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大口径真空吸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重型大口径真空吸盘,属于工业用真空吸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好多生产企业加工无磁性板材如不锈钢板、铝板、玻璃、石材等等的工业行业,在材料搬运过程中,需要一种专用设备,保证既不损坏材料表面质量,还能比较方便得实现物料位置的变动,真空吸附搬运装置的研制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随着工业化生产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生产装备水平也越来越高,加工工件重量的不断增加,重量达几百公斤甚至十几吨,现有国内国外真空吸附技术和吸盘设备由于工作能力有限,不能满足特殊生产要求,适用于民用、轻工等行业小型工件,但不适合金属、石材、木材等行业笨重工件的搬运。目前世界上应用的真空吸盘普遍存在口径小,吸附重量轻的特点。现有真空吸盘搬运非常沉重、刚性和略微不平整的物体时就不太适用。现有的真空吸盘大多数为一个唇环,吸附力有限,如果增大吸附力需要增大真空动力装置的抽气能力,或者增大唇环的面积,同时提高唇环的强度;如果长期使用后出现唇环磨损,不能起到真空密封后,就需要更换唇环。另外,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147927Y,专利号为:200820080841.8,名称为“多唇边式真空吸盘”的中国专利,其多唇边只是起多重密封的效果,且只有在最内的腔体中设置真空抽气口,其有效抽气面积只能是最内腔体,多唇只是在出现某一唇边密封不住时,不用更换唇边,因此实质只有一个有效真空抽气口,吸附力有限,唇边的尺寸不能过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重型大口径真空吸盘,解决工业生产中笨重工件搬运时需要配套吸附重量大的真空吸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重型大口径真空吸盘,包括:骨架、至少设置有两个唇环的吸盘、吊耳和真空动力装置接口,吸盘固定在骨架的正下方,吊耳设置在骨架的正上方,唇环向内形成真空抽气腔,真空动力装置接口穿过骨架与真空抽气腔相通,各个唇环之间形成的真空抽气腔是独立的,每个独立的真空抽气腔分别设置有一个真空动力装置接口,每个真空动力装置接口均与真空动力装置相连。
与上述真空动力装置接口相连的真空动力装置是相互独立的。
上述吸盘材质为聚氨脂。
本发明重型大口径真空吸盘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钢制吸盘骨架,确保吸附重的工件吸盘不会变形、损坏;工作面采用多唇结构形式,将整个吸盘分成多个独立腔体;设有多个单独的真空动力装置接口,互不影响工作,其有效吸附面积和吸附力与最外层的唇环成正比。吸盘吸重物时,当某一个真空动力装置发生故障或真空抽气腔发生泄露,不能抽真空时,不会影响另一个真空动力装置工作,增大了安全性,确保工作有效性、可靠性。另外,除开最外层的唇环发生泄漏外,其他唇环密封出现泄漏时,不会影响整体的吸附力,因为,本发明的所有唇环内腔均是有效抽气面积;即使最外层的唇环发生泄漏,里面的真空抽气腔还不受影响,因此对总体吸吊能力影响很小;本发明吸附能力大,单吸盘能力能超过1吨,吸附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真空吸盘的工作原理是吸盘的唇环与工件表面接触形成密闭空间,从而在吸盘内外保持压力差,进而起到吸附抓取工件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重型大口径真空吸盘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重型大口径真空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重型大口径真空吸盘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骨架,2为吸盘,3为吊耳,4为真空动力装置接口,5为唇环,6为真空抽气腔,7为真空动力装置,8为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重型大口径真空吸盘,吸盘2固定在骨架1的正下方,吸盘2下表面同心设置有两个唇环5,吊耳3设置在骨架1的正上方,唇环5将整个吸盘表面分成2个真空抽气腔6,这两个腔各自独立,互不影响,两个真空动力装置接口4分别穿过骨架1与两个独立的真空抽气腔6相通,2个真空动力装置接口4与一个真空动力装置7相连,在两个唇环5的下面通过真空抽气腔6吸附有工件8,最大的唇环5直径为400mm,也可达到600mm。
图3为本发明重型大口径真空吸盘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吸盘2下表面同心设置有3个唇环5,3个唇环5向内形成3个独立的真空抽气腔6,每个真空抽气腔6均与各自的真空动力装置接口4相通,每个真空动力装置接口4均与独立的真空动力装置7相连,形成3个相互独立的抽真空系统,因此本实例具有3个真空动力装置接口4和3个真空动力装置7,最大的唇环5直径为600mm,其他结构与图1和图2所述一致。
如图1-3所示的重型大口径真空吸盘,也可多个联用达到吸吊宽重地工件,本发明的吸盘2材质选用聚氨脂材料,适宜的硬度,抗撕强度高,耐磨性能好,密封性好,本发明可在-30℃~100℃下长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