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包装袋结构.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656985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88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909319.6

申请日:

20151116

公开号:

CN205197270U

公开日:

201605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5C9/00,A45C13/00

主分类号:

A45C9/00,A45C13/00

申请人:

圆凯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文毓

地址:

中国台湾新北市板桥区双十路三段8号5楼之1

优先权:

CN201520909319U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朱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包装袋结构,其中该包装袋主要由袋体、分离包及展示件组成,袋体上设置有固定带及至少一连接件,固定带可以让分离包组装或分离,而连接件则可接合固定展示件(展示件主要用来呈现图样、文字及色彩),另外,袋体上设置的背带可依照扣环位置的设置,随意改变袋体的背法(肩背、侧背),借由固定带可随意增加或拆除分离包,分离包亦可依照使用这需求选用不同用途、款式及尺寸,让使用者能够依照所需摆设物品的大小决定搭配的分离包以及背袋的方式,另外可在袋体上设置展示件,增加袋体辨识性及特殊性,同时亦可作为宣传。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组合式包装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袋体,其界定一前侧面、一后侧面、连接该前侧面及该后侧面的两侧面以及一连接该前侧面、该后侧面及各该侧面的底部,于该前侧面设置至少一固定带及至少一连接件,其中该固定带与该前侧面定义一穿设空间;至少一分离包,该分离包界定一容置空间以及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的开口,邻近该开口处设置一遮盖及一对接扣带,该对接扣带界定一穿设部,其中该遮盖设置一扣接件以及一设置于该对接扣带且供该扣接件连接扣合的对扣件,另于该分离包上设置一与该固定带相接固定的连接扣带;至少一展示件,该展示件设置一与该连接件相接合固定的对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包装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侧面、该后侧面及/或各该侧面设置多个扣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包装袋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至少一背带,该背带两端分别设置一与该扣环连接以改变不同背法的扣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包装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扣带定义一固定于该分离包的固定段及一由该固定段延伸且供穿过该穿设空间并连接于该固定段的连接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包装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为魔鬼毡或公母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包装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对接件为魔鬼毡或公母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包装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部设置一供收纳一防水套的收纳空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包装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分离包设置至少一供扣设一扣环的扣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包装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袋体更包括一遮蔽盖,该遮蔽盖内侧设置一发光件,于外表面另可设置供固定该展示件的该连接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包装袋,尤指一种组合式包装袋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市面上的包包,不管是背包、侧背包或是手提包,大部分的收纳空间均是固定的容量,顶多针对内部做夹层以区隔不同空间,但对于必须增加使用空间的用户则必须选购容量大的包包,因此,使用者必须添购各种不同容量大小的包包,以至于包包过多不易收纳也必须多支出费用添购。

另外,对于装设手提电脑的包包,目前的摆设方式都是将计算机、鼠标等相关配件直接全部放在手提包内,此种方式不仅收纳困难,易使得使用上的不方便;有鉴于此,本设计人依从事该项事业的多年经验而改良之,提供组合式包装袋结构。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包装袋结构,其可让使用者能够依照所需摆设物品的大小决定搭配的分离包以及背袋的方式,收纳使用方便;另外可在袋体上设置展示件,增加袋体辨识性及特殊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组合式包装袋结构,包括:

一袋体,其界定一前侧面、一后侧面、连接该前侧面及该后侧面的两侧面以及一连接该前侧面、该后侧面及各该侧面的底部,于该前侧面设置至少一固定带及至少一连接件,其中该固定带与该前侧面定义一穿设空间;

至少一分离包,该分离包界定一容置空间以及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的开口,邻近该开口处设置一遮盖及一对接扣带,该对接扣带界定一穿设部,其中该遮盖设置一扣接件以及一设置于该对接扣带且供该扣接件连接扣合的对扣件,另于该分离包上设置一与该固定带相接固定的连接扣带;

