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力量快速测试及训练器械的组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套力量快速测试及训练器械的组合.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08017.4 (22)申请日 2017.06.02 (71)申请人 李霞 地址 530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 区星光大道11号 申请人 彭洋 (72)发明人 李霞 彭洋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代理人 黎明天 (51)Int.Cl. A63B 9/00(2006.01) A63B 7/02(2006.01) A63B 17/00(2006.01) A63B 21/02(2006.01) (54)发明名称 。
2、一套力量快速测试及训练器械的组合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套力量快速检测及训练器 械的组合, 其特征在于, 包括弹力带固定架、 顶 棚、 多功能扶手凳和安全爬行架, 其中, 两个弹力 带固定架之间通过两根横梁连接, 顶棚位于弹力 带固定架的上方; 每根横梁均设有数量相同、 等 距排列的悬挂链, 悬挂链的末端设有免取式支撑 环; 一侧的弹力带固定架固设有静蹲座椅和宣传 栏, 静蹲座椅上方设有扶手, 座椅下方设有防滑 垫; 静蹲座椅的前方设有多功能扶手凳; 另一侧 的弹力带固定架的后方设有安全爬行架。 本发明 将身体各部位的力量测试和练习器械按一定的 规律摆放在一起, 可以让锻炼者在一个面积不。
3、大 的训练区域内完成不同的力量训练, 方便省时, 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适合在公共锻炼场所推广应 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06994223 A 2017.08.01 CN 106994223 A 1.一套力量快速检测及训练器械的组合, 其特征在于, 包括背对布置的弹力带固定架 (1) 、 顶棚 (2) 、 多功能扶手凳 (3) 和安全爬行架 (4) , 其中, 两个弹力带固定架 (1) 之间通过两 根横梁 (5) 连接, 顶棚 (2) 位于弹力带固定架 (1) 的上方; 每根横梁 (5) 均设有数量相同、 等距 排列的悬挂链 (6) , 悬挂链 (6) 的末端设有免取。
4、式支撑环 (7) ; 一侧的弹力带固定架 (1) 固设 有静蹲座椅 (8) , 静蹲座椅 (8) 上方设有等距平行排列的扶手 (9) , 静蹲座椅 (8) 下方设有防 滑垫 (10) ; 该侧弹力带固定架 (1) 还设有宣传栏 (11) , 用于展示力量练习的图解; 静蹲座椅 (8) 的前方设有多功能扶手凳 (3) ; 另一侧的弹力带固定架 (1) 的后方设有安全爬行架 (4)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力量快速检测及训练器械的组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扶 手 (9) 为直杆结构, 前端为半球形, 高度为65cm, 间距为55cm至65cm; 所述的静蹲座椅 (8) 宽 度为60cm至。
5、80cm, 高度为30cm至4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力量快速检测及训练器械的组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悬 挂链 (6) 由环环相扣的O型铁环组成, 悬挂链 (6) 的间距为45cm至55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套力量快速检测及训练器械的组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免 取式支撑环 (7) 包括锁扣 (12) , 8字形环 (13) , 拉环 (14) , 把手 (15) 和带子 (16) , 其中, 锁扣 (12) 设在8字形环 (13) 的上环顶端, 8字形环 (13) 的下环与拉环 (14) 相扣, 拉环 (14) 下方与 带子 (16) 连接, 拉环 (14) 。
6、的底边横杆套有把手 (15)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套力量快速检测及训练器械的组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拉 环 (14) 是梯形结构, 或者是矩形结构, 拉环 (14) 的底边横杆长度为15cm至18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力量快速检测及训练器械的组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弹 力带固定架 (1) 包括立柱 (1-1) , 每根立柱 (1-1) 上均设有刻度 (24) , 立柱的下部、 中部、 上部 和顶部分别设有弹力带固定栏 (1-2)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套力量快速检测及训练器械的组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弹 力带固定栏 (1-2) 是由交叉的钢杆组成, 。
