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摇骰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7669580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70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46339.7

申请日:

20080825

公开号:

CN101658727B

公开日:

201106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3F9/04

主分类号:

A63F9/04

申请人:

曾慈祥

发明人:

曾慈祥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市

优先权:

CN200810146339A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周国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为一种自动摇骰方法,其主要是由a)盅座定位步骤、b)骰盅结合步骤、c)摇骰步骤、d)盅座定位步骤以及e)骰盅开启步骤等步骤来共同达成,而其透过计算机控制机械手臂自动完成摇骰、开骰盅等动作,借以提高骰子游戏的公平性,以及降低人事成本的支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动摇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a)盅座定位步骤:预先将骰盅的盅座以可分离地方式定位在定位面上,且该盅座上放置有显露于外的骰子;b)骰盅结合步骤:控制机械手臂将该骰盅的盅罩以可分离地方式与盅座相互结合,且令该盅罩与盅座结合后得以承受机械手臂带动而不分离;c)摇骰步骤:控制该机械手臂将该骰盅带离该定位面后进行摆动动作,使骰盅内的骰子滚动;d)盅座定位步骤:将摇动完成后的骰盅的盅座以可分离地方式定位于该定位面;e)骰盅开启步骤:控制机械手臂带动该盅罩相对盅座分离,使盅座上的骰子显露于外,而下轮执行摇骰动作由b)骰盅结合步骤开始执行。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骰方法,其特征在于,于b)骰盅结合步骤中,该盅罩是预先定位于该机械手臂前端,使机械手臂得以带动盅罩动作。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骰方法,其特征在于,于b)骰盅结合步骤中,该机械手臂具有抓取机构,使机械手臂得以抓取盅罩后动作。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骰方法,其特征在于,于b)骰盅结合步骤中,该盅罩与盅座的结合是可螺接或卡接其中之一的方式来达成。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骰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b)骰盅结合步骤中,该机械手臂是带动该盅罩以转动的方式与盅座相互结合。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骰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e)骰盅开启步骤中,该机械手臂是带动该盅罩以转动的方式与盅座相互分离。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骰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e)骰盅开启步骤中,包括以一辨识装置来判读出骰子点数。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骰子游戏,特别是指一种自动摇骰方法。

背景技术

骰子,亦作色子,通常为一正多面体,通常作为桌上游戏的小道具,而骰子游戏是现今娱乐场中非常普遍的游戏,其玩法多变,举例而言,其可由各玩家向庄家下注,每次下注前,庄家先把复数颗骰子放在有盖的骰盅内摇晃,当各玩家下注完毕,庄家便打开骰盅并派彩。

但,现今骰子游戏在实际执行上仍具有下述需立即改善的缺陷:

其一、由于在骰子游戏的过程中(例如:摇骰、打开骰盅…等等),全程经由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此方式除了容易因执骰者以手法熟练来控制骰子出现的点数之外(例如打开骰盅时),摇骰的手劲及方式亦可能控制庄家预期出现的点数,因此通过人工操作就会有作弊的可能性,使骰子游戏缺乏客观的公平性。

其二、虽然目前有自动打骰的机器来取代人工摇骰,以增加骰子游戏的公平性,不过后续的开启骰盅步骤仍须透过人工来完成,因此,仍存有作弊的可能性,同样使得骰子游戏缺乏客观的公平性。

其三、由于在骰子游戏的过程中,须聘雇专员执行摇骰、打开骰盅等动作,因此,徒增人事成本支出。

据此,如何能开发出一种摇骰方式,其可解决上述的缺陷,即为本发明的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摇骰方法,其主要是透过计算机控制机械手臂自动完成摇骰、开骰盅等动作,借以提高骰子游戏的公平性。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摇骰方法,其主要是透过计算机控制机械手臂取代人工,而自动完成摇骰、开骰盅等动作,借以降低人事成本的支出。

缘是,为了达成前述目的,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自动摇骰方法,其主要是由下列步骤来完成:a)盅座定位步骤:预先将骰盅的盅座以可分离地方式定位在定位面上,且该盅座上放置有显露于外的骰子;b)骰盅结合步骤:控制机械手臂将该骰盅的盅罩以可分离地方式与盅座相互结合,且令该盅罩与盅座结合后得以承受机械手臂带动而不分离;c)摇骰步骤:控制该机械手臂将该骰盅带离该定位面后进行摆动动作,使骰盅内的骰子滚动;d)盅座定位步骤:将摇动完成后的骰盅的盅座以可分离地方式定位于该定位面;e)骰盅开启步骤:控制机械手臂带动该盅罩相对盅座分离,使盅座上的骰子显露于外,而下轮执行摇骰动作由b)骰盅结合步骤开始执行。

