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7649211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237672.5

申请日:

20161118

公开号:

CN206167765U

公开日:

201705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3B23/02,A63B23/04,A63B23/12,A61H15/00

主分类号:

A63B23/02,A63B23/04,A63B23/12,A61H15/00

申请人:

白炳玺

发明人:

白炳玺

地址:

325400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腾蛟镇湖窦村

优先权:

CN201621237672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体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连接带头部由上至下穿过副机右穿带孔;第一勾面体粘合在连接绒面上;连接带尾部由上往下穿过主机左穿带孔;绒面带头部从上往下穿过副机左穿带孔;勾面区粘合在绒面带尾部上;勾面带头部由上往下穿过主机右穿带孔;第三勾面体粘合在第一绒面上;主勾面粘合在主绒面区上;接线器一插入接通在主机连接口上;接线器二插入接通在副机连接口上。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仅需一台美体机就可实现腿部美体、腰部美体、手臂美体;美体机的实用性更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更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它包括有主机(1);所述主机(1)的前表面分别设置有电源适配器接口(1-2)和操作键盘(1-5);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主副连接线(2)、副机(3)、绒面带(4)、连接带(5)和勾面带(7);所述主机(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主机左穿带孔(1-3)和主机右穿带孔(1-4);所述副机(3)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副机左穿带孔(3-2)和副机右穿带孔(3-3);所述连接带(5)的两端分别是连接带头部(5-1)和连接带尾部(5-2);所述连接带头部(5-1)的内表面和连接带尾部(5-2)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连接第一勾面体(5-1-1)和连接第二勾面体(5-2-1);所述连接带(5)的带身内表面设置有连接绒面(5-3);所述连接带头部(5-1)由上至下穿过副机右穿带孔(3-3);所述第一勾面体(5-1-1)粘合在连接绒面(5-3)上;所述连接带尾部(5-2)由上往下穿过主机左穿带孔(1-3);所述连接第二勾面体(5-2-1)粘合在连接绒面(5-3)上;所述绒面带(4)的内侧面由主绒面区(4-3)和勾面区(4-4)组成;所述绒面带(4)的两端分别为绒面带头部(4-1)和绒面带尾部(4-2);所述勾面区(4-4)设置在绒面带头部(4-1)处;所述绒面带头部(4-1)从上往下穿过副机左穿带孔(3-2);所述勾面区(4-4)粘合在绒面带尾部(4-2)上;所述勾面带(7)的前后两端分别为勾面带头部(7-1)和勾面带尾部(7-2);所述勾面带头部(7-1)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三勾面体(7-1-1);所述勾面带头部(7-1)由上往下穿过主机右穿带孔(1-4);所述勾面带(7)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绒面(7-3);所述第一绒面(7-3)的末端与第三勾面体(7-1-1)的前端相接;所述第三勾面体(7-1-1)粘合在第一绒面(7-3)上;所述勾面带尾部(7-2)的外表面设置有主勾面(7-2-1);所述主勾面(7-2-1)粘合在主绒面区(4-3)上;所述主机(1)的前表面上设置有主机连接口(1-1);所述副机(3)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副机连接口(3-1);所述主副连接线(2)一端连接有与主机连接口(1-1)相匹配的接线器一(2-1);主副连接线(2)另一端连接有与副机连接口(3-1)相匹配的接线器二(2-2);所述接线器一(2-1)插入接通在主机连接口(1-1)上;接线器二(2-2)插入接通在副机连接口(3-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副连接线(2)为弹簧卷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的底部为主机工作面(1-6);所述副机(3)的底部为副机工作面(3-4);所述主机工作面(1-6)和副机工作面(3-4)均为凹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绒面带(4)的两端、连接带(5)的两端和勾面带(7)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导向铁片(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体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

