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健身用拉伸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体育健身用拉伸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047082.9 (22)申请日 2018.01.10 (73)专利权人 武汉体育学院 地址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 461号 (72)发明人 曾亚林 淮迪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1)Int.Cl. A63B 21/02(2006.01) A63B 71/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体育健身用拉伸器 (57)摘要 本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健身用拉伸器, 包括拉 伸。
2、手柄、 拉力传感器、 拉环、 抗拉绳、 拉伸弹簧、 弹 性防护罩、 控制电路, 其中拉伸手柄共两个, 拉伸 手柄前端面设拉力传感器并通过拉力传感器与 至少一个拉环相互连接, 拉伸弹簧至少一个, 两 端分别与两个拉伸手柄的拉环相互连接, 抗拉绳 嵌于拉伸弹簧内, 且抗拉绳两端分别与拉环相互 连接, 弹性防护罩两端分别与拉伸手柄相互连 接, 并包覆在各拉伸弹簧外, 控制电路嵌于拉伸 手柄内, 并与拉力传感器电气连接。 本新型一方 面可有效对拉力强度进行精确检测作业, 提高拉 力训练工作的精度、 训练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合 理性, 另一方面可有效防止在拉力器使用中因拉 伸弹簧断裂而造成的使用者受伤现象。
3、。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7785746 U 2018.08.31 CN 207785746 U 1.一种体育健身用拉伸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体育健身用拉伸器包括拉伸手柄、 拉力 传感器、 拉环、 抗拉绳、 拉伸弹簧、 弹性防护罩、 控制电路, 其中所述的拉伸手柄共两个, 所述 的拉伸手柄前端面设拉力传感器并通过拉力传感器与至少一个拉环相互连接, 所述的拉伸 弹簧至少一个, 两端分别与两个拉伸手柄的拉环相互连接, 所述的抗拉绳嵌于拉伸弹簧内, 且抗拉绳两端分别与拉环相互连接, 所述的弹性防护罩两端分别与拉伸手柄相互连接, 并 包覆在各拉伸弹簧外, 所述的控制电路嵌。
4、于拉伸手柄内, 并与拉力传感器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健身用拉伸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拉环与拉伸手柄 间另通过滑槽相互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健身用拉伸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拉伸弹簧与拉环 间通过导杆相互连接, 所述的导杆上设至少一条预应力断裂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健身用拉伸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拉伸弹簧为两条 及两条以上时, 相邻两拉伸弹簧间相互平行分布, 且间距为拉伸弹簧直径的0.51.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健身用拉伸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基 于单片机系统为基础的数据处理系统、 显示器、 。
5、操作键及驱动电源, 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系统 为基础的数据处理系统分别与显示器、 操作键及驱动电源电气连接, 其中所述的显示器嵌 于拉伸手柄外表面, 所述的驱动电源对应的拉伸手柄外表面设至少一个充电端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体育健身用拉伸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显示器为多点触 控显示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785746 U 2 一种体育健身用拉伸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伸训练设备, 确切地说是一种体育健身用拉伸器。 背景技术 0002 拉力器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拉力训练设备, 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前的拉力器往往均 为弹簧作为主要的拉力强度调节。
6、及承载机构, 虽然当前所使用的拉力训练设备可以满足使 用的需要, 但往往均无法有效对训练过程中的拉力参数进行有效的检测, 从而导致当前拉 力训练主要靠使用人员自己感觉控制, 无法做到精确制定拉力训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除 此之外, 当前的拉力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 经常会发生因为弹簧断裂而造成的设备损坏及 人员受伤情况, 严重影响了拉伸器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 迫切需 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拉伸器, 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育健身用拉伸器, 该新型结 构简单, 使用灵活方便, 一方面可有效对拉力强度进行精确。
7、检测作业, 提高拉力训练工作的 精度、 训练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另一方面可在使用过程中, 提高拉力器设备运行的 安全性及可靠性, 有效防止在拉力器使用中因拉伸弹簧断裂而造成的使用者受伤现象。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一种体育健身用拉伸器, 包括拉伸手柄、 拉力传感器、 拉环、 抗拉绳、 拉伸弹簧、 弹 性防护罩、 控制电路, 其中拉伸手柄共两个, 拉伸手柄前端面设拉力传感器并通过拉力传感 器与至少一个拉环相互连接, 拉伸弹簧至少一个, 两端分别与两个拉伸手柄的拉环相互连 接, 抗拉绳嵌于拉伸弹簧内, 且抗拉绳两端分别与拉环相互连接。