较佳地,于b)骰盅结合步骤中,该盅罩是预先定位于该机械手臂,使机械手臂得以带动盅罩动作。

较佳地,于b)骰盅结合步骤中,该机械手臂具有抓取机构,使机械手臂得以抓取盅罩后动作。

较佳地,于b)骰盅结合步骤中,该盅罩与盅座的结合是可选自螺接、卡接等其中一方式来达成。

较佳地,于该b)骰盅结合步骤中,该机械手臂是带动该盅罩以转动的方式与盅座相互结合。

较佳地,于该e)骰盅开启步骤中,该机械手臂是带动该盅罩以转动的方式与盅座相互分离。

较佳地,该e)骰盅开启步骤中,包括以一辨识装置来判读出骰子点数。

有关本发明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它的功效,兹举一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摇骰步骤图;

图2是本发明的a)盅座定位步骤立体示意图,其显示盅座定位后的状态;

图3是本发明的b)骰盅结合步骤立体示意图(一),其显示盅罩定位于盅座上且未结合的状态;

图4是本发明的b)骰盅结合步骤上视示意图(一),其显示盅罩定位于盅座上且未结合的状态;

图5是本发明的b)骰盅结合步骤上视示意图(二),其显示盅罩定位于盅座上且已结合的状态;

图6是本发明的b)骰盅结合步骤立体示意图(二),其显示盅罩定位于盅座上且已结合的状态;

图7是本发明的c)摇骰步骤立体示意图(一),其显示机械手臂带动盅座脱离该定位平面及其定位单元的状态;

图8是本发明的c)摇骰步骤立体示意图(二),其显示机械手臂带动骰盅进行摇骰的状态;

图9是本发明的d)盅座定位步骤立体示意图(一),其显示盅座定位前的状态;

图10是本发明的d)盅座定位步骤立体示意图(二),其显示盅座定位后的状态;

图11是本发明的e)骰盅开启步骤上视示意图(一),其显示盅罩与盅座尚未互相脱离的状态;

图12是本发明的e)骰盅开启步骤上视示意图(二),其显示盅罩与盅座已互相脱离的状态;

图13是本发明的e)骰盅开启步骤立体示意图,其显示盅罩与盅座已互相脱离的状态;

图14是本发明的e)骰盅开启步骤立体示意图,其显示开骰后的状态。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a)盅座定位步骤    20b)骰盅结合步骤

30c)摇骰步骤        40d)盅座定位步骤

50e)骰盅开启步骤

60骰盅              61盅座

611定位凹槽         612卡合单元

62骰子              63盅罩

631卡固单元

70定位面            71定位单元

711立柱

80机械手臂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配合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摇骰方法,其主要是由a)盅座定位步骤10、b)骰盅结合步骤20、c)摇骰步骤30、d)盅座定位步骤40以及e)骰盅开启步骤50等步骤来共同达成,其中:

该a)盅座定位步骤10:请参阅图2所示,其主要是预先将骰盅60的盅座61以可分离地方式定位在定位面70上,且该盅座61上放置有显露于外的骰子62,以提供玩家检视。本实施例中,该定位面70上具有定位单元71,且该定位单元71是为三立柱711等距的围绕设置于定位面70上,而该盅座61周侧设有相对应的三定位凹槽611,透过该些定位凹槽611与对应的立柱711结合,得以限制位于定位面70上的盅座61恣意地转动,该些立柱711提供该盅座61沿着纵向上下位移,且盅座61向上位移适当距离后得以脱离立柱711,使盅座61以纵向位移的方式脱离该定位单元71及定位面70。

