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种植的大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种植的大棚.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53861.1 (22)申请日 2016.11.18 (73)专利权人 云南良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 路1520号云南留学人员创业园一期A 幢4楼415、 419号 (72)发明人 田柏青 (74)专利代理机构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代理人 叶健 (51)Int.Cl. A01G 9/14(2006.01) A01G 9/24(2006.01) A01G 9/2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设有太。
2、阳能发电装置的种植的大棚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有太阳能发电装 置的种植的大棚, 包括大棚本体、 太阳能板、 保温 帘、 搁置板、 蓄水池、 控制器及蓄电池, 大棚本体 包括棚顶与棚底, 棚顶与棚底的开口端固定连接 且形成一个能够容纳种植物的容腔; 太阳能板安 装在大棚本体的棚顶上; 保温帘安装在大棚本体 的开口处; 搁置板设置在棚底上, 搁置板与棚底 之间设有容纳蓄水池的容腔; 蓄电池连接在太阳 能板上, 控制器安装在太阳能板与蓄电池之间。 在棚顶安装太阳能板及在大棚本体附近设置蓄 电池, 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 再通过蓄电池中的 电能对大棚本体内进行温度或者光照的控制。 在 搁。
3、置板底部安装蓄水池, 当棚内温度过高、 湿度 过低时, 可蒸发蓄水池中的水, 不至于造成种植 物的快速枯萎。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06227164 U 2017.06.09 CN 206227164 U 1.一种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种植的大棚, 其特征在于: 包括大棚本体(1)、 太阳能板 (2)、 保温帘(3)、 搁置板(4)、 蓄水池(5)、 控制器(6)及蓄电池(7), 所述大棚本体(1)包括棚 顶(11)与棚底(12), 所述棚顶(11)与棚底(12)的开口端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个能够容纳种植 物的容腔; 所述太阳能板(2)安装在所述大棚本体(1)的棚顶(11)上。
4、; 所述保温帘(3)安装在 所述大棚本体(1)的开口处; 所述搁置板(4)设置在所述棚底(12)上, 且所述搁置板(4)与所 述棚底(12)之间设有容纳蓄水池(5)的容腔; 所述蓄电池(7)连接在所述太阳能板(2)上, 所 述控制器(6)安装在所述太阳能板(2)与所述蓄电池(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种植的大棚,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安装 在大棚本体(1)内部的灯泡(8), 所述灯泡(8)与所述控制器(6)相连, 所述灯泡(8)为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种植的大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棚本 体(1)的棚顶(11)设有安装太阳能板(2)。
5、的安装位, 所述安装位侧边呈直线型斜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种植的大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 板(2)为多块且间隔分布在所述安装位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种植的大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水池 (5)为多个, 且沿所述搁置板(4)长度方向上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种植的大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 板(2)为柔性非晶硅薄膜电池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种植的大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池 (7)为铅酸蓄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种植的大棚, 其特征在于:。
6、 所述保温帘 (3)为两个, 所述保温帘(3)设置在大棚本体(1)的两端开口处。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27164 U 2 一种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种植的大棚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棚, 具体为一种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种植的大棚。 背景技术 0002 大棚种植是一种种植技术, 该技术是一种科学的种植方式。 0003 温室大棚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普遍, 大棚内的温度、 湿度与光照条件, 直 接关系到种植物的生长发育。 科学合理地调节大棚内温度湿度与光照条件, 是大棚内形成 有利于种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 是夺取大棚种植物早熟、 优质、 高效益的重。
