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乒乓球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乒乓球拍.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157188.6 (22)申请日 2014.04.02 A63B 59/42(2015.01) A63B 60/12(2015.01) A63B 102/08(2015.01) (73)专利权人 江苏理工学院 地址 213001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中吴大道 1801 号 (72)发明人 赵智全 宋文兰 (54) 实用新型名称 新型乒乓球拍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乒乓球拍, 包括双 面球板及直柄, 所述直柄包括前直柄和后直柄, 所 述前直柄、 后直柄分别固定在双面球板的手柄的 两侧, 所述前直柄底端设置有能使食指。
2、扣住的第 一抓扣部, 所述后直柄底端设置有能使中指和无 名指扣住的第二抓扣部。该新型乒乓球拍造型新 颖独特, 牢固耐用, 持拍者击球时可以做到手腕 彻底放松, 改变击球时发力的方式, 无论是正手攻 球、 直板横打和反手推挡, 不需要做大的调整, 提 高了击球的命中率。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7036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02.25 CN 204170369 U 1/1 页 2 1.一种新型乒乓球拍, 包括双面球板及直柄, 所述直柄包括前直柄和后直。
3、柄, 所述前直 柄、 后直柄分别固定在双面球板的手柄的两侧,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前直柄底端设置有能使食 指扣住的第一抓扣部, 所述后直柄底端设置有能使中指和无名指扣住的第二抓扣部, 所述 第二抓扣部底面设置有一个或两个凹槽。 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乒乓球拍,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抓扣部与前直柄一体成 型。 3.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新型乒乓球拍,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抓扣部包括与食指 贴合的弧形凸起部及用于放置拇指的弧形凹槽部, 所述弧形凸起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4.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乒乓球拍,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抓扣部与后直柄一体成 型。 5.如权利要。
4、求 1 所述的新型乒乓球拍,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抓扣部大体上呈椭圆形, 第二抓扣部底面设有一弧形槽, 第二抓扣部内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 6.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乒乓球拍,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抓扣部大体上呈椭圆形, 第二抓扣部底面设有凸缘, 凸缘两侧分别设有弧形槽, 第二抓扣部内开设有若干第三通孔。 7.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乒乓球拍,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抓扣部包括一个呈半圆 形的上凸起及三个呈半圆形的下凸起, 所述上凸起的直径大于下凸起的直径, 所述各下凸 起底面之间形成两个弧形槽, 上凸起、 下凸起上分别开设有第四通孔。 8.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乒乓球拍, 。
5、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抓扣部包括五个呈半圆 形的一体的凸起, 所述凸起均匀设置, 凸起底面设有两个弧形槽, 各凸起上分别开设有第五 通孔。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170369 U 2 1/4 页 3 新型乒乓球拍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乒乓球拍。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乒乓球作为国球在群众中得到广泛的普及。乒乓球板 分直板和横板两种, 专业选手大多采用横板, 而业余球手特别是 30 岁以上的群体采用直板 的较多。对于未受过正规训练的业余球手来说, 传统的直板手柄设计一方面使持板手腕和 手指普遍感到紧张, 尤其在发力。