背景技术

美体机是一种能够通过人体运动或者是设备运动的方式,使人的身形更加有线条的一种机器。包括有腿部美体机、腰部美体机、手臂美体机等人体各个专用部位的美体机。在使用时,需要用美体机包裹需要美体的部位;在剧烈的震动下,燃烧脂肪;如果有消费者既需要腿部烧肪;又需要腰部烧肪,需要购买腿部专用美体机和腰部专用美体机;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故有必要对现有智能美体机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分离式智能美体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它包括有主机、主副连接线、副机、绒面带、连接带和勾面带;所述主机的前表面分别设置有电源适配器接口和操作键盘;所述主机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主机左穿带孔和主机右穿带孔;所述副机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副机左穿带孔和副机右穿带孔;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是连接带头部和连接带尾部;所述连接带头部的内表面和连接带尾部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连接第一勾面体和连接第二勾面体;所述连接带的带身内表面设置有连接绒面;所述连接带头部由上至下穿过副机右穿带孔;所述第一勾面体粘合在连接绒面上;所述连接带尾部由上往下穿过主机左穿带孔;所述连接第二勾面体粘合在连接绒面上;所述绒面带的内侧面由主绒面区和勾面区组成;所述绒面带的两端分别为绒面带头部和绒面带尾部;所述勾面区设置在绒面带头部处;所述绒面带头部从上往下穿过副机左穿带孔;所述勾面区粘合在绒面带尾部上;所述勾面带的前后两端分别为勾面带头部和勾面带尾部;所述勾面带头部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三勾面体;所述勾面带头部由上往下穿过主机右穿带孔;所述勾面带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绒面;所述第一绒面的末端与第三勾面体的前端相接;所述第三勾面体粘合在第一绒面上;所述勾面带尾部的外表面设置有主勾面;所述主勾面粘合在主绒面区上;所述主机的前表面上设置有主机连接口;所述副机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副机连接口;所述主副连接线一端连接有与主机连接口相匹配的接线器一;主副连接线另一端连接有与副机连接口相匹配的接线器二;所述接线器一插入接通在主机连接口上;接线器二插入接通在副机连接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副连接线为弹簧卷线。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的底部为主机工作面;所述副机的底部为副机工作面;所述主机工作面和副机工作面均为凹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绒面带的两端、连接带的两端和勾面带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导向铁片。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它包括有主机、主副连接线、副机、绒面带、连接带和勾面带;所述主机的前表面分别设置有电源适配器接口和操作键盘;所述主机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主机左穿带孔和主机右穿带孔;所述副机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副机左穿带孔和副机右穿带孔;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是连接带头部和连接带尾部;所述连接带头部的内表面和连接带尾部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连接第一勾面体和连接第二勾面体;所述连接带的带身内表面设置有连接绒面;所述连接带头部由上至下穿过副机右穿带孔;所述第一勾面体粘合在连接绒面上;所述连接带尾部由上往下穿过主机左穿带孔;所述连接第二勾面体粘合在连接绒面上;所述绒面带的内侧面由主绒面区和勾面区组成;所述绒面带的两端分别为绒面带头部和绒面带尾部;所述勾面区设置在绒面带头部处;所述绒面带头部从上往下穿过副机左穿带孔;所述勾面区粘合在绒面带尾部上;所述勾面带的前后两端分别为勾面带头部和勾面带尾部;所述勾面带头部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三勾面体;所述勾面带头部由上往下穿过主机右穿带孔;所述勾面带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绒面;所述第一绒面的末端与第三勾面体的前端相接;所述第三勾面体粘合在第一绒面上;所述勾面带尾部的外表面设置有主勾面;所述主勾面粘合在主绒面区上;所述主机的前表面上设置有主机连接口;所述副机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副机连接口;所述主副连接线一端连接有与主机连接口相匹配的接线器一;主副连接线另一端连接有与副机连接口相匹配的接线器二;所述接线器一插入接通在主机连接口上;接线器二插入接通在副机连接口上。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主勾面粘合在主绒面区上;使主机、副机、绒面带、连接带和勾面带连成的环包裹住腰部;操作键盘对主机操控;副机通过主副连接线获取电信号启动;主机和副机同时工作进行腰部美体;若对手臂进行美体时,接线器一和接线器二均拔出;连接第二勾面体从连接绒面抽离;连接带尾部从主机左穿带孔抽出;勾面区拉出主绒面区外;绒面带头部拉出副机左穿带孔外;然后绒面带头部从上往下穿过主机左穿带孔;勾面区粘合在主绒面区;主机、绒面带和勾面带把手臂包裹住;通过操作键盘控制主机进行手臂美体;仅需一台美体机就可实现腿部美体、腰部美体、手臂美体;美体机的实用性更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更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使用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使用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部放大视图;