至少一展示件,该展示件设置一与该连接件相接合固定的对接件。

进一步,该前侧面、该后侧面及/或各该侧面设置多个扣环。

进一步,更包括至少一背带,该背带两端分别设置一与该扣环连接以改变不同背法的扣钩。

进一步,该连接扣带定义一固定于该分离包的固定段及一由该固定段延伸且供穿过该穿设空间并连接于该固定段的连接段。

进一步,该连接件为魔鬼毡或公母扣。

进一步,该对接件为魔鬼毡或公母扣。

进一步,该底部设置一供收纳一防水套的收纳空间。

进一步,该分离包设置至少一供扣设一扣环的扣带。

进一步,该袋体更包括一遮蔽盖,该遮蔽盖内侧设置一发光件,于外表面另可设置供固定该展示件的该连接件。

采用上述结构后,借由固定带可随意增加或拆除分离包,分离包亦可依照使用这需求选用不同用途、款式及尺寸,让使用者能够依照所需摆设物品的大小决定搭配的分离包以及背袋的方式,另外可在袋体上设置展示件,增加袋体辨识性及特殊性,同时亦可作为宣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设分离包的立体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设展示件的立体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作为背包的立体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遮蔽盖产生光线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作为侧背包的立体卧式背法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作为侧背包的立体立式背法使用状态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包装袋10袋体

100前侧面101后侧面

102侧面103底部

1030收纳空间104固定带

105连接件106穿设空间

107扣环12分离包

120容置空间121开口

122遮盖123对接扣带

124穿设部125扣接件

126对扣件127连接扣带

128扣带129扣环

1270固定段1272连接段

14展示件140对接件

15背带150扣钩

16遮蔽盖160发光件

2防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由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艺的人士的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一”、“两”、“上”等之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之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另一立体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组合式包装袋结构,包装袋1主要由袋体10、分离包12及展示件14(参考图4)组成,其中袋体10界定一前侧面100、一后侧面101、连接该前侧面100及该后侧面101的两侧面102以及一连接该前侧面100、该后侧面101及各该侧面102的底部103,于该前侧面100设置至少一固定带104及至少一连接件105(可为魔鬼毡或公母扣),其中该固定带104与该前侧面100定义一穿设空间106。值得一提的是,连接件105除了设置在袋体10的前侧面100,亦可被设置在袋体10上的遮蔽盖16。

另外请参考图3,分离包12界定一容置空间120以及与该容置空间120相连通的开口121,邻近该开口121处设置一遮盖122及一对接扣带123,该对接扣带123界定一穿设部124,其中该遮盖122设置一扣接件125以及一设置于该对接扣带123且供该扣接件125连接扣合的对扣件126,另于该分离包12上设置一与该固定带104相接固定的连接扣带127。再者参考图4,展示件14设置一与该连接件105相接合固定的对接件140(可为魔鬼毡或公母扣)。借由固定带104可随意增加或拆除分离包12,分离包12亦可依照使用这需求选用不同用途、款式及尺寸(分离包12可为键盘包、手机包、鼠标包、小收纳包...等等),让使用者能够依照所需摆设物品的大小决定搭配的分离包12以及背袋的方式,另外可在袋体10上设置展示件14,增加袋体辨识性及特殊性,同时亦可作为宣传。

一并参阅图3、图4及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设分离包的立体使用状态示意图、装设展示件的立体使用状态示意图及作为背包的立体使用状态示意图。包装袋1以背包为例,在袋体10后侧面101设置有扣环107,扣环107可供背带15两端分别设置的扣钩150连接以改变成背包的背法(参考图2及图5)。前述中连接扣带127定义一固定于该分离包12的固定段1270及一由该固定段1270延伸且供穿过该穿设空间106并连接于该固定段1270的连接段1272。在图3中,可看到两个分离包12,分别为分离包12的前面及后面,在分离包12的后面可看出连接扣带127定义有固定段1270及连接段1272,固定段1270固定于该分离包12,连接段1272供穿过该穿设空间106再绕回并连接于该固定段1270,借此可将分离包12固定在袋体10上。至于分离包12的前面,邻近该开口121处设置一遮盖122及一对接扣带123,该对接扣带123界定一穿设部124,此穿设部124便于使用者将手指插入后让遮盖122上设置的扣接件125与对接扣带123上的对扣件126连接扣合。另外,分离包12上设置有至少一扣带128,扣带128可供扣环129扣接,以挂设在其他地方。