6、击球时, 为防止球板脱手, 拇指紧压球板, 手腕不能彻底放 松, 影响了击球效果和其他技术动作的发挥 ; 另一方面传统的直板手柄设计使食指和中指 的位置不固定, 击球时板型晃动厉害, 影响了击球的命中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为了提供一种新型乒乓球拍, 板型较固定, 持拍 者在击球时可以做到手腕彻底放松, 改变击球时发力的方式, 提高击球的命中率。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新型乒乓球拍, 包括双面 球板及直柄, 所述直柄包括前直柄和后直柄, 所述前直柄、 后直柄分别固定在双面球板的手 柄的两侧, 所述前直柄底端设置有能。
7、使食指扣住的第一抓扣部, 所述后直柄底端设置有能 使中指和无名指扣住的第二抓扣部。 0005 为了让使用者手腕能够彻底放松, 根据人体手指结构, 发明人对普通乒乓球拍的 手柄处做出了改进, 分别在乒乓球拍的两直柄上设置了第一抓扣部和第二抓扣部。 0006 为了便于加工, 所述第一抓扣部与前直柄一体成型, 所述第二抓扣部与后直柄一 体成型, 整体结构较为牢固, 便于固定在双面球板的手柄上。 000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抓扣部包括与食指贴合的弧形凸起部 及用于放置拇指的弧形凹槽部, 所述弧形凸起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持板时, 食指扣住弧形 凸起部, 而拇指放在弧形凹槽部即可。。
8、 0008 为了便于各种不同抓拍习惯的人都能适应该乒乓球拍, 所述第二抓扣部底面设置 有一凹槽, 握拍的时候, 中指可以扣住该凹槽。 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抓扣部大体上呈椭圆形, 第二抓扣部 底面设有一个弧形槽, 第二抓扣部内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 该特殊结构可以使中指扣住。 0010 为了便于各种不同抓拍习惯的人都能适应该乒乓球拍, 所述第二抓扣部底面设置 有两个凹槽, 握拍的时候, 中指和无名指可以分别扣住凹槽。 00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抓扣部大体上呈椭圆形, 第二抓扣部 底面设有凸缘, 凸缘两侧分别设有弧形槽, 第二抓扣部内开设有若干第。
9、三通孔, 该特殊结构 可以使中指和无名指扣住。 00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抓扣部包括一个呈半圆形的上凸起及 三个呈半圆形的下凸起, 所述上凸起的直径大于下凸起的直径, 所述各下凸起底面之间形 说 明 书 CN 204170369 U 3 2/4 页 4 成两个弧形槽, 上凸起、 下凸起上分别开设有第四通孔, 该特殊结构可以使中指和无名指扣 住。 00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抓扣部包括五个呈半圆形的一体的凸 起, 所述凸起均匀设置, 凸起底面设有两个弧形槽, 各凸起上分别开设有第五通孔, 该特殊 结构可以使中指和无名指扣住。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
10、益效果是 : 该新型乒乓球拍造型新颖独特, 牢固耐用, 持拍者击 球时可以做到手腕彻底放松, 改变击球时发力的方式, 无论是正手攻球、 直板横打和反手推 挡, 不需要做大的调整, 提高了击球的命中率。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6 图 1 是新型乒乓球拍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 0017 图 2 是新型乒乓球拍反面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0018 图 3 是新型乒乓球拍反面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0019 图 4 是新型乒乓球拍反面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0020 图 5 是新型乒乓球拍反面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
11、0021 图 6 是新型乒乓球拍反面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0022 图 7 是新型乒乓球拍反面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 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 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24 如图 1-7 所示, 一种新型乒乓球拍, 包括双面球板 2 及直柄, 所述直柄包括前直柄 1 和后直柄 3, 所述前直柄 1、 后直柄 3 分别固定在双面球板 2 的手柄的两侧, 所述前直柄 1 底端设置有能使食指扣住的第一抓扣部 4, 所述后直柄 3 底端设置有能使中指和无名。
12、指扣 住的第二抓扣部 5。 0025 如图 1 所示的前直柄 1, 根据人手掌的大小, 前直柄 1 长度为 6-7 厘米, 优选为 6.5 厘米, 前直柄 1 顶部的宽度优选为 3 厘米, 底部 (即与第一抓扣部 4 的连接部分) 宽度为 2-3 厘米, 优选为 2.5 厘米, 前直柄 1 厚度优选为 0.5 厘米。前直柄 1 底端的第一抓扣部 4 包括 与食指贴合的弧形凸起部 41 及用于放置拇指的弧形凹槽部 42, 该第一抓扣部 4 大致呈半 圆型, 厚度优选为 1 厘米, 直径优选为 2.5 厘米, 前直柄 1 和第一抓扣部 4 的总长度优选为 9 厘米。弧形凸起部 41 上开设有第一通。
