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超声雾化农药喷雾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农用喷雾器械,尤其是能够通过超声对药液雾化,同时对雾化后的药液进行静电处理的农药喷雾器。
背景技术:
常用的农药施药方法有喷雾法、喷粉法、泼浇法、撤施法、土壤处理法、拌种法、种苗浸渍法、毒铒(毒谷)法、熏蒸法、熏烟法、涂抹法等。但在病虫草等有有害生物的防治中,喷雾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施药方法。利用喷雾药械将使用的农药制剂,加水稀释后,喷洒到作物表面,形成药膜,达到防治病虫的目的。而喷雾需要喷雾器、水源和良好的水质。
我国目前在生产第一线使用的喷雾器械还都是四、五十年前设计的产品,其中以背负手动压力喷雾器为主,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主要施药设备的工作原理没有根本变化,仍以压力喷雾为主。
为了保护环境,如何减少用药量,同时又不至于影响植保水平,已经成为人们密切观注的焦点,解决问题的焦点在于提高药液的雾化质量,提高药液雾化质量有效途径就在于对喷雾药械的改进。
超声雾化原理是利用一定声强的超声波通过液体指向气液界面,超声波在此界面处(也即液体表面)形成表面张力度,由于超声空化作用而使表面张力波破裂,从而在液面上形成雾带。超声雾化装置常应用于药剂雾化治疗、空气雾化加湿装置中。
对静电喷雾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液滴的雾化、充电过程、雾滴输运沉降性能以及充电效果测试等方面。一般认为液体破碎成雾滴是由于外界干扰引起液体表面不稳定,而导致液体分离的,液体表面张力和粘滞剪切阻力是两种主要的雾化阻力。当液体充电后,液体表层分子产生显著定向排列,从而降低了表面张力,减小了雾化阻力,同时同性电荷间的斥力,进一步地提高了雾化程度。
有关超声喷雾和静电技术在农药喷雾器中的实际应用,目前尚未见任何文献记载和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农药喷雾装置雾化效果相对较差、所需药液量相对较大、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对病虫草等有害生物防治效相对较差的实际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通过静电超声雾化的农药喷雾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静电超声雾化农药喷雾器,包括农药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农药喷雾器上设有超声雾化器和静电发生器,还配有为它们提供工作电源的直流电源,其中:
a)农药喷雾器的溶药箱下部为超声雾化池,超声雾化器的输出端位于超声雾化池中;
b)雾化药物喷口位于溶药箱的顶部,雾化药物喷口通过连接软管与喷嘴连接;
c)静电发生器的静电输出端通过导线引到喷嘴中。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对药液采用了超声雾化和静电处理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药液的雾化质量,在相同的对有害生物防治效果的特定条件下,用量药液较少,环保效果明显;本发明结构紧凑,易于操作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静电发生器;2.背带;3.雾化池;4.直流电源;5.超声发生器;6.导线;7.连接管;8.喷嘴;9.溶药箱。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的公开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由图1可见,本发明包括直流电源4、超声发生器5、静电发生器1、导线6、连接管7和喷嘴8,其中,农药喷雾器的溶药箱9下部设有超声雾化池3,超声雾化器5的输出端位于雾化池3中;雾化药物喷口位于溶药箱9的顶部,雾化药物喷口通过连接管7与喷嘴连接;静电发生器1的静电输出端通过导线6引到喷嘴8中。
在本实施例中直流电源4的电压36V,静电发生器1的型号为EST710(袖珍正负静电发生器),超声雾化器5的型号为KAWA_TY3938。
为了便于携带,本发明可以设置双肩背带2。
使用过程是:首先将混合好的农药药液盛入溶药箱9内,溶药箱9内的农药药液进入超声雾化池内,打开超声发生器的开关和静电发生器开关,超声发生器在超声雾化池内形成超声高频信号,使溶药箱中农药药液表面发生雾化,充满溶药箱的上部空间,并通过连接管输送到喷嘴。喷嘴中装有连接静电发生器的导线,经过超声作用后的雾滴在喷嘴处就会带上静电。带静电的超声雾滴便可均匀附着于防治作物上。
使用效果对比1:手压喷雾器和本发明测定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乳油在甘蓝中的残留量
分别使用手压喷雾器(JACTO-HD400型)和本发明在甘蓝上施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10%氯氰菊酯和2.5%溴氰菊酯乳油,每亩用药量均为30mL,用不同的比例稀释,其中对比组稀释到60L后用手压喷雾器喷洒,实验组稀释到40L后用超声喷雾器喷洒。施药2h后取甘蓝叶片,检测其中的氯氰菊酯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2h,采用手压喷雾法和静电超声雾化法喷雾,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农药在甘蓝中的残留水平无明显差异,但采用静电超声雾化装置喷雾,能明显减少了用水量,节约用工成本。
表1采用不同喷雾装置两种农药在甘蓝中的残留量(ppm)
施药方法 氯氰菊酯 溴氰菊酯 手压喷雾 0.245 0.236 静电超声喷雾 0.247 0.246
使用对比效果2:手压喷雾器和本发明测定氰戊菊酯对甘蓝菜青虫的防治效果
分别采用手压喷雾器(JACTO-HD400型)和本发明用拟除虫菊酯农药20%氰戊菊酯乳油防治甘蓝菜青虫地防效。其中:对比组每亩用药量分别为40mL,稀释到60L后用手压喷雾器喷洒;实验组每亩用药量分别为30mL,稀释到40L后用超声喷雾器喷洒。分别于药后1天和3天检查甘蓝上菜青虫的活虫数,并计算防效。结果表明,药后1天和药后3天,两种喷雾装置对甘蓝菜青虫均有较好的防效。但采用静电超声雾化装置喷雾,能明显减少用了用药量和水量,节约用工成本。
表2采用不同喷雾装置施药后甘蓝菜青虫的防效
使用效果对比3:手压喷雾器和本发明测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分别采用手压喷雾器(JACTO-HD400型)和本发明用拟除虫菊酯农药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其中:对比组每亩用药量分别为100mL,稀释到60L后用手压喷雾器喷洒;实验组每亩用药量分别为80mL,稀释到40L后用超声喷雾器喷洒。分别于药后3天和7天检查水稻上二化螟的活虫数,并计算防效。结果表明,药后3天和药后7天,两种喷雾装置对水稻二化螟均有较好的防效。但采用静电超声雾化装置喷雾,能明显减少了用药量和水量,节约用工成本。
表3采用不同喷雾装置施药后水稻二化螟的防效
使用效果对比4:手压喷雾器和本发明测定三唑磷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分别采用手压喷雾器(JACTO-HD400型)和本发明的静电超声雾化装置用拟除虫菊酯农药15%三唑磷水乳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其中:对比组每亩用药量分别为150mL,稀释到60L后用手压喷雾器喷洒;实验组每亩用药量分别为120mL,稀释到40L后用超声喷雾器喷洒。分别于药后3天和7天检查水稻上二化螟的活虫数,并计算防效。结果表明,药后3天和药后7天,两种喷雾装置对水稻二化螟均有较好的防效。但采用静电超声雾化装置喷雾,能明显减少了用药量和水量,节约用工成本。
表4采用不同喷雾装置施药后水稻二化螟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