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挂物手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折叠的挂物手柄.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372295.5 (22)申请日 2017.12.19 (71)申请人 湖州中科金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湖州经济技术 开发区杭长桥北路515号1幢1楼 (72)发明人 朱丽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3246 代理人 赵卫康 (51)Int.Cl. A45F 5/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可折叠的挂物手柄 (57)摘要 一种可折叠的挂物手柄, 涉及家具制造领 域, 包括用于悬挂物品的手握单。
2、柄, 其中, 所述手 握单柄通过连柄杆连接, 所述手握单柄包括柄外 正面、 柄叠背面、 柄叠侧面、 折叠连槽、 并排连槽、 杆防脱面和用于挂置物品的挂物部, 所述连柄杆 包括平连杆和杆端卡柱, 本发明基于上述技术方 案可替代手指直接接触手提袋拎装物品, 减轻手 部受力, 并提供多种挂物形式, 满足不同生活需 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 CN 107772765 A 2018.03.09 CN 107772765 A 1.一种可折叠的挂物手柄, 包括用于悬挂物品的手握单柄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握 单柄 (1) 为长方体形杆条, 所述手握单柄 (1) 通过连柄杆 (2)。
3、 连接, 所述手握单柄 (1) 包括柄 外正面 (11) 、 柄叠背面 (12) 、 柄叠侧面 (13) 、 折叠连槽 (14) 、 并排连槽 (15) 、 杆防脱面 (16) 和 用于挂置物品的挂物部, 所述折叠连槽 (14) 为自所述柄外正面 (11) 向所述柄叠背面 (12) 一 侧延伸的矩形条槽, 所述并排连槽 (15) 为自所述柄叠侧面 (13) 与所述柄叠背面 (12) 相接处 向所述折叠连槽 (14) 末端水平延伸的矩形条槽, 所述并排连槽 (15) 与所述柄叠背面 (12) 连 通, 所述杆防脱面 (16) 为自所述折叠连槽 (14) 远离所述杆防脱面 (16) 一侧的竖直壁面。
4、末端 向所述柄叠背面 (12) 方向延伸并逐渐靠近所述柄叠侧面 (13) 的弧形面, 所述连柄杆 (2) 包 括平连杆和杆端卡柱, 所述平连杆为水平延伸的矩形竖直条板, 所述杆端卡柱为连接所述 平连杆的两侧端部的圆柱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挂物手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握单柄 (1) 还包 括用于手指插入而方便捏握的指插槽 (3)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挂物手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插槽 (3) 为自所 述手握单柄 (1) 的上表面自上而下向靠近所述柄外正面 (11) 一侧凸出的、 矩形开口的弧形 空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挂物手柄, 。
5、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贴指防脱部, 所 述贴指防脱部包括贴指面 (31) 和防脱条 (32) , 所述贴指面 (31) 为自两侧的所述指插槽 (3) 相互靠近的一侧壁面下端自下而上、 相向延展的倾斜面, 所述防脱条 (32) 包括顺下面和阻 上面, 所述阻上面为垂直所述贴指面 (31) 向上延展的平面, 所述顺下面为自所述阻上面的 上端边缘自下而上、 逐渐靠近所述贴指面 (31) 的弧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挂物手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握单柄 (1) 还包 括用于增加两侧所述手握单柄 (1) 叠合稳固度的互扣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挂物手柄, 其特征在于。
6、, 所述互扣部包括凹扣槽 和凸延条, 所述凹扣槽包括容条槽 (411) 和扣条凸起 (412) , 所述容条槽 (411) 为垂直所述柄 叠背面 (12) 向所述柄外正面 (11) 一侧延伸的矩形凹槽, 所述扣条凸起 (412) 为垂直所述容 条槽 (411) 的内壁面向外延伸的凸起颗粒, 所述凸延条包括凸直条 (421) 和弧卡部 (422) , 所 述凸直条 (421) 为自所述柄叠背面 (12) 在水平方向上远离所述凹扣槽一侧的表面向外延伸 的矩形直条, 所述弧卡部 (422) 为自所述凸直条 (421) 的末端表面向外凸起的球形凸面。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7。
