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制或瓷制蒸汽火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陶制或瓷制蒸汽火锅.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171044.1 (22)申请日 2016.11.02 (73)专利权人 云南天助陶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654399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 州建水县西林小区2号门旁: 天助陶艺 (72)发明人 张晓迅 张婉婷 (74)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代理人 李云 (51)Int.Cl. A47J 27/00(2006.01) A47J 36/00(2006.01) A47J 36/3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陶制或瓷制蒸。
2、汽火锅 (57)摘要 一种陶制或瓷制蒸汽火锅, 包括形成蒸汽夹 层(9)的外锅体(1)和内锅体(2), 位于外锅体底 部通向蒸汽夹层的蒸汽进口(8), 在内锅体的上 部开设有至少一个连通蒸汽夹层(9)和内锅体容 仓(7)的通孔(4), 在内锅体内壁设置有上部罩在 通孔(4)上且下部延伸至内锅体中部以下的蒸汽 导管(3), 在蒸汽导管(3)的顶部设置有连通蒸汽 导管内腔(10)和内锅体容仓(7)的气孔(5), 蒸汽 火锅整体采用建水紫陶或紫砂或陶瓷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加热快, 煮制的食物鲜美且不会带入 重金属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 使用方便、 安全、 可靠。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
3、页 CN 206365734 U 2017.08.01 CN 206365734 U 1.一种陶制或瓷制蒸汽火锅, 包括形成蒸汽夹层(9)的外锅体(1)和内锅体(2), 位于外 锅体底部通向蒸汽夹层的蒸汽进口(8), 其特征在于, 在内锅体的上部开设有至少一个连通 蒸汽夹层(9)和内锅体容仓(7)的通孔(4), 在内锅体内壁设置有上部罩在通孔(4)上且下部 延伸至内锅体中部以下的蒸汽导管(3), 在蒸汽导管(3)的顶部设置有连通蒸汽导管内腔 (10)和内锅体容仓(7)的气孔(5), 蒸汽火锅整体采用建水紫陶或紫砂或陶瓷材料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制或瓷制蒸汽火锅, 其特征在于, 。
4、所述蒸汽导管(3)下 端延伸至内锅体下部靠近锅底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制或瓷制蒸汽火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孔(5)开设于 蒸汽导管(3)顶部的顶面或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陶制或瓷制蒸汽火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4) 设置有两个以上并且沿圆周均布于内锅体上部, 对应在内锅体内壁均布设置两个以上的蒸 汽导管(3), 在每个蒸汽导管(3)的顶部均设置有气孔(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陶制或瓷制蒸汽火锅, 其特征在于, 在蒸汽进口 (8)配装有外螺纹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陶制或瓷制蒸汽火锅, 其特征在于, 在外锅体。
5、(1) 上对称设置有锅把(1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陶制或瓷制蒸汽火锅, 其特征在于, 在外锅体上可 盖上配套的锅盖(12)。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365734 U 2 一种陶制或瓷制蒸汽火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锅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火锅类型依燃料而分有木炭火锅、 煤气火锅、 电火锅、 酒精火锅、 蒸汽火锅 等, 按质地不同有采用金属材质如铁、 铜、 锡、 不锈钢等制作的火锅、 搪瓷火锅或采用天然石 料制作的火锅等。 各种火锅各有优势但又各有不足。 其中蒸汽火锅由于采用蒸汽通入煮制 食物的汤料内, 对食物直。
6、接加热, 不仅热效能高, 加热食物速度快, 可将食物快速煮熟并保 持食物的营养成分流失较少, 还由于蒸汽进入汤料中会逐渐转化为水, 使得汤料不容易熬 干, 在煮食过程中基本不需要中途加汤, 并能一直保持汤汁的鲜美等显著优势, 特别受到人 们的喜爱。 但现有的蒸汽火锅结构极其简陋, 是在火锅底部直接开设一个气孔, 将连接锅炉 的蒸汽管直接接入锅内, 不仅存在安全隐患, 而且进气孔直接朝上, 食物容易落入堵住进气 孔, 极不卫生。 此外, 当关闭蒸汽时或者进气孔结构设置不合理时, 汤汁还可能从气孔流出。 0003 此外, 随着人们对身体保健和养生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制作火锅的材质也更多 选择天然。
