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疗护发夹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疗护发夹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8302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3.19 CN 203483024 U (21)申请号 201320516028.1 (22)申请日 2013.08.22 A45D 44/00(2006.01) (73)专利权人 黄锳钟 地址 中国台湾苗栗县 (72)发明人 黄锳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杨生平 钟锦舜 (54) 实用新型名称 冰疗护发夹装置 (57) 摘要 一种冰疗护发夹装置, 其制冷夹板之电子制 冷片, 将金属冷冻板之温度吸热降温至零度以下, 再由冷却主机本体之冷却组所设水循环帮浦作 动, 汲取。
2、冷却液槽内之冷冻液循环至热交换金属 板之循环水路, 并循环回冷却组由散热器及风扇 进行散热, 再导回冷却组之冷却液槽, 形成降温冷 却之循环循环, 以将热排出达到热平衡, 于发夹本 体之上、 下夹座所设制冷夹板夹制发束时, 经冷缩 之原理将毛发过度开口之毛鳞片闭合至原来的角 度, 以达护发效果及毛发整护稳定性佳之功效。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83024 U CN 203483024 U 1/1 页 2 1. 一种。
3、冰疗护发夹装置, 其系包括 : 一冷却主机本体, 该冷却主机本体设有一外壳、 一操作控制电路面板、 一低电压的电源 供应器、 一冷却组及一散热组, 该冷却组设有一冷却液槽及一水循环帮浦, 该冷却液槽设有 一导入口及一导出口, 且冷却液槽内填入设有冷冻液, 而水循环帮浦亦设有一导入口及一 导出口, 而散热组设有一散热器及一风扇, 而风扇固定结合于散热器之一侧边, 且散热器设 有一导入口及一导出口, 该散热器之导出口系与冷却液槽之导入口以导管导接, 而冷却液 槽之导出口以导管与水循环帮浦之导入口导接, 且低电压的电源供应器、 散热组之风扇及 冷却组之水循环帮浦, 以导线与操作控制电路面板电接 ; 。
4、一输送管组, 该输送管组设有一第一导管体及一第二导管体, 且该第一、 二导管体外套 设有一外套管, 其一侧之第一导管体与水循环帮浦之导出口导接, 而第二导管体与散热器 之导入口导接 ; 以及 至少一发夹本体, 该发夹本体设有一上夹座及一下夹座, 该上夹座设有一制冷夹板, 该 制冷夹板设有一金属冷冻板、 一电子制冷片及一热交换金属板, 且该金属冷冻板、 电子制冷 片及热交换金属板三明治方式夹制设置, 而热交换金属板内设有一循环水路, 且该循环水 路于热交换金属板一侧形成二导口, 其输送管组另侧之第一、 二导管体、 则与热交换金属板 之循环水路所设二导口导接, 而电子制冷片以导线电接至冷却主机本体。
5、所设操作控制电路 面板。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之冰疗护发夹装置, 其中, 该金属冷冻板及热交换金属板系为铝 或铜等热传导系数高的材料制成。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之冰疗护发夹装置, 其中, 该下夹座设有一制冷夹板。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483024 U 2 1/4 页 3 冰疗护发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冰疗护发夹装置, 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护发装置之所属技 术领域者。 背景技术 0002 按目前习知之毛发整护方式, 如烫发、 直发及染发于过程中, 其系采用碱性制剂将 毛发原本闭合之毛鳞片氧化开启后, 以利烫、 染药剂进入毛发中之毛皮质, 因而产生烫。
6、或染 之功能, 再利用酸性制剂将其还原而使毛鳞片闭合, 于上述之过程中毛发表皮之毛鳞片无 法完全闭合到原本的开合角度, 因而造成毛发皮质层里多股发纤维束间的间充物质 (保湿 因子) 内之水分过度散发, 形成毛发之干燥断裂, 故其具有下列问题存在 : 0003 1. 护发效果差 : 其毛发之毛鳞片于整护过程后, 无法完全闭合到原本的开合角 度, 因而造成毛发皮质层里多股发纤维束间的间充物质内之水分过度散发, 形成毛发之干 燥断裂, 故其护发效果差。 0004 2. 毛发整护稳定性差 : 其毛发在热风吹干过程中, 会因热膨胀而导致毛鳞片过度 开启, 故其毛发整护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
7、本实用新型有鉴于习知毛发整护方式之护发效果差及毛发整护稳定性差之问题 乃完成本实用新型之冰疗护发夹装置。 0006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疗护发夹装置, 其系由一冷却主机本体、 一输送管组及至少一发夹本体所构成, 该冷却主机本体设有一外壳、 一操作控制电路面板、 一低电压的电源供应器、 一冷却组及一散热组, 该冷却组设有一冷却液槽及一水循环帮浦, 该冷却液槽设有一导入口及一导出口, 且冷却液槽内填入设有冷冻液, 而水循环帮浦亦设 有一导入口及一导出口, 而散热组设有一散热器及一风扇, 而风扇固定结合于散热器之一 侧边, 且散热器设有一导入口及一导出口, 该散热器之导出口系与冷却液槽。