8、, 弹性防护罩两端分别与拉 伸手柄相互连接, 并包覆在各拉伸弹簧外, 控制电路嵌于拉伸手柄内, 并与拉力传感器电气 连接。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的拉环与拉伸手柄间另通过滑槽相互滑动连接。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的拉伸弹簧与拉环间通过导杆相互连接, 所述的导杆上设至少一 条预应力断裂槽。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的拉伸弹簧为两条及两条以上时, 相邻两拉伸弹簧间相互平行分 布, 且间距为拉伸弹簧直径的0.51.5倍。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基于单片机系统为基础的数据处理系统、 显示器、 操作键及驱动电源, 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系统为基础的数据处理系统分别与显示器、 操作键。
9、 及驱动电源电气连接, 其中所述的显示器嵌于拉伸手柄外表面, 所述的驱动电源对应的拉 伸手柄外表面设至少一个充电端子。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的显示器为多点触控显示器。 0011 本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灵活方便, 一方面可有效对拉力强度进行精确检测作业, 提 高拉力训练工作的精度、 训练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另一方面可在使用过程中, 提高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785746 U 3 拉力器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有效防止在拉力器使用中因拉伸弹簧断裂而造成的使 用者受伤现象。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3 图1为本。
10、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5 如图1所述的一种体育健身用拉伸器, 包括拉伸手柄1、 拉力传感器2、 拉环3、 抗拉 绳4、 拉伸弹簧5、 弹性防护罩6、 控制电路, 其中拉伸手柄1共两个, 拉伸手柄1前端面设拉力 传感器2并通过拉力传感器2与至少一个拉环3相互连接, 拉伸弹簧5至少一个, 两端分别与 两个拉伸手柄1的拉环3相互连接, 抗拉绳4嵌于拉伸弹簧5内, 且抗拉绳4两端分别与拉环3 相互连接, 弹性防护罩6两端分别与拉伸手柄1相互连接, 并。
11、包覆在各拉伸弹簧5外, 控制电 路7嵌于拉伸手柄1内, 并与拉力传感器2电气连接。 0016 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拉环3与拉伸手柄间1另通过滑槽8相互滑动连接。 0017 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拉伸弹簧5与拉环3间通过导杆9相互连接, 所述的导杆9上设 至少一条预应力断裂槽7。 0018 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拉伸弹簧5为两条及两条以上时, 相邻两拉伸弹簧5间相互平 行分布, 且间距为拉伸弹簧5直径的0.51.5倍。 0019 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基于单片机系统为基础的数据处理系统10、 显 示器11、 操作键12及驱动电源13, 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系统为基础的数据处理系统10分别与 显。
12、示器11、 操作键12及驱动电源13电气连接, 其中所述的显示器11嵌于拉伸手柄1外表面, 所述的驱动电源13对应的拉伸手柄1外表面设至少一个充电端子14。 0020 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显示器11为多点触控显示器。 0021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时, 首先根据使用需要, 确定训练用拉力值, 然后根据确定的拉 力值确定拉伸弹簧数量及与拉伸弹簧配套的拉环、 抗拉绳数量, 最后将拉伸手柄、 拉力传感 器、 拉环、 抗拉绳、 拉伸弹簧、 弹性防护罩、 控制电路进行组装备用。 0022 在进行拉力训练时, 使用者双手握持两个拉伸手柄, 或握持一个拉伸手柄将另一 个拉伸手柄固定在定位设备上, 最后由使用者直。
13、接通过拉伸手柄对拉伸弹簧进行拉伸训 练, 并在拉伸训练中, 通过拉力传感器对当前的拉力值进行检测, 便于使用者合理安排拉力 训练计划。 0023 在进行拉力训练的同时, 通过抗拉绳、 弹性防护罩同时对拉伸弹簧进行定位作业, 达到防止拉伸弹簧断裂时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0024 本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灵活方便, 一方面可有效对拉力强度进行精确检测作业, 提 高拉力训练工作的精度、 训练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另一方面可在使用过程中, 提高 拉力器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有效防止在拉力器使用中因拉伸弹簧断裂而造成的使 用者受伤现象。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785746 U 4 0025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 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 内。 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785746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7785746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