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子仪器配套使用的手提包.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665730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1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595573.7

申请日:

20180424

公开号:

CN208339108U

公开日:

201901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5C11/00,A45C13/00

主分类号:

A45C11/00,A45C13/00

申请人:

洛阳永释养生保健服务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义乐,任宏伟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沙厂南路30号院4幢7-601

优先权:

CN201820595573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滨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便携式电子仪器配套使用的手提包,底板的下表面位于长方形四个顶点位置设置四个支筒,支筒的下端中部设置支脚孔,支脚孔内设置支脚,底部弹簧的上端与底板对应固定,底板的上表面均匀分布至少十个减震弹簧,连接板的上表面与减震固定槽的下端对应固定,左滑板和右滑板的凹面区域构成滑动区域,连接板和减震固定槽两端分别设置于左滑板和右滑板的滑动区域内,左滑板和右滑板的外侧端面均设置气囊,左滑板和右滑板的前后两侧之间均设置气囊,四个气囊包裹底板、连接板、减震弹簧、减震固定槽、左滑板和右滑板构成长方体的储物空腔,左滑板和右滑板的上端之间设置顶板,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便携式电子仪器配套使用的手提包,是由:气囊(1)、支筒(2)、底部弹簧(21)、支脚(22)、底板(3)、连接板(4)、减震弹簧(5)、减震固定槽(6)、左滑板(7)、右滑板(8)、顶板(9)、固定卡(10)、提手(11)、吊耳(12)、肩带(13)构成;其特征在于:底板(3)的下表面位于长方形四个顶点位置设置四个支筒(2),支筒(2)为开口向上的桶形结构,支筒(2)的下端中部设置支脚孔,支脚孔内设置支脚(22),支脚(22)为圆柱体的上端设置凸缘构成,支脚(22)的上端设置于支筒(2)内,支筒(2)内设置底部弹簧(21),底部弹簧(21)的上端与底板(3)对应固定,底部弹簧(21)的下端与支脚(22)的上端面对应固定,底板(3)的上表面均匀分布至少十个减震弹簧(5),至少十个减震弹簧(5)的上端设置连接板(4),连接板(4)的两端设置凹槽,连接板(4)与底板(3)平行设置,连接板(4)的上表面与减震固定槽(6)的下端对应固定,减震固定槽(6)为上端开口的空心梯形体,减震固定槽(6)的俯视结构为Ⅱ形,底板(3)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垂直于底板(3)的左滑板(7)和右滑板(8),左滑板(7)和右滑板(8)的横截面为M形,左滑板(7)和右滑板(8)的凹面区域构成滑动区域,连接板(4)和减震固定槽(6)两端分别设置于左滑板(7)和右滑板(8)的滑动区域内,使连接板(4)和减震固定槽(6)上下移动,左滑板(7)和右滑板(8)的外侧端面均设置气囊(1),左滑板(7)和右滑板(8)的前后两侧之间均设置气囊(1),四个气囊(1)包裹底板(3)、连接板(4)、减震弹簧(5)、减震固定槽(6)、左滑板(7)和右滑板(8)构成长方体的储物空腔,左滑板(7)和右滑板(8)的上端之间设置顶板(9),顶板(9)的上方设置至少三个按键口,左滑板(7)和右滑板(8)外侧端面两个气囊(1)的上部设置一对吊耳(12),一对吊耳(12)的吊孔之间设置肩带(13),左滑板(7)和右滑板(8)前后两侧之间的两个气囊(1)上部均设置一对固定卡(10),不在同一气囊(1)上的两个固定卡(10)之间通过皮带对应扣合,使顶板(9)始终位于同一位置,同一气囊(1)上的两个固定卡(10)之间设置提手(1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经络修复的携带包裹,尤其是一种便携式电子仪器配套使用的手提包。