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7705276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79094.3

申请日:

20140709

公开号:

CN204017287U

公开日:

201412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3B23/16,A63B21/02

主分类号:

A63B23/16,A63B21/02

申请人:

南通豪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梅芳峰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东景新城37幢1801-1805室

优先权:

CN201420379094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高之波;邬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包括第一握柄、第二握柄、调节杆、活动槽、活动件、弹簧和连接部,第一握柄上部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包括开槽部和实体部,第二握柄上部设有连接部,活动槽与连接部活动连接,活动槽内部设有调节杆,调节杆上设有活动件;弹簧一端与活动件连接,另一端与连接部未与活动槽连接的一端连接。此设计能够有效地调节握力大小,让不同握力的使用者都能得到锻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握柄(1)、第二握柄(2)、调节杆(4)、活动槽(5)、活动件(6)、弹簧(7)和连接部(10),所述第一握柄(1)上部设有活动槽(5),所述活动槽(5)包括开槽部(51)和实体部(52),所述第二握柄(2)上部设有连接部(10),所述实体部(51)与连接部(10)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槽(5)内部设有调节杆(4),所述调节杆(4)上设有的活动件(6);所述弹簧(7)一端与活动件(6)连接,另一端与连接部(10)未与活动槽(5)连接的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0)呈半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4)为螺栓,所述活动件(6)为与调节杆(4)相互配合的螺母,所述活动件(6)顶端设有固定部(9),所述固定部(9)与弹簧(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5)表面设有刻度盘(8),所述刻度盘(8)沿活动件(6)的运动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柄(1)和第二握柄(2)的手柄表面处设有护手垫(3),所述护手垫(3)用橡胶或其他柔韧性强的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部(52)与连接部(10)通过铆钉活动连接;当从连接部(10)往下看第一握柄(1)与第二握柄(2)时,所述第一握柄(1)与第二握柄(2)呈倒U形或者A形。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握力器,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握力器大多有握杆和弹簧组成,这种握力器需要的握 力是固定的,如果想要改变握力大小就要更换弹簧,使用十分不便,而且这 种握力器也不能清楚的显示目前所使用的握力的具体数值,让使用者对握力 的锻炼没有针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包括第一 握柄、第二握柄、调节杆、活动槽、活动件、弹簧和连接部,第一握柄上部 设有活动槽,活动槽包括开槽部和实体部,第二握柄上部设有连接部,开槽 部与连接部活动连接,活动槽内部设有调节杆,调节杆上设有的活动件;弹 簧一端与活动件连接,另一端与连接部未与活动槽连接的一端连接。此设计 能够有效地调节握力大小,让不同握力的使用者都能得到锻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部呈半环状。此设计可以让弹簧更好的产生力 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节杆为螺栓,活动件为与调节相互配合的螺母, 活动件顶端设有固定部,固定部与弹簧连接。此设计的调节杆和活动件材料 简单易得,可以更加灵活的调节弹簧的力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活动槽表面设有刻度盘,刻度盘沿活动件的运动方向设 置。此设计由于带有刻度盘,也能更直观的显示出目前所使用的握力,使锻 炼更有针对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握柄和第二握柄的握柄表面处设有护手垫,护 手垫为软包胶,护手垫用橡胶或其他柔韧性强的材料制成。此设计可以在使 用者使用此握力器时能够保护其手掌不受伤害以及增强使用者的舒适度,同 时护手垫使用软包胶使护手垫更加耐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实体部与连接部通过铆钉活动连接;当从连接部往 下看第一握柄与第二握柄时,第一握柄与第二握柄呈倒U形或者A形。此设 计有利于使用者在锻炼时更好的发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活动槽内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握柄1、第二握柄2、调节杆4、 活动槽5、活动件6、弹簧7和刻度盘8、固定部9和连接部10。

当从固定部10往下看本实用新型各部件时,第一握柄1上部固定有活动 槽5,活动槽5包括开槽部51和实体部52,开槽部51为内部中空的长方形 通槽,上端沿通槽方向开有长方形开口,用于与外界相通,实体部52中间设 有一端与开槽部51相通的长方形卡口,此开槽部51与实体部52通过一体成 型固定在一起。调节杆4的一端固定带有螺纹的旋帽,调节杆4未设旋帽的 一端通过实体部52内的卡口与活动槽5活动连接。调节杆4上套有可以在其 表面自由移动的活动件6,活动槽5外表面沿着活动件6运动方向刻有刻度 盘8,所说的刻度盘8由相互长短不一的竖直线渐次排列构成,其靠近实体 部52的竖直线最短,而靠近调节杆4设有旋帽一端的竖直线最长,此竖直线 的长短代表所需握力的大小。所说的调节杆4可以为螺栓,活动件6可以为 与调节杆4相互匹配的螺母,活动件6上设有连接弹簧7的固定部9,固定 部9设置在活动槽5上端的长方形开口内或者也可以部分凸出长方形开口外, 由于活动件5可以在调节杆4上自由移动,因此也可以带动固定在活动件5 上的固定部9在活动槽5上端的长方形开口内自由移动,所说的固定部9与 活动件6和第一握柄1与活动槽5都通过一体成型连接在一起。