该b)骰盅结合步骤:请参阅图3、图4、图5、图6所示,其主要是控制一机械手臂80将该骰盅60的盅罩63以可分离地方式与盅座61相互结合,且令该盅罩63与盅座61结合后得以承受机械手臂80摆动而不分离。本实施例中,该盅罩63是预先固定于该机械手臂80前端,使盅罩63随着机械手臂80的动作而改变位置,前述盅罩63与机械手臂80的固定方式可为螺接、锚接或卡接等方式,但,达成前述固定目的的方式并不以此为限,以上所述,是针对盅罩63与机械手臂80彼此固定而言,当然,该机械手臂80的前端亦可设计成具有抓取机构,使机械手臂80于抓取盅罩63后可稳固地带动盅罩63产生预设动作,例如摇动盅罩63,或是将盅罩63与盅座61进行结合的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该盅罩63与盅座61的结合是可选自螺接、卡接等其中一方式来达成,而本实施例中主要是透过卡接的方式来达成。细详而言,机械手臂80带动盅罩63迭置于盅座61后,机械手臂80将再驱转盅罩63,促使盅罩63底缘处的卡固单元631旋置卡抵于该盅座61的卡合单元612,让两者结合,以及结合后得以承受机械手臂80摆动而不分离,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卡固单元631为沿径向突出的数个卡块,卡合单元612则为与卡块相同数目的夹槽,在卡块嵌入夹槽时,盅罩63与盅座61稳固结合。

该c)摇骰步骤:请参阅图7、图8所示,控制该机械手臂80将该骰盅60带离该定位面70后进行摆动动作,使骰盅60内的骰子62滚动。更详细而言,该机械手臂80是将该骰盅60的盅罩63连同盅座61向上带离开该定位面70及其定位单元71,且向上带离的高度得以使骰盅60在摇动的过程中不会敲击到该定位面70或该定位单元71,另外,该机械手臂80的动作轨迹是透过计算机控制而仿真出人工手臂摇动的型态,使骰盅60的摇动接近人工摇骰的动作。

该d)盅座定位步骤:请参阅图9、图10所示,将摇动完成后的骰盅60的盅座61以可分离地方式定位于该定位面70。细详而言,控制机械手臂80带动该骰盅60,使其盅座61的三定位凹槽611再度对应结合于该定位面70的三立柱711,借以完成盅座61的定位。

该e)骰盅开启步骤:请参阅图11、图12、图13、图14所示,控制机械手臂80将该盅罩63相对盅座61分离,使盅座61上的骰子62显露于外,以供辨识装置(图上未示)辨识出骰子62点数,而依据辨识装置判读的结果对玩家押注的内容进行派彩,下轮执行摇骰动作由b)骰盅结合步骤开始执行。细详而言,控制机械手臂80以带动盅罩63反向转动的方式,使盅罩63的卡固单元631脱离该盅座61的卡合单元612,随后机械手臂80带动该盅罩63向上移动,使盅罩63完全脱离该盅座61,另说明的是,辨识装置是提供自动化判读使用,其判读结果得以屏幕显示或发出声音或二者兼具的方式呈现,供庄家与玩家能快速知悉游戏结果,当然,在未有辨识装置搭配设置的情形下,庄家与玩家亦能透过目视而直接知悉游戏结果,并自行推断出胜负。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该盅座61是透过其定位凹槽611与定位面70的立柱711相互结合,而限制了该盅座61于定位面70上转动的自由,因此,当机械手臂80带动该盅罩63正反向转动时,该盅座61并不会随的连动,据此,该盅罩63因而能以转动的方式与盅座61相互脱离及结合无疑。

以上所述即为本发明实施例各主要步骤的实施状态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发明主要是由a)盅座定位步骤10、b)骰盅结合步骤20、c)摇骰步骤30、d)盅座定位步骤40以及e)骰盅开启步骤50等步骤所达成,而其在e)骰盅开启步骤50完成后,已于前一步骤完成盅座的定位,即d)盅座定位步骤40,因此,本发明在执行摇骰动作时,仅需在第一轮执行a)盅座定位步骤10,尔后的执行步骤中,在e)骰盅开启步骤50完后直接执行b)骰盅结合步骤20即可。

据此,本发明实施例中,至少可达下述优点:

其一、由于本发明使得在骰子游戏的过程中(例如:摇骰、打开骰盅…等等),皆是经由计算机操控机械手臂来自动完成,而不透过人工来达成,因此,除了杜绝执骰者以手法熟练来控制骰子出现的点数之外,更能防止以摇骰的手劲来控制庄家预期的点数,据此,本发明得以有效地阻绝作弊的发生,提高骰子游戏客观的公平性。