图4是图1中的B部放大视图;

图5是图1中的C部放大视图;

图6是图1中的D部放大视图;

图7是主机的俯视图;

图8是副机的俯视图;

图9是绒面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勾面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机;1-1、主机连接口;1-2、电源适配器接口;

1-3、主机左穿带孔;1-4、主机右穿带孔;1-5、操作键盘;

1-6、主机工作面;2、主副连接线;2-1、接线器一;2-2、接线器二;

3、副机;3-1、副机连接口;3-2、副机左穿带孔;3-3、副机右穿带孔;

3-4、副机工作面;4、绒面带;4-1、绒面带头部;4-2、绒面带尾部;

4-3、主绒面区;4-4、勾面区;5、连接带;5-1、连接带头部;

5-1-1、连接第一勾面体;5-2、连接带尾部;5-2-1、连接第二勾面体;

5-3、连接绒面;6、导向铁片;7、勾面带;7-1、勾面带头部;

7-1-1、第三勾面体;7-2、勾面带尾部;7-2-1、主勾面;

7-3、第一绒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10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它包括有主机1、主副连接线2、副机3、绒面带4、连接带5和勾面带7;所述主机1的前表面分别设置有电源适配器接口1-2和操作键盘1-5;电源适配器接口1-2通过电源适配器接通在外部电路中;所述主机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主机左穿带孔1-3和主机右穿带孔1-4;所述副机3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副机左穿带孔3-2和副机右穿带孔3-3;所述连接带5的两端分别是连接带头部5-1和连接带尾部5-2;所述连接带头部5-1的内表面和连接带尾部5-2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连接第一勾面体5-1-1和连接第二勾面体5-2-1;所述连接带5的带身内表面设置有连接绒面5-3;所述连接带头部5-1由上至下穿过副机右穿带孔3-3;所述第一勾面体5-1-1粘合在连接绒面5-3上;所述连接带尾部5-2由上往下穿过主机左穿带孔1-3;所述连接第二勾面体5-2-1粘合在连接绒面5-3上;所述绒面带4的内侧面由主绒面区4-3和勾面区4-4组成;所述绒面带4的两端分别为绒面带头部4-1和绒面带尾部4-2;所述勾面区4-4设置在绒面带头部4-1处;所述绒面带头部4-1从上往下穿过副机左穿带孔3-2;所述勾面区4-4粘合在绒面带尾部4-2上;所述勾面带7的前后两端分别为勾面带头部7-1和勾面带尾部7-2;所述勾面带头部7-1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三勾面体7-1-1;所述勾面带头部7-1由上往下穿过主机右穿带孔1-4;所述勾面带7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绒面7-3;所述第一绒面7-3的末端与第三勾面体7-1-1的前端相接;所述第三勾面体7-1-1粘合在第一绒面7-3上;所述勾面带尾部7-2的外表面设置有主勾面7-2-1;所述主勾面7-2-1粘合在主绒面区4-3上;所述主机1的前表面上设置有主机连接口1-1;所述副机3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副机连接口3-1;所述主副连接线2一端连接有与主机连接口1-1相匹配的接线器一2-1;主副连接线2另一端连接有与副机连接口3-1相匹配的接线器二2-2;所述接线器一2-1插入接通在主机连接口1-1上;接线器二2-2插入接通在副机连接口3-1上;通过主勾面7-2-1粘合在主绒面区4-3上;使主机1、副机3、绒面带4、连接带5和勾面带7连成的环包裹住腰部;操作键盘1-5对主机1操控;副机3通过主副连接线2获取电信号启动;主机1和副机3同时工作进行腰部美体;若对手臂进行美体时