第二握柄2上部固定有连接部10,连接部10呈半环状,第二握柄2与 连接部10通过一体成型连接在一起。

因为第一握柄1上部固定有活动槽5,第二握柄2上部固定有连接部10, 所以活动槽5上的实体部52与连接部10通过铆钉活动连接,连接后当从固 定部10往下看第一握柄1与第二握柄2时,第一握柄1与第二握柄2呈倒U 状或者A状,第一握柄1与第二握柄2的手柄表面处都包有护手垫3,护手 垫3可以用软包胶制成或者其他柔韧性强的材料制成。第一握柄1和第二握 柄2由聚乙烯塑料制成。

弹簧7一端与活动件6上的固定部9连接,另一端与连接部10未与活动 槽5连接的一端连接,弹簧7为硬性拉力弹簧。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做详细描述。

当使用者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握力训练时,使用者单手握住第一握柄1 和第二握柄2的手柄处,使用握力将两手柄尽量靠近,此时便会带动上部的 弹簧7开始拉伸,当靠近后再松开使两握柄恢复原状,弹簧7也因此恢复原 状,如此反复使用者便能够锻炼握力。当使用者需要改变握力进行不同的握 力训练时,转动活动槽5内的调节杆4,当转动调节杆4时,与调节杆4相 互配合的活动件6便会移动,产生不同的力矩,从而改变需要使用的握力, 由于活动槽5外表面刻有刻度盘8,当活动件6移动时,其上端的固定部9 会指在刻度盘所对应的不同的竖直线所代表的不同的力度上,从而让使用者 能够直观的了解当前自己锻炼的握力强度,从而是锻炼更有针对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 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1728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7 CN 204017287 U (21)申请号 201420379094.3 (22)申请日 2014.07.09 A63B 23/16(2006.01) A63B 21/02(2006.01) (73)专利权人 南通豪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东景新城 37 幢 1801-1805 室 (72)发明人 梅芳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400 代理人 高之波 邬玥 (54) 实用新型名称 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 (57) 摘。

2、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 包括第一握柄、 第二握柄、 调节杆、 活动槽、 活动 件、 弹簧和连接部, 第一握柄上部设有活动槽, 活 动槽包括开槽部和实体部, 第二握柄上部设有连 接部, 活动槽与连接部活动连接, 活动槽内部设有 调节杆, 调节杆上设有活动件 ; 弹簧一端与活动 件连接, 另一端与连接部未与活动槽连接的一端 连接。 此设计能够有效地调节握力大小, 让不同握 力的使用者都能得到锻炼。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

3、权公告号 CN 204017287 U CN 204017287 U 1/1 页 2 1. 一种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握柄 (1)、 第二握柄 (2)、 调节杆 (4)、 活动槽 (5)、 活动件 (6)、 弹簧 (7) 和连接部 (10), 所述第一握柄 (1) 上部设有活动槽 (5), 所述活动槽 (5) 包括开槽部 (51) 和实体部 (52), 所述第二握柄 (2) 上部设有连接部 (10), 所述实体部 (51) 与连接部 (10) 活动连接, 所述活动槽 (5) 内部设有调节杆 (4), 所 述调节杆 (4) 上设有的活动件 (6) ; 所述弹簧 (7) 一端。

4、与活动件 (6) 连接, 另一端与连接部 (10) 未与活动槽 (5) 连接的一端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 (10) 呈半环 状。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杆 (4) 为螺栓, 所述活动件 (6) 为与调节杆 (4) 相互配合的螺母, 所述活动件 (6) 顶端设有固定部 (9), 所 述固定部 (9) 与弹簧 (7) 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槽(5)表面设有 刻度盘 (8), 所述刻度盘 (8) 沿活动件 (6) 的运动方向设置。 5。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握柄 (1) 和第 二握柄(2)的手柄表面处设有护手垫(3), 所述护手垫(3)用橡胶或其他柔韧性强的材料制 成。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实体部 (52) 与连接 部 (10) 通过铆钉活动连接 ; 当从连接部 (10) 往下看第一握柄 (1) 与第二握柄 (2) 时, 所述 第一握柄 (1) 与第二握柄 (2) 呈倒 U 形或者 A 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017287 U 2 1/2 页 3 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握力器,。

6、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握力器大多有握杆和弹簧组成, 这种握力器需要的握力是固定 的, 如果想要改变握力大小就要更换弹簧, 使用十分不便, 而且这种握力器也不能清楚的显 示目前所使用的握力的具体数值, 让使用者对握力的锻炼没有针对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 提供一种可调节握力的握力器, 包括第一握柄、 第 二握柄、 调节杆、 活动槽、 活动件、 弹簧和连接部, 第一握柄上部设有活动槽, 活动槽包括开 槽部和实体部, 第二握柄上部设有连接部, 开槽部与连接部活动连接, 活动槽内部设有调节 杆, 调节杆上设有的活动件 ;。