图4中,使用者可将不同的展示件14利用对接件140(可为魔鬼毡或公母扣)设置固定于袋体10上的连接件105,展示件14可以是文字、图形、色彩等搭配而成。同时,在图中亦可看到,袋体10底部103设置有收纳空间1030,另于收纳空间1030内收纳防水套2,防水套2主要可用来包覆整个包装袋1,当下雨时可避免包装袋1因淋雨而湿透。

再者,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遮蔽盖产生光线的立体示意图。在袋体10上设置的遮蔽盖16除了用来遮盖的用外,于遮蔽盖16内侧设置一发光件160,因次当遮蔽盖16遮盖时,因发光件160设置在遮蔽盖16内侧的外周围,因此其他人可以看到包装袋1从内有光线透出,不仅提升独特性,更能让使用者在夜间行走时,提高被注视性避免危险的可能性发生。

另请参阅图7、图8及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作为侧背包的卧式背法使用状态示意图及作为侧背包的立式背法使用状态示意图。包装袋1以侧背包为例,在袋体10前侧面100及后侧面101设置有扣环107,扣环107可供背带15两端分别设置的扣钩150连接以改变成侧背包的背法(参考图8)。而背的方式亦可改成侧边立背的方式(参考图9)。

在图7中,可看到两个分离包12,分别为分离包12的前面及后面,在分离包12的后面可看出连接扣带127定义有固定段1270及连接段1272,固定段1270固定于该分离包12,连接段1272供穿过该穿设空间106再绕回并连接于该固定段1270,借此可将分离包12固定在袋体10上。至于分离包12的前面,邻近该开口121处设置一遮盖122及一对接扣带123,该对接扣带123界定一穿设部124,此穿设部124便于使用者将手指插入后让遮盖122上设置的扣接件125与对接扣带123上的对扣件126连接扣合。另外,分离包12上设置有至少一扣带128,扣带128可供扣环129扣接,以挂设在其他地方。另外,使用者可将不同的展示件14利用对接件140(可为魔鬼毡或公母扣)设置固定于袋体10上的连接件105,展示件14可以是文字、图形、色彩等搭配而成。

借由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带104可随意增加或拆除分离包12,分离包亦可依照使用这需求选用不同用途、款式及尺寸,让使用者能够依照所需摆设物品的大小决定搭配的分离包以及背袋的方式,另外可在袋体上设置展示件,增加袋体辨识性及特殊性,同时亦可作为宣传。

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项技艺的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后述申请专利范围所列。

组合式包装袋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组合式包装袋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组合式包装袋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合式包装袋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式包装袋结构.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909319.6 (22)申请日 2015.11.16 A45C 9/00(2006.01) A45C 13/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圆凯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新北市板桥区双十路三段 8 号 5 楼之 1 (72)发明人 陈文毓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35203 代理人 朱凌 (54) 实用新型名称 组合式包装袋结构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包装袋结构, 其中 该包装袋主要由袋体、 分离包及展示件组成, 袋 体上设置有固定带及至少一连接件, 固定带。

2、可以 让分离包组装或分离, 而连接件则可接合固定展 示件 (展示件主要用来呈现图样、 文字及色彩) , 另 外, 袋体上设置的背带可依照扣环位置的设置, 随 意改变袋体的背法 (肩背、 侧背) , 借由固定带可随 意增加或拆除分离包, 分离包亦可依照使用这需 求选用不同用途、 款式及尺寸, 让使用者能够依照 所需摆设物品的大小决定搭配的分离包以及背袋 的方式, 另外可在袋体上设置展示件, 增加袋体辨 识性及特殊性, 同时亦可作为宣传。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9页 CN 205197270 U 2016。