,接线器一2-1和接线器二2-2均拔出;连接第二勾面体5-2-1从连接绒面5-3抽离;连接带尾部5-2从主机左穿带孔1-3抽出;勾面区4-4拉出主绒面区4-3外;绒面带头部4-1拉出副机左穿带孔3-2外;然后绒面带头部4-1从上往下穿过主机左穿带孔1-3;勾面区4-4粘合在主绒面区4-3;主机1、绒面带4和勾面带7把手臂包裹住;通过操作键盘1-5控制主机1进行手臂美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主副连接线2为弹簧卷线;主机1与副机3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可调范围,弹簧卷线可以伸长或折叠;使整体外观更加整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主机1的底部为主机工作面1-6;所述副机3的底部为副机工作面3-4;所述主机工作面1-6和副机工作面3-4均为凹圆弧面;该设计主机1和副机3更加紧贴人体;提高美体机的工作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绒面带4的两端、连接带5的两端和勾面带7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导向铁片6;例如在绒面带4插入副机左穿带孔3-2过程中容易产生卷曲,堵塞在副机左穿带孔3-2内,不能继续往里插入,而导向铁片6作用是防止绒面带4的头部发生卷曲;使绒面带4更加容易通过副机左穿带孔3-2。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主勾面粘合在主绒面区上;使主机、副机、绒面带、连接带和勾面带连成的环包裹住腰部;操作键盘对主机操控;副机通过主副连接线获取电信号启动;主机和副机同时工作进行腰部美体;若对手臂进行美体时,接线器一和接线器二均拔出;连接第二勾面体从连接绒面抽离;连接带尾部从主机左穿带孔抽出;勾面区拉出主绒面区外;绒面带头部拉出副机左穿带孔外;然后绒面带头部从上往下穿过主机左穿带孔;勾面区粘合在主绒面区;主机、绒面带和勾面带把手臂包裹住;通过操作键盘控制主机进行手臂美体;仅需一台美体机就可实现腿部美体、腰部美体、手臂美体;美体机的实用性更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更强。另外,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37672.5 (22)申请日 2016.11.18 (73)专利权人 白炳玺 地址 325400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腾蛟镇 湖窦村 (72)发明人 白炳玺 (51)Int.Cl. A63B 23/02(2006.01) A63B 23/04(2006.01) A63B 23/12(2006.01) A61H 1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体器材技术领域, 特别涉 及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 连。

2、接带头部由上至下 穿过副机右穿带孔; 第一勾面体粘合在连接绒面 上; 连接带尾部由上往下穿过主机左穿带孔; 绒 面带头部从上往下穿过副机左穿带孔; 勾面区粘 合在绒面带尾部上; 勾面带头部由上往下穿过主 机右穿带孔; 第三勾面体粘合在第一绒面上; 主 勾面粘合在主绒面区上; 接线器一插入接通在主 机连接口上; 接线器二插入接通在副机连接口 上。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 仅需一台美体机就可 实现腿部美体、 腰部美体、 手臂美体; 美体机的实 用性更强, 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更强。 本实用新型 具有结构简单, 设置合理, 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206167765。