7、 弹簧一端与活动件连接, 另一端与连接部未与活动槽连接的一 端连接。此设计能够有效地调节握力大小, 让不同握力的使用者都能得到锻炼。 000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连接部呈半环状。此设计可以让弹簧更好的产生力矩。 000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调节杆为螺栓, 活动件为与调节相互配合的螺母, 活动件顶端 设有固定部, 固定部与弹簧连接。 此设计的调节杆和活动件材料简单易得, 可以更加灵活的 调节弹簧的力矩。 000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活动槽表面设有刻度盘, 刻度盘沿活动件的运动方向设置。 此 设计由于带有刻度盘, 也能更直观的显示出目前所使用的握力, 使锻炼更有针对性。 0007 在一些实施。

8、方式中, 第一握柄和第二握柄的握柄表面处设有护手垫, 护手垫为软 包胶, 护手垫用橡胶或其他柔韧性强的材料制成。此设计可以在使用者使用此握力器时能 够保护其手掌不受伤害以及增强使用者的舒适度, 同时护手垫使用软包胶使护手垫更加耐 用。 000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实体部与连接部通过铆钉活动连接 ; 当从连接部往下看第一 握柄与第二握柄时, 第一握柄与第二握柄呈倒 U 形或者 A 形。此设计有利于使用者在锻炼 时更好的发力。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 0010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活动槽内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如图 1 至。

9、图 2 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握柄 1、 第二握柄 2、 调节杆 4、 活动槽 5、 活动件 6、 弹簧 7 和刻度盘 8、 固定部 9 和连接部 10。 0012 当从固定部10往下看本实用新型各部件时, 第一握柄1上部固定有活动槽5, 活动 说 明 书 CN 204017287 U 3 2/2 页 4 槽5包括开槽部51和实体部52, 开槽部51为内部中空的长方形通槽, 上端沿通槽方向开有 长方形开口, 用于与外界相通, 实体部 52 中间设有一端与开槽部 51 相通的长方形卡口, 此 开槽部 51 与实体部 52 通过一体成型固定在一起。调节杆 4 的一端固定带有螺纹的旋帽, 调节杆。

10、 4 未设旋帽的一端通过实体部 52 内的卡口与活动槽 5 活动连接。调节杆 4 上套有 可以在其表面自由移动的活动件 6, 活动槽 5 外表面沿着活动件 6 运动方向刻有刻度盘 8, 所说的刻度盘 8 由相互长短不一的竖直线渐次排列构成, 其靠近实体部 52 的竖直线最短, 而靠近调节杆 4 设有旋帽一端的竖直线最长, 此竖直线的长短代表所需握力的大小。所说 的调节杆 4 可以为螺栓, 活动件 6 可以为与调节杆 4 相互匹配的螺母, 活动件 6 上设有连接 弹簧7的固定部9, 固定部9设置在活动槽5上端的长方形开口内或者也可以部分凸出长方 形开口外, 由于活动件 5 可以在调节杆 4 上自。

11、由移动, 因此也可以带动固定在活动件 5 上的 固定部 9 在活动槽 5 上端的长方形开口内自由移动, 所说的固定部 9 与活动件 6 和第一握 柄 1 与活动槽 5 都通过一体成型连接在一起。 0013 第二握柄2上部固定有连接部10, 连接部10呈半环状, 第二握柄2与连接部10通 过一体成型连接在一起。 0014 因为第一握柄 1 上部固定有活动槽 5, 第二握柄 2 上部固定有连接部 10, 所以活动 槽 5 上的实体部 52 与连接部 10 通过铆钉活动连接, 连接后当从固定部 10 往下看第一握柄 1 与第二握柄 2 时, 第一握柄 1 与第二握柄 2 呈倒 U 状或者 A 状, 。

12、第一握柄 1 与第二握柄 2 的手柄表面处都包有护手垫 3, 护手垫 3 可以用软包胶制成或者其他柔韧性强的材料制成。 第一握柄 1 和第二握柄 2 由聚乙烯塑料制成。 0015 弹簧 7 一端与活动件 6 上的固定部 9 连接, 另一端与连接部 10 未与活动槽 5 连接 的一端连接, 弹簧 7 为硬性拉力弹簧。 0016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做详细描述。 0017 当使用者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握力训练时, 使用者单手握住第一握柄 1 和第二握 柄 2 的手柄处, 使用握力将两手柄尽量靠近, 此时便会带动上部的弹簧 7 开始拉伸, 当靠近 后再松开使两握柄恢复原状, 弹簧 7 也因此。

13、恢复原状, 如此反复使用者便能够锻炼握力。当 使用者需要改变握力进行不同的握力训练时, 转动活动槽 5 内的调节杆 4, 当转动调节杆 4 时, 与调节杆4相互配合的活动件6便会移动, 产生不同的力矩, 从而改变需要使用的握力, 由于活动槽 5 外表面刻有刻度盘 8, 当活动件 6 移动时, 其上端的固定部 9 会指在刻度盘所 对应的不同的竖直线所代表的不同的力度上, 从而让使用者能够直观的了解当前自己锻炼 的握力强度, 从而是锻炼更有针对性。 0018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视 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4017287 U 4 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17287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