的近视平行光束收束并准直为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所述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位于所述第二照明模块的光束出射路径上,用于将所述第二照明模块发出的近视平行光束收束并准直为第二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
光束合成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及所述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收束并准直后的光束路径上,用于将所述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收束并准直后的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及所述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收束并准直后的第二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合成为同一路理想平行光束。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包括第一正透镜组和第一负透镜组,在所述第一照明模块的光束出射路径方向上所述第一负透镜组位于所述第一正透镜组之后。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正透镜组为一个正透镜或多个透镜组成的正透镜组;
所述第一负透镜组为一个负透镜或多个透镜组成的负透镜组。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包括第二正透镜组和第二负透镜组,在所述第二照明模块的光束出射路径方向上所述第二负透镜组位于所述第二正透镜组之后。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正透镜组为一个正透镜或多个透镜组成的正透镜组;
所述第二负透镜组为一个负透镜或多个透镜组成的负透镜组。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束合成单元为一反射棱镜,所述反射棱镜包括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位于所述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收束并准直后的光束路径上,所述第二反射面位于所述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收束并准直后的光束路径上,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所述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收束并准直后的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形成的反射光束与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所述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收束并准直后的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形成的反射光束合成为同一路理想平行光束。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交叉形成一顶角,该顶角大于等于20度且小于等于100度;
所述第一照明模块的出射光束和所述第二照明模块的出射光束交叉形成一夹角,该夹角大于等于40度且小于等于200度。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束合成单元包括第一平面反射镜和第二平面反射镜,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收束并准直后的光束路径上,所述第二平面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收束并准直后的光束路径上,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反射所述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收束并准直后的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形成的反射光束与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所述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收束并准直后的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形成的反射光束合成为同一路理想平行光束。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平面反射镜交叉形成一顶角,该顶角大于等于20度且小于等于100度;
所述第一照明模块的出射光束和所述第二照明模块的出射光束交叉形成一夹角,该夹角大于等于40度且小于等于200度。

说明书

一种投影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影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在投影显示技术中,亮度是考量投影光机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更高的画面亮度可以获得更好的显示效果,具备高亮度的投影产品能更好的适用于一些环境复杂的大型场所,同时能更好的提升光机的对比度,颜色性能。由于存在屏幕增益及灯泡寿命的限制,现采用单个灯泡作为光机光源的投影显示系统很难做到高亮度,使用多个灯泡的照明系统可提高投影显示系统的亮度。
目前的多灯照明系统技术中常采用折反射方式,如图1所示,由于存在反射损失光,不能有效地提高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照明系统,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能有效提高画面亮度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投影照明系统,包括:
第一照明模块和第二照明模块,所述第一照明模块和所述第二照明模块分别各包括一光源和反射灯罩,所述反射灯罩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反射汇聚成近视平行光束;
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及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所述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位于所述第一照明模块的光束出射路径上,用于将所述第一照明模块发出的近视平行光束收束并准直为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所述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位于所述第二照明模块的光束出射路径上,用于将所述第二照明模块发出的近视平行光束收束并准直为第二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
光束合成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及所述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收束并准直后的光束路径上,用于将所述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收束并准直后的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及所述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收束并准直后的第二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合成为同一路理想平行光束。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照明模块发射出的近似平行光束经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收束并准直为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第二照明模块发射出的近似平行光束经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收束并准直为第二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所述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和第二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经过光束合成单元合成为同一路理想平行光束后射出,形成投影显示系统的光源,提高了投影照明系统的光照亮度,改善了光照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多灯照明系统中常采用的折反射方式光路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投影照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投影照明系统中的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光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投影照明系统中的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光路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投影照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投影照明系统结构示意图,所述投影照明系统包括:第一照明模块11和第二照明模块12,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13和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14及光束合成单元15,其中:
所述第一照明模块11和所述第二照明模块12分别各包括一光源和反射灯罩,所述反射灯罩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反射汇聚成近视平行光束;此处,第一照明模块11和第二照明模块12中包括的光源及反射灯罩的具体结构不限,只要能将光源发出的光束反射汇聚为近似平行光即可。
所述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13位于所述第一照明模块11的光束出射路径上,用于将所述第一照明模块11发出的近视平行光束收束并准直为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所述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14位于所述第二照明模块12的光束出射路径上,用于将所述第二照明模块12发出的近视平行光束收束并准直为第二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本例中所述收束为将照明模块发射出的近似平行光的光束口径变小,所述准直为将近似平行光转换为理想平行光。
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投影照明系统中的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光路原理图;所述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13包括第一正透镜组131和第一负透镜组132,在所述第一照明模块11的光束出射路径方向上所述第一负透镜组132位于所述第一正透镜组131之后;所述第一正透镜组131为一个正透镜或多个透镜组成的正透镜组;所述第一负透镜组132为一个负透镜或多个透镜组成的负透镜组;
