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列旋转式灌装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列旋转式灌装机.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71733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71733A21申请号201410287175522申请日20140624B67C3/26200601B67C3/24200601B67C3/0220060171申请人南京理工大学地址210094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200号72发明人李东波何非谭清锰庆波张敏黄川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代理人朱显国54发明名称双列旋转式灌装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列旋转式灌装机,包括双列灌装机、双导轨导向装置、进瓶装置、出瓶装置、分瓶螺杆和传送带,双列灌装机与双导轨导向装置相接,进瓶装置设置在双导轨导向。
2、装置的一侧,出瓶装置设置在双导轨导向装置的另一侧,分瓶螺杆与进瓶装置相接,在分瓶螺杆下方设有传送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相同的技术参数下,本发明的双列旋转式灌装机灌装阀头数多,灌装机体积小,产能和效率大,占地面积很小,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71733ACN104071733A1/2页21一种双列旋转式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列灌装机1、双导轨导向装置2、进瓶装置3、出瓶装置4、分瓶螺杆5和传送带,双列灌装机1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相接,进瓶装置3。
3、设置在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一侧,出瓶装置4设置在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另一侧,分瓶螺杆5与进瓶装置3相接,在分瓶螺杆5下方设有传送带;所述的双列灌装机1包括双列灌装阀101、可升降托瓶装置102和灌装机主体,沿灌装机主体的圆周方向上设有N组双列灌装阀101,N10,每组双列灌装阀101由两个灌装阀组成,上述两个灌装阀与灌装机主体的一条主输液管相连,在每组双列灌装阀101的下方对应设有可升降的托瓶装置102,托瓶装置102可同时托起两个瓶子;在双列灌装阀101和可升降托瓶装置102最低位置之间设有一个双导轨导向装置2,双导轨导向装置2包括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分别包含两个同心的圆弧形轨。
4、道,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的圆弧开口方向相背;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瓶导轨的节圆分别与双列灌装阀101运动轨迹的节圆相切;紧贴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瓶导轨开口方向一侧设有进瓶装置3,进瓶装置3包括转盘301、拨杆302、固定凸轮303、回转轴承304和底盘305,进瓶装置3的转盘301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瓶导轨的圆弧形轨道同心,底盘305位于转盘301内,回转轴承304的内圈固定,外圈转动,转盘301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外圈上,底盘305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内圈上,拨杆302的一端与固定凸轮303相接触,另一端穿过转盘301,固定凸轮303位于转盘301内,且与底盘305固联,紧贴双导轨导向装置。
5、2的出瓶导轨开口方向一侧设有出瓶装置4,出瓶装置4包括转盘301、拨杆302、固定凸轮303、回转轴承304和底盘305,出瓶装置4的转盘301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出瓶导轨的圆弧形轨道同心,底盘305位于转盘301内,转盘301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外圈上,回转轴承304的内圈固定,外圈转动,底盘305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内圈上,拨杆302的一端与固定凸轮303相接触,另一端穿过转盘301,固定凸轮303位于转盘301内,且与底盘305固联。在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瓶导轨的进瓶口两侧设有两个分瓶螺杆5,分瓶螺杆5的进瓶路线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进瓶导轨的节圆相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列旋转式灌装。
