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圆管内壁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件内壁的清垢除蚀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大型臭氧发生器的搪瓷管、不锈钢管的清垢除蚀装置。
背景技术
臭氧发生器运行壹年左右便会出现臭氧产量和浓度下降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搪瓷放电管内壁或不锈钢放电管内壁出现局部氧化结块所致,以往只能是用粗毛巾沾上酒精探入管内擦洗管壁,不仅工作进度慢,劳动强度大,而且管内壁深处的坚硬氧化物及锈蚀斑迹很难清除干净。
现有圆管内壁抛光机有多种类型,如中国专利CN03208410.2公开的《管内抛光机》、CN200720310025.7公开的《钢管内壁自动抛光机》等,均要求将管材固定在抛光机的工件支架上进行管内抛光,显然,对于大多数管件不能拆卸的设备就无法使用这种抛光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高效、方便的清除管壁内氧化物及锈蚀斑迹的便携式圆管内壁抛光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便携式圆管内壁抛光装置,包括抛光轮、前杆、后杆,所述前杆的前端设有与抛光轮后端固定连接的前轴套,所述后杆的前端设有与前杆的后端固定连接的中间轴套,所述后杆通过中间轴套与前杆固定连接,后杆的后端与手电钻夹头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便携式圆管内壁抛光装置,其中所述前轴套与抛光轮后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前杆的后端插装在中间轴套中,并通过穿过中间轴套外周面的螺钉与中间轴套固定连接。
前述的便携式圆管内壁抛光装置,其中所述抛光轮为百叶抛光轮,所述百叶抛光轮的前端由若干片砂布片的一侧与抛光轮心轴周向呈放射状固定连接,构成圆柱状,其后端设有与前杆前端连接的螺柱。
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可靠,本发明一方面克服了手工清洁或抛光设备管道部件内壁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和效果不佳的缺陷;另一方面,克服了现有的抛光机必须将管道部件从设备上拆下,才能进行抛光清洁,不能用于无法拆卸管道内壁的清洁或抛光的缺陷。本发明由于结构小巧、拆卸方便,便于携带,特别有利于设备维护保养人员上门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放大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包括抛光轮4、前杆1、后杆3,前杆1的前端设有与抛光轮4后端固定连接的前轴套11,前轴套11的前端设有螺纹通孔111,用于与抛光轮4连接;前轴套11的后端为光孔,前杆1的前端插进前轴套11的光孔后通过周边焊接使前杆1与前轴套11连接成一体。
后杆3的前端插进中间轴套2的后端,与后杆3的前端焊接连接成一体。前杆1的后端插进中间轴套2的前端,并通过穿过中间轴套外周面的螺钉21使前杆1与后杆3固定连接成一体,后杆3的后端31可插入手电钻夹头内,与其固定连接。为适应各种不同长度的管道,前杆1和后杆3有多种长度规格,以备选用。
参见图2,抛光轮4为百叶抛光轮,百叶抛光轮的前端由若干片砂布片41的一侧与抛光轮的心轴42的周向呈放射状固定连接,构成圆柱状,其后端设有螺柱43,用于连接前轴套11的前端。
使用时,根据管道的长短和粗细分别选择合适的百叶抛光轮,将前、后杆通过中间轴套连接,上紧螺钉,旋上百叶抛光轮,再与手电钻连接,旋紧夹头,然后将百叶抛光轮收紧放入待抛光的管内,为安全起见,将抛光头插入约一半深度时,两手握紧手电钻,并开启手电钻电源开关,抛光轮便开始工作。根据锈蚀程度和结垢情况,操作人员只需将抛光轮来回推进和拉出,直至可将管内壁的污垢及锈蚀斑迹清除干净为止。如管道很短,只需将前杆的两端分别与抛光轮和手电钻直接连接后使用本发明,使用完毕,将各部分拆卸装入工具箱,便于携带。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地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