7、环保的无害材质。 紫砂、 紫陶、 陶瓷等广为人们喜爱的天然材质在制作食用器具方 面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采用这些材质制作的火锅在煮食食物时, 不会带有异味, 不会 污染食材, 煮制的食物也格外鲜美。 0004 公开号为CN10420762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环保节能汽锅, 虽然其可以像 火锅一样使用, 但是由于其蒸汽膛仅仅是底部与工作仓连通, 上部密闭, 在煮制食物的过程 中, 当关闭蒸汽时以及锅内的汤水煮制到低于蒸汽膛底部出口处的时候, 由于蒸汽膛内部 蒸汽气压不平衡, 会瞬间发出尖利的鸣叫以及高温蒸汽水喷溅, 惊吓到用食者, 极易造成安 全事故, 导致目前人们都不敢用其煮制火锅。
8、。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加热快、 煮制的食物鲜美 且不会带入重金属等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 使用方便、 安全、 可靠的陶制或瓷制蒸汽火锅。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 一种陶制或瓷制蒸汽火锅, 包括形成蒸汽夹层的外锅体和内锅体, 位于外锅体底 部通向蒸汽夹层的蒸汽进口, 在内锅体的上部开设有至少一个连通蒸汽夹层和内锅体容仓 的通孔, 在内锅体内壁设置有上部罩在通孔上且下部延伸至内锅体中部以下的蒸汽导管, 在蒸汽导管的顶部设置有连通蒸汽导管内腔和内锅体容仓的气孔, 蒸汽火锅整体采用建水 紫陶或紫砂或陶瓷材料制作。 0。
9、008 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导管下端延伸至内锅体下部靠近锅底的位置。 所述气孔开设 于蒸汽导管顶部的顶面或侧面。 所述通孔设置有两个以上并且沿圆周均布于内锅体上部, 对应在内锅体内壁均布设置两个以上的蒸汽导管, 在每个蒸汽导管的顶部均设置有气孔。 在蒸汽进口可配装外螺纹管。 在外锅体上对称设置有锅把。 在外锅体上可盖上配套的锅盖。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365734 U 3 0009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蒸汽作为热源煮制火锅, 不仅加热食物快, 可以减少煮制食 物的营养成分流失, 煮食过程中基本不需要中途加汤, 并能一直保持汤汁的鲜美。 此外, 由 于高温蒸汽沿蒸汽导管从底部进入。
10、内锅体, 可以有效防止蒸汽熏蒸伤人。 开设于蒸汽导管 顶部的气孔可使蒸汽夹层和蒸汽导管内腔的气压与大气平衡, 避免关闭蒸汽以及锅内的汤 水煮制到低于蒸汽导管内腔底部出口处时产生尖利的鸣叫以及高温蒸汽水喷溅, 消除了安 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盖上锅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盖锅盖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如图1、 图2所示的陶制或瓷制蒸汽火锅, 包括外锅体1和内锅体2、 在外锅体和内锅 体之间形成的蒸汽夹层9、 位于外锅体底部并通向蒸汽夹层的蒸汽进口8。 在内锅体的上部 开设有至少一个连通蒸汽夹层9和内锅体容仓7的通孔4, 在内锅体内壁设。
11、置有上部罩在通 孔4上且下部延伸至内锅体中部以下的蒸汽导管3, 在蒸汽导管3的顶部设置有连通蒸汽导 管内腔10和内锅体容仓7的气孔5。 0013 所述蒸汽导管3下端至少延伸至内锅体中部以下, 最好是延伸至内锅体下部靠近 锅底的位置, 确保蒸汽从内锅体底部进入, 从底部加热食物, 提高加热效能并避免人们夹取 食物时蒸汽熏蒸到手部。 所述气孔5可开设于蒸汽导管3顶部的顶面或侧面, 本实施例是开 设于顶面。 为提高加热效率, 所述通孔4通常设置两个以上并且沿圆周均布于内锅体上部, 对应在内锅体内壁均布设置两个以上的蒸汽导管3, 在每个蒸汽导管3的顶部均设置气孔5。 本实施例沿内锅体上部圆周均布设置有。
12、四个通孔4, 对应设置有四个蒸汽导管3。 为了便于 放置, 本实用新型底部的蒸汽进口面与外锅体底面平齐, 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直接放置在蒸 锅上使用, 特别适用于家庭。 如果是规模化的火锅餐馆使用, 为便于接入连接蒸汽系统的蒸 汽管, 可在蒸汽进口8配装外螺纹管, 以便套装蒸汽管并确保安全。 在外锅体上可对称设置 锅把11。 在外锅体上还可盖上配套的锅盖12。 0014 采用本实用新型煮制火锅时, 蒸汽从蒸汽进口进入, 经蒸汽夹层9上升并通过通孔 4进入蒸汽导管内腔10, 然后沿蒸汽导管内腔10向下从底部出口6进入到内锅体容仓7, 对食 物进行加热。 所设置的气孔5使得蒸汽夹层9和蒸汽导管内腔10内的气压与大气平衡, 当关 闭蒸汽以及锅内的汤水煮制到低于蒸汽导管内腔底部出口处的时候, 不再会产生突然的声 响, 也不会产生高温蒸汽水喷溅现象, 确保用餐者的安全, 有效解决了现有高效环保节能汽 锅煮制火锅的危险隐患。 0015 本实用新型蒸汽火锅整体采用建水紫陶或紫砂或陶瓷材料制作, 也可采用其他天 然陶土制作, 以利用传统陶器和瓷器在煮制和存放食物的优良特性, 确保煮制的火锅食物 营养流失少, 味道鲜美。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365734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6365734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