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占位体积的起落架舱.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767999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8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020237.9

申请日:

2008.05.28

公开号:

CN101765538A

公开日:

2010.06.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4C 1/00申请日:20080528|||公开

IPC分类号:

B64C1/00; B64C1/06; B64C25/00; B64C25/04

主分类号:

B64C1/00

申请人:

空中客车运营公司

发明人:

B·格兰; L·圣马克

地址:

法国图卢兹

优先权:

2007.06.15 FR 070429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余全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起落架舱,其包括纵向形状的箱体(16),所述箱体(16)具有壁,所述壁限定一内腔(24),所述内腔(24)从下面开口,以便将起落架(20)收起在所述内腔中和在所述内腔之外展开,所述箱体(16)的壁使非加压的所述内腔与航空器的一增压环境区域(18)分隔,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主级内部骨架,所述主级内部骨架具有:位于所述内腔内部的多个主级横向加强拱(26,28),位于所述内腔内部的至少一纵向中央加强件(30a,30b),所述箱体的壁和所述加强件被配置用于贴合所述起落架(20)的形状及其展开/收起机构(22)的形状。

权利要求书

1.  起落架舱,其包括纵向形状的箱体(16),所述箱体(16)具有壁,所述壁限定一内腔(24),所述内腔(24)从下面开口,以便将起落架(20)收起在所述内腔中和在所述内腔之外展开,所述箱体(16)的壁使非加压的所述内腔与航空器的一增压环境区域(18)分隔,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主级内部骨架,所述主级内部骨架具有:
-位于所述内腔内部的多个主级横向加强拱(26,28),
-位于所述内腔内部的至少一纵向中央加强件(30a,30b),所述箱体的壁和所述加强件被配置用于贴合所述起落架(20)的形状及其展开/收起机构(22)的形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落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纵向中央加强件(30a,30b)连接所述横向加强拱(26,28)。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起落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纵向中央加强件布置成在所述起落架收起时定位在所述起落架的两个轮子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起落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拱(26,28)每个都具有倒置U形的整体形状,以便在三个侧面尽量靠近地框围所述起落架的和/或其展开/收起机构的位于所述加强件的垂向上的部分。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起落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壁被这样构造:形成由所述主级内部骨架支承的多个相继段部(32,34,36),每个段部具有一形状,该形状适配于所述起落架的和/或其展开/收起机构的由所述段部框围的部分的形状。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起落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壁(42,44,46)具有光滑的外表面。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起落架舱,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前框架(52)和一后框架(54),它们起到所述箱体的前后壁的作用,所述前后壁位于所述箱体的相对的两纵向端部,所述前框架(52)布置在容纳轮子的箱体一侧,且具有两部分:
-一下部(52a),其形成箱体的前壁,并布置成平行于轮迹的切线,以及
-一上部(52b),其相对于所述下部倾斜,以便远离所述箱体。

8.
  航空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起落架舱。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的外部,所述箱体的壁的垂直稳定机构(94,96,98,100)一方面支承在所述箱体的一壁上,另一方面支承在所述航空器的机身的内壁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航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的两侧,至少一板(82,84,86,88)纵向延伸在所述箱体的纵向垂直壁和所述机身的内壁之间。