13、孔 6, 第一通孔 6 直径优选为 1.5 厘米, 该第一通孔 可以为多个, 均匀设置, 增加其美观性。 持板时, 食指扣住弧形凸起部41, 而拇指放在弧形凹 槽部 42 即可。 0026 如图2所示的后直柄3, 根据人手掌的大小, 后直柄3的长度为6.5-7.5厘米, 优选 为 7 厘米, 顶部宽度优选为 3 厘米, 底部 (即与第二抓扣部的连接部分) 宽度为 2-3 厘米, 优 选为 2.3 厘米, 后直柄 3 的厚度优选为 2.5 厘米。后直柄 3 底端的第二抓扣部 5 大体上呈 椭圆形, 第二抓扣部 5 底面设有一弧形槽 53, 第二抓扣部 5 的厚度优选为 1 厘米, 第二抓扣 部 。
14、5 内开设有第二通孔 7, 第二通孔 7 可以设计成多个, 均匀排列, 增加其美观性, 本实用新 说 明 书 CN 204170369 U 4 3/4 页 5 型中, 设计了两个呈太极型的第二通孔 7。后直柄 3 与第二抓扣部 5 的总长度优选为 11 厘 米。 0027 如图 3 所示的后直柄 3, 该后直柄 3 的尺寸大体上与图 2 中的后直柄 3 的尺寸相 同, 不同的是第二抓扣部 5。该第二抓扣部 5 大体上呈椭圆形, 厚度优选为 1 厘米, 第二抓 扣部 5 底面设有凸缘 54, 凸缘两侧分别设有弧形槽 53。第二抓扣部 5 内开设有若干第三通 孔 8, 该第三通孔 8 可以为多个,。
15、 均匀排列, 本实用新型中第三通孔 8 包括一个大孔和两个 小孔, 大孔直径为1.5厘米, 小孔直径为0.5厘米, 当然也可采用仅有一个大孔, 大孔直径为 2.5 厘米, 如图 4 所示。后直柄 3 与第二抓扣部 5 的总长度优选为 11 厘米。 0028 如图 5 所示的后直柄 3, 该后直柄 3 的尺寸大体上与图 2 中的后直柄 3 的尺寸相 同, 不同的是第二抓扣部 5。该第二抓扣部 5 包括一个呈半圆形的上凸起 55 及三个呈半圆 形的下凸起 56, 四个凸起相互连接, 所述上凸起 55 的直径优选为 2.5 厘米, 下凸起 56 的直 径优选为 1.5 厘米, 三个下凸起底面之间形成。
16、两个弧形槽 53, 所述上凸起 55、 下凸起 56 上 分别开设有第四通孔9, 包括1个大孔及3个均匀设置的小孔, 大孔直径为1.5厘米, 小孔直 径为 0.6 厘米。后直柄 3 与第二抓扣部 5 的总长度优选为 11 厘米。 0029 如图 6 所示的后直柄 3, 该后直柄 3 的尺寸大体上与图 2 中的后直柄 3 尺寸相同, 不同的是第二抓扣部 5。该第二抓扣部 5 包括五个呈半圆形的凸起 57, 所述凸起 57 均匀设 置, 即上面两个凸起57, 下面三个凸起57, 下面三个凸起57之间形成两个弧形槽53, 整体呈 熊爪形状, 凸起 57 的直径优选为 1.5 厘米, 各凸起 57 上。
17、分别开设有第五通孔 10, 所述第五 通孔 10 为 5 个, 尺寸相同, 直径均为 0.6 厘米, 当然也可采用四个小孔和一个大孔, 小孔的 直径均为 0.5 厘米, 大孔的直径为 1.5 厘米, 如图 7 所示。后直柄 3 与第二抓扣部 5 的总长 度优选为 11 厘米。 0030 事实上, 第二抓扣部 5 只需要设计成底部具有一个或两个凹槽的任何形状均可, 以供中指或无名指扣住。 0031 本实用新型的前直柄 1 和后直柄 3 均是通过粘结剂粘在双面球板 2 的手柄处。粘 贴时, 根据手形的大小, 可以先调整前直柄1和后直柄3的位置, 调整到手握的最佳位置, 然 后再用粘结剂固定。前直柄。
18、 1 和后直柄 3 上的通孔设计可采用各种不同大小圆孔的组合, 不仅提高了其美观性, 还降低了直柄的重量。 0032 需要说明的是, 该新型乒乓球拍分左手和右手持板的直柄, 左手和右手持板的后 直柄 3 部分的相同的, 不同的是前直柄 1 部分, 如果是左手持板, 则弧形凸起部 41 设置在左 侧 (即靠近左手食指的一侧) , 如果是右手持板, 则弧形凸起部41设置在右侧 (即靠近右手食 指的一侧) , 本实用新型的图 1 中为右手持板。 0033 持板方法 : 虎口钳住直柄, 食指扣住前直柄 1 中第一抓扣部 4 的弧形凸起部 41, 拇指按住弧形凹槽部 42, 中指和无名指扣住第二抓扣部 。
19、5, 正手攻球和直板横打时, 手腕放 松, 食指和中指扣住双面球板 2, 板型前倾一定角度, 反手推挡时, 食指紧扣双面球板 2, 拇 指前端顶住双面球板 2, 板型前倾一定角度。 0034 与现有技术相比, 该新型乒乓球拍造型新颖独特, 牢固耐用, 持拍者击球时可以做 到手腕彻底放松, 改变击球时发力的方式, 无论是正手攻球、 直板横打和反手推挡, 不需要 做大的调整, 提高了击球的命中率。 0035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 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 相关工作人 说 明 书 CN 204170369 U 5 4/4 页 6 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 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 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 性范围。 说 明 书 CN 204170369 U 6 1/3 页 7 图 1 图 2 图 3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70369 U 7 2/3 页 8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70369 U 8 3/3 页 9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70369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