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应急救援背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应急救援背包.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253862.X (22)申请日 2016.03.30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鸿盈鸿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112 广东省深圳市布吉街道百鸽 笼京南工业区5号5楼南边 (72)发明人 季忠剑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50219 代理人 刘立春 (51)Int.Cl. A45F 3/04(2006.01) A45C 13/26(2006.01) A45C 15/00(2006.01) G08B 7/06(2006.01) (54)实用。
2、新型名称 新型应急救援背包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应急救援背包, 包括包体及两根背带, 所述包体内设有GPS定位 装置、 无线信号发射装置, 包体的正面设有若干 反光条; 所述背带上设有气囊, 所述气囊呈倒 “U” 形, 所述气囊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背带上, 所述气囊的顶端绕过脖子, 所述气囊上设有快充 装置、 放气阀及吹气管, 所述吹气管的端部设有 单向阀; 所述两根背带之间还设有两组固定扣; 所述包体的中部还设有水平的横杆, 所述包体的 两侧设有伸缩杆, 所述伸缩杆的中部通过转轴分 别活动连接至横杆的两端, 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均 可伸缩, 所述伸缩杆与横杆垂直。 本实用新型。
3、的 应急救援背包, 将伸缩杆伸出且横放, 可以防止 人员在野外掉入泥潭、 冰窟、 流沙坑等危险地带, 竖放时也可为人员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 有助于 涉水等复杂的前进环境。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CN 205513118 U 2016.08.31 CN 205513118 U 1.新型应急救援背包, 包括包体(1)及两根背带(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体(1)内设有 GPS定位装置、 无线信号发射装置, 包体(1)的正面设有若干反光条(11); 所述背带(2)上设 有气囊(3), 所述气囊(3)呈倒 “U” 形, 所述气囊(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背带(2)上, 所 述气囊(。
4、3)的顶端绕过脖子, 所述气囊(3)上设有快充装置(31)、 放气阀(32)及吹气管(33), 所述吹气管(33)的端部设有单向阀(34); 所述两根背带(2)之间还设有两组固定扣(4); 所 述包体(1)的中部还设有水平的横杆(5), 所述包体(1)的两侧设有伸缩杆(6), 所述伸缩杆 (6)的中部通过转轴分别活动连接至横杆(5)的两端, 所述伸缩杆(6)的两端均可伸缩, 所述 伸缩杆(6)与横杆(5)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应急救援背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快充装置(31)与放气阀 (32)均设置在靠近背带(2)下端的位置, 所述吹气管(33)设置在靠近背带(2)上端的位置。 。
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应急救援背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杆(5)为7075型合金 杆, 所述伸缩杆(6)为7075型合金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应急救援背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杆(6)两端都缩进 去时, 其长度小于等于包体(1)的高度。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513118 U 2 新型应急救援背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应急救援背包。 背景技术 0002 应急救援包是一种在灾难来临时可以紧急救援的背包(在灾难来临时能够第一时 间自救互救的背包), 它能在突遇危害的第一时间里最大限度的保护你的生命受到最低成 度的伤害。 在我们。
6、生活的大环境中, 地震、 火灾、 泥石流、 海啸等各种自然灾害, 而据统计, 在 各种灾难中, 间接伤亡人数通常是直接伤亡人数的3-4倍, 也就是说在灾难发生后, 许多人 本来是有机会避免伤亡的, 只是缺少自救和互救的工具失去了最佳的黄金生存期。 随着国 民安全防患意识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注重安全, 不仅提高个人的安全防范意 识、 掌握自救互救的方法, 并且完善个人和家庭的救灾防患设施, 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现有 市面上使用的应急救援包没有统一的规格和功能, 主要以多工具和多功能袋为主, 但是缺 少一种针对恶劣环境, 例如沼泽、 冰原时, 能够预防事故发生的背包。 另外, 野外遇到。
7、事故, 如何快速的转移伤者也是现在的应急背包没有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针对恶劣环境能够预防事故发生, 且能够快速 转移伤者的背包。 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新型应急救援背包, 包括包体及两根背 带, 所述包体内设有GPS定位装置、 无线信号发射装置, 包体的正面设有若干反光条; 所述背 带上设有气囊, 所述气囊呈倒 “U” 形, 所述气囊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背带上, 所述气囊 的顶端绕过脖子, 所述气囊上设有快充装置、 放气阀及吹气管, 所述吹气管的端部设有单向 阀; 所述两根背带之间还设有两组固定扣; 所述包体的中部还设有。
8、水平的横杆, 所述包体的 两侧设有伸缩杆, 所述伸缩杆的中部通过转轴分别活动连接至横杆的两端, 所述伸缩杆的 两端均可伸缩, 所述伸缩杆与横杆垂直。 0005 进一步的, 所述快充装置与放气阀均设置在靠近背带下端的位置, 所述吹气管设 置在靠近背带上端的位置。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横杆为7075型合金杆, 所述伸缩杆为7075型合金杆。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伸缩杆两端都缩进去时, 其长度小于等于包体的高度。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 一、 本实用新型的应急救援背包, 将伸缩杆伸出且横放, 可以防止人员在野外掉入 泥潭、 冰窟、 流沙坑等危险。
9、地带, 竖放时也可为人员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 有助于涉水等复 杂的前进环境。 0010 二、 本实用新型的应急救援背包, GPS定位装置、 无线信号发射装置、 气囊等也可实 现基本的救援求援功能。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513118 U 3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横放状态图; 0013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0015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
10、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6 如图1、 图2及图3所示, 新型应急救援背包, 包括包体1及两根背带2, 所述包体1内 设有GPS定位装置、 无线信号发射装置, 包体1的正面设有若干反光条11; 所述背带2上设有 气囊3, 所述气囊3呈倒 “U” 形, 所述气囊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背带2上, 所述气囊3的顶 端绕过脖子, 所述气囊3上设有快充装置31、 放气阀32及吹气管33, 所述吹气管33的端部设 有单向阀34; 所述两根背带2之间还设有两组固定扣4; 所述包体1的中部还设有水平的横杆 5, 所述包体1的两侧设有伸缩杆6, 所述伸缩杆。
11、6的中部通过转轴分别活动连接至横杆5的两 端, 所述伸缩杆6的两端均可伸缩, 所述伸缩杆6与横杆5垂直。 所述快充装置31与放气阀32 均设置在靠近背带2下端的位置, 所述吹气管33设置在靠近背带2上端的位置。 所述横杆5为 7075型合金杆, 所述伸缩杆6为7075型合金杆。 所述伸缩杆6两端都缩进去时, 其长度小于等 于包体1的高度。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513118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5 CN 205513118 U 5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6 CN 205513118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7 CN 205513118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