说明书

小占位体积的起落架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器的起落架舱。
背景技术
公知的是,航空器的起落架,例如前起落架,在收起位置时,接纳在驾驶舱地板之下的一箱体中。
箱体隔离起落架与航空器的增压部分,因而被设计成耐受航空器机上充斥的压力。
该箱体呈一基本平行六面体的块件的形状,整体为长形,具有多个彼此装配的板:一纵板,两垂直侧板和两横板,所述两横板布置在起落架舱的两端,按其纵向尺寸对齐,一开口布置在与纵板相对的一侧。
箱体如同一罩体那样以倒置的方式布置,纵板布置在上面,开口布置在下面,以便将起落架收进起落架舱和从中放出起落架。
多个横向刚性固定加强肋彼此平行地布置,且固定在箱体的外表面上,以便每个都形成一柱梁。
在该结构中,板承受压力引起的作用力,柱梁聚集这些作用力,以使板保持就位。
这种结构有效地确保机械耐压强度的功用,以及机身传递由起落架施加的作用力的功用。
但是,箱体在其安装的空间占据较大的容积,从而实际上没有地方容纳设备例如计算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弥补前述缺陷至少之一,因而提出这样的起落架舱,其包括纵向形状的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壁,所述壁限定一内腔,所述内腔从下面开口,以便将起落架收起在所述内腔中和在所述内腔之外展开,所述箱体的壁使非加压的所述内腔与航空器的一增压环境区域分隔,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主级内部骨架,所述主级内部骨架具有:
-位于所述内腔内部的多个主级横向加强拱,
-位于所述内腔内部的至少一纵向中央加强件,所述箱体的壁和所述加强件被配置用于贴合所述起落架的形状及其展开/收起机构的形状。
借助于这种内部骨架,箱体对于施加于它的压力具有很大的机械耐压强度,特别是耐受由起落架传递的作用力的强度。
另外,配置一内部加强骨架,将所述箱体的壁和骨架构件尽量布置在起落架的及其展开/收起机构的周围附近,则可减小箱体的占位体积。
因此,由于箱体占据的容积减小而腾出的空间可用于容纳载运的货物、各种设备(计算装置等)。
根据一特征,所述至少一纵向中央加强件连接所述横向加强拱,以使之更为坚固。
根据一特征,所述至少一纵向中央加强件布置成在所述起落架收起时定位在所述起落架的两个轮子之间,从而可使所述箱体的壁尽量靠近起落架的轮子,并因而有利于大大减小箱体的占位体积。
根据一特征,纵向中央加强件具有一内曲上部,其曲度与起落架的轮子的曲度相同,从而可贴合起落架的轮子的形状。
当加强件布置在起落架的轮子之间时,其角扇形形状使之完全内接于轮子的外廓中。
根据一特征,所述横向加强拱每个都具有倒置U形的整体形状,以便在三个侧面尽量靠近地框围所述起落架的和/或其展开/收起机构的位于所述加强件的垂向上的部分。
因此,这种布置可使所述箱体的壁尽量靠近起落架及其机构,以获得小尺寸箱体。
根据一特征,所述箱体的壁被这样构造:形成由所述主级内部骨架支承的多个相继段部,每个段部具有一形状,该形状适配于所述起落架的和/或其展开/收起机构的由所述段部框围的部分的形状。
箱体的段部配置可简化其制造,使起落架及其机构的不同的特殊部件布置在形状简单但适合的段部内。用都具有简单几何形状的多个相继段部,以某种方式,使起落架及其机构的外包套的复杂形状用小表面部近似化。
因此,布置一前段部,其具有一弯曲上壁,以贴合起落架的轮子的一部分外形。
此外,两个辅助段部配置在前段部的后面,以包容起落架及其机构的两个其它特殊部分,即具有一倾斜上壁的一后段部以及布置在前段部和后段部之间的配有一上壁的一中间段部。
中间段部的上壁例如以比后段部的倾斜上壁的尺寸大的尺寸进行布置。
中间段部的上壁例如呈水平状态,以构成负责维护保养的人员在箱体周围的空间中的一工作平台。
另外,根据另一特征,竖直凹空布置在后下段和上中间段部之间。
根据一特征,所述箱体的上壁具有光滑的外表面,其便于维护保养人员围绕箱体操作。
根据一特征,主级横向加强拱形成段部之间的隔板。
