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管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轧管生产领域,确切地说,与工作机架带有移动式动力底座和辊箱的冷轧管机有关,涉及辊箱的换装。
背景技术
已知的冷轧管机,苏联专利号:349429,专利分类号:B21B 31/08,申请日:1971年2月25日,公开日期:1972年9月4日。该冷轧管机包含有框架和工作机架,工作机架带有固定式底座、移动式辊箱和两根连杆,连杆带有连接轴,并通过连接轴与带有驱动的移动式辊箱连接。要压入压出工作机架里面的连杆连接轴,需要两个专用工具。
已知冷轧管机的主要缺点是,生产大口径钢管时,辊箱的换装工作量大,原因是,要压入压出连杆和辊箱的连接轴时,需要两个专用工具,这两个专用工具和连接轴一样,只有使用吊车才能进行拆卸和安装,因为部件的重量在50公斤以上。
此外,这种冷轧管机的结构缺点是,在辊箱换装时需要相应地抽出带有过盈配合圆柱形表面的连杆轴,这会使轴配合张力迅速消失、削弱配合、需要制作带有新配合表面的新轴。
在已知的冷轧管机中,技术上最接近的是俄罗斯联邦专利№2286219中所描述的冷轧管机,专利分类号:B21B 13/18,2005年4月5日申请,2006年10月27日发表。
该冷轧管机包含的框架带有导向装置,工作机架带有移动式动力底座、齿条和移动式辊箱,辊箱壳体内有三个轧辊和齿轮,杠杆式驱动装置带有两对带有连接轴的连杆,还有动力底座及辊箱连杆的锁定装置,以及两个供连杆连接轴压入压出的专用工具。
此冷轧管机的主要的结构缺点是,生产大口径钢管时,辊箱换装的工作量加大,因为杠杆式驱动装置、辊箱、连杆及其连接轴的尺寸和重量提高,所以压入压出连杆连接轴的专用工具以及轴本身都得要使用吊车才能进行拆卸和安装作业。
此外,工作机架结构的缺点和上述已知的冷轧管机一样,在辊箱换装时需要相应地抽出连杆连接轴,这会使轴配合张力迅速消失,削弱配合,需要制作带有新配合表面的新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就是要提供一种冷轧管机,使其能够在生产大口径钢管时,降低辊箱换装的工作量。
本发明的任务通过下列方法来完成:已知冷轧管机中包含的框架带有导向装置,在导向装置上安装有工作机架,工作机架带有移动式动力底座、齿条和移动式辊箱,辊箱壳体内设置有三组轧辊和齿轮,杠杆式驱动装置带有两对连杆,连杆带有连接轴,并且第一对连杆与移动式动力底座相连,第二对连杆与移动式辊箱相连,还含有动力底座及辊箱连杆的锁定装置,按照本发明,工作机架中的辊箱壳体做成可拆卸式的,由两部分构成,其中的一部分直接放置轧辊和齿轮,而辊箱壳体的另一部分与第二对连杆相连,并且辊箱壳体的两部分之间用三根销杆进行固定,其中两根销杆插装在圆柱形销孔内并与销孔间隙配合,另一根销杆能够在椭圆形槽孔内滑动,并且每一根销杆中都设置有楔块和楔垫,此外,冷轧管机的工作机架上配备有导向套,导向套沿轧制轴线进行布置,并刚性固定在带有轧辊和齿轮的那部分辊箱壳体上,导向套带有同心轴台,同心轴台配装在连接有连杆的那部分辊箱壳体上镗出的孔中,冷轧管机还配备有换装辊箱用支承及搬运装置以及移动动力底座用的液压操纵装置,所有辊箱连杆的锁定装置都做成支撑丝杆状,并安装在冷轧管机框架上所设置的支架上,并且该支架上还布置有支撑丝杆以便对辊箱进行支撑。辊箱支承及搬运装置做成典型的杠杆型,上面设置有两个吊挂用的钩和吊环,还要有闭锁器,闭锁器带有丝杆和定位器。动力底座连杆的锁定装置都做成支架状,与固定在框架上的牵引丝杆进行铰接连接。
生产大口径钢管时,冷轧管机辊箱的换装工作量之所以能够降低,第一,是因为在冷轧管机的工作机架结构中,辊箱壳体做成由两部分构成的可拆卸型,因此,与连杆相连的不是整个辊箱,而是它的一部分,辊箱的这一部分与其另一部分通过三个销杆相连,并且每一根销杆中都安装有楔块和楔垫。这样在辊箱换装时,可以将连杆从辊箱壳体上摘下,把辊箱壳体的两部分分开。因为部件的重量都小于25公斤,为此不需要吊车,只要有螺丝千斤顶就可以用手依次把楔块从销杆中卸下来,也不需要把连杆和辊箱壳体之间的连杆连接轴抽出。
第二,是因为在换装的过程中,辊箱连杆采用的是维护方便简单的锁定装置,并且是以丝杆支撑形式布置在支架上。此外,这些装置能够在换装过程中用丝杆支撑辊箱壳体。
第三,是因为在其结构中采用了辊箱支承及搬运装置,它能够帮助支撑固定有轧辊的那部分辊箱壳体,直到把连接有连杆的另一部分壳体摘下,并运到辊箱换装工作台,被换装了轧辊的那部分辊箱壳体还可以用这个装置运到工作机架。有了这个装置,能够减轻辊箱的重量,因为其壳体上没有了运输吊装环,并且这样还可以卸载杠杆驱动装置,减少了电能消耗,也降低了辊箱的加工量。