6、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302包括套杆3021、弹簧3022、内杆3023、挡销3024和滚轮3025;弹簧3022设置在套杆3021内,套杆3021通过弹簧3022与内杆3023的一端相连,内杆3023的另一端设有滚轮3025,内杆3023上设有挡销3024,滚轮3025与固定凸轮303接触,沿固定凸轮303外壁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列旋转式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轮303分为升程区、远程端、回程区和近程端,升程区和远程端位于拨杆302通过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区域,远程端角度为2030度,回程区的角度为零度,固定凸轮303上除升程区和远程端,剩下的为近程端;进瓶装置3中的固定凸轮30。
7、3的升程区起始点位于双导轨导向装置2进瓶导轨的进瓶口,回程区的起始点位于双导轨导向装置2进瓶导轨的出瓶口;出瓶装置4中的固定凸轮303的升程区起始点位于双导轨导向装置2出瓶导轨的进瓶口,回程区的起始点位于双导轨导向装置2出瓶导轨的出瓶口;远程端与近程端的半径差为R3/2DP,D为瓶子直径,P为两个同心的圆弧形轨道内圆外壁与外圆内壁之间的距离。权利要求书CN104071733A2/2页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列旋转式灌装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底盘305分为主要工作区域和次要工作区域,主要工作区域为沿转盘301转动方向,从进瓶口到出瓶口的区域,其高度逐渐升高,出瓶口高度最大,次要工作区域为沿转盘30。
8、1转动方向,从出瓶口到进瓶口的区域,其高度与出瓶口高度相同,且保持不变。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列旋转式灌装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底盘305分为主要工作区域和次要工作区域,主要工作区域为沿转盘301转动方向,从进瓶口到出瓶口的区域,且高度不变,在主要工作区域的出瓶口出设有升降块6,次要工作区域为沿转盘301转动方向,从出瓶口到进瓶口的区域,其高度不变,主要工作区域的高度低于次要工作区域的高度。权利要求书CN104071733A1/6页4双列旋转式灌装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包装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双列旋转式灌装机。背景技术0002一直以来,灌装机就是饮料市场的坚实后盾,特别是现代市场上人们对商。
9、品质量要求日渐提高、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企业对高效自动化生产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灌装机更是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灌装设备。0003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包装产品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现有的包装生产线采用单头灌装阀,已渐渐无法承受市场需求的负担,为适应包装工业的大生产,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包装机械已经向高速、高生产能力产品发展,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如果要提高生产能力,则需要提高灌装机的转速和增加灌装阀的头数,这样会使灌装设备体积增大,且对精度的要求很高,灌装机主轴转速的变大,对元件的材质可靠性、性能及寿命会产生相关的影响,同时需要保证灌液过程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顺利的完成,更何况生产能力的提升效果。
10、不明显。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列旋转式灌装机,可同时进行双列灌装,产能和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0005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双列旋转式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列灌装机、双导轨导向装置、进瓶装置、出瓶装置、分瓶螺杆和传送带,双列灌装机与双导轨导向装置相接,进瓶装置设置在双导轨导向装置的一侧,出瓶装置设置在双导轨导向装置的另一侧,分瓶螺杆与进瓶装置相接,在分瓶螺杆下方设有传送带;0006所述的双列灌装机包括双列灌装阀、可升降托瓶装置和灌装机主体,沿灌装机主体的圆周方向上设有N组双列灌装阀,N10,每组双列灌装阀由两个灌装阀组成,上述两个灌装阀与灌装机主体的一条主输液。