根据一特征,箱体有内侧纵向加强件,其平行于主级骨架的中央纵向加强件,且使主级骨架的横向加强拱彼此连接。
根据另一特征,箱体的内部辅助横向加强件可与主级横向加强拱相平行地加以布置。
根据一特征,本发明的起落架舱具有一前框架和一后框架,它们起到所述箱体的前后壁的作用,所述前后壁位于所述箱体的相对的两纵向端部。
在这种配置中,所述前框架布置在容纳轮子的箱体一侧,且具有两部分:
-一下部,其形成箱体的前壁,并布置成平行于轮迹的切线,以及
-一上部,其相对于所述下部倾斜,以便远离所述箱体。
前框架的折式配置也可在箱体相对于一前框架的周围空间稍微节省多一点的地方,其中,下部和上部彼此对齐。
本发明还涉及航空器,其具有根据前面所简述的起落架舱。
根据一特征,在所述箱体的外部,所述箱体的壁的垂直稳定机构一方面支承在所述箱体的一壁上,另一方面支承在所述航空器的机身的内壁上。
这些机构例如布置在箱体的上壁的平面处,即布置在该壁的平面上。
在这些机构所具有的待施加作用力比它们布置在箱体的下部小的情况下,这些机构布置在箱体的上部是有利的。此外,如此布置,它们比布置在下部更容易接近,以进行可能的维护保养操作。
根据一特征,在所述箱体的两侧,至少一板纵向延伸在所述箱体的纵向垂直壁和所述机身的内壁之间。
这些外部加强板用于使所述箱体的壁,尤其是箱体的垂直壁,避免在外力作用下随时间推移而变形。
附图说明
在下面参照附图的仅作为非限制性实施例给出的详细说明中,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越性将得到更好的理解,附图如下:
图1是起落架放下时本发明的起落架舱的总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起落架舱的立体俯视总体图;
图3以仰视图示出图2所示的起落架舱的内部,未示出起落架;
图4是前述附图所示的起落架舱的纵剖面示意图,起落架示出处于两个极限位置;
图5以立体图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起落架舱周围的航空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总标号10所示,航空器的前部具有一空间12,该空间12在航空器前部,位于地板14例如驾驶舱地板之下。
该空间限围一起落架舱16,用于在航空器飞行时容纳前起落架。
位于地板14之下的一增压区域18围绕起落架舱16。
在图1所示的位置,起落架20示出处于展开位置,且示出其展开和收起机构22的一部分。
图2以立体图示出起落架舱16,起落架20放下,未示出地板14。
起落架舱16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具有一纵向形状,该纵向形状对应于起落架20沿其收起的航空器的纵向轴线。
箱体16在上面和在侧面封闭,以使航空器的外部增压区域18与非加压的箱体的内部隔离。
箱体具有上壁和垂直侧壁,其形成箱体的包套,并限定一内腔24,所述内腔24从下面开口,以便起落架收起在内腔中(图4)及其展开(图1和2)。
应当指出,图4以实线示出起落架及其展开/收起机构的两个极限位置。
箱体具有内部骨架,称为主级骨架,其具有位于内腔24内部的多个主级横向加强拱。
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具有两个加强拱26、28,其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壁的内表面(图3)。
内部骨架还具有至少一个位于内腔内部的纵向中央加强件30,其也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壁的内表面。
如图3所示,纵向加强件30使横向加强拱26和28彼此连接,且纵向延伸在起落架舱的前部。
在所述实施例中,加强件30制成两部分,第一部分30a使横向加强件26和28彼此连接,第二部分30b从横向加强件28起向前延伸。