第四,是因为在其结构中采用了液压操纵装置,它可以帮助把动力底座先移到中间位置,在此对辊箱内地轧辊进行固定,并且与连杆连接着的那部分辊箱壳体还没有分离,然后将动力底座移到轧制区后面的最终位置,在此进行辊箱壳体两部分的最终分开,并把带有轧辊和齿轮的那部分壳体从工作机架上拿掉。
【附图说明】
为了对发明进行解释,下面列举一个本发明应用的具体实例,并附有图纸:
图1所示为冷轧管机剖面图;
图2所示为冷轧管机平面图;
图3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4为图2中Б-Б剖视图,图中连杆从底座上摘下;
图5为图4中的B部视图;
图6为图5中Γ-Γ剖视图;
图7为图5中Д-Д剖视图;
图8为图4中E-E剖视图;
图9为图2中Б-Б剖视图,图中底座被液压传动装置移到最终位置;
图10为图2中Б-Б剖视图,图中辊箱被固定在它的托承、运输装置上;
图11为图2中Б-Б剖视图,图中辊箱壳体两部分分开,带轧辊和齿轮的那部分壳体被移开;
图12为图11中的Ж部视图,图中带有轧辊和齿轮的那部分辊箱壳体摘下后和辊箱的托承、运输装置在一起。
【具体实施方式】
冷轧管机中包含的框架1带有导向装置2、工作机架3;工作机架3包括移动式动力底座4、齿条5和移动式辊箱6,辊箱壳体为可拆卸型,由7、8两部分组成,并且壳体的部分7内有三组轧辊9和齿轮10,辊箱壳体的另一部分8通过连接轴12与一对连杆11相连,供冷轧管通过的导向套13沿轧制中心轴线布置,一对连杆14通过连接轴15固定在动力底座4上;还带有杠杆式驱动装置16,辊箱6的连杆11以及动力底座连杆14的锁定装置,换装底座4用的液压操纵装置,和带有轧辊9和齿轮10的那一部分辊箱6壳体7的支承及搬运装置。
辊箱6壳体的两部分7、8之间通过三个销杆17进行连接,每一个销杆中都安装有楔块18和楔垫19,其中两个销杆17分别与圆柱形销孔20间隙配合,另一个销杆17能够在椭圆形槽孔21内进行滑动,这样可以防止辊箱6壳体的两个部分7、8相对扭转。
供冷轧管通过的导向套13带有同心轴台22,并且通过轴台刚性固定在辊箱6的壳体部分7上。辊箱6壳体的两部分7、8相互保持同心的解决办法是,把导向套13的同心轴台配装入辊箱6壳体部分8上镗出的孔内。
每一个辊箱连杆的锁定装置都有两对支撑丝杆24和25,两对支撑丝杆安装在冷轧管机框架1上所设置的支架26上。一对丝杆用作固定连杆11,另一对丝杆通过辊箱壳体部分8支撑带有轧辊9和齿轮的辊箱壳体的另一部分7,直至其和壳体的另一部分7分离开。
所有的动力底座连杆14的固定装置27都做成可翻转式支撑结构,并与固定在框架上的牵引丝杆28进行铰接。
用于移动动力底座4的液压操纵装置安装在冷轧管机框架上,由两个液压缸29构成,液压缸拉杆在辊箱换装时收回到动力底座4旁。
换装辊箱用的支承及搬运装置30都做成典型的杠杆型式,其上面设置有两个吊挂用的钩31和吊环32,还设置有闭锁器33,闭锁器33带有丝杆34和定位器35。
此外,冷轧管机的组成中有丝杆千斤顶,在辊箱壳体两部分拆开时用它把销杆中的楔块依次松开,冷轧管机的组成中还有三个换装用防轧辊扭转的夹持器。
冷轧管机的机架按照下列方法进行换装:
把动力底座4和辊箱6放到最前面的位置。把支撑丝杆24移动到连杆11处对其进行固定,而把支撑丝杆25移动到辊箱6壳体的部分8处,通过这部分壳体对整个辊箱6进行支撑。用锁定装置对动力底座4的连杆14进行固定,把连接轴15抽出,然后把连杆14从动力底座4上摘下。液压缸29的拉杆连到动力底座4上,将其拉到中间位置,直到挂上辊箱6内的齿轮10和动力底座4内齿条5的最后一个齿。用夹持器把辊箱6壳体的部分7进行固定,防止其扭转,然后用液压操纵装置将动力底座4移动到轧制区外面的最终位置。之后用吊车把辊箱的支承及搬运装置吊起,在其里面将辊箱6进行固定,用螺丝千斤顶手动将销杆17内的楔块18抽出,用吊车把载有部分辊箱壳体7的装置进行水平移动,直到销杆17的悬臂从辊箱壳体内拔出,即实现辊箱6壳体7和8两部分的完全分离,此时,辊箱壳体的部分8还和以前一样通过连接轴12与连杆11相连,并且被支撑丝杆24和25支撑在空中。上面所提到的这个装置连同被它支承的带有轧辊9和齿轮10的部分辊箱壳体7,用吊车吊起并运到要进行换装的工作台。在工作台上完成必要的换装工作之后,再用这个装置把装有轧辊9和齿轮10的那部分辊箱壳体7运回冷轧管机,将其安装到工作机架3中,在这里按照相反的程序进行所有组装作业。
本发明所推荐的冷轧管机和已知的相比,在生产大口径轧管时可以减少辊箱换装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