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结构,尤指一种在模穴内放置一变形后可回复原状的模仁,使易于脱模。
背景技术
以模具成型塑胶物件是相当普遍的制造方法,对于构造简单的物件而言,仅需一组具有上凹槽的上模以及具有下凹槽的下模,即可形成一模穴,并在液态塑料射入后,冷却成型为一实心的物件。而若在模穴内放置一硬质模仁,并将液态塑料射入模穴,使液态塑料包覆模仁,则可以在液态塑料冷却并脱模后,成型一中空的物件。
凭借上述方法,确实可以成型内部单纯的物件;然而,当物件A的内部具有弯曲的形状(如图6所示)、具有凸出物或是具有凹孔B(如图7所示)等复杂的形状时,则必须组合多个硬质模仁A1、B1,才能在射出成型后,完成脱模的程序,或是在脱模后需要再另外进行加工程序。如此一来,将增加制造模具以及加工的费用;且使用多个硬质模仁的组合,在组装以及脱模时,也将耗费更多的人力,而增加人工成本。
再者,当所要射出成型的物品需与另一较小的编织物结合时,由于片状的编织物在定位时相当困难,因此,即需采用其他有别在射出成型的方法,使得在制造速度上较为缓慢,而降低竞争力。
有鉴于此,为了改善上述的缺点,使模具结构不但能易于组装、脱模以及定位微小物品,以节省人力、增加作业速度,且可降低模仁制造以及材料成本,发明人积多年的经验以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发明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凭借将一变形后可回复原状的模仁放置在模穴内的模具结构,使液态塑料射入包覆模仁后,模仁可直接由物品内向外拉出,以完成脱模程序,能快速加工,节省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凭借将一变形后可回复原状的模仁放置在模具的模穴内的模具结构,能将小物件准确定位于模仁上,以使液态塑料与小物件快速结合,并确保小物件的外形完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具结构,包括一具有上凹槽的上模以及一具有下凹槽的下模,所述的上、下凹槽组合形成一模穴,一模仁放置在所述的模穴内,供液态塑料射入后,硬化成型为一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模仁是由变形后可回复原状的材质所制成。
实施时,所述的模仁的材质是塑胶或橡胶其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可在脱模时,直接将变形后可回复原状的模仁由中空物品内部向外拉出,不但能有效节省模仁的数量以及制造费用,且可节省脱模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2、本发明在脱模时,可直接将变形后可回复原状的模仁由中空物品内部向外拉出,使成型中空物品内部的形状,而能无需再次加工,以简化加工程序。
3、本发明能凭借变形后可回复原状的模仁覆盖在小物件的部分表面,以确保小物件在高压射出成型时,仍能保持外形的完整,以提高合格率。
4、本发明能将小物件有效定位于变形后可回复原状的模仁上方,以在射出成型时,确保小物件与射出物品准确结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模具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模具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模具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样态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模具结构地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模具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图7是现有模具的横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物件A;凹孔B;模仁A1、B1;模具1;上模2;上凹槽21;下模3;下凹槽31;模仁4;凸圆41;凸出片42;内孔壁5;射出空间6;液态塑料7;小物件8;凸出部81;模穴9;液态塑料91;上、下模92、93;射出空间94。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模具结构1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一具有上凹槽21的上模2、一具有下凹槽31的下模3以及一变形后可回复原状的模仁4。
所述的上、下模2、3是长方形模,所述的上凹槽21是开口朝下且连续弯折的半圆形槽,而所述的下凹槽31是开口朝上且连续弯折的半圆形槽,所述的上模2结合于下模3的上方,使所述的上、下凹槽21、31相对应组合形成一具有圆形截面且连续弯折的模穴;而所述的模仁4是连续弯折的长条形圆柱,其外径小于模穴的内圆孔径,以在模仁4的外周缘与上、下模2、3的上、下凹槽21、31所形成的内孔壁5之间形成一射出空间6,供液态塑料7射入。
实施时,所述的模仁4并不限定为连续弯折的长条形圆柱,也可如图3所示,在直条状模仁4的外周缘形成数个凸圆41,或其他复杂的形状,在此并不特予限制。
而所述的模仁4的材质并非金属之类的刚性材质,而是聚氯乙烯(PVC)、聚氨酯(PU)、聚丙烯(PP)、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BS)、聚乙烯(PE)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ET)等塑胶材质中的任意一种,或为橡胶材质。如此,当射入射出空间6的液态塑料7包覆模仁4,并硬化成型为连续弯折的圆管后,连续弯折的模仁4可在脱膜时直接由圆管内向外拉出,并在拉出后回复呈原来的连续弯折形状。
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模具结构1的第二实施例,其中,所述的模仁4的一端设有一凸出片42,所述的凸出片42覆盖在一板形小物件8的部分表面,且所述的模仁4与所述的小物件8是同时放置在模穴9内。
如此,当液态塑料91射入上、下模92、93之间的射出空间94时,所述的液态塑料91是包覆凸出片42以及未被凸出片42覆盖的小物件8的表面。而当模仁4脱模并由液态塑料91所硬化成型的中空物品的内部向外拉出时,所述的中空物品与小物件8将相互结合,原先被凸出片42所覆盖的小物件8的部分表面则在凸出片42的保护下保持完整。
而如图5所示是本发明模具结构1的第三实施例,其中,所述的小物件8是一底部具有凸出部81的编织物,所述的小物件8也可为一魔鬼毡,而所述的模仁4是一板片。以在小物件8放置在模仁4上方,以凸出部81插入模仁4内以完成定位,并将模仁4与小物件8同时放置在模穴9内时,经由液态塑料91射入上、下模92、93之间的射出空间94,则可使硬化的塑料91与小物件8的上面部结合成型。
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发明可在脱模时,直接将变形后可回复原状的模仁由中空物品内部向外拉出,不但能有效节省模仁的数量以及制造费用,且可节省脱模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2、本发明在脱模时,可直接将变形后可回复原状的模仁由中空物品内部向外拉出,使成型中空物品内部的形状,而能无需再次加工,以简化加工程序。
3、本发明能凭借变形后可回复原状的模仁覆盖在小物件的部分表面,以确保小物件在高压射出成型时,仍能保持外形的完整,以提高合格率。
4、本发明能将小物件有效定位于变形后可回复原状的模仁上方,以在射出成型时,确保小物件与射出物品准确结合。
综上所述,依上文所揭示的内容,本发明确可达到发明的预期目的,提供一种不但能易于组装、脱模以及定位微小物品,以节省人力、增加作业速度,且可降低模仁制造以及材料成本的模具结构,极具产业上利用的价值。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