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人体经络修复仪通常是散装的,没有相应的配套的手提包,医生在出行给病人治疗的时候,通常需要自己找包裹进行装袋,如果行驶的过程中发生包裹断裂或者意外滑落的情况容易损伤机器,从而导致机器的损坏,更严重的会直接报废,给医生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同时,耽误了治疗时间,给患者造成极大的不便,怎样解决人体经络修复仪携带过程中容易出现脱落导致损坏的问题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一种便携式电子仪器配套使用的手提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仪器配套使用的手提包,有效的防止了落地后人体经络修复仪摔坏的问题,给医护人员的出行带了极大的方便,顶板的上方有至少三个按键口,按键口漏出开关和连接口,不用掏出人体经络修复仪就能使用,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电子仪器配套使用的手提包,是由:气囊、支筒、底部弹簧、支脚、底板、连接板、减震弹簧、减震固定槽、左滑板、右滑板、顶板、固定卡、提手、吊耳、肩带构成;底板的下表面位于长方形四个顶点位置设置四个支筒,支筒为开口向上的桶形结构,支筒的下端中部设置支脚孔,支脚孔内设置支脚,支脚为圆柱体的上端设置凸缘构成,支脚的上端设置于支筒内,支筒内设置底部弹簧,底部弹簧的上端与底板对应固定,底部弹簧的下端与支脚的上端面对应固定,底板的上表面均匀分布至少十个减震弹簧,至少十个减震弹簧的上端设置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设置凹槽,连接板与底板平行设置,连接板的上表面与减震固定槽的下端对应固定,减震固定槽为上端开口的空心梯形体,减震固定槽的俯视结构为Ⅱ形,底板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垂直于底板的左滑板和右滑板,左滑板和右滑板的横截面为M形,左滑板和右滑板的凹面区域构成滑动区域,连接板和减震固定槽两端分别设置于左滑板和右滑板的滑动区域内,使连接板和减震固定槽上下移动,左滑板和右滑板的外侧端面均设置气囊,左滑板和右滑板的前后两侧之间均设置气囊,四个气囊包裹底板、连接板、减震弹簧、减震固定槽、左滑板和右滑板构成长方体的储物空腔,左滑板和右滑板的上端之间设置顶板,顶板的上方设置至少三个按键口,左滑板和右滑板外侧端面两个气囊的上部设置一对吊耳,一对吊耳的吊孔之间设置肩带,左滑板和右滑板前后两侧之间的两个气囊上部均设置一对固定卡,不在同一气囊上的两个固定卡之间通过皮带对应扣合,使顶板始终位于同一位置,同一气囊上的两个固定卡之间设置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研发了一种便携式电子仪器配套使用的手提包,手提包与人体经络修复仪配套使用,充分的解决了携带人体经络修复仪出诊不方便,且容易摔坏的问题,如果行驶的过程中发生意外滑落的情况,支脚先受力传给底部弹簧进行第一次减震,底部弹簧把力传给底板,由底板上方的减震弹簧进行第二次减震,减震固定槽采用不锈钢包裹软橡胶制作,对人体经络修复仪进行第三次减震,手提包如果发生翻转,则由外周的气囊进行减震,有效的防止了落地后人体经络修复仪摔坏的问题,给医护人员的出行带了极大的方便,顶板的上方有至少三个按键口,按键口漏出开关和连接口,不用掏出人体经络修复仪就能使用,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中:气囊1、支筒2、底部弹簧21、支脚22、底板3、连接板4、减震弹簧5、减震固定槽6、左滑板7、右滑板8、顶板9、固定卡10、提手11、吊耳12、肩带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底板3的下表面位于长方形四个顶点位置设置四个支筒2,支筒2为开口向上的桶形结构,支筒2的下端中部设置支脚孔,支脚孔内设置支脚22,支脚22为圆柱体的上端设置凸缘构成,支脚22的上端设置于支筒2内,支筒2内设置底部弹簧21,底部弹簧21的上端与底板3对应固定,底部弹簧21的下端与支脚22的上端面对应固定,底板3的上表面均匀分布至少十个减震弹簧5,至少十个减震弹簧5的上端设置连接板4,连接板4的两端设置凹槽,连接板4与底板3平行设置,连接板4的上表面与减震固定槽6的下端对应固定,减震固定槽6为上端开口的空心梯形体,减震固定槽6的俯视结构为Ⅱ形,底板3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垂直于底板3的左滑板7和右滑板8,左滑板7和右滑板8的横截面为M形,左滑板7和右滑板8的凹面区域构成滑动区域,连接板4和减震固定槽6两端分别设置于左滑板7和右滑板8的滑动区域内,使连接板4和减震固定槽6上下移动,左滑板7和右滑板8的外侧端面均设置气囊1,左滑板7和右滑板8的前后两侧之间均设置气囊1,四个气囊1包裹底板3、连接板4、减震弹簧5、减震固定槽6、左滑板7和右滑板8构成长方体的储物空腔,左滑板7和右滑板8的上端之间设置顶板9,顶板9的上方设置至少三个按键口,左滑板7和右滑板8外侧端面两个气囊1的上部设置一对吊耳12,一对吊耳12的吊孔之间设置肩带13,左滑板7和右滑板8前后两侧之间的两个气囊1上部均设置一对固定卡10,不在同一气囊1上的两个固定卡10之间通过皮带对应扣合,使顶板9始终位于同一位置,同一气囊1上的两个固定卡10之间设置提手11。