3、 U 2017.05.17 CN 206167765 U 1.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 它包括有主机 (1) ; 所述主机 (1) 的前表面分别设置有电源 适配器接口 (1-2) 和操作键盘 (1-5) ; 其特征在于: 它还包括有主副连接线 (2) 、 副机 (3) 、 绒 面带 (4) 、 连接带 (5) 和勾面带 (7) ; 所述主机 (1) 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主机左穿带 孔 (1-3) 和主机右穿带孔 (1-4) ; 所述副机 (3) 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副机左穿带孔 (3-2) 和副机右穿带孔 (3-3) ; 所述连接带 (5) 的两端分别是连接带头部 (5-1) 和连接。

4、带尾部 (5-2) ; 所述连接带头部 (5-1) 的内表面和连接带尾部 (5-2) 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连接第一 勾面体 (5-1-1) 和连接第二勾面体 (5-2-1) ; 所述连接带 (5) 的带身内表面设置有连接绒面 (5-3) ; 所述连接带头部 (5-1) 由上至下穿过副机右穿带孔 (3-3) ; 所述第一勾面体 (5-1-1) 粘合在连接绒面 (5-3) 上; 所述连接带尾部 (5-2) 由上往下穿过主机左穿带孔 (1-3) ; 所述连 接第二勾面体 (5-2-1) 粘合在连接绒面 (5-3) 上; 所述绒面带 (4) 的内侧面由主绒面区 (4-3) 和勾面区 (4-4) 组成; 。

5、所述绒面带 (4) 的两端 分别为绒面带头部 (4-1) 和绒面带尾部 (4-2) ; 所述勾面区 (4-4) 设置在绒面带头部 (4-1) 处; 所述绒面带头部 (4-1) 从上往下穿过副机左穿带孔 (3-2) ; 所述勾面区 (4-4) 粘合在绒面 带尾部 (4-2) 上; 所述勾面带 (7) 的前后两端分别为勾面带头部 (7-1) 和勾面带尾部 (7-2) ; 所述勾面带 头部 (7-1) 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三勾面体 (7-1-1) ; 所述勾面带头部 (7-1) 由上往下穿过主机 右穿带孔 (1-4) ; 所述勾面带 (7) 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绒面 (7-3) ; 所述第一绒面 (7-3。

6、) 的末 端与第三勾面体 (7-1-1) 的前端相接; 所述第三勾面体 (7-1-1) 粘合在第一绒面 (7-3) 上; 所 述勾面带尾部 (7-2) 的外表面设置有主勾面 (7-2-1) ; 所述主勾面 (7-2-1) 粘合在主绒面区 (4-3) 上; 所述主机 (1) 的前表面上设置有主机连接口 (1-1) ; 所述副机 (3) 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副 机连接口 (3-1) ; 所述主副连接线 (2) 一端连接有与主机连接口 (1-1) 相匹配的接线器一 (2- 1) ; 主副连接线 (2) 另一端连接有与副机连接口 (3-1) 相匹配的接线器二 (2-2) ; 所述接线器 一 (2-1) 插。

7、入接通在主机连接口 (1-1) 上; 接线器二 (2-2) 插入接通在副机连接口 (3-1)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副连接线 (2) 为 弹簧卷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 (1) 的底部为 主机工作面 (1-6) ; 所述副机 (3) 的底部为副机工作面 (3-4) ; 所述主机工作面 (1-6) 和副机 工作面 (3-4) 均为凹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绒面带 (4) 的两端、 连接带 (5) 的两端和勾面带 (7) 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导向。

8、铁片 (6)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167765 U 2 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体器材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 背景技术 0002 美体机是一种能够通过人体运动或者是设备运动的方式, 使人的身形更加有线条 的一种机器。 包括有腿部美体机、 腰部美体机、 手臂美体机等人体各个专用部位的美体机。 在使用时, 需要用美体机包裹需要美体的部位; 在剧烈的震动下, 燃烧脂肪; 如果有消费者 既需要腿部烧肪; 又需要腰部烧肪, 需要购买腿部专用美体机和腰部专用美体机; 给消费者 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0003 故有必要对现。