7、要环节。 0004 大棚内的温度变化规律是: 昼夜温差大; 晴天温差大于阴天, 且棚温回升快; 阴天 棚温增温效果不明显。 在现有技术中, 根据大棚内的温度变化规律, 常常采取以下的温度调 节措施: 多层覆盖、 采用多层薄膜覆盖措施, 如在大棚内套设小棚, 小棚内加盖地膜等; 草帘 防寒等。 此种方式结构复杂, 劳动人员劳动强度大。 0005 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是: 晴天、 有风天气相对湿度低, 阴、 雨、 雪天气相 对湿度高; 早晨湿度高, 中午湿度低。 通常情况下, 一般大棚内的湿度都偏高, 不利于种植物 的生长发育, 又易诱发病害。 因此, 大棚内的湿度管理主要以降湿为主。 在。
8、现有技术中, 根据 大棚内的湿度变化规律, 常常采取以下的温度调节措施: 通风降湿, 通过通风调节改善大棚 内的湿度条件。 但在通风降湿的同时也降低了大棚内的温度, 不利于大棚内种植物的发育。 0006 目前, 大棚内的光照主要以自然光照为主, 但大棚内的自然光照的利用率较低, 因 此要尽可能地提高大棚内的光照, 使之满足种植物生长发育对光照条件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使用大棚种植过程中温度、 湿度及光照不能满足种植 物需求的问题, 提供了一种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种植的大棚, 该大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之间的转换对大棚内的温度、 湿度及光照进行有效控制, 促进种。
9、植物的生长, 提高劳动者的 收益。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 一种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种植的大棚, 包括大棚本体、 太阳能板、 保温帘、 搁置 板、 蓄水池、 控制器及蓄电池, 所述大棚本体包括棚顶与棚底, 所述棚顶与棚底的开口端固 定连接且形成一个能够容纳种植物的容腔; 所述太阳能板安装在所述大棚本体的棚顶上; 所述保温帘安装在所述大棚本体的开口处; 所述搁置板设置在所述棚底上, 且所述搁置板 与所述棚底之间设有容纳蓄水池的容腔; 所述蓄电池连接在所述太阳能板上, 所述控制器 安装在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蓄电池之间。 在大棚本体的棚顶安装太阳能板及在大棚。
10、本体附 近设置蓄电池, 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 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再通过蓄电池中的电能对大棚 本体内进行温度或者光照的控制。 在搁置板底部安装蓄水池的目的在于, 当棚内温度过高、 湿度过低时, 可蒸发部分蓄水池中的水, 不至于完全蒸发种植物中的水分造成种植物的快 速枯萎。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6227164 U 3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 还包括安装在大棚本体内部的灯泡, 所述灯泡与所述控 制器相连, 所述灯泡为多个。 由于大棚内昼夜温差大, 为了避免大棚内的种植物受冻, 可在 大棚本体内安装可供暖的灯泡, 也可根据需要安装光谱与日光一致的日光灯来延长大棚内 的光。
11、照时间, 促进大棚内种植物的生长。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 所述大棚本体的棚顶设有安装太阳能板的安装位, 所述 安装位侧边呈直线型斜坡。 为了便于太阳能板的安装, 可将大棚本体的棚顶一边设置成斜 坡的形式。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 所述太阳能板为多块且间隔分布在所述安装位上。 为了 能充分利用太阳能且满足大棚本体内种植物光照的需求, 将太阳能板分隔成多块, 也可以 采用透明材料的太阳能板。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 所述蓄水池为多个, 且沿所述搁置板长度方向上布置。 蓄 水池可根据大棚本体内部的面积进行设置, 可以设置成一个, 也可以设置为多个, 主要利用 蓄水池内。
12、的水对大棚本体内的湿度进行控制, 可减少对种植物灌溉的次数, 降低种植人员 的劳动强度。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 所述太阳能板为柔性非晶硅薄膜电池板。 柔性非晶硅薄 膜太阳能技术是一种稳定性好、 效率高的科学技术, 使用之可充分吸收太阳能, 当大棚本体 内温度过低时, 可利用柔性非晶硅薄膜电池板转化的电能对大棚本体内的种植物进行供 温, 延长光照时间。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 所述蓄电池为铅酸蓄电池。 使用铅酸蓄电池是因为其安 全密封性能高, 在正常操作中, 电解液不会从电池的端子或者外壳中泄露出, 避免了对周围 环境造成污染。 00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 所述保温帘。
