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旅游安全防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功能旅游安全防护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961319.5 (22)申请日 2016.08.22 (73)专利权人 黑龙江职业学院 地址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 府路5号 (72)发明人 陈洪宏 王琪 罗文丽 (51)Int.Cl. A41D 1/04(2006.01) A41D 27/28(2006.01) A41D 2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多功能旅游安全防护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旅游安全防 护装置, 包括安全防护背心, 背心由负重肩部和 。
2、传重身部组成, 负重肩部和传重身部前侧通过固 定纽扣连接, 负重肩部内壁上侧设有软垫, 传重 身部被传重骨架分为多个布块, 传重骨架由横向 架和竖向架一体成型, 横向架呈环状结构, 布块 均布有贯穿的透气孔; 负重肩部的前侧一端固定 有定位装置, 另一端固定有对讲机。 本实用新型 提供的多功能旅游安全防护装置, 通过负重肩部 和传重身部的配合, 将重量移落到承重能力强的 胯骨和腿骨上, 从而大大提高旅游人员的负重能 力; 另外, 导游利用定位装置及时了解人员的位 置情况, 并通过对讲机与参团旅行人员语音沟 通, 指示落单人员行走正确路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600。
3、5998 U 2017.03.15 CN 206005998 U 1.一种多功能旅游安全防护装置, 包括安全防护背心, 所述背心由负重肩部(1)和传重 身部(2)组成, 所述负重肩部(1)和传重身部(2)前侧设有开口, 通过固定纽扣(3)连接, 所述 负重肩部(1)内壁上侧设有软垫,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重身部(2)被传重骨架(4)分为多个布 块, 所述传重骨架(4)由横向架和竖向架一体成型, 所述横向架呈环状结构, 所述布块均布 有贯穿的透气孔(5); 所述负重肩部(1)的前侧一端固定有定位装置(6), 另一端固定有对讲 机(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旅游安全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
4、于: 所述负重肩部(1)的 后侧贴附有旅行团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旅游安全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重肩部(1)内 部设有供电电池, 所述供电电池与定位装置(6)和对讲机(7)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旅游安全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装置(6)中 设有导航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旅游安全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讲机(7)中设 有无线通信模块。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005998 U 2 多功能旅游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旅游辅助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旅游安全防护装置。 。
5、背景技术 0002 如今,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旅游, 其中不乏各种名山; 登山是一项周身运动, 能够促 进体内气血的运行, 改善气滞血瘀, 把一冬的寒气都逼出来。 而且山上清新阳光的氛围能够 放松身心, 让一周烦闷的心情也跟着释放出来。 但是人体的生理结构造成上下骨骼及力学 结构不足, 上骨骼、 颈椎和脊椎负重能力差, 而下骨骼和腿骨的负重能力强。 在登山时往往 是一条腿支撑身体的平衡, 这就给人的负重带来一定的限度; 而人的负重, 尤其是在负重登 山时往往是将重物扛在肩上, 重心偏高, 给登山中人的负重强度带来极限。 0003 另外在登山旅游过程中, 因每个人的速度不同, 常出现落单情况, 当。
6、落单人员出现 紧急情况时, 手机信号较差, 无法及时和导游联系, 导游也无法及时了解团员的位置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多功能旅游安 全防护装置, 一方面能提高旅行人员的负重能力, 另一方面便于导游及时了解参团旅行人 员的位置情况, 并能与参团旅行人员语音沟通。 0005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达到上述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一种多功能旅游安全防护装置, 包括安全防护背心, 所述背心由负重肩部和传重 身部组成, 所述负重肩部和传重身部前侧设有开口, 通过固定纽扣连接, 所述负重肩部内壁 上侧设有软。
7、垫, 所述传重身部被传重骨架分为多个布块, 所述传重骨架由横向架和竖向架 一体成型, 所述横向架呈环状结构, 所述布块均布有贯穿的透气孔; 所述负重肩部的前侧一 端固定有定位装置, 另一端固定有对讲机。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负重肩部的后侧贴附有旅行团标识, 便于识别。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负重肩部内部设有供电电池, 所述供电电池与定位装置和对讲机 电连接。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定位装置中设有导航模块。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对讲机中设有无线通信模块。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1、 登山旅游人员在爬山过程中, 能够通过负重肩部和传重身部的配合, 将重量。
8、移 落到承重能力强的胯骨和腿骨上, 从而大大提高旅游人员的负重能力。 0013 2、 负重肩部上设有定位装置和对讲机, 当出现落单情况时, 导游利用定位装置及 时了解参团旅行人员的位置情况, 并通过对讲机与参团旅行人员语音沟通, 指示落单人员 行走正确路线。 0014 当然,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005998 U 3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
9、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 其他的附图。 0016 图1是多功能旅游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中, 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8 1-负重肩部, 2-传重身部, 3-固定纽扣, 4-传重骨架, 5-透气孔, 6-定位装置, 7-对 讲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
10、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开孔” 、“上” 、“下” 、“厚度” 、“顶” 、 “中” 、“长度” 、“内” 、“四周” 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 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 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1 请参阅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旅游安全防护装置, 包括安全防护背 心, 背心由负重肩部1和传重身部2组成, 负重肩部1和传重身部2前侧设有开口, 通过固定纽 扣3连接, 负重肩部1内壁上侧设有软垫, 传重身。
11、部2被传重骨架4分为多个布块, 传重骨架4 由横向架和竖向架一体成型, 横向架呈环状结构, 布块均布有贯穿的透气孔5; 负重肩部1的 前侧一端固定有定位装置6, 另一端固定有对讲机7。 0022 其中, 负重肩部1的后侧贴附有旅行团标识, 便于识别。 0023 其中, 负重肩部1内部设有供电电池, 供电电池与定位装置6和对讲机7电连接。 0024 其中, 定位装置6设有导航模块。 0025 其中, 对讲机7中设有无线通信模块。 0026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登山旅游人员在爬山过程中, 能够通过负重肩部1和 传重身部2的配合, 将重量移落到承重能力强的胯骨和腿骨上, 从而大大提高旅游人员。
12、的负 重能力。 另一方面, 负重肩部1上设有定位装置6和对讲机7, 当出现落单情况时, 导游利用定 位装置6及时了解参团旅行人员的位置情况, 并通过对讲机7与参团旅行人员语音沟通, 有 效实现了旅游的安全防护。 0027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 参考术语 “一个实施例” 、“示例” 、“具体示例” 等的描述意指 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过着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 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 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 示例。 而且, 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 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说 明 。
13、书 2/3 页 4 CN 206005998 U 4 0028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 优选实施例并 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 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 根据本说 明书的内容, 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 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 是为了更好地 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 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005998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6005998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