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丝核菌病防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马铃薯丝核菌病防治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019805.4 (22)申请日 2017.01.12 (71)申请人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地址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新风 路5号 申请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脱毒苗木 研究所 (72)发明人 姜丽丽 王梓全 吕典秋 金光辉 苗兴芬 孙丽芳 王霞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代理人 王加贵 (51)Int.Cl. A01G 13/00(2006.01) A01N 59/00(2006.01) A01N 47/44(2006.0。
2、1) A01N 47/34(2006.01) A01P 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马铃薯丝核菌病防治方法 (57)摘要 一种马铃薯丝核菌病防治方法, 包括切块前 进行药剂处理; 切块后对马铃薯切块用药剂处 理、 以及药剂处理土壤与马铃薯地下匍匐茎区域 土壤。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达到马铃薯结薯期的丝 核菌病防治的目的, 可以确保结薯期丝核菌病发 病率降低到5以下, 保证结薯数, 为稳定高产打 下基础。 而且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减少使用持效期 长的药剂施用, 而持效期过长的药剂会导致农药 残留, 有食品安全不合格的风险; 无需使用抗病 性品种, 而目前没有也缺少可以实际可以使用的。
3、 抗病性品种。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6718407 A 2017.05.31 CN 106718407 A 1.一种马铃薯丝核菌病防治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在马铃薯种薯切块前进行药剂处理; 2)在马铃薯种薯切块后对马铃薯切块用药剂处理 3)药剂处理马铃薯种薯种植区域土壤; 4)药剂处理马铃薯地下匍匐茎区域土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马铃薯种薯切块前包括对马 铃薯种薯切块所用切刀进行消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对马铃薯种薯切块所用切刀 进行消毒的方法为使用1漂白粉或75的医用酒精。
4、切刀消毒2分钟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所述种薯药剂处理方法为: 滑石粉拌种10-15kg/吨+72农用链霉素60g/吨+70甲基托布津1公斤/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所述马铃薯种薯区域土壤药 剂处理的方法为: 播种时沟施, 喷施阿米西达0.5升/公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4)中所述马铃薯地下匍匐茎区域 土壤药剂处理的方法为: 在当出苗达到50时施用药剂; 药剂成分: 阿米西达(嘧菌酯, 25悬浮剂); 药剂用量: 阿米西达1.0升/公顷; 药剂施用机械: 将药剂施用药罐稀释。
5、100倍, 依据地面积, 施用注肥泵将药剂均匀的打 入喷灌机, 通过喷灌机喷入马铃薯田间土壤, 喷灌机灌溉量为3mm。 7.一种马铃薯丝核菌病防治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马铃薯种薯切块前, 对马铃薯种薯切块所用切刀使用1漂白粉或75的医用酒精 切刀消毒2分钟以上, 对马铃薯种薯切块种植区域土壤以每20公顷的地块使用需要50公斤 漂白粉进行消毒; 2)马铃薯种薯切块后用滑石粉拌种10-15kg/吨+72农用链霉素60g/吨+70甲基托 布津1公斤/吨处理马铃薯种薯切块; 3)对马铃薯种薯种植区域土壤, 在播种时沟施, 喷施阿米西达0.5升/公顷; 4)对马铃薯地下匍匐茎区域土壤。
6、药剂处理为: 在当出苗达到50时施用药剂; 药剂成 分: 阿米西达(嘧菌酯, 25悬浮剂); 药剂用量: 阿米西达1.0升/公顷; 药剂施用机械: 将药 剂施用药罐稀释100倍, 依据地面积, 施用注肥泵将药剂均匀的打入喷灌机, 通过喷灌机喷 入马铃薯田间土壤, 喷灌机灌溉量为3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种马铃薯丝核菌病防治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3)施药 一周内, 土壤湿度如果低于50, 需要喷水3-5mm, 保证土壤湿度在60左右。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718407 A 2 一种马铃薯丝核菌病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领域, 具。
7、体涉及一种马铃薯丝核菌病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马铃薯产业发展迅猛。 但由于种薯生产者提供 无病种薯的观念不强, 用种者常将非种薯做种薯应用, 品种引进和调运过程中忽视检疫把 关; 甚至有的种植区域种薯生产地区, 不注意轮作倒茬; 还有的在种植过程中对病害的防治 措施落实的不认真。 种种原因, 致使马铃薯病害日趋严重, 马铃薯丝核菌病(也称黑痣病)就 是其中之一, 不仅发病普遍, 危害程度也在加重, 一般发病株比率为1030, 重的达 50左右, 严重降低了产量, 影响了品质, 已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因此, 丝核菌 的防治已经迫在眉睫。 发明。