3、.05.04 CN 205197270 U 1.一种组合式包装袋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一袋体, 其界定一前侧面、 一后侧面、 连接该前侧面及该后侧面的两侧面以及一连接该 前侧面、 该后侧面及各该侧面的底部, 于该前侧面设置至少一固定带及至少一连接件, 其中 该固定带与该前侧面定义一穿设空间; 至少一分离包, 该分离包界定一容置空间以及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的开口, 邻近该开 口处设置一遮盖及一对接扣带, 该对接扣带界定一穿设部, 其中该遮盖设置一扣接件以及 一设置于该对接扣带且供该扣接件连接扣合的对扣件, 另于该分离包上设置一与该固定带 相接固定的连接扣带; 至少一展示件, 该展示件设置一。

4、与该连接件相接合固定的对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包装袋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前侧面、 该后侧面及/或各该 侧面设置多个扣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包装袋结构, 其特征在于: 更包括至少一背带, 该背带两 端分别设置一与该扣环连接以改变不同背法的扣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包装袋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扣带定义一固定于该分 离包的固定段及一由该固定段延伸且供穿过该穿设空间并连接于该固定段的连接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包装袋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件为魔鬼毡或公母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包装袋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对接件为魔鬼毡或公母扣。。

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包装袋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底部设置一供收纳一防水套 的收纳空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包装袋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分离包设置至少一供扣设一 扣环的扣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包装袋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袋体更包括一遮蔽盖, 该遮 蔽盖内侧设置一发光件, 于外表面另可设置供固定该展示件的该连接件。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197270 U 2 组合式包装袋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包装袋, 尤指一种组合式包装袋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市面上的包包, 不管是背包、 侧背包或是手提包, 大部分的收纳。

6、空间均是固定 的容量, 顶多针对内部做夹层以区隔不同空间, 但对于必须增加使用空间的用户则必须选 购容量大的包包, 因此, 使用者必须添购各种不同容量大小的包包, 以至于包包过多不易收 纳也必须多支出费用添购。 0003 另外, 对于装设手提电脑的包包, 目前的摆设方式都是将计算机、 鼠标等相关配件 直接全部放在手提包内, 此种方式不仅收纳困难, 易使得使用上的不方便; 有鉴于此, 本设 计人依从事该项事业的多年经验而改良之, 提供组合式包装袋结构。 0004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 其内容足以使任何 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 且根据本。

7、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 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 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包装袋结构, 其可让使用者能够 依照所需摆设物品的大小决定搭配的分离包以及背袋的方式, 收纳使用方便; 另外可在袋 体上设置展示件, 增加袋体辨识性及特殊性。 0006 为达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7 一种组合式包装袋结构, 包括: 0008 一袋体, 其界定一前侧面、 一后侧面、 连接该前侧面及该后侧面的两侧面以及一连 接该前侧面、 该后侧面及各该侧面的底部, 于该前侧面设置至少一固定带及至少一连接件, 。

8、其中该固定带与该前侧面定义一穿设空间; 0009 至少一分离包, 该分离包界定一容置空间以及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的开口, 邻近 该开口处设置一遮盖及一对接扣带, 该对接扣带界定一穿设部, 其中该遮盖设置一扣接件 以及一设置于该对接扣带且供该扣接件连接扣合的对扣件, 另于该分离包上设置一与该固 定带相接固定的连接扣带; 0010 至少一展示件, 该展示件设置一与该连接件相接合固定的对接件。 0011 进一步, 该前侧面、 该后侧面及/或各该侧面设置多个扣环。 0012 进一步, 更包括至少一背带, 该背带两端分别设置一与该扣环连接以改变不同背 法的扣钩。 0013 进一步, 该连接扣带定义一固定于。

9、该分离包的固定段及一由该固定段延伸且供穿 过该穿设空间并连接于该固定段的连接段。 0014 进一步, 该连接件为魔鬼毡或公母扣。 0015 进一步, 该对接件为魔鬼毡或公母扣。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5197270 U 3 0016 进一步, 该底部设置一供收纳一防水套的收纳空间。 0017 进一步, 该分离包设置至少一供扣设一扣环的扣带。 0018 进一步, 该袋体更包括一遮蔽盖, 该遮蔽盖内侧设置一发光件, 于外表面另可设置 供固定该展示件的该连接件。 0019 采用上述结构后, 借由固定带可随意增加或拆除分离包, 分离包亦可依照使用这 需求选用不同用途、 款式及尺寸, 让。