11、管相连,在每组双列灌装阀的下方对应设有可升降的托瓶装置,托瓶装置可同时托起两个瓶子;在双列灌装阀和可升降托瓶装置最低位置之间设有一个双导轨导向装置,双导轨导向装置包括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分别包含两个同心的圆弧形轨道,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的圆弧开口方向相背;双导轨导向装置的进瓶导轨的节圆分别与双列灌装阀运动轨迹的节圆相切;紧贴双导轨导向装置的进瓶导轨开口方向一侧设有进瓶装置,进瓶装置包括转盘、拨杆、固定凸轮、回转轴承和底盘,进瓶装置的转盘与双导轨导向装置的进瓶导轨的圆弧形轨道同心,底盘位于转盘内,回转轴承的内圈固定,外圈转动,转盘设置在回转轴承的外圈上,底盘设置在回转轴承的内圈上。
12、,拨杆的一端与固定凸轮相接触,另一端穿过转盘,固定凸轮位于转盘内,且与底盘固联,紧贴双导轨导向装置的出瓶导轨开口方向一侧设有出瓶装置,出瓶装置包括转盘、拨杆、固定凸轮、回转轴承和底盘,出瓶装置的转盘与双导轨导向装置出瓶导轨的圆弧形轨道同心,底盘位于转盘内,转盘设置在回转轴承的外圈上,回转轴承的内圈固定,外圈转动,底盘设说明书CN104071733A2/6页5置在回转轴承的内圈上,拨杆的一端与固定凸轮相接触,另一端穿过转盘,固定凸轮位于转盘内,且与底盘固联。在双导轨导向装置的进瓶导轨的进瓶口两侧设有两个分瓶螺杆,分瓶螺杆的进瓶路线与双导轨导向装置进瓶导轨的节圆相切。0007所述拨杆包括套杆、弹簧。
13、、内杆、挡销和滚轮;弹簧设置在套杆内,套杆通过弹簧与内杆的一端相连,内杆的另一端设有滚轮,内杆上设有挡销,滚轮与固定凸轮接触,沿固定凸轮外壁运动。0008所述固定凸轮分为升程区、远程端、回程区和近程端,升程区和远程端位于拨杆通过双导轨导向装置的区域,远程端角度为2030度,回程区的角度为零度,固定凸轮上除升程区和远程端,剩下的为近程端;进瓶装置中的固定凸轮的升程区起始点位于双导轨导向装置进瓶导轨的进瓶口,回程区的起始点位于双导轨导向装置进瓶导轨的出瓶口;出瓶装置中的固定凸轮的升程区起始点位于双导轨导向装置出瓶导轨的进瓶口,回程区的起始点位于双导轨导向装置出瓶导轨的出瓶口;远程端与近程端的半径差。
14、为R3/2DP,D为瓶子直径,P为两个同心的圆弧形轨道内圆外壁与外圆内壁之间的距离。0009上述底盘分为主要工作区域和次要工作区域,主要工作区域为沿转盘转动方向,从进瓶口到出瓶口的区域,其高度逐渐升高,出瓶口高度最大,次要工作区域为沿转盘转动方向,从出瓶口到进瓶口的区域,其高度与出瓶口高度相同,且保持不变。0010上述底盘分为主要工作区域和次要工作区域,主要工作区域为沿转盘转动方向,从进瓶口到出瓶口的区域,且高度不变,在主要工作区域的出瓶口出设有升降块,次要工作区域为沿转盘转动方向,从出瓶口到进瓶口的区域,其高度不变,主要工作区域的高度低于次要工作区域的高度。00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
15、著优点在相同的技术参数下,本发明的双列旋转式灌装机灌装阀头数多,灌装机体积小,产能和效率大,占地面积很小,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0013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4图2为本发明的双列灌装机结构示意图。0015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进瓶装置结构示意图。0016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进瓶装置结构示意图。0017图5为本发明的拨杆结构示意图。0018图6为本发明的拨杆顶端位移线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实施例10020结合图1至图3,一种双列旋转式灌装机,包括双列灌装机1、双导轨导向装置2、进瓶装置3、出瓶装置4、分瓶螺杆5和传送。
16、带,双列灌装机1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相接,进瓶装置3设置在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一侧,出瓶装置4设置在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另一侧,分瓶螺杆5与进瓶装置3相接,在分瓶螺杆5下方设有传送带。说明书CN104071733A3/6页60021所述的双列灌装机1包括双列灌装阀101、可升降托瓶装置102和灌装机主体市购,沿灌装机主体的圆周方向上设有N组双列灌装阀101,N150,每组双列灌装阀101由两个灌装阀组成,上述两个灌装阀与灌装机主体的一条主输液管相连,在每组双列灌装阀101的下方对应设有可升降的托瓶装置102,托瓶装置102可同时托起两个瓶子;在双列灌装阀101和可升降托瓶装置102最低位置之间设有一。