8、之导入口以导 管导接, 而冷却液槽之导出口以导管与水循环帮浦之导入口导接, 且低电压的电源供应器、 散热组之风扇及冷却组之水循环帮浦, 以导线与操作控制电路面板电接, 另输送管组设有 一第一导管体及一第二导管体, 且该第一、 二导管体外套设有一外套管, 而发夹本体设有一 上夹座及一下夹座, 该上夹座或下夹座可分别设有一制冷夹板, 该制冷夹板设有一金属冷 冻板、 一电子制冷片及一热交换金属板, 且该金属冷冻板、 电子制冷片及热交换金属板以三 明治方式夹制设置, 该金属冷冻板及热交换金属板系为铝或铜等热传导系数高的材料制 成, 而热交换金属板内设有一循环水路, 且该循环水路于热交换金属板一侧形成二。
9、导口, 其 输送管组一侧之第一导管体与水循环帮浦之导出口导接, 而第二导管体与散热器之导入口 导接, 而输送管组另侧之第一、 二导管体则与热交换金属板之循环水路所设二导口导接, 而 电子制冷片以导线电接至冷却主机本体所设操作控制电路面板, 藉由制冷夹板之电子制冷 片, 将金属冷冻板之温度吸热降温至零度以下, 再由冷却主机本体之冷却组所设水循环帮 说 明 书 CN 203483024 U 3 2/4 页 4 浦作动, 汲取冷却液槽内之冷冻液循环至热交换金属板之循环水路, 并循环回冷却组由散 热器及风扇进行散热, 再导回冷却组之冷却液槽, 形成降温冷却之循环循环, 以将热排出达 到热平衡, 于发夹。
10、本体之上、 下夹座所设制冷夹板夹制发束时, 经冷缩之原理将毛发过度开 口之毛鳞片闭合至原来的角度, 以达护发效果及毛发整护稳定性佳之功效。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系本实用新型之立体组合状态示意图。 0008 图 2 系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局部分解状态示意图。 0009 图 3 系本实用新型之侧视局部剖面状态示意图。 0010 图 4 系本实用新型之俯视状态示意图。 0011 图 5 系本实用新型之降温冷却循环状态示意图。 0012 图 6 系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上、 下夹座皆设有制冷夹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之装置, 特征及其他目的, 兹以如。
11、后之 较佳实施例附以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惟本图例所说明之实施例系供说明之用, 并非为专利 申请上之唯一限制者。 0014 请配合参阅第1至4图所示, 系本实用新型冰疗护发夹装置之立体组合状态、 立体 局部分解状态、 侧视局部剖面状态及俯视状态示意图, 其系包括 : 0015 一冷却主机本体 10, 该冷却主机本体 10 设有一外壳 11、 一操作控制电路面板 12、 一低电压的电源供应器 13、 一冷却组 14 及一散热组 15, 该冷却组 14 设有一冷却液槽 140 及一水循环帮浦141, 该冷却液槽140设有一导入口140A及一导出口140B, 且冷却液槽140 内填入设有冷冻液, 而水。
12、循环帮浦 141 亦设有一导入口 141A 及一导出口 141B, 而散热组 15 设有一散热器150及一风扇151, 而风扇151固定结合于散热器150之一侧边, 且散热器150 设有一导入口 150A 及一导出口 150B, 该散热器 150 之导出口 150B 系与冷却液槽 140 之导 入口 140A 以导管导接, 而冷却液槽 140 之导出口 140B 以导管与水循环帮浦 141 之导入口 141A导接, 且低电压的电源供应器13、 散热组15之风扇151及冷却组14之水循环帮浦141, 以导线与操作控制电路面板 12 电接 (图中未示) ; 0016 一输送管组 20, 该输送管组。
13、 20 设有一第一导管体 21 及一第二导管体 22, 且该第 一、 二导管体 21、 22 外套设有一外套管 23, 其一侧之第一导管体 21 与水循环帮浦 141 之导 出口 141B 导接, 而第二导管体 22 与散热器 150 之导入口 150A 导接 ; 以及 0017 至少一发夹本体 30, 该发夹本体 30 设有一上夹座 31 及一下夹座 32, 该上夹座 31 设有一制冷夹板 33, 该制冷夹板 33 设有一金属冷冻板 330、 一电子制冷片 331 及一热交换 金属板 332, 且该金属冷冻板 330、 电子制冷片 331 及热交换金属板 332 以三明治方式夹制 设置, 该。
14、金属冷冻板330及热交换金属板332系为铝或铜等热传导系数高的材料制成, 而热 交换金属板332内设有一循环水路332A, 且该循环水路332A于热交换金属板332一侧形成 二导口 332B, 其输送管组 20 另侧之第一、 二导管体 21、 22 则与热交换金属板 332 之循环水 路 332A 所设二导口 332B 导接, 而电子制冷片 331 以导线电接至冷却主机本体 10 所设操作 控制电路面板 12(图中未示) ; 说 明 书 CN 203483024 U 4 3/4 页 5 0018 藉由上述结构之配合, 以完成本实用新型之冰疗护发夹装置。 0019 请配合参阅第2至5图所示, 系。
