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病害的台背加筋设计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768101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8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472254.2

申请日:

2016.06.23

公开号:

CN106120503A

公开日:

2016.11.1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C 3/04申请日:20160623|||公开

IPC分类号:

E01C3/04

主分类号:

E01C3/04

申请人: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蓉; 黄婷婷; 李磊; 金露; 冯光乐; 王怀才; 王丽静

地址: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代理人:

崔友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病害的台背加筋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台背处地基是否经过加固处理的情况,采用分层求沉降法进行沉降计算,计算近桥台处和远桥台处的工后沉降量;S2、根据计算得到的预测工后沉降值,结合台背填高、回填料质量,初步选择整体性和耐久性良好、强度满足要求的土工格栅;S3、根据桥台构造,确定土工格栅锚固和反包区域,计算土工格栅在锚固、反包两种情况下相邻两层土工格栅间隔;S4、计算土工格栅铺筑长度;S5、根据桥头地基、路基的情况,选择仅铺设土工格栅或者土工格栅与短搭板组合治理。本发明既克服了土工格栅锚固造成的问题,又能解决或缓解桥头跳车病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病害的台背加筋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路基工后沉降:根据台背处地基是否经过加固处理的情况,采用分层求沉降法
进行沉降计算,计算近桥台处和远桥台处的工后沉降量;
S2、初选土工格栅类型与强度:根据计算得到的预测工后沉降值,结合台背填高、回填
料质量,初步选择整体性和耐久性良好、强度满足要求的土工格栅;
S3、根据桥台构造,确定土工格栅锚固和反包区域,计算土工格栅在锚固、反包两种情
况下相邻两层土工格栅间隔;
S4、计算土工格栅铺筑长度;
S5、根据桥头地基、路基的情况,选择仅铺设土工格栅或者土工格栅与短搭板组合治
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桥头跳车病害的台背加筋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
中计算土工格栅在锚固、反包两种情况下相邻两层土工格栅间隔的方法具体为:
根据桥台的实际尺寸,确定土工格栅锚固区域大小,计算土工格栅锚固处理方式下相
邻两层的间隔的公式为:
<mrow> <mi>&Delta;</mi> <mi>H</mi> <mo>=</mo> <mfrac> <mrow> <mn>2</mn> <msub> <mi>T</mi> <mi>s</mi> </msub> </mrow> <mrow> <msub> <mi>&gamma;w</mi> <mi>max</mi> </msub> <msub> <mi>E</mi> <mi>t</mi> </msub> </mrow> </mfrac> </mrow>
计算土工格栅反包处理方式下相邻两层的间隔的公式为:
<mrow> <msub> <mi>&Delta;H</mi> <mi>i</mi> </msub> <mo>=</mo> <mfrac> <mrow> <mn>2</mn> <mrow> <mo>(</mo> <mn>1</mn> <mo>-</mo> <msup> <mi>&mu;</mi> <mn>2</mn> </msup> <mo>)</mo> </mrow> <msubsup> <mi>T</mi> <mi>s</mi> <mn>2</mn> </msubsup> </mrow> <mrow> <msub> <mi>E</mi> <mi>t</mi> </msub> <mi>&gamma;</mi> </mrow> </mfrac> <mrow> <mo>(</mo> <mfrac> <mn>1</mn> <msub> <mi>h</mi>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sub> </mfrac> <mo>-</mo> <mfrac> <mn>1</mn> <msub> <mi>h</mi> <mi>i</mi> </msub> </mfrac> <mo>)</mo> </mrow> </mrow>
其中,Ts为土工格栅抗拉强度,γ为台背填料压实后湿容重,wmax为计算土层处远离桥台
端工后沉降的最大值,i为计算土层,hi和hi-1分别对应于近桥台处的第i层和第i-1层土层
的预测计算沉降量,近桥台处和远桥台处的工后沉降量分别为w和h,Et为拉伸模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桥头跳车病害的台背加筋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
中计算土工格栅铺筑长度的方法具体为:
根据路面纵坡变化率计算土工格栅的铺筑长度,路基顶面土工格栅的铺筑长度计算公
式为
<mrow> <msub> <mi>L</mi> <mn>0</mn> </msub> <mo>=</mo> <mfrac> <mrow> <mi>&Delta;</mi> <mi>S</mi> </mrow> <mrow> <mi>&Delta;</mi> <mi>i</mi> </mrow> </mfrac> </mrow>
其中,L0为土工格栅铺筑长度,单位m,ΔS为路基工后沉降,单位m,Δi为纵坡坡差,单
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桥头跳车病害的台背加筋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
中根据台背地基处理情况、台背填料选择情况选择是否设置短搭板;若地基处理情况良好,
强度高,远满足设计要求,采用锚固与反包结合的土工格栅加筋方式;若地基处理情况稍
差,保守采用土工格栅加筋与短搭板结合的处理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桥头跳车病害的台背加筋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土工格
栅铺筑长度的计算以倒梯形断面1:1倒坡递减。

