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健身车的智能调节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适用于健身车的智能调节结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947404.1 (22)申请日 2015.11.25 A63B 22/06(2006.01) (73)专利权人 湖州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 吴兴科技创业园 35 号标准厂房 3 层 A 区 (72)发明人 刘宗钦 沈建华 吴云龙 顾佳敏 (74)专利代理机构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33232 代理人 赵卫康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适用于健身车的智能调节结构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适用于健身车的智能调节结构。本实。
2、用新型通 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 一种适用于健身车 的智能调节结构, 包含车轮, 所述车轮包含前轮和 后轮, 至少一个所述车轮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车 轮离地间隙的调节装置, 所述调节装置包含穿过 所述车轮轮心的连接轴、 与所述连接轴两端连接 且向下方延伸的两个强化杆、 与两个所述强化杆 共同连接的连接块和在外置的驱动装置驱动下能 伸缩的伸缩柱, 所述强化杆与所述连接块之间连 有避震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 健身车的智能调节结构, 能通过外置的驱动结构 调节角度来模拟上坡下坡, 并能自动识别当前坡 度。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
3、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5379597 U 2016.07.13 CN 205379597 U 1.一种适用于健身车的智能调节结构, 包含车轮 (1) , 所述车轮 (1) 包含前轮 (11) 和后 轮 (12) ,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车轮 (1) 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车轮 (1) 离地间隙的调节 装置 (3) , 所述调节装置 (3) 包含穿过所述车轮 (1) 轮心的连接轴 (31) 、 与所述连接轴 (31) 两 端连接且向下方延伸的两个强化杆 (32) 、 与两个所述强化杆 (32) 共同连接的连接块 (33) 和 在外置的驱动装置驱动下能伸缩的伸缩。
4、柱 (34) , 所述强化杆 (32) 与所述连接块 (33) 之间连 有避震杆 (5) , 所述伸缩柱 (34) 上端面与所述连接块 (33) 连接, 下端面连接有由弹性材料制 成的弹性垫 (6) , 所述强化杆 (32) 上设有能感应角度变化的感应器 (2)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健身车的智能调节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化杆 (32) 上连接有安装架 (21) , 所述感应器 (2) 安装在所述安装架 (21) 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健身车的智能调节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化杆 (32) 至少一端上设有限位架 (7) 。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
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健身车的智能调节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车轮 (1) 还连接有倾斜设置, 用于强化支撑的侧向支撑装置 (4)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健身车的智能调节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向支 撑装置 (4) 包括能伸缩的伸缩中杆 (41) 和位于所述伸缩中杆 (41) 旁侧的侧固定板 (42) , 所 述伸缩中杆 (41) 上设有多个向靠近所述侧固定板 (42) 方向延伸的延伸板 (411) , 所述侧固 定板 (42) 上铰接有多个向所述伸缩中杆 (41) 方向靠近且用于与所述延伸板 (411) 抵触的抵 触板 (421) , 多个所述抵触板 (421) 共同连接联。
6、动杆 (43) , 所述联动杆 (43) 能调节所述抵触 板 (421) 的延伸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健身车的智能调节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板 (411) 延伸方向与所述伸缩中杆 (41) 倾斜, 向靠近所述侧固定板 (42) 方向逐渐向下方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健身车的智能调节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固定 板 (42) 为两个, 所述伸缩中杆 (41) 位于两个所述侧固定板 (42) 中间。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379597 U 2 一种适用于健身车的智能调节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领域,。
7、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健身车的智能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 特别是白领阶层, 平时的运 动较少, 越来越习惯在闲暇时间健身锻炼, 在这样的背景下, 健身设备和器材的销售与研发 也得到了发展。 健身车能有效锻炼人们腿部肌肉, 是人们喜欢的健身器材之一, 但是现有的 健身车的功能比较单一, 由于健身车的锻炼是有氧运动, 需要长时间锻炼, 功能单一的健身 车在长时间锻炼之后枯燥乏味, 运动趣味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健身车的智能调节结构, 能通过外置的驱动 结构调节角度来模拟上坡下坡, 并能自动识别当前。
8、坡度。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健身车 的智能调节结构, 包含车轮, 所述车轮包含前轮和后轮, 至少一个所述车轮上设有用于调节 所述车轮离地间隙的调节装置, 所述调节装置包含穿过所述车轮轮心的连接轴、 与所述连 接轴两端连接且向下方延伸的两个强化杆、 与两个所述强化杆共同连接的连接块和在外置 的驱动装置驱动下能伸缩的伸缩柱, 所述强化杆与所述连接块之间连有避震杆, 所述伸缩 柱上端面与所述连接块连接, 下端面连接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垫, 所述强化杆上设有 能感应角度变化的感应器。 0005 所述强化杆由金属材料制成, 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防。