如图2至4所示,所述箱体的壁尽量靠近地随循起落架的及其收起/展开机构的外廓,以使起落架舱具有最小的外廓尺寸。
此外,不同的横向加强件和纵向加强件拥有一配置,其特别适于贴合起落架的及其展开/收起机构的形状。
为此,主级内部骨架的不同的加强件具有凹形形状,其适于起落架的和/或其机构22的与之垂向定位的部分的形状。
因此,例如,横向加强拱26和28每个都具有倒置U形的整体构形,以便在三个侧面(上部和侧面部分)尽量靠近地框围起落架的和/或其机构的与加强件呈直角的有关部分。
应当指出,横向加强拱26和28具有较大的横向尺寸,以增大加强拱的惯性(inertie)。
另外,一长方形孔27开在加强拱26的支臂之一上(图3),以便举升所述机构22的所谓作动筒穿过。
此外,孔的长形可在其如图4所示的两个极限位置操纵起落架时,使作动筒进行行程运动(débattement)。
为了使箱体具有一形状——该形状尽量接近地适配于起落架的及其展开/收起机构的形状,箱体被构造成形状简单的多个相继段部,每个段部都适配于起落架的和/或其机构的一特定区域的形状。
图2和4示出三个相继的段部,其由图3所示的内部骨架支承,且每个都配置成随循起落架的和/或其展开/收起机构的一部分的外部轮廓。
因此,箱体16的壁被构造成这样:相继形成一前段部32、一中间段部34和一后段部36,前段部32位于箱体的前端,当起落架处于收起位置时,前段部32在起落架的轮子(图4)的垂向上,中间段部34紧接前段部32的上游布置,且位于起落架的展开/收起机构的一第一部分的垂向上,后段部36紧接中间段部34的上游布置,且位于机构22的一第二部分的垂向上。
这些段部彼此由图3所示的内部骨架的两个横向加强件26和28加以界定,从而局部地分隔两个相继段部。
这些段部在外部由箱体的垂直侧壁38和40以及由构成箱体上部的上壁42、44和46加以界定。
如图1、2和4所示,箱体的上壁具有光滑的外表面,与图4中以叠加方式由标记50所示的已有技术中的箱体相反。
这些光滑的上表面便于安排箱体周围的增压区域的空间,也更容易在该区域进行维护保养操作。
应当指出,位于中间段部处的箱体的上壁为平面,且呈水平状态,以便安排一个用于维护保养操作的符合人体特点的平面。
后段部的上壁46的倾斜平面也便于在箱体周围进行人工干预。
前段部32的上壁42具有朝箱体外的凸形曲度,以贴合起落架轮子的上部外形。
另外,固定于上壁42的纵向中央加强件30b的曲度具有朝向箱体内部的凹度,这样,在起落架的轮子收起时,允许纵向中央加强件30b定位在起落架的两个轮子之间(图4)。
因此,轮子可尽量布置成靠近壁42的内面的表面,如图4所示,以减小占有的空间。
应当指出,中间段部34的上壁以比后段部36的上壁46的尺寸大的尺寸进行布置,从而在这两个相继段部之间形成一垂直的凹空(décrochement)。
该凹空借助于横向加强件26形成,横向加强件26向上延伸超出上壁46,该延伸段也形成箱体的一外部部分。
箱体的结构被简化,因为横向加强件26在箱体外部的延伸段可避免必须再加一辅助部件,以便在箱体的包套处形成该凹空。
另外,箱体在其前后两纵向端部由一前框架52和一后框架54封闭。
前框架52布置在机身的位于航空器前部的部分,并因而缩窄。该框架具有基本上呈圆形的形状,由两部分形成,一下部52a和一上部52b,每个部分都呈半月形。
下部52a构成箱体的前壁,并布置成平行于起落架的轮子的迹线的切线,以便在起落架的轮子移动时,不妨碍起落架的轮子。
上部52b相对于下部52a远离箱体地倾斜,以获取可围绕箱体布置的辅助容积的增益(图1和4)。
后框架54具有向上开口的U形整体形状,且U形的基部用作封闭箱体的后壁(图2和3)。
应当指出,后框架54配有一开口,其尺寸略大于上述起落架的机构的举升作动筒22的端部22a的尺寸。
后框架的壁上的这种布置在起落架进行展开和收起运动时,有利于作动筒的端部作垂直行程运动。
另外,一未示出的密封罩围绕开口进行固定,以封堵所述开口。
除了纵梁30(例如实施成用螺钉固定在横向拱上的两部分30a和30b)以及横向加强拱26和28之外,用作箱体的内部支承的结构具有一横向加强的中间拱56,其布置在这两个拱26和28之间的中间段部中。