17、个双导轨导向装置2,双导轨导向装置2包括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分别包含两个同心的圆弧形轨道,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的圆弧开口方向相背;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瓶导轨的节圆分别与双列灌装阀101运动轨迹的节圆相切;紧贴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瓶导轨开口方向一侧设有进瓶装置3,进瓶装置3包括转盘301、拨杆302、固定凸轮303、回转轴承304和底盘305,进瓶装置3的转盘301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瓶导轨的圆弧形轨道同心,底盘305位于转盘301内,回转轴承304的内圈固定,外圈转动,转盘301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外圈上,底盘305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内圈上,拨杆302的一端与固定凸轮3。
18、03相接触,另一端穿过转盘301,固定凸轮303位于转盘301内,且与底盘305固联,紧贴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出瓶导轨开口方向一侧设有出瓶装置4,出瓶装置4包括转盘301、拨杆302、固定凸轮303、回转轴承304和底盘305,出瓶装置4的转盘301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出瓶导轨的圆弧形轨道同心,底盘305位于转盘301内,转盘301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外圈上,回转轴承304的内圈固定,外圈转动,底盘305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内圈上,拨杆302的一端与固定凸轮303相接触,另一端穿过转盘301,固定凸轮303位于转盘301内,且与底盘305固联。在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瓶导轨的进瓶口两侧设有两个分。
19、瓶螺杆5,分瓶螺杆5的进瓶路线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进瓶导轨的节圆相切。0022结合图5,所述拨杆302包括套杆3021、弹簧3022、内杆3023、挡销3024和滚轮3025;弹簧3022设置在套杆3021内,套杆3021通过弹簧3022与内杆3023的一端相连,内杆3023的另一端设有滚轮3025,内杆3023上设有挡销3024,滚轮3025与固定凸轮303接触,沿固定凸轮303外壁运动。0023所述固定凸轮303分为升程区、远程端、回程区和近程端,升程区和远程端位于拨杆302通过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区域,远程端角度为28度,回程区的角度为零度,固定凸轮303上除升程区和远程端,剩下的为近程端;。
20、进瓶装置3中的固定凸轮303的升程区起始点位于双导轨导向装置2进瓶导轨的进瓶口,回程区的起始点位于双导轨导向装置2进瓶导轨的出瓶口;出瓶装置4中的固定凸轮303的升程区起始点位于双导轨导向装置2出瓶导轨的进瓶口,回程区的起始点位于双导轨导向装置2出瓶导轨的出瓶口;远程端与近程端的半径差为R3/2DP,D为瓶子直径,P为两个同心的圆弧形轨道内圆外壁与外圆内壁之间的距离。0024上述底盘305分为主要工作区域和次要工作区域,主要工作区域为沿转盘301转动方向,从进瓶口到出瓶口的区域,其高度逐渐升高,出瓶口高度最大,次要工作区域为沿转盘301转动方向,从出瓶口到进瓶口的区域,其高度与出瓶口高度相同,。
21、且保持不变。0025工作过程0026结合图6,两列平行的瓶子经分瓶螺杆5分瓶后,并通过传送带送至双导轨导向装置2进瓶导轨的进瓶口,进瓶装置3中拨杆302上的挡销3024因底盘305高度的变化而向下运动,解除拨杆302自身的锁定,拨杆302在弹簧3022的作用力下恢复自然长度,一端正说明书CN104071733A4/6页7好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进瓶导轨的外圆外壁接触,可同时送进两列瓶子,此时拨杆302正好处于固定凸轮303升程阶段的起始点。随着转盘301的转动,拨杆302正式进入处于固定凸轮303的升程阶段,在拨杆302通过固定凸轮303的升程区时,拨杆302中的弹簧3022在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
22、瓶导轨的外圆外壁的作用下不断被压缩,从而使拨杆302自身长度不断变短,但拨杆302顶端距转盘301转动中心的距离不变,在拨杆302经过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过程中,固定凸轮303下面的底盘305的高度不断升高,拨杆302上的挡销3024也不断向上运动,当拨杆302达到固定凸轮303的远程端时,拨杆302自身长度达到最短,底盘305高度达到最大,挡销3024运动至最大高度,锁定拨杆302的长度。当拨杆302将两列瓶子送进双列灌装机1后,拨杆302刚好进入固定凸轮303的回程阶段,由于固定凸轮303回程阶段的角度为零度,因此拨杆在转盘301径向方向发生位移的突变,随后拨杆302进入固定凸轮303的近程。