一种便携式电子仪器配套使用的手提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便携式电子仪器配套使用的手提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便携式电子仪器配套使用的手提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便携式电子仪器配套使用的手提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便携式电子仪器配套使用的手提包.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595573.7 (22)申请日 2018.04.24 (73)专利权人 洛阳永释养生保健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沙厂南 路30号院4幢7-601 (72)发明人 李义乐 任宏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401 代理人 王滨生 (51)Int.Cl. A45C 11/00(2006.01) A45C 13/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便携。

2、式电子仪器配套使用的手提包 (57)摘要 一种便携式电子仪器配套使用的手提包, 底 板的下表面位于长方形四个顶点位置设置四个 支筒, 支筒的下端中部设置支脚孔, 支脚孔内设 置支脚, 底部弹簧的上端与底板对应固定, 底板 的上表面均匀分布至少十个减震弹簧, 连接板的 上表面与减震固定槽的下端对应固定, 左滑板和 右滑板的凹面区域构成滑动区域, 连接板和减震 固定槽两端分别设置于左滑板和右滑板的滑动 区域内, 左滑板和右滑板的外侧端面均设置气 囊, 左滑板和右滑板的前后两侧之间均设置气 囊, 四个气囊包裹底板、 连接板、 减震弹簧、 减震 固定槽、 左滑板和右滑板构成长方体的储物空 腔, 左滑板。

3、和右滑板的上端之间设置顶板, 大大 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8339108 U 2019.01.08 CN 208339108 U 1.一种便携式电子仪器配套使用的手提包, 是由: 气囊(1)、 支筒(2)、 底部弹簧(21)、 支 脚(22)、 底板(3)、 连接板(4)、 减震弹簧(5)、 减震固定槽(6)、 左滑板(7)、 右滑板(8)、 顶板 (9)、 固定卡(10)、 提手(11)、 吊耳(12)、 肩带(13)构成; 其特征在于: 底板(3)的下表面位于 长方形四个顶点位置设置四个支筒(2), 支筒(2)为开口向上的桶形结构, 支。

4、筒(2)的下端中 部设置支脚孔, 支脚孔内设置支脚(22), 支脚(22)为圆柱体的上端设置凸缘构成, 支脚(22) 的上端设置于支筒(2)内, 支筒(2)内设置底部弹簧(21), 底部弹簧(21)的上端与底板(3)对 应固定, 底部弹簧(21)的下端与支脚(22)的上端面对应固定, 底板(3)的上表面均匀分布至 少十个减震弹簧(5), 至少十个减震弹簧(5)的上端设置连接板(4), 连接板(4)的两端设置 凹槽, 连接板(4)与底板(3)平行设置, 连接板(4)的上表面与减震固定槽(6)的下端对应固 定, 减震固定槽(6)为上端开口的空心梯形体, 减震固定槽(6)的俯视结构为形, 底板(3)。

