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列空气循环式分区奶牛养殖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列空气循环式分区奶牛养殖舍.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026705.1 (22)申请日 2016.08.31 (73)专利权人 红河霏红奶牛养殖有限公司 地址 661400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 州建水县曲江镇馆驿村委会禹勒冲 (72)发明人 李红兵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代理人 郑自群 (51)Int.Cl. A01K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双列空气循环式分区奶牛养殖舍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列空气循环式分 区奶。
2、牛养殖舍, 属于奶牛养殖技术领域, 包括外 墙和混凝土底板, 外墙内设有多个空气循环系 统, 每个空气循环系统均由两条循环管道及排气 泵、 温度调节装置、 进气泵组成, 外墙内设有内隔 离栏、 外隔离栏组成和内分区隔离栏, 内分区隔 离栏其分为休息区和进食区, 休息区内设有水 槽, 进食区内设有料斗, 其上设有水箱和配料箱, 配料箱通过下料控制装置与料斗连接。 本实用新 型能够对舍内空气进行循环过滤净化, 调控舍内 空气温度, 从外界抽取空气效补充舍内空气, 排 便槽将小便排出, 减少舍内铵含量, 对养殖舍进 行分区, 保证舍内清洁卫生, 合理利用空间, 实现 饲养的自动化, 节约管理成本。 。
3、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6118714 U 2017.04.26 CN 206118714 U 1.一种双列空气循环式分区奶牛养殖舍, 包括外墙(11)和混凝土底板(1), 所述外墙 (11)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板(1)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墙(11)内设有多个空气循环系统, 每个所述空气循环系统均由两条循环管道(20)及设置在每条所述循环管道(20)上的排气 泵(21)、 温度调节装置(23)、 进气泵(22)组成, 两所述循环管道(20)连接在出气口(27)上; 所述外墙(11)内设有双列的牛舍, 所述双列的牛舍分别由内隔离栏(7)和外隔离栏(8)组 成, 所述内。
4、隔离栏(7)与所述外隔离栏(8)之间设有内分区隔离栏(10), 所述内分区隔离栏 (10)将所述内隔离栏(7)与所述外隔离栏(8)之间分为休息区(28)和进食区(29), 所述休息 区(28)内设有水槽(9), 所述进食区(29)内设有料斗(6), 所述内隔离栏(7)、 所述外隔离栏 (8)和所述内分区隔离栏(10)的上端设有支撑板(14), 所述支撑板(14)上设有水箱(12)和 配料箱(13), 所述水箱(12)通过水管与所述水槽(9)连接, 所述配料箱(13)与所述料斗(6) 之间通过下料控制装置(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空气循环式分区奶牛养殖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
5、混凝 土底板(1)上设有保护层(5), 所述混凝土底板(1)位于所述外隔离栏(8)的内侧设有弧形小 便槽(2), 所述弧形小便槽(2)位于所述休息区(28)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空气循环式分区奶牛养殖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斗 (6)设置在所述内隔离栏(7)的一侧, 两所述内隔离栏(7)与所述出气口(27)连接, 连接后形 成过道(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空气循环式分区奶牛养殖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墙 (11)的顶端设有多个无动力进风口(19), 每个所述无动力进风口(19)均与一高效消毒过滤 器(26)连接, 所述高效消毒过滤器(26)设置在所述出气口(。
6、27)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空气循环式分区奶牛养殖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墙 (11)的顶板的两侧设有雨搭(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空气循环式分区奶牛养殖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 泵(21)设置在所述外墙(11)的下部, 所述出气口(27)设置在所述外墙(11)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空气循环式分区奶牛养殖舍, 其特征在于: 在每个所 述空气循环系统内的一条所述循环管道(20)上, 由所述排气泵(21)至所述出气口(27)之 间, 依次设置所述进气泵(22)和温度调节装置(23), 在另一条所述循环管道(20)上, 由所述 排气泵(2。