8、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本发明提供一种马铃薯丝核菌病防治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4 1)在马铃薯种薯切块前进行药剂处理; 0005 2)在马铃薯种薯切块后对马铃薯切块用药剂处理 0006 3)药剂处理马铃薯种薯种植区域土壤; 0007 4)药剂处理马铃薯地下匍匐茎区域土壤。 0008 优选地, 本发明所述的马铃薯丝核菌病防治方法中, 所述步骤1)中马铃薯种薯切 块前包括对马铃薯种薯切块所用切刀进行消毒。 0009 优选地, 本发明所述的马铃薯丝核菌病防治方法中, 所述步骤1)中对马铃薯种薯 切块所用切刀进行消毒的方法为使用1漂白粉或75的医用酒精切刀消毒2分钟以上。 0010 优选地。
9、, 本发明所述的马铃薯丝核菌病防治方法中, 所述步骤2)中所述种薯药剂 处理方法为: 滑石粉拌种10-15kg/吨+72农用链霉素60g/吨+70甲基托布津1公斤/吨。 0011 优选地, 本发明所述的马铃薯丝核菌病防治方法中, 所述步骤3)中所述马铃薯种 薯区域土壤药剂处理的方法为: 播种时沟施, 喷施阿米西达0.5升/公顷。 0012 优选地, 本发明所述的马铃薯丝核菌病防治方法中, 所述步骤4)中所述马铃薯地 下匍匐茎区域土壤药剂处理的方法为: 0013 在当出苗达到50时施用药剂; 0014 所述药剂成分: 阿米西达(嘧菌酯, 25悬浮剂); 药剂用量: 阿米西达1.0升/公顷; 00。
10、15 所述药剂施用机械: 将药剂施用药罐稀释100倍, 依据地面积, 施用注肥泵将药剂 均匀的打入喷灌机, 通过喷灌机喷入马铃薯田间土壤, 喷灌机灌溉量为3mm。 0016 更优选地, 本发明所述的马铃薯丝核菌病防治方法中, 包括以下步骤: 0017 1)马铃薯种薯切块前, 对马铃薯种薯切块所用切刀使用1漂白粉或75的医用 酒精切刀消毒2分钟以上, 对马铃薯种薯切块种植区域土壤以每20公顷的地块使用需要50 公斤漂白粉进行消毒;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718407 A 3 0018 2)马铃薯种薯切块后用滑石粉拌种10-15kg/吨+72农用链霉素60g/吨+70甲 基托布津。
11、1公斤/吨处理马铃薯种薯切块; 0019 3)对马铃薯种薯种植区域土壤, 在播种时沟施, 喷施阿米西达0.5升/公顷; 0020 4)对马铃薯地下匍匐茎区域土壤药剂处理为: 在当出苗达到50时施用药剂; 药 剂成分: 阿米西达(嘧菌酯, 25悬浮剂); 药剂用量: 阿米西达1.0升/公顷; 药剂施用机械: 将药剂施用药罐稀释100倍, 依据地面积, 施用注肥泵将药剂均匀的打入喷灌机, 喷灌机灌 溉量为3mm, 通过喷灌机喷入马铃薯田间土壤。 0021 优选地, 本发明上述马铃薯丝核菌病防治方法中, 在步骤4)施药一周内, 土壤湿度 如果低于50, 需要喷水3-5mm, 保证土壤湿度在60左右。。
12、 0022 由上可见, 本发明至少有以下优点: 0023 以目前的技术, 施用药物均在播种或切块环节, 一般持效期为30天, 只能在马铃薯 的苗期及之前控制丝核菌病发病, 结薯期无法控制丝核菌病的发生, 导致结薯数降低, 产量 下降, 品质降低。 而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达到马铃薯结薯期的丝核菌病防治的目的, 可以确保 结薯期丝核菌病发病率降低到5以下, 保证结薯数, 为稳定高产打下基础。 0024 而且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减少使用持效期长的药剂施用, 而持效期过长的药剂会导 致农药残留, 有食品安全不合格的风险; 无需使用抗病性品种, 而目前没有也缺少可以实际 可以使用的抗病性品种。 具体实施方式 0。
13、025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应理解以下仅为本发 明的示例性说明,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26 实施例1马铃薯丝核菌病防治新方法 0027 按照如下方法, 处理马铃薯种薯并进行种植: 0028 1、 切块药剂处理: 0029 本实施例中所用马铃薯种薯品种为尤金885。 0030 切块前, 每个工人两把刀, 一个消毒桶, 经过消毒的垫板和消毒剂(漂白粉或医用 酒精), 每20公顷的地块切块用的消毒剂大约需要50公斤漂白粉。 每切一个种薯需要消毒一 次, 遇到腐烂薯扔掉, 更换切刀, 切刀消毒2分钟以上。 消毒剂配比(1漂白粉或75的医用 酒精。
14、切刀消毒)。 0031 2、 种薯药剂处理: 0032 滑石粉拌种10-15kg/吨+72农用链霉素60g/吨+70甲基托布津1公斤/吨, 共处 理种薯1000公斤。 0033 3、 马铃薯种薯区域土壤药剂处理: 0034 土地面积为30公顷的马铃薯田, 播种时沟施, 喷施阿米西达0.5升/公顷。 0035 4、 马铃薯地下匍匐茎区域土壤药剂处理: 0036 施药时间: 当出苗达到50时; 灌溉水量: 喷灌机喷施水量为3mm; 药剂成分: 阿米 西达(嘧菌酯, 25悬浮剂); 药剂用量: 阿米西达1.0升/公顷; 药剂施用机械: 将药剂施用药 罐稀释100倍, 依据地面积, 施用注肥泵将药剂均。
15、匀的打入喷灌机, 喷灌机灌溉量为3mm, 通 过喷灌机喷入马铃薯田间土壤。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718407 A 4 0037 土地面积为30公顷的马铃薯田, 施用药剂阿米西达的体积即为1.0升/公顷30公 顷30升, 用药罐灌水为30升100(稀释倍数)3000升, 喷灌机完成全田喷灌需要10小 时, 每小时需要使用施肥泵向喷灌机注入单位时间的注药量为3000升10小时300升/小 时。 0038 注: 出苗时喷药能够使药剂保护马铃薯匍匐茎30天左右, 抑制马铃薯丝核菌的发 病, 顺利完成结薯, 进入马铃薯膨大期后丝核菌的危害降低(植株生长旺盛, 自身可以抵抗 丝核菌)。 0039 5、 土壤湿度如果低于50(施药一周内), 需要喷水3-5mm, 保证土壤湿度在60左 右。 004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718407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