5、 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垂直于底板(3)的左滑板(7)和右滑板(8), 左滑板(7)和右滑板(8) 的横截面为M形, 左滑板(7)和右滑板(8)的凹面区域构成滑动区域, 连接板(4)和减震固定 槽(6)两端分别设置于左滑板(7)和右滑板(8)的滑动区域内, 使连接板(4)和减震固定槽 (6)上下移动, 左滑板(7)和右滑板(8)的外侧端面均设置气囊(1), 左滑板(7)和右滑板(8) 的前后两侧之间均设置气囊(1), 四个气囊(1)包裹底板(3)、 连接板(4)、 减震弹簧(5)、 减震 固定槽(6)、 左滑板(7)和右滑板(8)构成长方体的储物空腔, 左滑板(7)和右滑板(8)的上端 之间设置。

6、顶板(9), 顶板(9)的上方设置至少三个按键口, 左滑板(7)和右滑板(8)外侧端面 两个气囊(1)的上部设置一对吊耳(12), 一对吊耳(12)的吊孔之间设置肩带(13), 左滑板 (7)和右滑板(8)前后两侧之间的两个气囊(1)上部均设置一对固定卡(10), 不在同一气囊 (1)上的两个固定卡(10)之间通过皮带对应扣合, 使顶板(9)始终位于同一位置, 同一气囊 (1)上的两个固定卡(10)之间设置提手(11)。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339108 U 2 一种便携式电子仪器配套使用的手提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经络修复的携带包裹, 尤其是一。

7、种便携式电子仪器配套使用 的手提包。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国内生产的人体经络修复仪通常是散装的, 没有相应的配套的手提包, 医生 在出行给病人治疗的时候, 通常需要自己找包裹进行装袋, 如果行驶的过程中发生包裹断 裂或者意外滑落的情况容易损伤机器, 从而导致机器的损坏, 更严重的会直接报废, 给医生 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同时, 耽误了治疗时间, 给患者造成极大的不便, 怎样解决人体经络修 复仪携带过程中容易出现脱落导致损坏的问题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鉴于上 述原因, 现研发一种便携式电子仪器配套使用的手提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

8、足, 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仪器配套 使用的手提包, 有效的防止了落地后人体经络修复仪摔坏的问题, 给医护人员的出行带了 极大的方便, 顶板的上方有至少三个按键口, 按键口漏出开关和连接口, 不用掏出人体经络 修复仪就能使用, 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4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电子仪器配套使 用的手提包, 是由: 气囊、 支筒、 底部弹簧、 支脚、 底板、 连接板、 减震弹簧、 减震固定槽、 左滑 板、 右滑板、 顶板、 固定卡、 提手、 吊耳、 肩带构成; 底板的下表面位于长方形四个顶点位置设 置四个支筒, 支筒为开口向上的桶形结构, 支筒的下。

9、端中部设置支脚孔, 支脚孔内设置支 脚, 支脚为圆柱体的上端设置凸缘构成, 支脚的上端设置于支筒内, 支筒内设置底部弹簧, 底部弹簧的上端与底板对应固定, 底部弹簧的下端与支脚的上端面对应固定, 底板的上表 面均匀分布至少十个减震弹簧, 至少十个减震弹簧的上端设置连接板, 连接板的两端设置 凹槽, 连接板与底板平行设置, 连接板的上表面与减震固定槽的下端对应固定, 减震固定槽 为上端开口的空心梯形体, 减震固定槽的俯视结构为形, 底板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垂 直于底板的左滑板和右滑板, 左滑板和右滑板的横截面为M形, 左滑板和右滑板的凹面区域 构成滑动区域, 连接板和减震固定槽两端分别设置于左滑。