7、1)至所述出气口(27)之间, 依次设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23)和所述进气泵(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空气循环式分区奶牛养殖舍,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 进气泵(22)均与一进气管(24)连接, 所述进气管(24)穿过所述外墙(11)与外界空气连通, 所述循环管道(20)内的空气输送是由所述排气泵(21)抽取舍内空气向所述出气口(27)输 送的, 所述进气泵(22)抽取外界空气向出气口(27)输送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空气循环式分区奶牛养殖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隔 离栏(7)、 所述外隔离栏(8)和所述内分区隔离栏(10)均为可调式的金属隔离栏。 权 利 。
8、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118714 U 2 一种双列空气循环式分区奶牛养殖舍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奶牛养殖牛舍,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列空气循环式分区奶牛养 殖舍, 属于奶牛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奶牛是乳用品种的黄牛, 经过高度选育繁殖的优良品种, 我国的奶牛主要以黑白 花奶牛为主, 从1980年山东省畜牧局牛羊养殖基地开始引进此品种, 此品种适应性强、 分布 范围广、 产奶量高、 耐粗饲, 黑白花奶牛也叫中国荷斯坦奶牛, 中国荷斯坦奶牛有一百多年 的历史, 其育种过程非常复杂, 由于奶牛可以进进行产奶, 很多地区都会对奶牛进行养殖, 随着国家全面。
9、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和实施草原补奖政策, 舍饲圈养和禁牧舍饲已逐步成为 西北农牧区主要的养殖方式, 因此, 设计建造冬暖夏凉, 具有良好保温、 通风性能, 有效降低 奶牛冷热应激, 创造一个适宜奶牛生长、 生产的圈舍环境, 对奶牛规模化养殖具有重要意 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奶牛养殖过程中存在的上述不足, 提供一 种双列空气循环式分区奶牛养殖舍。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005 一种双列空气循环式分区奶牛养殖舍, 包括外墙和混凝土底板, 所述外墙设置在 所述混凝土底板上, 所述外墙内设有多个空气循环系统, 每个所述空气循。
10、环系统均由两条 循环管道及设置在每条所述循环管道上的排气泵、 温度调节装置、 进气泵组成, 两所述循环 管道连接在出气口上; 所述外墙内设有双列的牛舍, 所述双列的牛舍分别由内隔离栏和外 隔离栏组成, 所述内隔离栏与所述外隔离栏之间设有内分区隔离栏, 所述内分区隔离栏将 所述内隔离栏与所述外隔离栏之间分为休息区和进食区, 所述休息区内设有水槽, 所述进 食区内设有料斗, 所述内隔离栏、 所述外隔离栏和所述内分区隔离栏的上端设有支撑板, 所 述支撑板上设有水箱和配料箱, 所述水箱通过水管与所述水槽连接, 所述配料箱与所述料 斗之间通过下料控制装置连接。 0006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 所。
11、述混凝土底板上设有保护层, 所述混凝土底板 位于所述外隔离栏的内侧设有弧形小便槽, 所述弧形小便槽位于所述休息区内。 0007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料斗设置在所述内隔离栏的一侧, 两所述内 隔离栏与所述出气口连接, 连接后形成过道。 0008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外墙的顶端设有多个无动力进风口, 每个所 述无动力进风口均与一高效消毒过滤器连接, 所述高效消毒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出气口上 端。 0009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外墙的顶板的两侧设有雨搭。 0010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排气泵设置在所述外墙的下部, 所述出气口 说 明 书 1/3 页。
12、 3 CN 206118714 U 3 设置在所述外墙的上部。 0011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 在每个所述空气循环系统内的一条所述循环管道 上, 由所述排气泵至所述出气口之间, 依次设置所述进气泵和温度调节装置, 在另一条所述 循环管道上, 由所述排气泵至所述出气口之间, 依次设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和所述进气泵。 0012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 每个所述进气泵均与一进气管连接, 所述进气管 穿过所述外墙与外界空气连通, 所述循环管道内的空气输送是由所述排气泵抽取舍内空气 向所述出气口输送的, 所述进气泵抽取外界空气向出气口输送的。 0013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内隔。