15、本实用新型冰疗护发夹装置之立体局部分解状态、 侧视局部剖面状态、 俯视状态及降温冷却循环状态示意图, 其输送管组 20 一侧之第一导管 体 21 与水循环帮浦 141 之导出口 141B 导接, 而第二导管体 22 与散热器 150 之导入口 150A 导接, 而输送管组 20 另侧之第一、 二导管体 21、 22 则与热交换金属板 332 之循环水路 332A 所设二导口 332B 导接, 而电子制冷片 331 以导线电接至冷却主机本体 10 所设操作控制电 路面板 12(图中未示) , 藉由制冷夹板 33 之电子制冷片 331, 将金属冷冻板 330 之温度吸热 降温至零度以下, 再由冷却。
16、主机本体 10 之冷却组 14 所设水循环帮浦 141 作动, 汲取冷却液 槽140内之冷冻液循环至热交换金属板332之循环水路332A, 并循环回冷却组15由散热器 150 及风扇 151 进行散热, 再导回冷却组 14 之冷却液槽 140, 形成降温冷却之循环循环, 以 将热排出达到热平衡, 于发夹本体 30 之上、 下夹座 31、 32 所设制冷夹板 33 夹制发束时, 经 冷缩之原理将毛发过度开口之毛鳞片闭合至原来的角度, 以达护发效果及毛发整护稳定性 佳之功效。 0020 请配合参阅第 6 图所示, 系本实用新型冰疗护发夹装置之实施例上、 下夹座皆设 有制冷夹板结构示意图, 其整体结。
17、构与本实用新型之 1 至 4 图相同, 唯其系于上夹座 31 或 下夹座 32 可分别设有一制冷夹板 33, 该制冷夹板 33 设有一金属冷冻板 330、 一电子制冷片 331及一热交换金属板332, 且该金属冷冻板330、 电子制冷片331及热交换金属板332以三 明治方式夹制设置, 该金属冷冻板 330 及热交换金属板 332 系为铝或铜等热传导系数高的 材料制成, 经由上夹座 31 或下夹座 32 皆设置制冷夹板 33, 提升整体装置之降温冷却效果, 以增加本实用新型之多重使用性 0021 兹将本实用新型之优点论述如下 : 0022 1. 护发效果佳 : 其制冷夹板之电子制冷片, 将金属。
18、冷冻板之温度吸热降温至零度 以下, 再由冷却主机本体之冷却组所设水循环帮浦作动, 汲取冷却液槽内之冷冻液循环至 热交换金属板之循环水路, 并循环回冷却组由散热器及风扇进行散热, 再导回冷却组之冷 却液槽, 形成降温冷却之循环循环, 以将热排出达到热平衡, 于发夹本体之上夹座所设制冷 夹板夹制发束时, 经冷缩之原理将毛发过度开口之毛鳞片闭合至原来的角度, 故其护发效 果佳。 0023 2. 毛发整护稳定性佳 : 其发夹本体之上夹座所设制冷夹板夹制发束时, 经冷缩之 原理将毛发过度开口之毛鳞片闭合至原来的角度, 使整体毛发之整护性提升, 故其毛发整 护稳定性佳。 0024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确。
19、实可达到上述诸项功能及目的, 故本实用新型应符合专 利申请要件, 爰依法提出申请。 0025 附图标记列表 0026 10 冷却主机本体 0027 11 外壳 0028 12 操作控制电路面板 0029 13 低电压的电源供应器 0030 14 冷却组 0031 140 冷却液槽 说 明 书 CN 203483024 U 5 4/4 页 6 0032 140A 导入口 0033 140B 导出口 0034 141 水循环帮浦 0035 141A 导入口 0036 141B 导出口 0037 15 散热组 0038 150 散热器 0039 150A 导入口 0040 150B 导出口 0041。
20、 151 风扇 0042 20 输送管组 0043 21 第一导管体 0044 22 第二导管体 0045 23 外套管 0046 30 发夹本体 0047 31 上夹座 0048 32 下夹座 0049 33 制冷夹板 0050 330 金属冷冻板 0051 331 电子制冷片 0052 332 热交换金属板 0053 332A 循环水路 0054 332B 导口 说 明 书 CN 203483024 U 6 1/6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83024 U 7 2/6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83024 U 8 3/6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83024 U 9 4/6 页 10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83024 U 10 5/6 页 11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83024 U 11 6/6 页 12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83024 U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