9、有智能美体机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设计合 理、 使用方便的分离式智能美体机。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 它包括有主机、 主副连接线、 副机、 绒 面带、 连接带和勾面带; 所述主机的前表面分别设置有电源适配器接口和操作键盘; 所述主 机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主机左穿带孔和主机右穿带孔; 所述副机的上表面左右两 侧分别设置有副机左穿带孔和副机右穿带孔; 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是连接带头部和连接 带尾部; 所述连接带头部的。

10、内表面和连接带尾部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连接第一勾面体和连 接第二勾面体; 所述连接带的带身内表面设置有连接绒面; 所述连接带头部由上至下穿过 副机右穿带孔; 所述第一勾面体粘合在连接绒面上; 所述连接带尾部由上往下穿过主机左 穿带孔; 所述连接第二勾面体粘合在连接绒面上; 所述绒面带的内侧面由主绒面区和勾面 区组成; 所述绒面带的两端分别为绒面带头部和绒面带尾部; 所述勾面区设置在绒面带头 部处; 所述绒面带头部从上往下穿过副机左穿带孔; 所述勾面区粘合在绒面带尾部上; 所述 勾面带的前后两端分别为勾面带头部和勾面带尾部; 所述勾面带头部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三 勾面体; 所述勾面带头部由上往下穿过主。

11、机右穿带孔; 所述勾面带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绒 面; 所述第一绒面的末端与第三勾面体的前端相接; 所述第三勾面体粘合在第一绒面上; 所 述勾面带尾部的外表面设置有主勾面; 所述主勾面粘合在主绒面区上; 所述主机的前表面 上设置有主机连接口; 所述副机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副机连接口; 所述主副连接线一端连接 有与主机连接口相匹配的接线器一; 主副连接线另一端连接有与副机连接口相匹配的接线 器二; 所述接线器一插入接通在主机连接口上; 接线器二插入接通在副机连接口上。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主副连接线为弹簧卷线。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主机的底部为主机工作面; 所述副机的底部为副机工作面; 所述。

12、主 机工作面和副机工作面均为凹圆弧面。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绒面带的两端、 连接带的两端和勾面带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导向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6167765 U 3 铁片。 0010 采用上述结构后,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智能美 体机, 它包括有主机、 主副连接线、 副机、 绒面带、 连接带和勾面带; 所述主机的前表面分别 设置有电源适配器接口和操作键盘; 所述主机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主机左穿带孔 和主机右穿带孔; 所述副机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副机左穿带孔和副机右穿带孔; 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是连接带头部和连接带尾部; 所述连接带。

13、头部的内表面和连接带尾 部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连接第一勾面体和连接第二勾面体; 所述连接带的带身内表面设置 有连接绒面; 所述连接带头部由上至下穿过副机右穿带孔; 所述第一勾面体粘合在连接绒 面上; 所述连接带尾部由上往下穿过主机左穿带孔; 所述连接第二勾面体粘合在连接绒面 上; 所述绒面带的内侧面由主绒面区和勾面区组成; 所述绒面带的两端分别为绒面带头部 和绒面带尾部; 所述勾面区设置在绒面带头部处; 所述绒面带头部从上往下穿过副机左穿 带孔; 所述勾面区粘合在绒面带尾部上; 所述勾面带的前后两端分别为勾面带头部和勾面 带尾部; 所述勾面带头部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三勾面体; 所述勾面带头部由上往下。

14、穿过主机 右穿带孔; 所述勾面带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绒面; 所述第一绒面的末端与第三勾面体的前 端相接; 所述第三勾面体粘合在第一绒面上; 所述勾面带尾部的外表面设置有主勾面; 所述 主勾面粘合在主绒面区上; 所述主机的前表面上设置有主机连接口; 所述副机的前表面上 设置有副机连接口; 所述主副连接线一端连接有与主机连接口相匹配的接线器一; 主副连 接线另一端连接有与副机连接口相匹配的接线器二; 所述接线器一插入接通在主机连接口 上; 接线器二插入接通在副机连接口上。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 通过主勾面粘合在主绒面区 上; 使主机、 副机、 绒面带、 连接带和勾面带连成的环包裹住腰部; 操作键盘对。