7、或者是由并排的圆环和钢杆组成, 或者是由并排的 钢杆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力量快速检测及训练器械的组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多 功能扶手凳 (3) 包括扶手架 (3-1) 和环形扶手 (3-2) , 其中, 扶手架 (3-1) 的两根支撑腿固定 在地面上, 环形扶手 (3-2) 并排固定在扶手架 (3-1) 的顶部横杆上; 扶手架 (3-1) 高度为50cm 至70cm; 环形扶手 (3-2) 为椭圆结构, 长轴的长度为25cm至35cm, 短轴的长度为15cm至25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套力量快速检测及训练器械的组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安 全爬行架 (4) 包。
8、括支撑架 (17) , 支撑架 (17) 呈前高后低的斜坡状, 支撑架 (17) 的内部设有梯 子 (18) , 支撑架 (17) 和梯子 (18) 表面均设有规律分布的前进方向箭头标识 (19) ; 梯子 (18) 表面还设有若干个分散布置的手印 (20) 和足印 (21) , 支撑架 (17) 的两侧和顶部边缘均设有 安全栏杆 (22) , 支撑架 (17) 的下方设有安全网 (23) ; 支撑架 (17) 的顶部与弹力带固定架 (1) 的立柱 (1-1) 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套力量快速检测及训练器械的组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 支撑架 (17) 由两根短杆和一个口型。
9、框架组成, 支撑架 (17)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至60度; 所述的安全网 (23) 与支撑架 (17) 之间的距离为5cm至10cm; 所述的梯子 (18) 由纵横交错的 杆子组成; 所述的前进方向箭头标识 (19) 采用绘制的方式, 或者是采用不干胶贴粘贴的方 式, 设置在支撑架 (17) 或梯子 (18) 的相应位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994223 A 2 一套力量快速测试及训练器械的组合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体育健身器材领域, 具体涉及一套力量快速测试及训练器械的组合。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全民健身路径器械中用于力量练习的器材较少, 且很。
10、少有力量测试的器械, 对于健身效果的评价以及健身指导的作用有限。 同时, 这些器材大多数采用传统的力量训 练方法, 多为单关节的训练, 对于核心稳定性训练不足, 且训练轨迹固定, 对于全身多关节、 多角度的功能训练效果不明显。 而且, 不同功能的训练器械混放, 分区不明, 也没有练习图 解, 一般的民众难以通过这些器材得到有效的锻炼。 另外, 器械多是在露天摆放, 下雨、 大太 阳等影响规律的训练。 为了让老百姓能更便利更高效地使用公共健身器材提高自己的身体 素质, 有必要开发一套合适大众健身的力量训练器械系统。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套力量快速测试及训练器械的组合。 000。
11、4 为达上述目的,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套力量快速测试及训练器械的组合, 其特征在于, 包括背对布置的弹力带固定架、 顶 棚、 多功能扶手凳和安全爬行架, 其中, 两个弹力带固定架之间通过两根横梁连接, 顶棚位 于弹力带固定架的上方; 每根横梁均设有数量相同、 等距排列的悬挂链, 悬挂链的末端设有 免取式支撑环; 一侧的弹力带固定架固设有静蹲座椅, 座椅上方设有等距平行排列的扶手, 座椅下方设有防滑垫; 该侧弹力带固定架还设有宣传栏, 用于展示力量练习的图解; 静蹲座 椅的前方设有多功能扶手凳; 另一侧的弹力带固定架的后方设有安全爬行架。 0005 所述的扶手为直杆结构, 前端为半球。
12、形, 高度为65cm, 间距为55cm至65cm; 所述的 座椅宽度为60cm至80cm, 高度为30cm至40cm。 0006 所述的悬挂链由环环相扣的O型铁环组成, 悬挂链的间距为45cm至55cm。 0007 所述的免取式支撑环包括锁扣, 8字形环, 拉环, 把手和带子, 其中, 锁扣设在8字形 环的顶端, 8字形环的下环与拉环相扣, 拉环下方与带子连接, 拉环的下边横杆套有把手。 0008 所述的拉环是梯形结构, 或者是矩形结构, 拉环的底边横杆长度为15cm至18cm。 0009 所述的弹力带固定架包括立柱, 每根立柱上均设有刻度, 立柱的下部、 中部、 上部 和顶部分别设有弹力带固。
13、定栏。 0010 所述的弹力带固定栏是由交叉的钢杆组成, 或者是由并排的圆环和钢杆组成, 或 者是由并排的钢杆组成。 0011 所述的多功能扶手凳包括扶手架和环形扶手, 其中, 扶手架的两根支撑腿固定在 地面上, 环形扶手并排固定在扶手架的顶部横杆上; 扶手架高度为50cm至70cm; 环形扶手为 椭圆结构, 长轴的长度为25cm至35cm, 短轴的长度为15cm至25cm。 0012 所述的安全爬行架包括支撑架, 支撑架呈前高后低的斜坡状, 支撑架的内部设有 梯子, 支撑架和梯子表面均设有规律分布的前进方向箭头标识; 梯子表面还设有若干个分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99422。