其二、由于在骰子游戏的过程中(例如:摇骰、打开骰盅…等等),皆是经由计算机操控机械手臂来自动完成,而不须聘雇专人执行摇骰、打开骰盅等动作,因此,透过本发明将得以降低骰子游戏的人事成本支出。

但,上述实施例及图示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自动摇骰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自动摇骰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自动摇骰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摇骰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摇骰方法.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658727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06.22 CN 101658727 B *CN101658727B* (21)申请号 200810146339.7 (22)申请日 2008.08.25 A63F 9/04(2006.01) (73)专利权人 曾慈祥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市 (72)发明人 曾慈祥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11021 代理人 周国城 CN 2638799 Y,2004.09.08, 全文 . US 20070060301 A1,2007.03.15, 全文 . CN 1981904 A,2007.06.。

2、20, 全文 . CN 201052403 Y,2008.04.30,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自动摇骰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是为一种自动摇骰方法, 其主要是由 a)盅座定位步骤、 b)骰盅结合步骤、 c)摇骰步骤、 d) 盅座定位步骤以及 e) 骰盅开启步骤等步骤来 共同达成, 而其透过计算机控制机械手臂自动完 成摇骰、 开骰盅等动作, 借以提高骰子游戏的公平 性, 以及降低人事成本的支出。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刘怀涛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2 页 CN 101658727。

3、 B1/1 页 2 1. 一种自动摇骰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含有 : a) 盅座定位步骤 : 预先将骰盅的盅座以可分离地方式定位在定位面上, 且该盅座上放 置有显露于外的骰子 ; b) 骰盅结合步骤 : 控制机械手臂将该骰盅的盅罩以可分离地方式与盅座相互结合, 且 令该盅罩与盅座结合后得以承受机械手臂带动而不分离 ; c) 摇骰步骤 : 控制该机械手臂将该骰盅带离该定位面后进行摆动动作, 使骰盅内的骰 子滚动 ; d) 盅座定位步骤 : 将摇动完成后的骰盅的盅座以可分离地方式定位于该定位面 ; e) 骰盅开启步骤 : 控制机械手臂带动该盅罩相对盅座分离, 使盅座上的骰子显露于 外, 而下轮执。

4、行摇骰动作由 b) 骰盅结合步骤开始执行。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骰方法, 其特征在于, 于b)骰盅结合步骤中, 该盅罩是 预先定位于该机械手臂前端, 使机械手臂得以带动盅罩动作。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骰方法, 其特征在于, 于b)骰盅结合步骤中, 该机械手 臂具有抓取机构, 使机械手臂得以抓取盅罩后动作。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骰方法, 其特征在于, 于b)骰盅结合步骤中, 该盅罩与 盅座的结合是可螺接或卡接其中之一的方式来达成。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骰方法, 其特征在于, 于该b)骰盅结合步骤中, 该机械 手臂是带动该盅罩以转动的方式与盅座相互结合。 6。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骰方法, 其特征在于, 于该e)骰盅开启步骤中, 该机械 手臂是带动该盅罩以转动的方式与盅座相互分离。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骰方法, 其特征在于, 于该e)骰盅开启步骤中, 包括以 一辨识装置来判读出骰子点数。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658727 B1/4 页 3 自动摇骰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骰子游戏, 特别是指一种自动摇骰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骰子, 亦作色子, 通常为一正多面体, 通常作为桌上游戏的小道具, 而骰子游戏是 现今娱乐场中非常普遍的游戏, 其玩法多变, 举例而言, 其可由各玩家向庄家下注, 每次下 注前, 庄。

6、家先把复数颗骰子放在有盖的骰盅内摇晃, 当各玩家下注完毕, 庄家便打开骰盅并 派彩。 0003 但, 现今骰子游戏在实际执行上仍具有下述需立即改善的缺陷 : 0004 其一、 由于在骰子游戏的过程中 ( 例如 : 摇骰、 打开骰盅等等 ), 全程经由人工操 作的方式进行, 此方式除了容易因执骰者以手法熟练来控制骰子出现的点数之外 ( 例如打 开骰盅时 ), 摇骰的手劲及方式亦可能控制庄家预期出现的点数, 因此通过人工操作就会有 作弊的可能性, 使骰子游戏缺乏客观的公平性。 0005 其二、 虽然目前有自动打骰的机器来取代人工摇骰, 以增加骰子游戏的公平性, 不 过后续的开启骰盅步骤仍须透过人工。