7、72765 A 2 一种可折叠的挂物手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家具制造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的挂物手柄。 背景技术 0002 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使用手提袋来拎装物品, 例如去超市购买日用品时使用塑料 袋来装纳, 而塑料袋是以硝化纤维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袋子, 因其廉价、 重量极轻、 容量大、 便 于收纳的优点被广泛使用, 但是, 用手指扣拌的方式拎起塑料袋时, 塑料袋的拎带会团缩聚 拢, 使得作用于手指上的面积变小, 压强变大, 长时间作用会使手掌、 手指产生不适感, 严重 的还会勒伤手, 其他种类的手提袋也有类似的缺点, 即由于拎带较为狭窄而使得长时间提 起会造成手指疼痛, 故解决。
8、因长时间使用手提袋造成的体感不适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挂物手柄, 替代手指直接接触手提袋拎装物 品, 减轻手部受力, 并提供多种挂物形式, 满足不同生活需求。 0004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折叠的挂物手 柄, 包括用于悬挂物品的手握单柄, 其中, 所述手握单柄为长方体形杆条, 所述手握单柄通 过连柄杆连接, 所述手握单柄包括柄外正面、 柄叠背面、 柄叠侧面、 折叠连槽、 并排连槽、 杆 防脱面和用于挂置物品的挂物部, 所述折叠连槽为自所述柄外正面向所述柄叠背面一侧延 伸的矩形条槽, 所述并排连槽为自所述柄叠侧。
9、面与所述柄叠背面相接处向所述折叠连槽末 端水平延伸的矩形条槽, 所述并排连槽与所述柄叠背面连通, 所述杆防脱面为自所述折叠 连槽远离所述杆防脱面一侧的竖直壁面末端向所述柄叠背面方向延伸并逐渐靠近所述柄 叠侧面的弧形面, 所述连柄杆包括平连杆和杆端卡柱, 所述平连杆为水平延伸的矩形竖直 条板, 所述杆端卡柱为连接所述平连杆的两侧端部的圆柱块。 0005 所述挂物部可以是自所述手握单柄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并逐渐弯曲向上的弯钩, 类 似笔画中的 “竖弯钩” 形状, 所述折叠连槽、 所述并排连槽和所述杆防脱面均处于同一水平 面, 两侧的所述手握单柄可以通过各自的所述柄叠背面相贴形成 “第一叠合状态” , 。
10、此时两 侧的所述折叠连槽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平连杆贯穿两侧的所述折叠连槽, 所述杆端卡柱 裸露于两侧的所述柄外正面一侧, 此时可以将手提袋悬挂于所述挂物部甚至悬挂于裸露在 所述柄外正面外侧的所述连柄杆上, 此时两侧的所述手握单柄贴合成为 “方形” 状态, 该状 态下由于所述连柄杆上也可以悬挂物品, 故可用于需要挂载较多手提袋的情况下; 当将处 于 “方形” 状态的所述手握单柄反向拉开时, 两侧的所述杆端卡柱分别进入所述折叠连槽直 至与所述杆防脱面接触而停止移动, 所述杆端卡柱被所述杆防脱面卡止于所述折叠连槽 中, 此时转动一侧的所述手握单柄, 使得两侧的所述柄叠侧面逐渐相向贴合, 在这个过程。
11、 中, 所述杆端卡柱在所述折叠连槽中转动, 所述平连杆逐渐靠拢并嵌入所述并排连槽中, 直 至两侧的所述柄叠侧面贴合, 两侧的所述手握单柄成为 “条形” 状态, 此状态下, 所述挂物部 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宽敞, 能够并排挂置更多手提袋, 也可以将单一手提袋放置于两侧的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7772765 A 3 所述挂物部上, 平衡受力的同时, 分担所述挂物部的受力, 并方便手掌跨度较小的使用者握 持。 0006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 所述手握单柄还包括用于手指插入而方便捏握的指插槽。 0007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 所述指插槽为自所述手握单柄的上表面自上而下向靠近所述 柄外正面一。
12、侧凸出的、 矩形开口的弧形空槽。 0008 所述指插槽的上视图为矩形, 侧视为弧形, 即手指通过矩形开口进入而所述指插 槽的内侧表面更加贴合手指弯曲的形状, 增加贴合面积和夹持力度, 所述指插槽可以不贯 穿所述手握单柄的下表面, 由于贯穿后, 如遇冬天气温寒冷, 冷气从通孔里流通, 使得手指 受冻, 若不贯穿, 还能起到恶劣天气的保温作用。 0009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 还包括贴指防脱部, 所述贴指防脱部包括贴指面和防脱条, 所 述贴指面为自两侧的所述指插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壁面自下而上、 相向延展的倾斜面, 所述 防脱条包括顺下面和阻上面, 所述阻上面为垂直所述贴指面向上延展的平面, 所述顺下面。
