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刚性避震效果的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刚性避震效果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以一种具有后避震器的自行车车架1为例,主要包含有一前车架11、一后车架12,及一避震器13。该前车架11具有相互连接的一上管111与一下管112、连接该上、下管111、112一端的一座管113、连接该上、下管111、112另一端的一车头管114,及连接该座管113与该下管112的一五通管115。该后车架12具有与该五通管115枢接的一后下叉组121,及连接该后下叉组121与该座管113的一后上叉组122。该避震器13是设置在该后上叉组122与该座管11间。
借此,当该车架1受力时,该前车架11或后车架12会以该后下叉组121与该五通管115的轴枢中心旋动,使该避震器13受迫于该座管113与该后上叉组122,在弹性伸缩的过程中吸收振幅,达到避震效果。
惟,由于该前车架11或后车架12会以该后下叉组121与该五通管115的轴枢中心旋动,因此,该前车架11与该后车架12会因为该枢轴部位增设的元件,导致整体重量增加,造成自行车性能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以兼具有避震效果、骑乘舒适性与轻量化的具有刚性避震效果的自行车。
本发明的具有刚性避震效果的自行车,包含一前车架、一后车架,及一避震器。该前车架具有一上管、一下管、连接该上管与该下管一端的一车头管、连接于该下管一后端的一管接部,及形成在该上、下管间的一连结部。该后车架是与该前车架邻接,并具有一组后下叉,及一组后上叉,该组后下叉是分别以一第一端与该前车架的管接部固结,及以一第二端与该组后上叉的一第一端部连接。该避震器是连接该组后上叉一第二端部与该前车架的连结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以无法旋动的后下叉,加强前、后车架的刚性,再配合该避震器的避震效果,减缓该前、后车架的抖振幅度,及提升骑乘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正视图,说明一般具有后避震器的自行车车架;
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发明具有刚性避震效果的自行车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3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正视图;
图4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发明具有刚性避震效果的自行车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及
图5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发明具有刚性避震效果的自行车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图3,本发明具有刚性避震效果的自行车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前车架2、一后车架3,及一避震器4。
该前车架2具有一上管21、一下管22、连接该上管21与该下管22一后端的一座管23、连接该上管21与该下管22一前端的一车头管24,及形成在该座管23与该下管22间且沿一轴线X方向延伸的一管接部25。该上管21具有形成在一外表面的一连结部211。该连结部211在本较佳实施例为一叉管段。该管接部25在本较佳实施例为一五通管。
该后车架3具有一组后下叉31,及一组后上叉32。该组后下叉31是分别以一第一端311与该前车架2的管接部25固结,及以一第二端312与该组后上叉32的一第一端部321连接。该组后上叉32在本较佳实施例是呈Y型,并分别具有反向于该第一端部321的一第二端部322。前述第二端部322是汇结为一体,使前述第一端部321由前述第二端322部分叉延伸且让开该座管23。
值得一提的是,该组后下叉31是与该管接部25固结而无法环绕该轴线X旋动,至于该组后下叉31与该管接部25的固结方式,可以是焊固、卡固、锁固……等任何一种限止该组后下叉32旋动的方式。
该避震器4是连接该组后上叉32的第二端部322与该前车架2上管21的连结部211。
由于该组后下叉31与该前车架2间为刚性结构体且无法旋动,因此,当该前、后车架2、3承受外力时,该前、后车架2、3会受迫于外力而产生材料变形,且作用于该避震器4,使该避震器4在弹性伸缩的过程中吸收振幅,达到避震效果,借此,不但可以减缓该前、后车架2、3的抖振幅度,且骑乘者也可以稳定的操控自行车,而不会有晃动的情形。
参阅图4,是本发明一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
该上管21的连结部211在本较佳实施例为一对凸耳,且与该避震器4连接。借此,当该前、后车架2、3承受外力而作用于该避震器4时,该避震器4同样可以在弹性伸缩的过程中吸收振幅,达到避震效果。
参阅图5,是本发明一第三较佳实施例,其与该第一、第二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
该下管22具有形成在一外表面的一连结部221。该连结部221在本较佳实施例为一对凸耳,且与该避震器4连接。
由于该组后下叉31与该前车架2间仍然为刚性结构体且无法旋动,因此,当该前、后车架2、3承受外力时,同样会受迫于外力而产生材料变形,且作用于该避震器4,使该避震器4在弹性伸缩的过程中吸收振幅,达到避震效果,借此,不但可以减缓该前、后车架2、3的抖振幅度,且骑乘者也可以稳定的操控自行车,而不会有晃动地情形,尤其是遭遇落差较大的凹凸路段、或如越野赛车的崎岖路段时,还能达到绝佳的避震舒适性。
据上所述可知,本发明的具有刚性避震效果的自行车具有下列优点及功效:
本发明是借由该组后下叉31与该管接部25所形成的刚性结构体,加强该前、后车架2、3的刚性,再配合该避震器4的避震效果,减缓该前、后车架2、3的抖振幅度,借此,不但能提升操控自行车时的稳定性,且能使整体轻量化,而能在避震效果、骑乘舒适度与性能的间找到最适当平衡点,使本发明还具有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