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水泥超早强外掺剂及其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763485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2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6101045

申请日:

1986.02.08

公开号:

CN86101045A

公开日:

1987.12.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专利权有效期届满)申请日:1986.2.8公告日:1991.1.2|||授权|||审定||||||公开

IPC分类号:

C04B22/00

主分类号:

C04B22/00

申请人:

上海水泥厂

发明人:

朱有成; 陈希弼; 闵盘荣; 朱培南; 黄世梁; 兰秀岩; 俞锡润; 陈梓钦; 陆林祥

地址:

上海市龙水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全永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泥,更具体地涉及硅酸盐水泥超早强外掺剂,还涉及超早强外掺剂的生产方法。本外掺剂的主要成分为C12A7+CA。采用冷却介质将熔融液体在1分钟内从出炉温度冷却至室温,以获得非晶态颗粒购料。以粉蘑,与粉状石膏混合,即成为本发明的外掺剂。产品生产成本较低,且具有超早强,后期强度稳定,一年强度继续增长的性能并具有微膨胀。生产方法简单可行,适合于大量生产。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涉及水泥的硅酸盐水泥超早强外掺剂,它含有CA,在含有C 12 A 7 的或者含有CA,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掺剂含有C 12 A 7 的同时还含有CA,在含有CA的同时还含有C 12 A 7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掺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掺剂的熔块矿物组成:(C 12 A 7 +CA)含量=65~85%(重量百分比),C 2 S<20%(重量百分比),所说外掺剂熔块化学成分:Am=0.58~
2: 0;CaO=35~55%(重量百分比)、AL 2 O 3 =35~55%(重量百分比)、SiO 2 <8%(重量百分比)。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外掺剂的生产方法,包括配料,熔炼熔块矿物组成成份,冷却、干燥、粉磨、与已粉磨石膏混合、包装等步骤,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说外掺剂的熔融流体用冷却介质将其吹入水池中,在1分钟内从出炉温度冷却至室温,外掺剂熟料加助磨剂粉磨,再与控制细度的已粉磨的石膏混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冷却介质为压缩空气及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缩空气的压力为2~3公斤/厘米 2 。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掺剂被粉磨到其比表面积大于5000厘米 2 /克。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已粉磨的石膏经0.080毫米孔筛筛,筛余少于2%。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水泥,更具体地说涉及普通硅酸盐水泥或者硅酸盐水泥超早强外掺剂,还涉及超早强外掺剂的生产方法。

    一般来说,混凝土工程大约占整个土建工程的一半,因此,混凝土的硬化速度对于缩短土建工程的工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各种防水、堵漏、抢修、喷射支护型砂等特殊工程也迫切需要混凝土超早硬化。为了改进水泥的性状以及满足各种特殊工程的需要,国内、外已研制成了各种外掺剂。

    日本专利特开昭49-33924揭示了一种以CaO·Al2O3(以下称CA)为主要成分的外掺剂。这种以CA为主要成份的外掺剂小时强度不够,3小时的压缩强度仅为95公斤/厘米2。另一篇日本专利特开昭51-68628揭示了一种以C12A7和CaSO4为主要组分的外掺剂。由于在C-A-S三元相图中C12A7范围很狭,为了控制C12A7需要高品位的原材料,因此,其生产成本较高。另外,上述两篇日本专利以及公开的其他有关专利中均未详细地公开其外掺剂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时强度高而成本较低的用于普通硅酸盐或者硅酸盐水泥超早强外掺剂,同时还提供一种所述的超早强外掺剂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超早强外掺剂熔块,其主要成分为七铝酸十二钙(以下称C12A7)和铝酸一钙(CA)。在含有C12A7的同时还含有CA,在含有CA的同时还含有C12A7。并含有少量的硅酸二钙(C2S)、铁酸二钙(C2F)、钙钛矿(CT)和尖晶石(MA)等矿物。其中C12A7和CA是决定快硬早强的主要矿物,在配料计算时,首先要控制C12A7和CA二者必须的适当的含量。

