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记分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子记分牌.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795749.9 (22)申请日 2017.07.03 (73)专利权人 四川忆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 街道长城路一段187号 (72)发明人 胡柯 李华刚 傅成洪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1)Int.Cl. A63B 71/06(2006.01) G09F 9/33(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电子记分牌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
2、子记分牌, 包括显 示单元、 安装底架、 红外遥控单元、 电池放置盒和 遥控器, 所述红外遥控单元包括红外遥控单元红 外通讯模块和红外遥控感应头, 所述显示单元位 于安装底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记分牌可以主 动发光, 具有操作便捷、 观众观看方便等特点, 适 合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CN 207153069 U 2018.03.30 CN 207153069 U 1.一种电子记分牌,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控板(1)、 显示模块(2)和安装底架(3), 所述主 控板(1)和显示模块(2)之间通过16P排线连接, 所述主控板(1)、 显示模块(2)分别通过M3螺 杆与。
3、安装底架(3)连接; 所述主控板(1)上设有红外接收和供电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记分牌,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底架(3)上设有吊装连 接点(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记分牌,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底架(3)上设有与外部 三脚架的连接点(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记分牌,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底架(3)上设有外部充 电宝放置装置(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记分牌,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底架(3)上设有USB供电 接口(7)。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153069 U 2 一种电子记分牌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
4、新型涉及一种记分牌, 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电子记分牌。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现有技术中的记分牌大多采用的是翻记分牌, 该产品由3部分组成: 数字、 支 架和铁圈, 通过裁判的指示, 手动记分。 该产品只能手动操作, 操作繁琐, 只能通过反射环境 光线, 才能观看, 存在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记分牌, 该产品通过LED发光技术作为显示, 单片机作为显示控制及通讯控制, 红外发射和接收作为人机交互的方式。 0004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达到上述技术效果, 其技术方案具体为: 0005 一种电子记分牌, 包括主控板1、 显示模块2和安装底架3,。
5、 所述主控板1和显示模块 2之间通过16P排线连接, 所述主控板1、 显示模块2分别通过M3螺杆与安装底架3连接。 0006 进一步, 所述主控板1上设有红外接收和供电接口。 0007 进一步, 所述安装底架3上设有吊装连接点4。 0008 进一步, 所述安装底架3上设有与外部三脚架的连接点5。 0009 进一步, 所述安装底架3上设有外部充电宝放置装置6。 0010 进一步, 所述安装底架3上设有USB供电接口7。 0011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记分牌可以主动发光, 具有操作便捷、 观众观看方便等特点, 适 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
6、型电子记分牌的结构图; 图1a是背面, 图1b是侧面, 图1c是底面;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记分牌的主控板和显示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记分牌的主控板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 如图1所示, 一种电子记分牌, 包括主控板1、 显示模块2和安装底架3, 所述主控板1 和显示模块2之间通过16P排线连接, 所述主控板1、 显示模块2分别通过M3螺杆与安装底架3 连接。 0018 所述主控板1上设有红外接收和供电接口。 0019 所述。
7、安装底架3上设有吊装连接点4。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7153069 U 3 0020 所述安装底架3上设有与外部三脚架的连接点5。 0021 所述安装底架3上设有外部充电宝放置装置6。 0022 所述安装底架3上设有USB供电接口7。 0023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 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显而易见地得到 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7153069 U 4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5 CN 207153069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6 CN 207153069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7 CN 207153069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