7、来完成, 因此, 仍存有作弊的可能性, 同样使得骰子游 戏缺乏客观的公平性。 0006 其三、 由于在骰子游戏的过程中, 须聘雇专员执行摇骰、 打开骰盅等动作, 因此, 徒 增人事成本支出。 0007 据此, 如何能开发出一种摇骰方式, 其可解决上述的缺陷, 即为本发明的动机。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摇骰方法, 其主要是透过计算机控制机械手臂自 动完成摇骰、 开骰盅等动作, 借以提高骰子游戏的公平性。 0009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摇骰方法, 其主要是透过计算机控制机械手臂 取代人工, 而自动完成摇骰、 开骰盅等动作, 借以降低人事成本的支出。 0010 缘。

8、是,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 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自动摇骰方法, 其主要是由下 列步骤来完成 : a) 盅座定位步骤 : 预先将骰盅的盅座以可分离地方式定位在定位面上, 且 该盅座上放置有显露于外的骰子 ; b) 骰盅结合步骤 : 控制机械手臂将该骰盅的盅罩以可分 离地方式与盅座相互结合, 且令该盅罩与盅座结合后得以承受机械手臂带动而不分离 ; c) 摇骰步骤 : 控制该机械手臂将该骰盅带离该定位面后进行摆动动作, 使骰盅内的骰子滚动 ; d) 盅座定位步骤 : 将摇动完成后的骰盅的盅座以可分离地方式定位于该定位面 ; e) 骰盅开 启步骤 : 控制机械手臂带动该盅罩相对盅座分离, 使盅座上的骰。

9、子显露于外, 而下轮执行摇 骰动作由 b) 骰盅结合步骤开始执行。 0011 较佳地, 于 b) 骰盅结合步骤中, 该盅罩是预先定位于该机械手臂, 使机械手臂得 以带动盅罩动作。 0012 较佳地, 于 b) 骰盅结合步骤中, 该机械手臂具有抓取机构, 使机械手臂得以抓取 说 明 书 CN 101658727 B2/4 页 4 盅罩后动作。 0013 较佳地, 于 b) 骰盅结合步骤中, 该盅罩与盅座的结合是可选自螺接、 卡接等其中 一方式来达成。 0014 较佳地, 于该 b) 骰盅结合步骤中, 该机械手臂是带动该盅罩以转动的方式与盅座 相互结合。 0015 较佳地, 于该 e) 骰盅开启步。

10、骤中, 该机械手臂是带动该盅罩以转动的方式与盅座 相互分离。 0016 较佳地, 该 e) 骰盅开启步骤中, 包括以一辨识装置来判读出骰子点数。 0017 有关本发明为达成上述目的, 所采用的技术、 手段及其它的功效, 兹举一较佳可行 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是本发明的自动摇骰步骤图 ; 0019 图 2 是本发明的 a) 盅座定位步骤立体示意图, 其显示盅座定位后的状态 ; 0020 图 3 是本发明的 b) 骰盅结合步骤立体示意图 ( 一 ), 其显示盅罩定位于盅座上且 未结合的状态 ; 0021 图 4 是本发明的 b) 骰盅结合步骤上视示意图 ( 一。

11、 ), 其显示盅罩定位于盅座上且 未结合的状态 ; 0022 图 5 是本发明的 b) 骰盅结合步骤上视示意图 ( 二 ), 其显示盅罩定位于盅座上且 已结合的状态 ; 0023 图 6 是本发明的 b) 骰盅结合步骤立体示意图 ( 二 ), 其显示盅罩定位于盅座上且 已结合的状态 ; 0024 图 7 是本发明的 c) 摇骰步骤立体示意图 ( 一 ), 其显示机械手臂带动盅座脱离该 定位平面及其定位单元的状态 ; 0025 图 8 是本发明的 c) 摇骰步骤立体示意图 ( 二 ), 其显示机械手臂带动骰盅进行摇 骰的状态 ; 0026 图 9 是本发明的 d) 盅座定位步骤立体示意图 ( 一。