13、 为自所述阻上面的上端边缘自下而上、 逐渐靠近所述贴指面的弧形面。 0010 手指插入分别所述指插槽中时, 如将食指和中指插入同一所述指插槽, 将无名指 和小拇指插入另一所述指插槽, 由于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形成倾斜缺口, 会使得中指和无名 指磕压所述指插槽的边缘, 所述贴指面可以减轻倾斜手指磕压所述指插槽的作用力, 并通 过更加贴合的倾斜面和所述防脱条来加强手指夹持所述手握单柄的牢固效果。 0011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 所述手握单柄还包括用于增加两侧所述手握单柄叠合稳固度 的互扣部。 0012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 所述互扣部包括凹扣槽和凸延条, 所述凹扣槽包括容条槽和 扣条凸起, 所述容条槽为垂。
14、直所述柄叠背面向所述柄外正面一侧延伸的矩形凹槽, 所述扣 条凸起为垂直所述容条槽的内壁面向外延伸的凸起颗粒, 所述凸延条包括凸直条和弧卡 部, 所述凸直条为自所述柄叠背面在水平方向上远离所述凹扣槽一侧的表面向外延伸的矩 形直条, 所述弧卡部为自所述凸直条的末端表面向外凸起的球形凸面。 0013 可以通过所述互扣部稳固 “方形” 状态下的所述手握单柄, 即通过所述凸延条插入 所述凹扣槽中, 在插入过程中, 所述弧卡部会挤压所述扣条凸起, 挤压进入所述容条槽末端 后, 所述扣条凸起会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所述弧卡部滑出所述容条槽, 即所述扣条凸起会阻 止所述凸延条离开所述容条槽, 从而使得相 “压合” 。
15、的所述手握单柄之间更加稳固, 防止发 生意外分离。 0014 综上所述,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 1.所述手握单柄在 “方形” 状态下时, 可用于需要挂载较多手提袋的情况; 当在 “条 形” 状态下, 所述挂物部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宽敞, 能够并排挂置更多手提袋, 也可以将单 一手提袋放置于两侧的所述挂物部上, 平衡受力的同时, 分担所述挂物部的受力, 并方便手 掌跨度较小的使用者握持, 满足不同需求不同人群的使用。 0016 2.所述指插槽的内侧表面更加贴合手指弯曲的形状, 增加贴合面积和夹持力度。 0017 3.所述贴指面可以减轻倾斜手指磕压所述指插槽的作用力, 并通过更加贴合的。
16、倾 斜面和所述防脱条来加强手指夹持所述手握单柄的牢固效果。 0018 4.所述互扣部可以稳固 “方形” 状态下的所述手握单柄, 避免意外分离。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7772765 A 4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 “方形” 状态示意图。 0020 图2为手握单柄分离示意图。 0021 图3为手握单柄分离剖视示意图。 0022 图4为 “条形” 状态剖视示意图。 0023 图5为 “条形” 视示意图。 0024 图6为指插槽侧向剖视示意图。 0025 图7为指插槽正面剖视示意图。 0026 图8为互扣部示意图。 0027 图中: 1、 手握单柄, 11、 柄外正面, 12、 。
17、柄叠背面, 13、 柄叠侧面, 14、 折叠连槽, 15、 并 排连槽, 16、 杆防脱面, 2、 连柄杆, 3、 指插槽, 31、 贴指面, 32、 防脱条, 411、 容条槽, 412、 扣条 凸起, 421、 凸直条, 422、 弧卡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 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 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但只要在本 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30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 “方形” 状态示意图。 一种可折叠的挂物手柄。
18、, 包括用于悬挂 物品的手握单柄1, 其中, 手握单柄1为长方体形杆条, 手握单柄1通过连柄杆2连接, 手握单 柄1包括柄外正面11、 柄叠背面12、 柄叠侧面13、 折叠连槽14、 并排连槽15、 杆防脱面16和用 于挂置物品的挂物部, 折叠连槽14为自柄外正面11向柄叠背面12一侧延伸的矩形条槽, 并 排连槽15为自柄叠侧面13与柄叠背面12相接处向折叠连槽14末端水平延伸的矩形条槽, 并 排连槽15与柄叠背面12连通, 杆防脱面16为自折叠连槽14远离杆防脱面16一侧的竖直壁面 末端向柄叠背面12方向延伸并逐渐靠近柄叠侧面13的弧形面, 连柄杆2包括平连杆和杆端 卡柱, 平连杆为水平延伸。