23、端,在固定凸轮303的近程端,底盘305的高度不发生变化,因此拨杆302始终处于锁定的状态下,当拨杆302再次达到固定凸轮303升程端起始点时,完成一个周期的动作。在拨杆302将两列瓶子送进双列灌装机1后,双列灌装机1中的托瓶装置102升起,将瓶子托起,随后双列灌装阀101开启,进行灌液,当灌装结束后,双列灌装阀101关闭,托瓶装置102降下,此时瓶子正好到达双导轨导向装置2出瓶导轨的进瓶口,出瓶装置4的拨杆302上的挡销3024因底盘305高度的变化而向下运动,解除拨杆302自身的锁定,拨杆302在弹簧的作用力下恢复自然长度,一端正好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出瓶导轨的外圆外壁接触,可同时送进两列瓶。
24、子,此时拨杆302正好处于固定凸轮303升程阶段的起始点。随着转盘301的转动,拨杆302正式进入处于固定凸轮303的升程阶段,在拨杆302通过固定凸轮303的升程区时,拨杆302中的弹簧3022在双导轨导向装置2出瓶导轨的外圆外壁的作用下不断被压缩,从而使拨杆302自身长度不断变短,但拨杆302顶端距转盘301转动中心的距离不变,在拨杆302经过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过程中,固定凸轮303下面的底盘305的高度不断升高,拨杆302上的挡销3024也不断向上运动,当拨杆302达到固定凸轮303的远程端时,拨杆302自身长度达到最短,底盘305高度达到最大,挡销3024运动至最大高度,锁定拨杆302。
25、的长度。当出瓶装置4中的拨杆302将两列瓶子送出双导轨导向装置2后,拨杆302刚好进入固定凸轮303的回程阶段,由于固定凸轮303回程阶段的角度为零度,因此拨杆在转盘301径向方向发生位移的突变,随后拨杆302进入固定凸轮303的近程端,在固定凸轮303的近程端,底盘305的高度不发生变化,因此拨杆302始终处于锁定的状态下,当拨杆302再次达到固定凸轮303升程端起始点时,完成一个周期的动作。0027实施例20028结合图1、图2和图4,一种双列旋转式灌装机,包括双列灌装机1、双导轨导向装置2、进瓶装置3、出瓶装置4、分瓶螺杆5和传送带,双列灌装机1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相接,进瓶装置3设置在双。
26、导轨导向装置2的一侧,出瓶装置4设置在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另一侧,分瓶螺杆5与进瓶装置3相接,在分瓶螺杆5下方设有传送带。0029所述的双列灌装机1包括双列灌装阀101、可升降托瓶装置102和灌装机主体市购,沿灌装机主体的圆周方向上设有N组双列灌装阀101,N160,每组双列灌装阀101由两个灌装阀组成,上述两个灌装阀与灌装机主体的一条主输液管相连,在每组双列灌装阀101的下方对应设有可升降的托瓶装置102,托瓶装置102可同时托起两个瓶子;在双列灌装阀101和可升降托瓶装置102最低位置之间设有一个双导轨导向装置2,双导轨导向装说明书CN104071733A5/6页8置2包括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
27、,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分别包含两个同心的圆弧形轨道,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的圆弧开口方向相背;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瓶导轨的节圆分别与双列灌装阀101运动轨迹的节圆相切;紧贴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瓶导轨开口方向一侧设有进瓶装置3,进瓶装置3包括转盘301、拨杆302、固定凸轮303、回转轴承304和底盘305,进瓶装置3的转盘301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瓶导轨的圆弧形轨道同心,底盘305位于转盘301内,回转轴承304的内圈固定,外圈转动,转盘301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外圈上,底盘305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内圈上,拨杆302的一端与固定凸轮303相接触,另一端穿过转盘301,固定凸轮303位于转盘3。
28、01内,且与底盘305固联,紧贴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出瓶导轨开口方向一侧设有出瓶装置4,出瓶装置4包括转盘301、拨杆302、固定凸轮303、回转轴承304和底盘305,出瓶装置4的转盘301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出瓶导轨的圆弧形轨道同心,底盘305位于转盘301内,转盘301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外圈上,回转轴承304的内圈固定,外圈转动,底盘305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内圈上,拨杆302的一端与固定凸轮303相接触,另一端穿过转盘301,固定凸轮303位于转盘301内,且与底盘305固联。在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瓶导轨的进瓶口两侧设有两个分瓶螺杆5,分瓶螺杆5的进瓶路线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进瓶导轨的。