12、 ), 其显示盅座定位前的状态 ; 0027 图 10 是本发明的 d) 盅座定位步骤立体示意图 ( 二 ), 其显示盅座定位后的状态 ; 0028 图11是本发明的e)骰盅开启步骤上视示意图(一), 其显示盅罩与盅座尚未互相 脱离的状态 ; 0029 图12是本发明的e)骰盅开启步骤上视示意图(二), 其显示盅罩与盅座已互相脱 离的状态 ; 0030 图 13 是本发明的 e) 骰盅开启步骤立体示意图, 其显示盅罩与盅座已互相脱离的 状态 ; 0031 图 14 是本发明的 e) 骰盅开启步骤立体示意图, 其显示开骰后的状态。 0032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33 10a) 盅座定位步骤 2。

13、0b) 骰盅结合步骤 0034 30c) 摇骰步骤 40d) 盅座定位步骤 0035 50e) 骰盅开启步骤 说 明 书 CN 101658727 B3/4 页 5 0036 60 骰盅 61 盅座 0037 611 定位凹槽 612 卡合单元 0038 62 骰子 63 盅罩 0039 631 卡固单元 0040 70 定位面 71 定位单元 0041 711 立柱 0042 80 机械手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首先请配合参阅图 1 所示,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摇骰方法, 其主 要是由 a) 盅座定位步骤 10、 b) 骰盅结合步骤 20、 c) 摇骰步骤 30、 d) 盅座。

14、定位步骤 40 以 及 e) 骰盅开启步骤 50 等步骤来共同达成, 其中 : 0044 该 a) 盅座定位步骤 10 : 请参阅图 2 所示, 其主要是预先将骰盅 60 的盅座 61 以可 分离地方式定位在定位面 70 上, 且该盅座 61 上放置有显露于外的骰子 62, 以提供玩家检 视。本实施例中, 该定位面 70 上具有定位单元 71, 且该定位单元 71 是为三立柱 711 等距的 围绕设置于定位面 70 上, 而该盅座 61 周侧设有相对应的三定位凹槽 611, 透过该些定位凹 槽 611 与对应的立柱 711 结合, 得以限制位于定位面 70 上的盅座 61 恣意地转动, 该些立。

15、柱 711 提供该盅座 61 沿着纵向上下位移, 且盅座 61 向上位移适当距离后得以脱离立柱 711, 使盅座 61 以纵向位移的方式脱离该定位单元 71 及定位面 70。 0045 该b)骰盅结合步骤 : 请参阅图3、 图4、 图5、 图6所示, 其主要是控制一机械手臂80 将该骰盅 60 的盅罩 63 以可分离地方式与盅座 61 相互结合, 且令该盅罩 63 与盅座 61 结合 后得以承受机械手臂 80 摆动而不分离。本实施例中, 该盅罩 63 是预先固定于该机械手臂 80前端, 使盅罩63随着机械手臂80的动作而改变位置, 前述盅罩63与机械手臂80的固定 方式可为螺接、 锚接或卡接等。

16、方式, 但, 达成前述固定目的的方式并不以此为限, 以上所述, 是针对盅罩 63 与机械手臂 80 彼此固定而言, 当然, 该机械手臂 80 的前端亦可设计成具有 抓取机构, 使机械手臂 80 于抓取盅罩 63 后可稳固地带动盅罩 63 产生预设动作, 例如摇动 盅罩 63, 或是将盅罩 63 与盅座 61 进行结合的动作。 0046 值得注意的是, 该盅罩63与盅座61的结合是可选自螺接、 卡接等其中一方式来达 成, 而本实施例中主要是透过卡接的方式来达成。细详而言, 机械手臂 80 带动盅罩 63 迭置 于盅座 61 后, 机械手臂 80 将再驱转盅罩 63, 促使盅罩 63 底缘处的卡固。

17、单元 631 旋置卡抵 于该盅座61的卡合单元612, 让两者结合, 以及结合后得以承受机械手臂80摆动而不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 前述卡固单元631为沿径向突出的数个卡块, 卡合单元612则为与卡块相同 数目的夹槽, 在卡块嵌入夹槽时, 盅罩 63 与盅座 61 稳固结合。 0047 该 c) 摇骰步骤 : 请参阅图 7、 图 8 所示, 控制该机械手臂 80 将该骰盅 60 带离该定 位面 70 后进行摆动动作, 使骰盅 60 内的骰子 62 滚动。更详细而言, 该机械手臂 80 是将该 骰盅 60 的盅罩 63 连同盅座 61 向上带离开该定位面 70 及其定位单元 71, 且向上带离的。