多个平行于中央加强件30进行纵向布置的纵梁固定在中间段部和后段部34和36的上壁44和46的内表面上(图2和3)。
图2以立体俯视图示出箱体,为说明需要,示出不同的加强件,但从箱体的外部看不到。
因此,在中间段部中计有四个纵向加强梁,其两个两个地布置在纵梁30a的两侧,即梁58和60以及梁62和64(图2和3)。
在后段部中,四个纵梁彼此平行地布置,即梁66、68、70和72。
多个横向加强件也彼此平行地布置在箱体的每个段部,如图2和3所示(图2也是使之有形化,但从箱体的外部看不到)。
因此,可以区分布置在前段部的上壁处的第一种多个横向加强件74、布置在中间段部的上壁处的第二种多个横向加强件76、以及布置在后段部的上壁处的第三种多个横向加强件78。
例如,箱体内部的这些辅助横向加强件集成在构成箱体的上壁的板上,以简化其制造。
应当指出,箱体的侧壁38和40配有垂直的外部加固件80,其以辅助的方式在箱体的侧面而不是在上面加固箱体的结构,以限制箱体的外廓尺寸。
这些加固件在箱体的整个高度上横向延伸,但具有与壁38、40相垂直的小尺寸的伸展。
此外,辅助加强结构以一个或多个板的形式布置在箱体的下部,所述板纵向布置在所述箱体的两侧,以防箱体的侧壁38和40变形。
在所述实施例中,该辅助结构以四个纵向板的形式实施,所述纵向板两个两个地在箱体的侧壁的两侧延伸,位于箱体同一侧的两个板由位于彼此的延伸段的板82和84在端部彼此固定,如图3所示,布置在相对一侧的板86和88同样如此。
这些板被成型,以便考虑到在后框架54朝前框架52移动时机身的直径减小。
垂直于箱体的侧壁38和40的表面布置的这些板固定于箱体的侧壁38和40,用作与机身的内壁及其结构的连接,如图5所示。
该图示意地示出机身内部结构的框架90a、90b、90c、90d、90e、90f、90g和90h,以及图1所示的地板14的骨架92。
在箱体16的外部,配有所述箱体的壁的多个垂直稳定机构。
这些机构布置在箱体和机身的内壁之间,以便支承在两者上,从而使所述箱体的壁垂直地保持稳定。
优选地,这些机构布置在箱体的上部,以便一方面比在下部经受较小的作用力,另一方面易于进行维护保养操作。
这些机构例如实施成连杆94、96、98、100的形式,两个两个地布置在箱体的两侧,如图2所示。
这些连杆水平地布置在箱体的上壁的平面处。
例如,这些机构布置在中间段部的上壁44的平面处,横向布置在横向加强件26和28的垂直横向平面上,在此承受大部分施加在箱体上的作用力。
图5示出在箱体的壁和机身的框架90a-h之间的箱体的四个垂直稳定机构中的两个稳定机构94、96。

小占位体积的起落架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占位体积的起落架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占位体积的起落架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占位体积的起落架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占位体积的起落架舱.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起落架舱,其包括纵向形状的箱体(16),所述箱体(16)具有壁,所述壁限定一内腔(24),所述内腔(24)从下面开口,以便将起落架(20)收起在所述内腔中和在所述内腔之外展开,所述箱体(16)的壁使非加压的所述内腔与航空器的一增压环境区域(18)分隔,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主级内部骨架,所述主级内部骨架具有:位于所述内腔内部的多个主级横向加强拱(26,28),位于所述内腔内部的至少一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飞行器;航空;宇宙航行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