14、3 A 3 散布置的手印和足印, 支撑架的两侧和顶部边缘均设有安全栏杆, 支撑架的下方设有安全 网; 支撑架的顶部与弹力带固定架的立柱固定连接。 0013 所述的支撑架由两根短杆和一个口型框架组成, 支撑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至 60度; 所述的安全网与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为5cm至10cm; 所述的梯子由纵横交错的杆子组 成; 所述的前进方向箭头标识采用绘制的方式, 或者是采用不干胶贴粘贴的方式, 设置在支 撑架或梯子的相应位置。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本发明是一套力量测评和练习为一体的综合器械组合, 不仅能用于训练, 还具有测 试下肢力量耐力和核心稳定性的功能, 使用者可通过。
15、锻炼前后进行测试, 从而评价力量练 习的效果, 实现了对大众健身的指导。 增加了核心稳定性训练和功能性训练的器械, 实现了 传统力量训练器械完成不了的功能; (2) 将身体各部位的力量练习器械按一定的规律摆放在一起, 可以让锻炼者在一个面 积不大的训练区域内完成不同的力量训练; (3) 有挡雨的顶棚, 不论什么天气都可以训练; 有图示, 使大众更有效地使用各种器械; (4) 方便省时, 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适合在公共锻炼场所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免取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其中一侧的弹力带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安全爬。
16、行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弹力带固定架1, 立柱1-1, 弹力带固定栏1-2, 顶棚2, 多功能扶手凳3, 扶手架 3-1, 环形扶手3-2, 安全爬行架4, 横梁5, 悬挂链6, 免取式支撑环7, 静蹲座椅8, 扶手9, 防滑 垫10, 宣传栏11, 锁扣12, 8字形环13, 拉环14, 把手15, 带子16, 支撑架17, 梯子18, 前进方向 箭头标识19, 手印20, 足印21, 安全栏杆22, 安全网23, 刻度24。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8 如图1至图4所示, 本发明包括背对布置的弹力带固定架1、 顶棚2、 。
17、多功能扶手凳3 和安全爬行架4, 其中, 两个弹力带固定架1之间通过两根横梁5连接, 顶棚2位于弹力带固定 架1的上方; 每根横梁5均设有数量相同、 等距排列的悬挂链6, 悬挂链6的末端设有免取式支 撑环7; 一侧的弹力带固定架1固设有静蹲座椅8, 静蹲座椅8上方设有等距平行排列的扶手 9, 静蹲座椅8下方设有防滑垫10; 该侧弹力带固定架1还设有宣传栏11, 用于展示力量练习 的图解; 静蹲座椅8的前方设有多功能扶手凳3; 另一侧的弹力带固定架1的后方设有安全爬 行架4。 0019 所述的扶手9为直杆结构, 前端为半球形, 高度为65cm, 间距为55cm至65cm; 所述的 静蹲座椅8宽度。
18、为60cm至80cm, 高度为30cm至40cm。 0020 所述的悬挂链6由环环相扣的O型铁环组成, 悬挂链6的间距为45cm至55cm。 0021 所述的免取式支撑环7包括锁扣12, 8字形环13, 拉环14, 把手15和带子16, 其中, 锁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994223 A 4 扣12设在8字形环13的上环顶端, 8字形环13的下环与拉环14相扣, 拉环14下方与带子16连 接, 拉环14的底边横杆套有把手15。 0022 所述的拉环14是梯形结构, 或者是矩形结构, 拉环14的底边横杆长度为15cm至 18cm。 0023 所述的弹力带固定架1包括立柱1-1,。
19、 每根立柱1-1上均设有刻度24, 立柱的下部、 中部、 上部和顶部分别设有弹力带固定栏1-2。 弹力带固定栏1-2是由交叉的钢杆组成, 或者 是由并排的圆环和钢杆组成, 或者是由并排的钢杆组成。 0024 所述的多功能扶手凳3包括扶手架3-1和环形扶手3-2, 其中, 扶手架3-1的两根支 撑腿固定在地面上, 环形扶手3-2并排固定在扶手架3-1的顶部横杆上; 扶手架3-1高度为 50cm至70cm; 环形扶手3-2为椭圆结构, 长轴的长度为25cm至35cm, 短轴的长度为15cm至 25cm。 0025 所述的安全爬行架4包括支撑架17, 支撑架17呈前高后低的斜坡状, 支撑架17的内 。
20、部设有梯子18, 支撑架17和梯子18表面均设有规律分布的前进方向箭头标识19; 梯子18表 面还设有若干个分散布置的手印20和足印21, 支撑架17的两侧和顶部边缘均设有安全栏杆 22, 支撑架17的下方设有安全网23; 支撑架17的顶部与弹力带固定架1的立柱1-1固定连接。 0026 所述的支撑架17由两根短杆和一个口型框架组成, 支撑架17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度至60度。 所述的安全网23与支撑架17之间的距离为5cm至10cm。 所述的梯子18由纵横交错 的杆子组成。 所述的前进方向箭头标识19采用绘制的方式, 或者是采用不干胶贴粘贴的方 式, 设置在支撑架17或梯子18的相应位置。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994223 A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106994223 A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106994223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