说明书

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病害的台背加筋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病害的台背加筋设计方
法。

背景技术

在道路、桥梁工程设计施工中,由于桥涵构造物台背回填工程中的回填材料选择
不当、施工压实不足、地基处治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桥台与台背填土之间产生了差异性沉
降,进而导致了桥头跳车这一病害,桥头跳车病害是影响公路正常使用的严重问题。路桥之
间的这种不均匀沉降量的范围在几厘米到一米之间,不仅会加大行驶车辆及结构物的磨
耗,严重恶化结构的使用寿命,还会造成驾驶的不舒适性、增大行车危险。

针对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处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减少路基压缩变
形,如提高路基填土压实度、选择满足要求的回填料等;②采用沉降过渡的方法,如设置桥
头搭板、渐变桩等;③减少地基沉降,如对地基进行加强处治、采用轻质材料回填等;④对路
面进行处治,如预设反向坡度、设置过渡段路面等。

国内外道路行业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处治方式是采用土工格栅来降低过渡段回填
料的沉降进而缓解不均匀沉降的产生。土工格栅与土相互作用,能够显著改善土的物理力
学与水力学性质,筋材能够对土产生约束作用,提高土体的刚度和强度,能够减少回填料自
身的压缩变形。现行规范《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中对桥台构
造物与路基之间不均匀沉降治理的规定:对于混凝土桥台,可采用经防锈处理的膨胀螺钉
与钢压条,将土工合成材料锚固在结构物台背面的壁面上。但是相当一部分桥台并没有足
够的区域供土工格栅锚固,除此以外,土工格栅锚固在桥台上,会对桥台结构物施加额外的
作用力,不利于桥台的稳定,并且锚固的土工格栅也不利于地基沉降的释放,土工格栅的存
在,使得台背填料尤其是接近锚固端的回填料受到“上举力”的作用,回填料无法正常、及时
的施加在地基上,使得可能在短期内即可完成的沉降过程发生时间延缓,导致路基的工后
沉降加大,不利于土工格栅对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处治。

现阶段台背加筋土工格栅的处治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会对不均匀沉降处治效
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台背加筋设计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修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土工格栅加筋处治路桥不均匀沉
降的局限性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很好地防治、减缓桥头跳车病害的发生的防治桥头跳车病
害的台背加筋设计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病害的台背加筋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路基工后沉降:根据台背处地基是否经过加固处理的情况,采用分层求沉
降法进行沉降计算,计算近桥台处和远桥台处的工后沉降量;

S2、初选土工格栅类型与强度:根据计算得到的预测工后沉降值,结合台背填高、
回填料质量,初步选择整体性和耐久性良好、强度满足要求的土工格栅;

S3、根据桥台构造,确定土工格栅锚固和反包区域,计算土工格栅在锚固、反包两
种情况下相邻两层土工格栅间隔;

S4、计算土工格栅铺筑长度;

S5、根据桥头地基、路基的情况,选择仅铺设土工格栅或者土工格栅与短搭板组合
治理。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步骤S3中计算土工格栅在锚固、反包两种情况下相邻两层土
工格栅间隔的方法具体为:

根据桥台的实际尺寸,确定土工格栅锚固区域大小,计算土工格栅锚固处理方式
下相邻两层的间隔的公式为:

<mrow> <mi>&Delta;</mi> <mi>H</mi> <mo>=</mo> <mfrac> <mrow> <mn>2</mn> <msub> <mi>T</mi> <mi>s</mi> </msub> </mrow> <mrow> <msub> <mi>&gamma;w</mi> <mi>max</mi> </msub> <msub> <mi>E</mi> <mi>t</mi> </msub> </mrow> </mfrac> </mrow>

计算土工格栅反包处理方式下相邻两层的间隔的公式为:

<mrow> <msub> <mi>&Delta;H</mi> <mi>i</mi> </msub> <mo>=</mo> <mfrac> <mrow> <mn>2</mn> <mrow> <mo>(</mo> <mn>1</mn> <mo>-</mo> <msup> <mi>&mu;</mi> <mn>2</mn> </msup> <mo>)</mo> </mrow> <msubsup> <mi>T</mi> <mi>s</mi> <mn>2</mn> </msubsup> </mrow> <mrow> <msub> <mi>E</mi> <mi>t</mi> </msub> <mi>&gamma;</mi> </mrow> </mfrac> <mrow> <mo>(</mo> <mfrac> <mn>1</mn> <msub> <mi>h</mi>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sub> </mfrac> <mo>-</mo> <mfrac> <mn>1</mn> <msub> <mi>h</mi> <mi>i</mi> </msub> </mfrac> <mo>)</mo> </mrow> </mrow>

其中,Ts为土工格栅抗拉强度,γ为台背填料压实后湿容重,wmax为计算土层处远
离桥台端工后沉降的最大值,i为计算土层,hi和hi-1分别对应于近桥台处的第i层和第i-1
层土层的预测计算沉降量,近桥台处和远桥台处的工后沉降量分别为w和h,Et为拉伸模量。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步骤S4中计算土工格栅铺筑长度的方法具体为:

根据路面纵坡变化率计算土工格栅的铺筑长度,路基顶面土工格栅的铺筑长度计
算公式为

<mrow> <msub> <mi>L</mi> <mn>0</mn> </msub> <mo>=</mo> <mfrac> <mrow> <mn>4</mn> <mi>S</mi> </mrow> <mrow> <mi>&Delta;</mi> <mi>i</mi> </mrow> </mfrac> </mrow>

其中,L0为土工格栅铺筑长度(m),ΔS为路基工后沉降(m),Δi为纵坡坡差(%)。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步骤S5中根据台背地基处理情况、台背填料选择情况选择是
否设置短搭板;若地基处理情况良好,强度高,远满足设计要求,采用锚固与反包结合的土
工格栅加筋方式;若地基处理情况稍差,保守采用土工格栅加筋与短搭板结合的处理方式。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土工格栅铺筑长度的计算以倒梯形断面1:1倒坡递减。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防治桥头跳车病害的台背加筋设计方法,针
对现有规范和普遍采用的土工格栅加筋设计方法中常用的锚固处理土工格栅所存在的局
限性,提出了改进的加筋设计方法,该法基于路基工后沉降的预测,以弹性薄膜理论为基
础,提出采用锚固与反包相结合的土工格栅处理方式,并且在必要性设置较短的桥头搭板。
既克服了土工格栅锚固造成的问题,又提供了一种土工格栅加筋的改进的设计方法,解决
或缓解桥头跳车病害。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治桥头跳车病害的台背加筋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治桥头跳车病害的台背加筋设计方法的改进台背土工格
栅加筋方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
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治桥头跳车病害的台背加筋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S1、计算路基工后沉降:根据台背处地基是否经过加固处理的情况,采用分层求沉
降法进行沉降计算,计算近桥台处和远桥台处的工后沉降量;

分层沉降法的计算公式为:其中S为沉降量,:为土第i层中的平均
附加应力;n为土体分层数;Esi为第i土层的压缩模量。

S2、初选土工格栅类型与强度:根据计算得到的预测工后沉降值,结合台背填高、
回填料质量,初步选择整体性和耐久性良好、强度满足要求的土工格栅;

S3、根据桥台构造,确定土工格栅锚固和反包区域,计算土工格栅在锚固、反包两
种情况下相邻两层土工格栅间隔;

S4、计算土工格栅铺筑长度;