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投影照明系统中的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光路原理图;所述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14包括第二正透镜组141和第二负透镜组142,在所述第二照明模块12的光束出射路径方向上所述第二负透镜组142位于所述第二正透镜组141之后。所述第二正透镜组141为一个正透镜或多个透镜组成的正透镜组;所述第二负透镜组142为一个负透镜或多个透镜组成的负透镜组;
具体实现时,所述第一正透镜组131和所述第二正透镜组141利用正透镜组具有光束汇聚作用分别对第一照明模块和第二照明模块发出的近似平行光进行收束,将近似平行光口径变小,而所述第一负透镜组132和所述第二负透镜组142利用负透镜光路原理,将由所述第一正透镜组131和所述第二正透镜组141收束后的光束准直,形成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所述小口径理想平行光中的小口径是相对照明模块发出的近似平行光的光束口径而言的。本发明实施例由于对第一照明模块和第二照明模块发射出的近似平行光进行了准直收束,然后通过光束合成单元15合成为一束光后形成投影显得系统光源,提高了照明系统发射光的亮度。
所述光束合成单元15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13及所述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14收束并准直后的光束路径上,用于将所述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13收束并准直后的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及所述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14收束并准直后的第二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合成为同一路理想平行光束。
具体的,所述光束合成单元15可以为一反射棱镜,所述反射棱镜包括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位于所述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13收束并准直后的光束路径上,所述第二反射面位于所述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14收束并准直后的光束路径上,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所述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13收束并准直后的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形成的反射光束与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所述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14收束并准直后的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形成的反射光束合成为同一路理想平行光束。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交叉形成一顶角,该顶角大于等于20度且小于等于100度;所述第一照明模块11的出射光束和所述第二照明模块12的出射光束交叉形成一夹角,该夹角大于等于40度且小于等于200度。
相应的,所述光束合成单元15还可以为由第一平面反射镜和第二平面反射镜组成的光束合成单元,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13收束并准直后的光束路径上,所述第二平面反射镜位于所述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14收束并准直后的光束路径上,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反射所述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13收束并准直后的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形成的反射光束与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所述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14收束并准直后的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形成的反射光束合成为同一路理想平行光束。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平面反射镜交叉形成一顶角,该顶角大于等于20度且小于等于100度;所述第一照明模块的出射光束和所述第二照明模块的出射光束交叉形成一夹角,该夹角大于等于40度且小于等于200度。
由于图2中未展现出所述光束合成单元15的具体结构,下面结合图5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投影照明系统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假设第一照明模块11为灯泡1,第二照明模块12为灯泡2,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13由凸球面透镜3和凹球面透镜5组成,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14由凸球面透镜4和凹球面透镜6组成,光束合成单元15为一反射棱镜7,所述反射棱镜7包括第一反射面8和第二反射面9,所述第一反射面8和所述第二反射面9交叉形成的顶角为角A,灯泡1与灯泡2出射光束交叉形成的夹角为角B。
具体的,所述灯泡1、2为能发射出近似平行光束的灯泡,灯泡1发出的近似平行光束经过所述凸球面透镜3和凹球面透镜5组成的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13收束并准直后形成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灯泡2发出的近似平行光束经过所述凸球面透镜4和凹球面透镜6组成的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14收束并准直后形成第二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所述反射棱镜7位于所述凸球面透镜3和凹球面透镜5组成的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13及所述凸球面透镜4和凹球面透镜6组成的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14收束并准直后的光束路径上,所述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从所述凸球面透镜3和凹球面透镜5组成的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13射出后,出射到反射棱镜7的第一反射面8上,所述第二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从所述凸球面透镜4和凹球面透镜6组成的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14射出后,出射到反射棱镜7的第二反射面9上,所述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与所述第二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分别经反射棱镜7两反射面8、9反射后合成为同一路理想平行光射出,形成投影显示系统的光源。所述反射棱镜7的两个反射面8、9组成的棱镜顶角A的角度可以在20度到100度之间,于此相对的,所述两灯泡1、2的出射光束交叉形成的夹角B的角度可以在40度到200度之间。所述反射棱镜7摆放的具体位置为能使由所述凸球面透镜3和凹球面透镜5组成的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13收束并准直后的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和由所述凸球面透镜4和凹球面透镜6组成的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14收束并准直后的第二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合成为同一束理想平行光的位置;所述反射棱镜7的形状不限,只需有两个反射面能将所述两个光学准直透镜组射出的平行光合成为一束平行光即可;实际应用中,所述反射棱镜7可用两平面反射镜替代,只需将两平面反射镜固定在所述反射棱镜7的两反射面8、9的位置即可。
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投影照明系统,可以制造具有准直功能的投影设备,所述投影设备包括光源,产生图像的光学引擎,电路部分,其中,所述投影设备的光源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揭示的投影照明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照明模块发射出的近似平行光束经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收束并准直为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第二照明模块发射出的近似平行光束经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收束并准直为第二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所述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和第二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经过光束合成单元合成为同一路理想平行光束后射出,形成投影显示系统的光源,提高了投影照明系统的光照亮度,改善了光照效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一种投影照明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投影照明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投影照明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投影照明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投影照明系统.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投影照明系统,本发明中第一照明模块发射出的近似平行光束经第一光学准直透镜组收束并准直为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第二照明模块发射出的近似平行光束经第二光学准直透镜组收束并准直为第二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所述第一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和第二路小口径理想平行光束经过光束合成单元合成为同一路理想平行光束后射出,形成投影显示系统的光源,提高了投影照明系统的光照亮度,改善了光照效果。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摄影术;电影术;利用了光波以外其他波的类似技术;电记录术;全息摄影术〔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