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摔倒跨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摔倒跨栏.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051759.7 (22)申请日 2016.01.20 (73)专利权人 孟子育 地址 250400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东沟街 15号 (72)发明人 孟子育 (51)Int.Cl. A63K 3/04(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防摔倒跨栏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摔倒跨栏, 包括相对 设置的左竖杆和右竖杆, 左竖杆的相对于右竖杆 的外侧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 第一滑槽内设置有 与第一滑槽相适配的第一滑。
2、块, 右竖杆的相对于 左竖杆的外侧面上开设有第二滑槽, 第二滑槽内 设置有与第二滑槽相适配的第二滑块, 第一滑块 上设置有激光发射器、 第一电池和第一锁紧螺 栓, 激光发射器与第一电池电联接, 第二滑块上 设置有激光接收器、 控制器、 第二电池、 扬声器和 第二锁紧螺栓, 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二电池、 激光 接收器、 扬声器电联接, 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激光 接收器发送过来的信号开启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 的防摔倒跨栏能够有效防止运动员被跨栏绊倒。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5461039 U 2016.08.17 CN 205461039 U 1.一种防摔倒跨栏, 包括相对设置的。
3、左竖杆和右竖杆,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竖杆的相对 于右竖杆的外侧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 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与第一滑槽相适配的第一滑 块, 所述右竖杆的相对于左竖杆的外侧面上开设有第二滑槽, 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与第 二滑槽相适配的第二滑块, 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激光发射器、 第一电池和第一锁紧螺栓, 所述激光发射器与第一电池电联接, 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激光接收器、 控制器、 第二电 池、 扬声器和第二锁紧螺栓, 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相对地设置,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 与第二电池、 激光接收器、 扬声器电联接, 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激光接收器发送过来的信号开 启扬声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4、防摔倒跨栏,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竖杆和右竖杆之间设置有横 杆, 所述横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左竖杆的底端, 横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右竖杆的底端、 所 述横杆上开设有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摔倒跨栏,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竖杆的底端设置有左支撑 杆, 所述右竖杆的底端设置有右支撑杆, 所述左支撑杆与左竖杆垂直, 所述右支撑杆与右竖 杆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摔倒跨栏,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摔倒跨栏,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LED灯, 所述 LED灯与控制器电联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4610。
5、39 U 2 防摔倒跨栏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跨栏, 尤其涉及一种防摔倒跨栏。 背景技术 0002 跨栏是学生们体育活动中经常会使用到的体育设施之一, 现有的跨栏包括两个竖 杆和设置在竖杆之间的横杆, 运动员在跨栏的时候如果高度不够容易被横杆绊倒, 具有一 定的危险性,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防摔倒的跨栏, 但其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0003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 本设计人, 积极加以研究创新, 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跨 栏, 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运动员被跨栏 绊倒的防摔倒跨栏。 0005 本。
6、实用新型的防摔倒跨栏, 包括相对设置的左竖杆和右竖杆, 所述左竖杆的相对 于右竖杆的外侧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 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与第一滑槽相适配的第一滑 块, 所述右竖杆的相对于左竖杆的外侧面上开设有第二滑槽, 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与第 二滑槽相适配的第二滑块, 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激光发射器、 第一电池和第一锁紧螺栓, 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相对地设置, 所述激光发射器与第一电池电联接, 所述第二 滑块上设置有激光接收器、 控制器、 第二电池、 扬声器和第二锁紧螺栓,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 与第二电池、 激光接收器、 扬声器电联接, 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激光接收器发送过来的信号开 启扬声器。 。