13、为两个, 所述保温帘设置在大棚本体的两端 开口处。 当大棚本体内温度过高, 不及时降温会造成种植物的枯萎, 因此对大棚本体内及时 降温尤为重要, 可在大棚本体两端开口处拉开保温帘, 及时做通风处理, 也可在蓄水池内灌 入冷水, 吸收空气中的热气, 使大棚本体内温度下降, 保护大棚本体内种植物的生长。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8 1、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太阳能板, 一方面具有工艺性能强, 结构紧凑的特点, 能够充 分利用自然资源, 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 对大棚本体内的温度、 光照时间进行有效控制, 促 进大棚本体内种植物的生长, 提高种植物的产量。 0019 2。
14、、 该系统还设有蓄水池, 能有效调节大棚内的湿度, 减少了人工灌溉的次数, 降低 了种植人员的劳动强度; 且有效保证大棚本体内种植物生长需要的湿度环境。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施例中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种植的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施例中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种植的大棚的结构剖视图。 0022 附图标记: 1、 大棚本体; 11、 棚顶; 12、 棚底; 3、 太阳能板; 4、 搁置板; 5、 蓄水池; 6、 控 制器; 7、 蓄电池; 8、 灯泡。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6227164 U 4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15、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5 如图1至图2所示, 一种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种植的大棚, 包括大棚本体1、 太阳 能板2、 保温帘3、 搁置板4、 蓄水池5、 控制器6及蓄电池7, 大棚本体1包括棚顶11与棚底12, 棚 顶11与棚底12的开口端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个能够容纳种植物的容腔; 太阳能板2安装在大 棚本体1。
16、的棚顶11上; 保温帘3安装在大棚本体1的开口处; 搁置板4设置在棚底12上, 且搁置 板4与棚底12之间设有容纳蓄水池5的容腔; 蓄电池7连接在太阳能板2上, 控制器6安装在太 阳能板2与蓄电池7之间。 0026 在大棚本体1的棚顶11安装太阳能板2及在大棚本体1附近设置蓄电池7, 能够充分 利用太阳能, 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再通过蓄电池7中的电能对大棚本体1内进行温度或者 光照的控制。 在搁置板4底部安装蓄水池5的目的在于, 当棚内温度过高、 湿度过低时, 可蒸 发部分蓄水池5中的水, 不至于完全蒸发种植物中的水分造成种植物的快速枯萎。 0027 在大棚本体内部1内安装灯泡8, 灯泡8与。
17、控制器6相连, 灯泡8为多个。 由于大棚本 体1内昼夜温差大, 为了避免大棚本体1内的种植物受冻, 可在大棚本体1内安装可供暖的灯 泡8, 也可根据需要安装光谱与日光一致的日光灯来延长大棚本体1内的光照时间, 促进大 棚本体1内种植物的生长。 0028 在大棚本体1的棚顶11设有安装太阳能板2的安装位, 安装位从大棚入口处看, 此 安装位呈直线型斜坡。 为了便于太阳能板2的安装, 可将大棚本体1的棚顶11一边设置成斜 坡的形式。 0029 太阳能板2可为多块且间隔分布在上述安装位上, 为了能充分利用太阳能且满足 大棚本体内种植物光照的需求, 将太阳能板2分隔成多块, 也可以采用透明材料的太阳能。
18、 板, 光照可透过太阳能板2的间隙或者透过透明的太阳能板照进大棚本体1内, 促进大棚本 体1内种植物的生长。 0030 在搁置板4底部设置蓄水池5, 蓄水池5为多个, 且沿搁置板4长度方向上布置。 蓄水 池5可根据大棚本体1内部的面积进行设置, 可以设置为一个, 也可以设置为多个, 主要利用 蓄水池5内的水对大棚本体1内的湿度进行控制, 可减少对种植物灌溉的次数, 降低种植人 员的劳动强度, 也可避免由于大棚本体1内温度过高对种植物造成的伤害。 0031 太阳能板2为柔性非晶硅薄膜电池板, 柔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技术是一种稳定性 好、 效率高的科学技术, 使用之可充分吸收太阳能, 当大棚本体1内。
19、温度过低时, 可利用柔性 非晶硅薄膜电池板转化的电能对大棚本体1内的种植物进行供温, 提升大棚本体1内的温 度, 还可利用灯泡8来延长光照时间, 促进种植物的生长。 0032 蓄电池7为铅酸蓄电池, 使用铅酸蓄电池是因为其安全密封性能高, 在正常操作 中, 电解液不会从电池的端子或者外壳中泄露出, 避免了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0033 当大棚本体1内温度过高, 不及时降温会造成种植物的枯萎, 为了避免大棚本体1 内温度过高, 会因为不及时散热造成种植物的损坏, 可以设置两个保温帘3, 保温帘3设置在 大棚本体1的两端开口处。 需要对大棚本体1内做降温处理时, 可在大棚本体1两端开口处拉 说 明。
20、 书 3/4 页 5 CN 206227164 U 5 开保温帘3, 及时做通风处理, 也可在蓄水池5内灌入冷水, 吸收空气中的热气, 使大棚本体 内1温度下降, 保护大棚本体1内种植物的生长。 0034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 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 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6227164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206227164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