10、板和右滑板的滑动区域内, 使连 接板和减震固定槽上下移动, 左滑板和右滑板的外侧端面均设置气囊, 左滑板和右滑板的 前后两侧之间均设置气囊, 四个气囊包裹底板、 连接板、 减震弹簧、 减震固定槽、 左滑板和右 滑板构成长方体的储物空腔, 左滑板和右滑板的上端之间设置顶板, 顶板的上方设置至少 三个按键口, 左滑板和右滑板外侧端面两个气囊的上部设置一对吊耳, 一对吊耳的吊孔之 间设置肩带, 左滑板和右滑板前后两侧之间的两个气囊上部均设置一对固定卡, 不在同一 气囊上的两个固定卡之间通过皮带对应扣合, 使顶板始终位于同一位置, 同一气囊上的两 个固定卡之间设置提手。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是: 本实用新型研发了一种便携式电子仪器配套使用的手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8339108 U 3 提包, 手提包与人体经络修复仪配套使用, 充分的解决了携带人体经络修复仪出诊不方便, 且容易摔坏的问题, 如果行驶的过程中发生意外滑落的情况, 支脚先受力传给底部弹簧进 行第一次减震, 底部弹簧把力传给底板, 由底板上方的减震弹簧进行第二次减震, 减震固定 槽采用不锈钢包裹软橡胶制作, 对人体经络修复仪进行第三次减震, 手提包如果发生翻转, 则由外周的气囊进行减震, 有效的防止了落地后人体经络修复仪摔坏的问题, 给医护人员 的出行带了极大的方便, 顶板的上方有至少三个按键口, 按。

12、键口漏出开关和连接口, 不用掏 出人体经络修复仪就能使用, 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0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07 图1为总装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09 图1、 2中: 气囊1、 支筒2、 底部弹簧21、 支脚22、 底板3、 连接板4、 减震弹簧5、 减震固 定槽6、 左滑板7、 右滑板8、 顶板9、 固定卡10、 提手11、 吊耳12、 肩带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 底板3的下表面位于长方形四个顶点位置设置四个支筒2, 支筒2为开口向上。

13、的桶 形结构, 支筒2的下端中部设置支脚孔, 支脚孔内设置支脚22, 支脚22为圆柱体的上端设置 凸缘构成, 支脚22的上端设置于支筒2内, 支筒2内设置底部弹簧21, 底部弹簧21的上端与底 板3对应固定, 底部弹簧21的下端与支脚22的上端面对应固定, 底板3的上表面均匀分布至 少十个减震弹簧5, 至少十个减震弹簧5的上端设置连接板4, 连接板4的两端设置凹槽, 连接 板4与底板3平行设置, 连接板4的上表面与减震固定槽6的下端对应固定, 减震固定槽6为上 端开口的空心梯形体, 减震固定槽6的俯视结构为形, 底板3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垂直 于底板3的左滑板7和右滑板8, 左滑板7和右滑板8。

14、的横截面为M形, 左滑板7和右滑板8的凹 面区域构成滑动区域, 连接板4和减震固定槽6两端分别设置于左滑板7和右滑板8的滑动区 域内, 使连接板4和减震固定槽6上下移动, 左滑板7和右滑板8的外侧端面均设置气囊1, 左 滑板7和右滑板8的前后两侧之间均设置气囊1, 四个气囊1包裹底板3、 连接板4、 减震弹簧5、 减震固定槽6、 左滑板7和右滑板8构成长方体的储物空腔, 左滑板7和右滑板8的上端之间设 置顶板9, 顶板9的上方设置至少三个按键口, 左滑板7和右滑板8外侧端面两个气囊1的上部 设置一对吊耳12, 一对吊耳12的吊孔之间设置肩带13, 左滑板7和右滑板8前后两侧之间的 两个气囊1上部均设置一对固定卡10, 不在同一气囊1上的两个固定卡10之间通过皮带对应 扣合, 使顶板9始终位于同一位置, 同一气囊1上的两个固定卡10之间设置提手11。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8339108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8339108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