7、0006 进一步的, 本实用新型的防摔倒跨栏, 包所述左竖杆和右竖杆之间设置有横杆, 所 述横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左竖杆的底端, 横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右竖杆的底端、 所述横 杆上开设有安装孔。 0007 进一步的, 本实用新型的防摔倒跨栏, 所述左竖杆的底端设置有左支撑杆, 所述右 竖杆的底端设置有右支撑杆, 所述左支撑杆与左竖杆垂直, 所述右支撑杆与右竖杆垂直。 0008 进一步的, 本实用新型的防摔倒跨栏, 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 0009 进一步的, 本实用新型的防摔倒跨栏, 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LED灯, 所述LED灯与 控制器电联接。 0010 借由上述方案,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
8、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防摔倒跨栏, 其左竖 杆上的第一滑块上设置有激光发射器, 右竖杆的第二滑块上设置有激光接收器, 控制器和 扬声器, 具体使用时, 激光发射器发送的激光传输至激光接收器, 激光接收器在接收到激光 信号后发送信号至控制器, 控制器在接收到该信号后不做动作, 运动员可通过观察激光束 来进行跨栏, 当运动员的腿部遮挡住激光后, 激光接收器便接收不到激光信号, 控制器在感 应到激光接收器接收不到激光信号后, 变发送信号至扬声器使得扬声器发出一定的声音, 从而使得运动员得知自己没有跨过防摔倒跨栏。 由于使用激光代替原来的横杆, 这样, 即使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46。
9、1039 U 3 运动员碰到激光束也不会被绊倒, 使用非常安全。 其中, 操作人员可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二滑 块调整激光束的高度, 第一锁紧螺栓用于锁紧第一滑块, 第二锁紧螺栓用于锁紧第二滑块。 0011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手段, 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 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 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摔倒跨栏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14 图中, 1: 左竖杆; 2: 右竖杆; 3: 第一滑槽; 4: 第一滑块; 5: 第二滑槽; 6: 第二滑块; 7: 激。
10、光发射器; 8: 第一电池; 9: 第一锁紧螺栓; 10: 激光接收器; 11: 控制器; 12: 第二电池; 13: 扬声器; 14: 第二锁紧螺栓; 15: 横杆; 16: 安装孔; 17: 左支撑杆; 18: 右支撑杆; 19: 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 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6 参见图1至图2,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防摔倒跨栏, 包括相对设置的左 竖杆1和右竖杆2, 左竖杆的相对于右竖杆的外侧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3, 第一滑槽内设置有 与第一滑槽相适配。
11、的第一滑块4, 右竖杆的相对于左竖杆的外侧面上开设有第二滑槽5, 第 二滑槽内设置有与第二滑槽相适配的第二滑块6, 第一滑块上设置有激光发射器7、 第一电 池8和第一锁紧螺栓9, 激光发射器与第一电池电联接, 第二滑块上设置有激光接收器10、 控 制器11、 第二电池12、 扬声器13和第二锁紧螺栓14, 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相对地设置, 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二电池、 激光接收器、 扬声器电联接, 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激光接收器发送 过来的信号开启扬声器。 0017 具体使用时, 激光发射器发送的激光传输至激光接收器, 激光接收器在接收到激 光信号后发送信号至控制器, 控制器在接收到该信号后不做动作。
12、, 运动员可通过观察激光 束来进行跨栏, 当运动员的腿部遮挡住激光后, 激光接收器便接收不到激光信号, 控制器在 感应到激光接收器接收不到激光信号后, 变发送信号至扬声器使得扬声器发出一定的声 音, 从而使得运动员得知自己没有跨过防摔倒跨栏。 由于使用激光代替原来的横杆, 这样, 即使运动员碰到激光束也不会被绊倒, 使用非常安全。 其中, 操作人员可通过第一滑块和第 二滑块调整激光束的高度, 第一锁紧螺栓用于锁紧第一滑块, 第二锁紧螺栓用于锁紧第二 滑块。 0018 作为优选, 本实用新型的防摔倒跨栏, 包左竖杆和右竖杆之间设置有横杆15, 横杆 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左竖杆的底端, 横杆的另一端固。
13、定设置在右竖杆的底端、 横杆上开设有 安装孔16。 横杆及安装孔的设置, 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将防摔倒跨栏固定在地面上。 0019 作为优选, 本实用新型的防摔倒跨栏, 左竖杆的底端设置有左支撑杆17, 右竖杆的 底端设置有右支撑杆18, 左支撑杆与左竖杆垂直, 右支撑杆与右竖杆垂直。 0020 作为优选, 本实用新型的防摔倒跨栏, 控制器包括单片机。 0021 作为优选, 本实用新型的防摔倒跨栏, 第二滑块上设置有LED灯19, 所述LED灯与控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461039 U 4 制器电联接。 LED灯的设置使得远处的裁判员也能够观察到运动员是否跨过激光束。 0022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应当指出, 对于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 干改进和变型, 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461039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5461039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5461039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