    经配料计算,当碱度系数Am=1时,铝酸盐矿物全部形成C12A7;当Am=0.580时,铝酸盐矿物全部形成CA;当Am=0.58~1.0时,铝酸盐矿物全部形成C12A7+CA。故而,本发明的碱度系数(Am)控制在Am=0.58~1.0。熔块矿物组成:(C12A7+CA)含量应控制在65~85%(重量百分比),硅酸盐二钙(C2S)应小于20%(重量百分比)。熔块化学成分应在Am=0.58~1.0的情况下,CaO含量为35~55%(重量百分比)、Al2O3含量为35~55%(重量百分比)、SiO2含量为<8%(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生产上述外掺剂地方法。将熟矾土和石灰分别经破碎,用电炉熔炼,待炉内物料全部熔融为流态液体时,测温为1550~1600℃,即可使炉体倾斜,将熔融的液体从电炉的流料孔中流出。测得温度为1500℃,采用2~3公斤/厘米2压缩空气吹成细珠,用水作冷却介质,将流出的液体吹入水池中进行水淬快冷。在1分钟内使该流体从1500℃冷却至室温。压缩空气由调压阀控制,水池采用循环水冷却。经水淬的颗粒物料全部为非晶态状。这种非晶态颗粒物料经烘干加入0.03~0.05%(重量百分比)三乙醇或者醇类系列的助磨剂,经粉磨,使其比表面积大于5000厘米2/克。石膏经粉磨,在0.080毫米方孔筛上过筛,筛余控制在小于2%。然后,将粉状熔块和粉状石膏按一定比例混合,包装。即制成本发明的外掺剂。

    本发明在外掺剂的生产方法中采用快速冷却,所得熔块为非晶态的细小颗粒,其结构呈不规则排列,具有很好的水硬活性。同时外掺剂以C12A7+CA为主,对原材料品位要求不高,生产成本较低。而且具有早强高,后期强度稳定,一年强度继续增长的性能,并有微膨胀。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详细地叙述。

    本发明的外掺剂所采用的原料为贵阳或者河南密具的熟矾土和上海生产的石灰。混合的石膏为南京硬石膏或氟石膏。原料的化学成分示于表1。

    外掺剂熔块在0.5吨、750KVA三相电炉进行熔炼。先将分别经过破碎的熟矾土和石灰按配料计算的配比,称量拌匀,加入电炉熔融。待炉内物料全部熔融后,测定融体的温度。当温度达到要求,例如1550~1600℃,即将炉体倾斜,使熔融流体从流料孔中慢慢流出,采用2~3公斤/厘米2压力的压缩空气将流出的液体物料吹入水池中进行水淬快冷。压缩空气由调压阀控制,水池采用循环水冷却。在1分钟内使流体物料从出炉温度冷却至室温,使其全部成为非晶态颗粒物料,其粒度<5毫米。然后,被水淬的非晶态颗粒物料经烘干。再将烘干颗粒物料粉磨,粉磨时加入0.03~0.05%(重量百分比)三乙醇胺或者醇类系列的助磨剂,控制被磨物料的比表面积大于5000厘米2/克。另外,将石膏进行粉磨,已粉磨的石膏经0.080毫米方孔筛筛,筛余小于2%。最后,将预先粉磨又符合上述要求的熔块粉料和石膏粉料按表2所示的比例均匀地混合,即得到本发明的外掺剂。其化学成份示于表3

    表2    粉状熔块和粉状石膏的配比

    名称    配比%(重量百分比)

    粉状熔块    40~60%

    粉状石膏    40~60%

    SO320~30%

    表3 本发明外掺剂的化学成份SiOAl2O3Fe OCa OMg OSO3总量3.0623.011.0342.240.8024.9095.04

    注:表中含量为重量百分比

    以20%或25%的本发明外掺剂分别掺入硅酸盐水泥或5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中进行强度试验,其试验结果示于表4。从表示4所列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掺20%或25%的外掺剂具有早强高,后期强度稳定,一年强度继续增长的性能。表5为掺25%外掺剂的混凝土抗压强度。

    

硅酸盐水泥超早强外掺剂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硅酸盐水泥超早强外掺剂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硅酸盐水泥超早强外掺剂及其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硅酸盐水泥超早强外掺剂及其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硅酸盐水泥超早强外掺剂及其生产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水泥,更具体地涉及硅酸盐水泥超早强外掺剂,还涉及超早强外掺剂的生产方法。本外掺剂的主要成分为C12A7+CA。采用冷却介质将熔融液体在1分钟内从出炉温度冷却至室温,以获得非晶态颗粒购料。以粉蘑,与粉状石膏混合,即成为本发明的外掺剂。产品生产成本较低,且具有超早强,后期强度稳定,一年强度继续增长的性能并具有微膨胀。生产方法简单可行,适合于大量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