19、的矩形竖直条板, 杆端卡柱为连接平连杆的两侧端部的圆柱块。 如 图7所示, 挂物部可以是自手握单柄1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并逐渐弯曲向上的弯钩, 类似笔画 中的 “竖弯钩” 形状, 折叠连槽14、 并排连槽15和杆防脱面16均处于同一水平面, 两侧的手握 单柄1可以通过各自的柄叠背面12相贴形成 “第一叠合状态” , 此时两侧的折叠连槽14位于 同一直线上, 平连杆贯穿两侧的折叠连槽14, 杆端卡柱裸露于两侧的柄外正面11一侧, 此时 可以将手提袋悬挂于挂物部甚至悬挂于裸露在柄外正面11外侧的连柄杆2上, 此时两侧的 手握单柄1贴合成为 “方形” 状态, 如图1所示, 该状态下由于连柄杆2上也可以悬。
20、挂物品, 故 可用于需要挂载较多手提袋的情况下; 如图2、 图3所示, 当将处于 “方形” 状态的手握单柄1 反向拉开时, 两侧的杆端卡柱分别进入折叠连槽14直至与杆防脱面16接触而停止移动, 杆 端卡柱被杆防脱面16卡止于折叠连槽14中, 此时转动一侧的手握单柄1, 使得两侧的柄叠侧 面13逐渐相向贴合, 在这个过程中, 杆端卡柱在折叠连槽14中转动, 平连杆逐渐靠拢并嵌入 并排连槽15中, 直至两侧的柄叠侧面13贴合, 两侧的手握单柄1成为 “条形” 状态, 如图4、 图5 所示, 此状态下, 挂物部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宽敞, 能够并排挂置更多手提袋, 也可以将单 说 明 书 3/4 页 5。
21、 CN 107772765 A 5 一手提袋放置于两侧的挂物部上, 平衡受力的同时, 分担挂物部的受力, 并方便手掌跨度较 小的使用者握持。 如图6所示, 手握单柄1还包括用于手指插入而方便捏握的指插槽3。 指插 槽3为自手握单柄1的上表面自上而下向靠近柄外正面11一侧凸出的、 矩形开口的弧形空 槽。 指插槽3的上视图为矩形, 侧视为弧形, 即手指通过矩形开口进入而指插槽3的内侧表面 更加贴合手指弯曲的形状, 增加贴合面积和夹持力度, 指插槽3可以不贯穿手握单柄1的下 表面, 由于贯穿后, 如遇冬天气温寒冷, 冷气从通孔里流通, 使得手指受冻, 若不贯穿, 还能 起到恶劣天气的保温作用。 如图。
22、7所示, 还包括贴指防脱部, 贴指防脱部包括贴指面31和防 脱条32, 贴指面31为自两侧的指插槽3相互靠近的一侧壁面自下而上、 相向延展的倾斜面, 防脱条32包括顺下面和阻上面, 阻上面为垂直贴指面31向上延展的平面, 顺下面为自阻上 面的上端边缘自下而上、 逐渐靠近贴指面31的弧形面。 手指插入分别指插槽3中时, 如将食 指和中指插入同一指插槽3, 将无名指和小拇指插入另一指插槽3, 由于中指和无名指之间 形成倾斜缺口, 会使得中指和无名指磕压指插槽3的边缘, 贴指面31可以减轻倾斜手指磕压 指插槽3的作用力, 并通过更加贴合的倾斜面和防脱条32来加强手指夹持手握单柄1的牢固 效果。 如图。
23、8所示, 手握单柄1还包括用于增加两侧手握单柄1叠合稳固度的互扣部。 互扣部 包括凹扣槽和凸延条, 凹扣槽包括容条槽411和扣条凸起412, 容条槽411为垂直柄叠背面12 向柄外正面11一侧延伸的矩形凹槽, 扣条凸起412为垂直容条槽411的内壁面向外延伸的凸 起颗粒, 凸延条包括凸直条421和弧卡部422, 凸直条421为自柄叠背面12在水平方向上远离 凹扣槽一侧的表面向外延伸的矩形直条, 弧卡部422为自凸直条421的末端表面向外凸起的 球形凸面。 可以通过互扣部稳固 “方形” 状态下的手握单柄1, 即通过凸延条插入凹扣槽中, 在插入过程中, 弧卡部422会挤压扣条凸起412, 挤压进入。
24、容条槽411末端后, 扣条凸起412会 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弧卡部422滑出容条槽411, 即扣条凸起412会阻止凸延条离开容条槽 411, 从而使得相 “压合” 的手握单柄1之间更加稳固。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7772765 A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7 页 7 CN 107772765 A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7 页 8 CN 107772765 A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7 页 9 CN 107772765 A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7 页 10 CN 107772765 A 10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7 页 11 CN 107772765 A 11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6/7 页 12 CN 107772765 A 12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7/7 页 13 CN 107772765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