13、离栏、 所述外隔离栏和所述内分区隔离 栏均为可调式的金属隔离栏。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双列空气循环式分区奶牛养殖舍, 通 过设置空气循环系统, 不仅能够很好的对舍内空气进行循环过滤净化, 能够很好的对舍内 空气进行温度调控, 还能从外界抽取空气, 能够有效补充舍内空气, 在底板下设置排便槽, 及时将牛排泄出的小便排出, 能够减少舍内铵的含量, 保证空气质量, 通过对奶牛养殖舍进 行分区, 能够有效保证舍内清洁卫生, 合理利用空间, 牛在进食时, 可以对休息区进行清理 及消毒, 当牛在休息时, 能对进食区进行清理和消毒, 且通过在支撑板上设置水箱和配料 箱, 实现奶。
14、牛饲养的自动化, 减少劳动量, 节约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双列空气循环式分区奶牛养殖舍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示意 图。 0016 图中: 1-混凝土底板, 2-弧形小便槽, 3-下料控制装置, 4-过道, 5-保护层, 6-料斗, 7-内隔离栏, 8-外隔离栏, 9-水槽, 10-内分区隔离栏, 11-外墙, 12-水箱, 13-配料箱, 14-支 撑板, 17-雨搭, 19-无动力进风口, 20-循环管道, 21-排气泵, 22-进气泵, 23-温度调节装置, 24-进气管, 26-高效消毒过滤器, 27-出气口, 28-休息区, 29-进食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1。
15、7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8 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列空气循环式分区奶牛养殖舍, 包括外墙11和 混凝土底板1, 所述外墙11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板1上, 所述外墙11内设有多个空气循环系 统, 每个所述空气循环系统均由两条循环管道20及设置在每条所述循环管道20上的排气泵 21、 温度调节装置23、 进气泵22组成, 两所述循环管道20连接在出气口27上; 所述外墙11内 设有双列的牛舍, 所述双列的牛舍分别由内隔离栏7和外隔离栏8组成, 所述内隔离栏7。
16、与所 述外隔离栏8之间设有内分区隔离栏10, 所述内分区隔离栏10将所述内隔离栏7与所述外隔 离栏8之间分为休息区28和进食区29, 所述休息区28内设有水槽9, 所述进食区29内设有料 斗6, 所述内隔离栏7、 所述外隔离栏8和所述内分区隔离栏10的上端设有支撑板14, 所述支 撑板14上设有水箱12和配料箱13, 所述水箱12通过水管与所述水槽9连接, 所述配料箱13与 所述料斗6之间通过下料控制装置3连接。 0019 在本实施例中, 如图1所示, 所述混凝土底板1上设有保护层5, 所述混凝土底板1位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118714 U 4 于所述外隔离栏8的内侧设有。
17、弧形小便槽2, 所述弧形小便槽2位于所述休息区28内, 所述料 斗6设置在所述内隔离栏7的一侧, 两所述内隔离栏7与所述出气口27连接, 连接后形成过道 4。 0020 在本实施例中, 如图1所示, 所述外墙11的顶端设有多个无动力进风口19, 每个所 述无动力进风口19均与一高效消毒过滤器26连接, 所述高效消毒过滤器26设置在所述出气 口27上端, 所述外墙11的顶板的两侧设有雨搭17, 所述排气泵21设置在所述外墙11的下部, 所述出气口27设置在所述外墙11的上部。 0021 在本实施例中, 如图1所示, 在每个所述空气循环系统内的一条所述循环管道20 上, 由所述排气泵21至所述出气。
18、口27之间, 依次设置所述进气泵22和温度调节装置23, 在另 一条所述循环管道20上, 由所述排气泵21至所述出气口27之间, 依次设置所述温度调节装 置23和所述进气泵22。 0022 在本实施例中, 如图1所示, 每个所述进气泵22均与一进气管24连接, 所述进气管 24穿过所述外墙11与外界空气连通, 所述循环管道20内的空气输送是由所述排气泵21抽取 舍内空气向所述出气口27输送的, 所述进气泵22抽取外界空气向出气口27输送的, 所述内 隔离栏7、 所述外隔离栏8和所述内分区隔离栏10均为可调式的金属隔离栏。 0023 综上所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列空气循环式分区奶牛养殖舍, 通过。
19、设置空气循环 系统, 不仅能够很好的对舍内空气进行循环过滤净化, 能够很好的对舍内空气进行温度调 控, 还能从外界抽取空气, 能够有效补充舍内空气, 在底板下设置排便槽, 及时将牛排泄出 的小便排出, 能够减少舍内铵的含量, 保证空气质量, 通过对奶牛养殖舍进行分区, 能够有 效保证舍内清洁卫生, 合理利用空间, 牛在进食时, 可以对休息区进行清理及消毒, 当牛在 休息时, 能对进食区进行清理和消毒, 且通过在支撑板上设置水箱和配料箱, 实现奶牛饲养 的自动化, 减少劳动量, 节约管理成本。 0024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 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118714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6118714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