10、使用者能够依照所需摆设物品的大小决定搭配的分离 包以及背袋的方式, 另外可在袋体上设置展示件, 增加袋体辨识性及特殊性, 同时亦可作为 宣传。 附图说明 0020 图1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设分离包的立体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设展示件的立体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作为背包的立体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5 图6为本实用新型遮蔽盖产生光线的立体示意图; 0026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7 图8为本实用新型作为侧背包的立体卧式。

11、背法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8 图9为本实用新型作为侧背包的立体立式背法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9 【符号说明】 0030 1包装袋 10袋体 0031 100前侧面 101后侧面 0032 102侧面 103底部 0033 1030收纳空间 104固定带 0034 105连接件 106穿设空间 0035 107扣环 12分离包 0036 120容置空间 121开口 0037 122遮盖 123对接扣带 0038 124穿设部 125扣接件 0039 126对扣件 127连接扣带 0040 128扣带 129扣环 0041 1270固定段 1272连接段 0042 14展示件 140对接件 0。

12、043 15背带 150扣钩 0044 16遮蔽盖 160发光件 0045 2防水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以下借由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5197270 U 4 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47 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 比例、 大小等, 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 容, 以供熟悉此技艺的人士的了解与阅读,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 故 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 任何结构的修饰、 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 在不影响本实用 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

13、的下, 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 涵盖的范围内。 同时,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 “一” 、“两” 、“上” 等之用语, 亦仅为便于叙述之 明了, 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 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 在无实质变更技 术内容下, 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48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另一立体示意 图。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组合式包装袋结构, 包装袋1主要由袋体10、 分离包12及展示件14 (参 考图4) 组成, 其中袋体10界定一前侧面100、 一后侧面101、 连接该前侧面100及该后侧面101 的两侧面102以及一连接。

14、该前侧面100、 该后侧面101及各该侧面102的底部103, 于该前侧面 100设置至少一固定带104及至少一连接件105 (可为魔鬼毡或公母扣) , 其中该固定带104与 该前侧面100定义一穿设空间106。 值得一提的是, 连接件105除了设置在袋体10的前侧面 100, 亦可被设置在袋体10上的遮蔽盖16。 0049 另外请参考图3, 分离包12界定一容置空间120以及与该容置空间120相连通的开 口121, 邻近该开口121处设置一遮盖122及一对接扣带123, 该对接扣带123界定一穿设部 124, 其中该遮盖122设置一扣接件125以及一设置于该对接扣带123且供该扣接件125连。

15、接 扣合的对扣件126, 另于该分离包12上设置一与该固定带104相接固定的连接扣带127。 再者 参考图4, 展示件14设置一与该连接件105相接合固定的对接件140 (可为魔鬼毡或公母扣) 。 借由固定带104可随意增加或拆除分离包12, 分离包12亦可依照使用这需求选用不同用途、 款式及尺寸 (分离包12可为键盘包、 手机包、 鼠标包、 小收纳包.等等) , 让使用者能够依照 所需摆设物品的大小决定搭配的分离包12以及背袋的方式, 另外可在袋体10上设置展示件 14, 增加袋体辨识性及特殊性, 同时亦可作为宣传。 0050 一并参阅图3、 图4及图5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设分离包的立体。

16、使用状态示意 图、 装设展示件的立体使用状态示意图及作为背包的立体使用状态示意图。 包装袋1以背包 为例, 在袋体10后侧面101设置有扣环107, 扣环107可供背带15两端分别设置的扣钩150连 接以改变成背包的背法 (参考图2及图5) 。 前述中连接扣带127定义一固定于该分离包12的 固定段1270及一由该固定段1270延伸且供穿过该穿设空间106并连接于该固定段1270的连 接段1272。 在图3中, 可看到两个分离包12, 分别为分离包12的前面及后面, 在分离包12的后 面可看出连接扣带127定义有固定段1270及连接段1272, 固定段1270固定于该分离包12, 连 接段12。

