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篮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篮板.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1730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7 CN 204017308 U (21)申请号 201420395199.8 (22)申请日 2014.07.07 A63B 63/08(2006.01) (73)专利权人 天津体育学院 地址 300000 天津市河西区卫津南路 51 号 (72)发明人 赵瑞国 (54) 实用新型名称 新型篮板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篮板, 其包括支 架部分及板体, 支架部分是在钢柱中部弯曲出一 个篮圈, 篮圈两端向后弯曲而形成两横撑部, 两 横撑部尾端均向上弯曲而形成两立柱部, 两立柱 部上端均向前下。
2、方弯曲而形成两斜撑部, 两斜撑 部下端分别向两侧弯曲而形成两下框柱, 两下框 柱外端向上弯曲而形成两侧框柱, 两侧框柱上端 均向内侧弯曲而形成两上框柱, 两上框柱里端焊 接为一体 ; 板体的后侧分别设有与下框柱、 侧框 柱及上框柱卡固连接的卡扣, 板体下侧开有容纳 两横撑部的凹槽。支架部分采用一根钢柱压弯成 型, 加工方便 ; 篮圈采用横撑部、 斜撑部及立柱部 分别构成的三角形结构进行支撑, 强度高, 缓冲性 好 ; 篮板通过下框柱、 侧框柱及上框柱构成的矩 形框架结构支撑, 安装比较方便, 受损后容易更 换, 且大大提高了篮板的缓冲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17308 U CN 204017308 U 1/1 页 2 1. 一种新型篮板, 其特征在于 : 其包括支架部分及板体, 所述的支架部分由一根钢柱 弯曲成型, 呈左右对称结构 ; 支架部分是在钢柱中部弯曲出一个弧形而形成篮圈, 篮圈两端 向后弯曲而形成两个平行的横撑部, 两横撑部尾端均向上弯曲而形成两立柱部, 两立柱部 上端均向前下方弯曲而形成两斜撑部, 两斜撑部下端分别向两侧弯曲而形成两水平的下框 柱, 两下框柱外端向上弯曲而形成两侧框柱,。
4、 两侧框柱上端均向内侧弯曲而形成两水平的 上框柱, 两上框柱里端焊接为一体 ; 所述的篮圈与两个横撑部位于同一水平平面 ; 两斜撑 部的下端分别与两横撑部上侧焊接连接, 两横撑部、 两斜撑部及两立柱部分别构成两个三 角形结构, 且位于两个竖直平面内 ; 所述的两下框柱、 两侧框柱、 两上框柱位于同一平面, 且 构成一矩形框架结构 ; 所述的两立柱后侧焊接有法兰板 ; 所述的板体安设在下框柱、 侧框 柱及上框柱的前侧, 板体的后侧分别设有与下框柱、 侧框柱及上框柱卡固连接的卡扣, 板体 下侧开有容纳两横撑部的凹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017308 U 2 1/2 页 3 新型篮板 。
5、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篮球运动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篮板。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的篮板通常呈矩形, 由木质材料或复合材料制成, 其前侧面安设有篮圈, 后侧 则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篮球架上。 由于在篮球比赛时, 篮圈要承受扣篮时的压力, 要求具有良 好的抗冲击及承重能力, 而篮板同时也应具备一定的抗冲击性及缓冲能力, 现有的篮板与 篮圈及篮球架连接件较多, 结构不够稳定, 强度低, 难以满足比赛时的技术要求, 且易损坏, 使用寿命较短。 另外, 现有结构的篮板安装较为麻烦, 篮板破裂损坏后不便于及时快速的进 行更换、 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
6、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 容易制作, 安装方便, 且 强度高, 缓冲性能好, 篮圈及篮板均具有较好抗冲击能力的新型篮板。 0004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 一种新型篮板, 其特征在于 : 其 包括支架部分及板体, 所述的支架部分由一根钢柱弯曲成型, 呈左右对称结构 ; 支架部分是 在钢柱中部弯曲出一个弧形而形成篮圈, 篮圈两端向后弯曲而形成两个平行的横撑部, 两 横撑部尾端均向上弯曲而形成两立柱部, 两立柱部上端均向前下方弯曲而形成两斜撑部, 两斜撑部下端分别向两侧弯曲而形成两水平的下框柱, 两下框柱外端向上弯曲而形成两侧 框柱, 两侧框柱上端均向内侧弯曲而形成两水。
7、平的上框柱, 两上框柱里端焊接为一体 ; 所述 的篮圈与两个横撑部位于同一水平平面 ; 两斜撑部的下端分别与两横撑部上侧焊接连接, 两横撑部、 两斜撑部及两立柱部分别构成两个三角形结构, 且位于两个竖直平面内 ; 所述的 两下框柱、 两侧框柱、 两上框柱位于同一平面, 且构成一矩形框架结构 ; 所述的两立柱后侧 焊接有法兰板 ; 所述的板体安设在下框柱、 侧框柱及上框柱的前侧, 板体的后侧分别设有与 下框柱、 侧框柱及上框柱卡固连接的卡扣, 板体下侧开有容纳两横撑部的凹槽。 0005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支架部分采用一根钢柱压弯成型, 经焊接增强强 度, 加工比较方便 ; 篮圈采用。
8、横撑部、 斜撑部及立柱部分别构成的三角形结构进行支撑, 强 度高, 缓冲性好 ; 篮板通过卡扣与下框柱、 侧框柱及上框柱构成的矩形框架结构组合连接, 安装比较方便, 受损后容易更换, 且大大提高了篮板的缓冲性, 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6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前侧结构示意图。 0007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背侧结构示意图。 0008 图 3 为支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09 图中, 1、 凹槽, 2、 篮圈, 3、 横撑部, 4、 板体, 5、 下框柱, 6、 斜撑部, 7、 立柱部, 8、 侧框 柱, 9、 法兰板, 10、 上框柱, 11、 卡扣。 说 明 书 CN 204017。
9、308 U 3 2/2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参看图 1、 2、 3 所示, 支架部分由一根钢柱弯曲成型, 呈左右对称结构 ; 支架部分是 在钢柱中部弯曲出一个弧形而形成篮圈 2, 篮圈 2 两端向后弯曲而形成两个平行的横撑部 3, 两横撑部 3 尾端均向上弯曲而形成两立柱部 7, 两立柱部 7 上端均向前下方弯曲而形成 两斜撑部 6, 两斜撑部 6 下端分别向两侧弯曲而形成两水平的下框柱 5, 两下框柱 5 外端向 上弯曲而形成两侧框柱8, 两侧框柱8上端均向内侧弯曲而形成两水平的上框柱10, 两上框 柱 10 里端焊接为一体 ; 所述的篮圈 2 与两个横撑部 3 位于同一水平平面。
10、 ; 两斜撑部 6 的下 端分别与两横撑部 3 上侧焊接连接, 两横撑部 3、 两斜撑部 6 及两立柱部 7 分别构成两个三 角形结构, 且位于两个竖直平面内 ; 所述的两下框柱5、 两侧框柱8、 两上框柱10位于同一平 面, 且构成一矩形框架结构 ; 所述的两立柱 7 后侧焊接有法兰板 9 ; 所述的板体 4 安设在下 框柱 5、 侧框柱 8 及上框柱 10 的前侧, 板体 4 的后侧分别设有与下框柱 5、 侧框柱 8 及上框 柱 10 卡固连接的卡扣 11, 板体 4 下侧开有容纳两横撑部 3 的凹槽 1。 说 明 书 CN 204017308 U 4 1/2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17308 U 5 2/2 页 6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17308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