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磁控健身车。
背景技术
利用各种体育器械可以帮助人们达到锻炼身体的作用,磁控健身车就是一 种,磁控健身车在运动科学领域叫做功率自行车,其分为直立式和背靠式健身车 两种,主要模拟户外自行车骑行的方式,以适当的强度来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心 脏、肺部和血管的功能,以改善人体体质的目的。
各种式样的磁控健身车的车架是由各种管状支架制作,因为管状支架具有结 构结实轻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健身车,有方管、圆管,以及异型管等, 通过进行焊接、铆接、螺栓固定等方式组装成自行车的车体结构,在此结构基础 上安装一些运动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因为运动部件传导动能,使车体各部件有 摩擦和撞击,健身车会产生震动和噪音,其管状支架是空心结构,本身会产生噪 音,也会因此放大噪音,影响使用者心情,还影响周围环境,影响锻炼效果。
所谓磁控的结构是:如图6所示,磁控轮18由铸铁飞轮22、飞轮边缘包覆 的导电层21(铝板或铜板)及磁铁组件23组成。磁铁飞轮提供惯性,并起了导 磁体作用,形成磁场。导电层的铝板或铜板会通过飞轮的旋转,切割磁场产生磁 控阻力。另外,市场现有的健身车座垫表面较硬,普通座垫多为海绵填充,座垫 弹性不够,座垫承托力度不够,人们在使用这些普通座垫时,长时间锻炼更容易 使得臀部产生麻木和不适感。同时,我们发现使用者快速骑行时,身体前倾,臀 部同样会随身体偏离座垫,臀部并不能完全地与座垫贴合,因此普通座垫不能很 好的承托臀部曲线,不能很好的承托身体负重,人们在长时间使用这些座垫时, 更容易产生疲劳。同时,普通车座前端无释放压力的凹槽,易造成人体会阴区的 压迫和麻木,这样的座垫长时间使用对人体的坐骨生殖区血液循环和性能力都有 一定的影响,而且,普通座垫无凹槽不通风,座垫与皮肤接触时不透气,易闷热, 不易长时间锻炼使用。其次,普通座垫前端两侧收窄时没有过渡地带,使用者在 锻炼时易摩擦大腿两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控健身车,简化车体框架,减少部件结合 点,减少噪音车座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学,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磁控健身车,包括主架、LED电子显示仪、车座、车箱体、底 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箱体通过底盘与主架底部镶嵌安装成整体,车箱体内由 飞轮架支撑大飞轮及磁体架、斜架支撑曲轴、及同轴安装的小轮、脚蹬,飞轮架、 斜架固定在长方形板上、并通过底盘嵌入主架底坐内,车座调节管插入斜架内, 车调节管的顶部连接车座,主架立臂内有导线连通LED电子显示仪与底盘内小马 达和磁体架;作为外壳的两件车箱体相对嵌合在车座下方、底盘之上。
车座形状:车座由中间部位和两侧翘片缝合,中间有前凸后凹曲面,凹位有 长孔,在中间凹位的两侧边与两侧翘片结合,形成后部两侧翘突曲面。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在不改变传统磁控健身车工作原理与内部构造的基础 上,对磁控健身车主架与车箱体两部分组合成一体式的车架。内部运动部件与结 构还是采用磁体及旋转飞轮、皮带,随脚踏曲轴一起运动,LED电子显示仪外接 电源,在支架内腔连通电路,控制小马达,小马达再传达指令调控旋转飞轮与磁 控组之间的距离,通过距离的变化使得旋转飞轮和磁控组之间的阻力产生变化, 从而来调控阻力大小。因为皮带长度固定,有一定的拉伸力,通过调节旋转飞轮 与磁控组的距离来调节皮带与轮之间的摩擦力大小来调节磁控健身车的阻力大 小,以便设置不同的阻力段,调节骑行力度。座垫前端从后部开始缓慢收窄的设 计,在座垫前端形成了一个收窄的缓冲区域,区别了普通车座前端没有过渡的设 计,保证长时间骑行不摩擦大腿两侧,图4中各图展示了座垫后端椭圆形圆润 凸起的设计,极佳弹性,完好的贴合臀部曲线,增加了臀部受力面积使运动更加 轻松。是针对普通座垫不能与臀部完好贴合这一问题的重大改进。座垫中间透气 的椭圆形凹槽设计,相比普通车座来讲减少了前列腺的顶部的压力,可以避免压 迫关键部位。同时,为座垫提供了空气动力学接触,减少闷热感,保持臀部长时 间的干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磁控健身车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磁控健身车的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磁控健身车主架示意图;
图4a为本磁控健身车车座立体示意图;
图4b为本磁控健身车车座俯视图;
图4c为本磁控健身车车座轴向侧视图;
图5为本磁控健身车底盘轴向侧视图;
图6为现有技术大飞轮及磁体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磁控健身车,见附图1~6,包括把手组1、主架7、LED电子显 示仪2、车座4、车箱体5、底盘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箱体5通过底盘3与主 架7底部镶嵌安装成整体,见图1、2,组装时,将所述与大飞轮支架20和斜架 19固定为一体的长方形板嵌入在底盘3的长方形槽中,大飞轮支架20中安装的 大飞轮18通过皮带16连接小轮17及脚踏曲轴6、斜架19支撑脚蹬曲轴6及同 轴安装的小轮17,车座调节管8插入斜架19内,车座调节管8的顶部连接车座 4,主架7立臂内有导线连通LED电子显示仪2与底盘3内小马达15和磁体架 23;作为外壳的两件车箱体5相对嵌合在车座4下方、底盘3之上。
车座形状见图4a、4b、4c,其特征在于车座4表层有两部分:由中间部位9 和两侧翘片11缝合,车座4的中间部位9前宽后窄、并且形成前面凸起高于中 间的凹曲面,在凹曲面有轴向椭圆形透气孔14,在凹曲面的后部变窄、有弧线 外展;中间部位9变窄后部两侧边与两侧翘片11结合。图2中车座4由四层材 料构成,表层下的填充材料层10表面呈圆孔状,透气感强,加强了座垫承托弹 性,与普通座垫较硬的海绵填充有区别。车座4的第三层是碳纤维加强的底板 12,相对于普通车座更加牢靠,增加座垫承重力度。第四层座弓13相对于普通 座弓更加坚固,在骑行运动时起到了缓冲、减震的作用。车座4的其余三层共同 与表层构成一致的后部两侧翘突、中间凹的曲面。
底盘3的形状:见图5,底盘3外周与主架7的底座同为椭圆形,侧壁上也 有相对应螺孔,底盘3内有长方形槽,用于使与大飞轮支架20和斜架19固定为 一体的长方形板嵌入。
主架7的形状:见图3,竖起的立臂下端连接底坐、上端连接LED电子显示 仪2的固定托,其底坐与底盘3形状相同,大于并容纳底盘3;立臂为半圆管状, 上端为锐角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