17、72供穿过该穿设空间106再绕回并连接于该固定段1270, 借此可将分离包12固定在 袋体10上。 至于分离包12的前面, 邻近该开口121处设置一遮盖122及一对接扣带123, 该对 接扣带123界定一穿设部124, 此穿设部124便于使用者将手指插入后让遮盖122上设置的扣 接件125与对接扣带123上的对扣件126连接扣合。 另外, 分离包12上设置有至少一扣带128, 扣带128可供扣环129扣接, 以挂设在其他地方。 0051 图4中, 使用者可将不同的展示件14利用对接件140 (可为魔鬼毡或公母扣) 设置固 定于袋体10上的连接件105, 展示件14可以是文字、 图形、 色彩等搭。

18、配而成。 同时, 在图中亦 可看到, 袋体10底部103设置有收纳空间1030, 另于收纳空间1030内收纳防水套2, 防水套2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5197270 U 5 主要可用来包覆整个包装袋1, 当下雨时可避免包装袋1因淋雨而湿透。 0052 再者, 请参阅图6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的遮蔽盖产生光线的立体示意图。 在袋体10 上设置的遮蔽盖16除了用来遮盖的用外, 于遮蔽盖16内侧设置一发光件160, 因次当遮蔽盖 16遮盖时, 因发光件160设置在遮蔽盖16内侧的外周围, 因此其他人可以看到包装袋1从内 有光线透出, 不仅提升独特性, 更能让使用者在夜间行走时, 提高。

19、被注视性避免危险的可能 性发生。 0053 另请参阅图7、 图8及图9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作为 侧背包的卧式背法使用状态示意图及作为侧背包的立式背法使用状态示意图。 包装袋1以 侧背包为例, 在袋体10前侧面100及后侧面101设置有扣环107, 扣环107可供背带15两端分 别设置的扣钩150连接以改变成侧背包的背法 (参考图8) 。 而背的方式亦可改成侧边立背的 方式 (参考图9) 。 0054 在图7中, 可看到两个分离包12, 分别为分离包12的前面及后面, 在分离包12的后 面可看出连接扣带127定义有固定段1270及连接段1272, 固定段1270固定。

20、于该分离包12, 连 接段1272供穿过该穿设空间106再绕回并连接于该固定段1270, 借此可将分离包12固定在 袋体10上。 至于分离包12的前面, 邻近该开口121处设置一遮盖122及一对接扣带123, 该对 接扣带123界定一穿设部124, 此穿设部124便于使用者将手指插入后让遮盖122上设置的扣 接件125与对接扣带123上的对扣件126连接扣合。 另外, 分离包12上设置有至少一扣带128, 扣带128可供扣环129扣接, 以挂设在其他地方。 另外, 使用者可将不同的展示件14利用对接 件140 (可为魔鬼毡或公母扣) 设置固定于袋体10上的连接件105, 展示件14可以是文字、。

21、 图 形、 色彩等搭配而成。 0055 借由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带104可随意增加或拆除分离包12, 分离包亦可依照使用 这需求选用不同用途、 款式及尺寸, 让使用者能够依照所需摆设物品的大小决定搭配的分 离包以及背袋的方式, 另外可在袋体上设置展示件, 增加袋体辨识性及特殊性, 同时亦可作 为宣传。 0056 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 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 型。 任何熟悉此项技艺的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 对上述实施例进 行修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 应如后述申请专利范围所列。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5197270 U 6 。

22、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9 页 7 CN 205197270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9 页 8 CN 205197270 U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9 页 9 CN 205197270 U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9 页 10 CN 205197270 U 10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9 页 11 CN 205197270 U 11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9 页 12 CN 205197270 U 12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7/9 页 13 CN 205197270 U 13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8/9 页 14 CN 205197270 U 14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9/9 页 15 CN 205197270 U 1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