29、节圆相切。0030结合图5,所述拨杆302包括套杆3021、弹簧3022、内杆3023、挡销3024和滚轮3025;弹簧3022设置在套杆3021内,套杆3021通过弹簧3022与内杆3023的一端相连,内杆3023的另一端设有滚轮3025,内杆3023上设有挡销3024,滚轮3025与固定凸轮303接触,沿固定凸轮303外壁运动。0031所述固定凸轮303分为升程区、远程端、回程区和近程端,升程区和远程端位于拨杆302通过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区域,远程端角度为30度,回程区的角度为零度,固定凸轮303上除升程区和远程端,剩下的为近程端;进瓶装置3中的固定凸轮303的升程区起始点位于双导轨导向装。
30、置2进瓶导轨的进瓶口,回程区的起始点位于双导轨导向装置2进瓶导轨的出瓶口;出瓶装置4中的固定凸轮303的升程区起始点位于双导轨导向装置2出瓶导轨的进瓶口,回程区的起始点位于双导轨导向装置2出瓶导轨的出瓶口;远程端与近程端的半径差为R3/2DP,D为瓶子直径,P为两个同心的圆弧形轨道内圆外壁与外圆内壁之间的距离。0032上述底盘305分为主要工作区域和次要工作区域,主要工作区域为沿转盘301转动方向,从进瓶口到出瓶口的区域,且高度不变,在主要工作区域的出瓶口出设有升降块6,次要工作区域为沿转盘301转动方向,从出瓶口到进瓶口的区域,其高度不变,主要工作区域的高度低于次要工作区域的高度。0033工。
31、作过程0034两列平行的瓶子经分瓶螺杆5分瓶后,并通过传送带送至双导轨导向装置2进瓶导轨的进瓶口,进瓶装置3中拨杆302上的挡销3024因底盘305高度的变化而向下运动,解除拨杆302自身的锁定,拨杆302在弹簧3022的作用力下恢复自然长度,一端正好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进瓶导轨的外圆外壁接触,可同时送进两列瓶子,此时拨杆302正好处于固定凸轮303升程阶段的起始点。随着转盘301的转动,拨杆302正式进入处于固定凸轮303的升程阶段,在拨杆302通过固定凸轮303的升程区时,拨杆302中的弹簧3022在双导轨导向装置2进瓶导轨的外圆外壁的作用下不断被压缩,从而使拨杆302自身长度不断变短,说明。
32、书CN104071733A6/6页9但拨杆302顶端距转盘301转动中心的距离不变,在拨杆302达到固定凸轮303的远程端时,拨杆302自身长度达到最短,当拨杆302运动至双导轨导向装置2进瓶导轨出瓶口时,底盘305上的升降块6向上运动,顶起拨杆302上的挡销3024,锁定拨杆302的长度。当拨杆302将两列瓶子送进双列灌装机1后,拨杆302刚好进入固定凸轮303的回程阶段,由于固定凸轮303回程阶段的角度为零度,因此拨杆在转盘301径向方向发生位移的突变,随后拨杆302进入固定凸轮303的近程端,在固定凸轮303的近程端,底盘305的高度不发生变化,因此拨杆302始终处于锁定的状态下,当拨杆。
33、302再次达到固定凸轮303升程端起始点时,完成一个周期的动作。在拨杆302将两列瓶子送进双列灌装机1后,双列灌装机1中的托瓶装置102升起,将瓶子托起,随后双列灌装阀101开启,进行灌液,当灌装结束后,双列灌装阀101关闭,托瓶装置102降下,此时瓶子正好到达双导轨导向装置2出瓶导轨的进瓶口,出瓶装置4的拨杆302上的挡销3024因底盘305高度的变化而向下运动,解除拨杆302自身的锁定,拨杆302在弹簧的作用力下恢复自然长度,一端正好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出瓶导轨的外圆外壁接触,可同时送进两列瓶子,此时拨杆302正好处于固定凸轮303升程阶段的起始点。随着转盘301的转动,拨杆302正式进入处。
34、于固定凸轮303的升程阶段,在拨杆302通过固定凸轮303的升程区时,拨杆302中的弹簧3022在双导轨导向装置2出瓶导轨的外圆外壁的作用下不断被压缩,从而使拨杆302自身长度不断变短,但拨杆302顶端距转盘301转动中心的距离不变,在拨杆302达到固定凸轮303的远程端时,拨杆302自身长度达到最短,当拨杆302运动至双导轨导向装置2进瓶导轨出瓶口时,底盘305上的升降块6向上运动,顶起拨杆302上的挡销3024,锁定拨杆302的长度。当出瓶装置4中的拨杆302将两列瓶子送出双导轨导向装置2后,拨杆302刚好进入固定凸轮303的回程阶段,由于固定凸轮303回程阶段的角度为零度,因此拨杆在转盘301径向方向发生位移的突变,随后拨杆302进入固定凸轮303的近程端,在固定凸轮303的近程端,底盘305的高度不发生变化,因此拨杆302始终处于锁定的状态下,当拨杆302再次达到固定凸轮303升程端起始点时,完成一个周期的动作。说明书CN104071733A1/3页10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71733A102/3页11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71733A113/3页12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4071733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