9、止所述车轮不稳, 所述伸缩柱 在外置的驱动装置下伸缩变化长短, 这里可以是电机也可以是油缸, 所述伸缩柱长度变化, 将所述连接块顶起, 从而改变了所述前轮或者所述后轮的离地间隙, 自然改变了整个健身 车的角度, 模拟上坡或者下坡的感觉, 所述感应器感应到角度变化, 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来 改变健身车的阻力, 模拟上下坡的阻力变化, 增加健身的趣味性, 所述车轮具备一定重量, 所述弹性垫起到减震消音保护设备的作用。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 所述强化杆上连接有安装架, 所述感应器安装在所述安 装架上。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 所述强化杆至少一端上设有限位架。 0008 作为本实用。
10、新型的优选, 所述车轮还连接有倾斜设置, 用于强化支撑的侧向支撑 装置。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 所述侧向支撑装置包括能伸缩的伸缩中杆和位于所述伸 缩中杆旁侧的侧固定板, 所述伸缩中杆上设有多个向靠近所述侧固定板方向延伸的延伸 板, 所述侧固定板上铰接有多个向所述伸缩中杆方向靠近且用于与所述延伸板抵触的抵触 板, 多个所述抵触板共同连接联动杆, 所述联动杆能调节所述抵触板的延伸方向。 0010 由于所述车轮重量较大, 为了支撑稳定性, 不仅依靠所述调节装置的支撑, 还需要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379597 U 3 侧向的所述侧向支撑装置提供的支撑, 所述伸缩中杆能。
11、伸缩, 来适应不同角度不同离地距 离的所述车轮, 当所述伸缩中杆需要伸缩的时候, 所述联动杆移动, 带动所述抵触板转开, 不与所述延伸板抵触, 当所述车轮离地间隙调整完成, 所述伸缩长杆需要固定, 不再伸缩的 时候, 所述联动杆移动, 带动所述抵触板旋转, 与所述延伸板抵触, 完成对所述伸缩长杆的 支撑固定。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 所述延伸板延伸方向与所述伸缩中杆倾斜, 向靠近所述 侧固定板方向逐渐向下方倾斜。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 所述侧固定板为两个, 所述伸缩中杆位于两个所述侧固 定板中间。 0013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 1、 所述车。
12、轮的离地间隙可调, 从而改变整个健身车的车身角度, 模拟上坡下坡, 增 加运动趣味性。 0015 2、 所述感应器能检测角度, 从而改变阻力, 模拟上下坡状态。 0016 3、 所述避震杆提供一定的避震。 0017 4、 所述弹性垫消音防震。 0018 5、 所述侧向支撑装置能在侧方向强化对所述车轮的支撑。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实施例1的前轮的立体示意图; 0020 图2是后轮的立体示意图; 0021 图3是其中一个车轮的示意图; 0022 图4是侧向支撑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0023 图中: 0024 1、 车轮, 11、 前轮, 12、 后轮, 2、 感应器, 21、 安装架, 3、 。
13、调节装置, 31、 连接轴, 32、 强 化杆, 33、 连接块, 34、 伸缩柱, 4、 侧向支撑装置, 41、 伸缩中杆, 411、 延伸板, 42、 侧固定板, 421、 抵触板, 43、 联动杆, 5、 避震杆, 6、 弹性垫, 7、 限位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 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但 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7 实施例1, 如图1、 图2和图3所示: 一种适。
14、用于健身车的智能调节结构, 包含车轮1, 车轮1包含前轮11和后轮12, 至少一个车轮1上设有用于调节车轮1离地间隙的调节装置3, 调节装置3包含穿过车轮1轮心的连接轴31、 与连接轴31两端连接且向下方延伸的两个强化 杆32、 与两个强化杆32共同连接的连接块33和在外置的驱动装置驱动下能伸缩的伸缩柱 34, 强化杆32与连接块33之间连有避震杆5, 伸缩柱34上端面与连接块33连接, 下端面连接 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垫6, 强化杆32上设有能感应角度变化的感应器2。 强化杆32由金 属材料制成, 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防止车轮1不稳, 伸缩柱34在外置的驱动装置下伸缩变化 说 明 书 2/。
15、3 页 4 CN 205379597 U 4 长短, 这里可以是电机也可以是油缸, 伸缩柱34长度变化, 将连接块33顶起, 从而改变了前 轮11或者后轮12的离地间隙, 自然改变了整个健身车的角度, 模拟上坡或者下坡的感觉, 感 应器2感应到角度变化, 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来改变健身车的阻力, 模拟上下坡的阻力变 化, 增加健身的趣味性, 车轮1具备一定重量, 弹性垫6起到减震消音保护设备的作用。 0028 强化杆32上连接有安装架21, 感应器2安装在安装架21上。 强化杆32至少一端上设 有限位架7。 0029 如图4所示: 车轮1还连接有倾斜设置, 用于强化支撑的侧向支撑装置4。 侧向支。
16、撑 装置4包括能伸缩的伸缩中杆41和位于伸缩中杆41旁侧的侧固定板42, 伸缩中杆41上设有 多个向靠近侧固定板42方向延伸的延伸板411, 侧固定板42上铰接有多个向伸缩中杆41方 向靠近且用于与延伸板411抵触的抵触板421, 多个抵触板421共同连接联动杆43, 联动杆43 能调节抵触板421的延伸方向。 由于车轮1重量较大, 为了支撑稳定性, 不仅依靠调节装置3 的支撑, 还需要侧向的侧向支撑装置4提供的支撑, 伸缩中杆41能伸缩, 来适应不同角度不 同离地距离的车轮1, 当伸缩中杆41需要伸缩的时候, 联动杆43移动, 带动抵触板421转开, 不与延伸板411抵触, 当车轮1离地间隙调整完成, 伸缩长杆41需要固定, 不再伸缩的时候, 联动杆43移动, 带动抵触板421旋转, 与延伸板411抵触, 完成对伸缩长杆41的支撑固定。 延 伸板411延伸方向与伸缩中杆41倾斜, 向靠近侧固定板42方向逐渐向下方倾斜, 侧固定板42 为两个, 伸缩中杆41位于两个侧固定板42中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379597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5379597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5379597 U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5379597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