15、主机操控; 副 机通过主副连接线获取电信号启动; 主机和副机同时工作进行腰部美体; 若对手臂进行美 体时, 接线器一和接线器二均拔出; 连接第二勾面体从连接绒面抽离; 连接带尾部从主机左 穿带孔抽出; 勾面区拉出主绒面区外; 绒面带头部拉出副机左穿带孔外; 然后绒面带头部从 上往下穿过主机左穿带孔; 勾面区粘合在主绒面区; 主机、 绒面带和勾面带把手臂包裹住; 通过操作键盘控制主机进行手臂美体; 仅需一台美体机就可实现腿部美体、 腰部美体、 手臂 美体; 美体机的实用性更强, 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更强。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 设置合理, 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

16、第一种使用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使用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是图1中的A部放大视图; 0014 图4是图1中的B部放大视图; 0015 图5是图1中的C部放大视图; 0016 图6是图1中的D部放大视图; 0017 图7是主机的俯视图; 0018 图8是副机的俯视图; 0019 图9是绒面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10是勾面带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6167765 U 4 0021 附图标记说明: 0022 1、 主机; 1-1、 主机连接口; 1-2、 电源适配器接口; 0023 1-3、 主机左穿带孔; 1-4、 主。

17、机右穿带孔; 1-5、 操作键盘; 0024 1-6、 主机工作面; 2、 主副连接线; 2-1、 接线器一; 2-2、 接线器二; 0025 3、 副机; 3-1、 副机连接口; 3-2、 副机左穿带孔; 3-3、 副机右穿带孔; 0026 3-4、 副机工作面; 4、 绒面带; 4-1、 绒面带头部; 4-2、 绒面带尾部; 0027 4-3、 主绒面区; 4-4、 勾面区; 5、 连接带; 5-1、 连接带头部; 0028 5-1-1、 连接第一勾面体; 5-2、 连接带尾部; 5-2-1、 连接第二勾面体; 0029 5-3、 连接绒面; 6、 导向铁片; 7、 勾面带; 7-1、 勾。

18、面带头部; 0030 7-1-1、 第三勾面体; 7-2、 勾面带尾部; 7-2-1、 主勾面; 0031 7-3、 第一绒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3 如图1至10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分离式智能美体机, 它包括有主机1、 主副 连接线2、 副机3、 绒面带4、 连接带5和勾面带7; 所述主机1的前表面分别设置有电源适配器 接口1-2和操作键盘1-5; 电源适配器接口1-2通过电源适配器接通在外部电路中; 所述主机 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主机左穿带孔1-3和主机右穿带孔1-4; 所述副机3的上表面 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副机左穿带孔。

19、3-2和副机右穿带孔3-3; 所述连接带5的两端分别是连 接带头部5-1和连接带尾部5-2; 所述连接带头部5-1的内表面和连接带尾部5-2的内表面分 别设置有连接第一勾面体5-1-1和连接第二勾面体5-2-1; 所述连接带5的带身内表面设置 有连接绒面5-3; 所述连接带头部5-1由上至下穿过副机右穿带孔3-3; 所述第一勾面体5-1- 1粘合在连接绒面5-3上; 所述连接带尾部5-2由上往下穿过主机左穿带孔1-3; 所述连接第 二勾面体5-2-1粘合在连接绒面5-3上; 所述绒面带4的内侧面由主绒面区4-3和勾面区4-4 组成; 所述绒面带4的两端分别为绒面带头部4-1和绒面带尾部4-2;。