18、高 度得以使骰盅60在摇动的过程中不会敲击到该定位面70或该定位单元71, 另外, 该机械手 臂 80 的动作轨迹是透过计算机控制而仿真出人工手臂摇动的型态, 使骰盅 60 的摇动接近 人工摇骰的动作。 说 明 书 CN 101658727 B4/4 页 6 0048 该d)盅座定位步骤 : 请参阅图9、 图10所示, 将摇动完成后的骰盅60的盅座61以 可分离地方式定位于该定位面70。 细详而言, 控制机械手臂80带动该骰盅60, 使其盅座61 的三定位凹槽 611 再度对应结合于该定位面 70 的三立柱 711, 借以完成盅座 61 的定位。 0049 该 e) 骰盅开启步骤 : 请参阅图。

19、 11、 图 12、 图 13、 图 14 所示, 控制机械手臂 80 将该 盅罩 63 相对盅座 61 分离, 使盅座 61 上的骰子 62 显露于外, 以供辨识装置 ( 图上未示 ) 辨 识出骰子 62 点数, 而依据辨识装置判读的结果对玩家押注的内容进行派彩, 下轮执行摇骰 动作由 b) 骰盅结合步骤开始执行。细详而言, 控制机械手臂 80 以带动盅罩 63 反向转动的 方式, 使盅罩63的卡固单元631脱离该盅座61的卡合单元612, 随后机械手臂80带动该盅 罩 63 向上移动, 使盅罩 63 完全脱离该盅座 61, 另说明的是, 辨识装置是提供自动化判读使 用, 其判读结果得以屏幕。

20、显示或发出声音或二者兼具的方式呈现, 供庄家与玩家能快速知 悉游戏结果, 当然, 在未有辨识装置搭配设置的情形下, 庄家与玩家亦能透过目视而直接知 悉游戏结果, 并自行推断出胜负。 0050 值得说明的是, 由于该盅座 61 是透过其定位凹槽 611 与定位面 70 的立柱 711 相 互结合, 而限制了该盅座61于定位面70上转动的自由, 因此, 当机械手臂80带动该盅罩63 正反向转动时, 该盅座 61 并不会随的连动, 据此, 该盅罩 63 因而能以转动的方式与盅座 61 相互脱离及结合无疑。 0051 以上所述即为本发明实施例各主要步骤的实施状态说明。 0052 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本。

21、发明主要是由 a) 盅座定位步骤 10、 b) 骰盅结合步骤 20、 c) 摇骰步骤 30、 d) 盅座定位步骤 40 以及 e) 骰盅开启步骤 50 等步骤所达成, 而其在 e) 骰盅 开启步骤50完成后, 已于前一步骤完成盅座的定位, 即d)盅座定位步骤40, 因此, 本发明在 执行摇骰动作时, 仅需在第一轮执行 a) 盅座定位步骤 10, 尔后的执行步骤中, 在 e) 骰盅开 启步骤 50 完后直接执行 b) 骰盅结合步骤 20 即可。 0053 据此, 本发明实施例中, 至少可达下述优点 : 0054 其一、 由于本发明使得在骰子游戏的过程中 ( 例如 : 摇骰、 打开骰盅等等 ), 。

22、皆是 经由计算机操控机械手臂来自动完成, 而不透过人工来达成, 因此, 除了杜绝执骰者以手法 熟练来控制骰子出现的点数之外, 更能防止以摇骰的手劲来控制庄家预期的点数, 据此, 本 发明得以有效地阻绝作弊的发生, 提高骰子游戏客观的公平性。 0055 其二、 由于在骰子游戏的过程中 ( 例如 : 摇骰、 打开骰盅等等 ), 皆是经由计算机 操控机械手臂来自动完成, 而不须聘雇专人执行摇骰、 打开骰盅等动作, 因此, 透过本发明 将得以降低骰子游戏的人事成本支出。 0056 但, 上述实施例及图示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实 施的范围, 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

23、等变化与修饰, 皆应属本发明专利涵盖 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1658727 B1/12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58727 B2/12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58727 B3/12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58727 B4/12 页 10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58727 B5/12 页 11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58727 B6/12 页 12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58727 B7/12 页 13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58727 B8/12 页 14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58727 B9/12 页 15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58727 B10/12 页 16 图 11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58727 B11/12 页 17 图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658727 B12/12 页 18 说 明 书 附 图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运动;游戏;娱乐活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