S5、根据桥头地基、路基的情况,选择仅铺设土工格栅或者土工格栅与短搭板组合
治理。

步骤S3中计算土工格栅在锚固、反包两种情况下相邻两层土工格栅间隔的方法具
体为:

根据桥台的实际尺寸,确定土工格栅锚固区域大小,计算土工格栅锚固处理方式
下相邻两层的间隔的公式为:

<mrow> <mi>&Delta;</mi> <mi>H</mi> <mo>=</mo> <mfrac> <mrow> <mn>2</mn> <msub> <mi>T</mi> <mi>s</mi> </msub> </mrow> <mrow> <msub> <mi>&gamma;w</mi> <mi>max</mi> </msub> <msub> <mi>E</mi> <mi>t</mi> </msub> </mrow> </mfrac> </mrow>

计算土工格栅反包处理方式下相邻两层的间隔的公式为:

<mrow> <msub> <mi>&Delta;H</mi> <mi>i</mi> </msub> <mo>=</mo> <mfrac> <mrow> <mn>2</mn> <mrow> <mo>(</mo> <mn>1</mn> <mo>-</mo> <msup> <mi>&mu;</mi> <mn>2</mn> </msup> <mo>)</mo> </mrow> <msubsup> <mi>T</mi> <mi>s</mi> <mn>2</mn> </msubsup> </mrow> <mrow> <msub> <mi>E</mi> <mi>t</mi> </msub> <mi>&gamma;</mi> </mrow> </mfrac> <mrow> <mo>(</mo> <mfrac> <mn>1</mn> <msub> <mi>h</mi>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sub> </mfrac> <mo>-</mo> <mfrac> <mn>1</mn> <msub> <mi>h</mi> <mi>i</mi> </msub> </mfrac> <mo>)</mo> </mrow> </mrow>

其中,Ts为土工格栅抗拉强度,γ为台背填料压实后湿容重,wmax为计算土层处远
离桥台端工后沉降的最大值,i为计算土层,hi和hi-1分别对应于近桥台处的第i层和第i-1
层土层的预测计算沉降量,近桥台处和远桥台处的工后沉降量分别为w和h,Et为拉伸模量。

步骤S4中计算土工格栅铺筑长度的方法具体为:

根据路面纵坡变化率计算土工格栅的铺筑长度,路基顶面土工格栅的铺筑长度计
算公式为

<mrow> <msub> <mi>L</mi> <mn>0</mn> </msub> <mo>=</mo> <mfrac> <mrow> <mi>&Delta;</mi> <mi>S</mi> </mrow> <mrow> <mi>&Delta;</mi> <mi>i</mi> </mrow> </mfrac> </mrow>

其中,L0为土工格栅铺筑长度(m),ΔS为路基工后沉降(m),Δi为纵坡坡差(%)。

步骤S5中根据台背地基处理情况、台背填料选择情况选择是否设置短搭板;若地
基处理情况良好,强度高,远满足设计要求,采用锚固与反包结合的土工格栅加筋方式;若
地基处理情况稍差,保守采用土工格栅加筋与短搭板结合的处理方式。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基于台背路基工后沉降预测的台背
土工格栅加筋改进的设计方法能够解决目前台背加筋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现结合一
座试验桥台台背加筋设计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如下介绍:

(1)分析加筋桥台地基勘探资料,以及地基、路基设计资料,对路基工后沉降进行
预测计算,准确的对路基工后沉降进行预测是本发明加筋设计关键的一个步骤。在试验桥
台设计中计算获得路基工后沉降为32.881mm。

(2)根据步骤(1)中对需要加筋的桥梁台背处路基工后沉降的预测值,初选土工格
栅类型,选择整体性和耐久性良好、强度满足要求的土工格栅作为加筋材料。试验桥台加筋
设计计算中选择土工格栅抗拉强度至少为57kN/m,拉伸模量为975kN/m。

(3)根据桥台的实际尺寸,确定土工格栅锚固区域大小,在本实际桥台中可供锚固
的区域为2.1m高度。根据下面两个公式计算土工格栅锚固和反包两种处理方式下相邻两层
的间隔ΔH:

<mrow> <mi>&Delta;</mi> <mi>H</mi> <mo>=</mo> <mfrac> <mrow> <mn>2</mn> <msub> <mi>T</mi> <mi>s</mi> </msub> </mrow> <mrow> <msub> <mi>&gamma;w</mi> <mi>max</mi> </msub> <msub> <mi>E</mi> <mi>t</mi> </msub> </mrow> </mfrac> </mrow>

反包情况下土工格栅相邻两层间隔计算:

<mrow> <msub> <mi>&Delta;H</mi> <mi>i</mi> </msub> <mo>=</mo> <mfrac> <mrow> <mn>2</mn> <mrow> <mo>(</mo> <mn>1</mn> <mo>-</mo> <msup> <mi>&mu;</mi> <mn>2</mn> </msup> <mo>)</mo> </mrow> <msubsup> <mi>T</mi> <mi>s</mi> <mn>2</mn> </msubsup> </mrow> <mrow> <msub> <mi>E</mi> <mi>t</mi> </msub> <mi>&gamma;</mi> </mrow> </mfrac> <mrow> <mo>(</mo> <mfrac> <mn>1</mn> <msub> <mi>h</mi>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sub> </mfrac> <mo>-</mo> <mfrac> <mn>1</mn> <msub> <mi>h</mi> <mi>i</mi> </msub> </mfrac> <mo>)</mo> </mrow> </mrow>

其中,Ts为土工格栅抗拉强度,γ为台背填料压实后湿容重,wmax为计算土层处远
离桥台端工后沉降的最大值,i为计算土层,hi和hi-1分别对应于近桥台处的第i层和第i-1
层土层的预测计算沉降量,近桥台处和远桥台处的工后沉降量分别为w和h,Et为拉伸模量。

根据上述两个公式对试验桥台某一高度(以1.5m处为例)处的土工格栅间隔进行
计算:根据前期工后沉降预测计算,该处土层上下的沉降值分别计算为hi=0.074m和hi-1
0.061m,已知Ts=57kN/m,Et=975kN/m,μ=0.30,γ=18.4kN/m3,计算得ΔH=0.95m,实际
设置间隔一般小于等于计算间隔,同时考虑工程的安全性,需要除以安全系数,为了方便施
工,取松铺厚度0.3m的倍数,取0.6m,其余间隔计算同上。

(4)计算土工格栅铺筑长度,土工格栅的铺筑长度应结合路面纵坡变化率进行考
虑,路基顶面土工格栅的铺筑长度计算公式为:

<mrow> <msub> <mi>L</mi> <mn>0</mn> </msub> <mo>=</mo> <mfrac> <mrow> <mi>&Delta;</mi> <mi>S</mi> </mrow> <mrow> <mi>&Delta;</mi> <mi>i</mi> </mrow> </mfrac> </mrow>

路试验桥台的路基顶面最小铺筑长度计算:容许坡差为0.4%,路基顶面工后沉降
为32.881mm,则最小铺筑长度为8.22m(由于一般来说顶层土工合成材料长度不应小于10m,
故如计算得到长度小于10m,可取10m),按照《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中给出的公式确定最下面一层土工格栅铺筑长度,根据底层土工格栅计算长度,
按照规范要求以倒梯形断面1:1倒坡递减,顶面土工格栅以长者为准。经计算及相应调整,
本座桥台(张家湾0#)底层土工格栅铺筑长度为5m,顶层铺筑长度为15m。

(5)根据台背处地基处治情况、以及路基回填料情况,选择是否设置较短桥头搭
板。在试验桥台处,台背下地基为软土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加固处治,台背填料为青
砂,综合考虑可以不设置短桥头搭板。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
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病害的台背加筋设计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病害的台背加筋设计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病害的台背加筋设计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病害的台背加筋设计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病害的台背加筋设计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桥头跳车病害的台背加筋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台背处地基是否经过加固处理的情况,采用分层求沉降法进行沉降计算,计算近桥台处和远桥台处的工后沉降量;S2、根据计算得到的预测工后沉降值,结合台背填高、回填料质量,初步选择整体性和耐久性良好、强度满足要求的土工格栅;S3、根据桥台构造,确定土工格栅锚固和反包区域,计算土工格栅在锚固、反包两种情况下相邻两层土工格栅间隔;S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