20、 所述勾面区4-4设置在 绒面带头部4-1处; 所述绒面带头部4-1从上往下穿过副机左穿带孔3-2; 所述勾面区4-4粘 合在绒面带尾部4-2上; 所述勾面带7的前后两端分别为勾面带头部7-1和勾面带尾部7-2; 所述勾面带头部7-1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三勾面体7-1-1; 所述勾面带头部7-1由上往下穿过 主机右穿带孔1-4; 所述勾面带7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绒面7-3; 所述第一绒面7-3的末端与 第三勾面体7-1-1的前端相接; 所述第三勾面体7-1-1粘合在第一绒面7-3上; 所述勾面带尾 部7-2的外表面设置有主勾面7-2-1; 所述主勾面7-2-1粘合在主绒面区4-3上; 所述主机1的 。

21、前表面上设置有主机连接口1-1; 所述副机3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副机连接口3-1; 所述主副连 接线2一端连接有与主机连接口1-1相匹配的接线器一2-1; 主副连接线2另一端连接有与副 机连接口3-1相匹配的接线器二2-2; 所述接线器一2-1插入接通在主机连接口1-1上; 接线 器二2-2插入接通在副机连接口3-1上; 通过主勾面7-2-1粘合在主绒面区4-3上; 使主机1、 副机3、 绒面带4、 连接带5和勾面带7连成的环包裹住腰部; 操作键盘1-5对主机1操控; 副机3 通过主副连接线2获取电信号启动; 主机1和副机3同时工作进行腰部美体; 若对手臂进行美 体时, 接线器一2-1和接线器二2。

22、-2均拔出; 连接第二勾面体5-2-1从连接绒面5-3抽离; 连接 带尾部5-2从主机左穿带孔1-3抽出; 勾面区4-4拉出主绒面区4-3外; 绒面带头部4-1拉出副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6167765 U 5 机左穿带孔3-2外; 然后绒面带头部4-1从上往下穿过主机左穿带孔1-3; 勾面区4-4粘合在 主绒面区4-3; 主机1、 绒面带4和勾面带7把手臂包裹住; 通过操作键盘1-5控制主机1进行手 臂美体。 003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 所述主副连接线2为弹簧卷线; 主机1与副机3之 间的距离是一个可调范围, 弹簧卷线可以伸长或折叠; 使整体外观更加整洁。 0。

23、03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 所述主机1的底部为主机工作面1-6; 所述副机3 的底部为副机工作面3-4; 所述主机工作面1-6和副机工作面3-4均为凹圆弧面; 该设计主机 1和副机3更加紧贴人体; 提高美体机的工作效果。 003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 所述绒面带4的两端、 连接带5的两端和勾面带7 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导向铁片6; 例如在绒面带4插入副机左穿带孔3-2过程中容易产生卷 曲, 堵塞在副机左穿带孔3-2内, 不能继续往里插入, 而导向铁片6作用是防止绒面带4的头 部发生卷曲; 使绒面带4更加容易通过副机左穿带孔3-2。 0037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 通过主勾。

24、面粘合在主绒面区上; 使主机、 副机、 绒面带、 连接 带和勾面带连成的环包裹住腰部; 操作键盘对主机操控; 副机通过主副连接线获取电信号 启动; 主机和副机同时工作进行腰部美体; 若对手臂进行美体时, 接线器一和接线器二均拔 出; 连接第二勾面体从连接绒面抽离; 连接带尾部从主机左穿带孔抽出; 勾面区拉出主绒面 区外; 绒面带头部拉出副机左穿带孔外; 然后绒面带头部从上往下穿过主机左穿带孔; 勾面 区粘合在主绒面区; 主机、 绒面带和勾面带把手臂包裹住; 通过操作键盘控制主机进行手臂 美体; 仅需一台美体机就可实现腿部美体、 腰部美体、 手臂美体; 美体机的实用性更强, 消费 者的购买欲望更。

25、强。 另外, 该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制造成本低。 0038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 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 的构造、 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6167765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7 CN 206167765 U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8 CN 206167765 U 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9 CN 206167765 U 9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0 CN 206167765 U 10 图8 图9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1 CN 206167765 U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