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含有多个打印锤的冲击式打印机,为了在打印介质(例如一张纸)上执行打印操作要有选择地激励这些打印锤。这种类型的打印机的每个打印锤都有一个激励器,本发明特别涉及电磁打印锤激励器。 在已有的一种打印机中,打印单元装在可活动的指状物上,这些指状物构成了一条闭环金属带,带上的每个活动指状物都安装一个打印单元,当打印介质通过压纸卷筒时,有选择地使一组打印单元操作,打印锤就在打印介质上完成打印。打印单元沿着金属带在平行于该带的纵向中心线上展开。一组打印锤沿着压纸卷筒展开,并且与压纸卷筒离开一定距离,以便确定打印锤组和压纸卷筒之间的打印区域。打印介质,例如连续的一卷打印纸,穿过打印区域,绕过压纸卷筒,以便使打印锤组展开,达到打印介质的宽度。装有打印单元的金属带也沿着压纸卷筒延伸到整个打印区域,并且横跨整个打印介质的宽度,该金属带位于打印锤组和打印介质之间。色带也位于金属带和打印介质之间的打印区域中。
金属带由适当的驱动系统驱动,连续不断地通过压纸卷筒和打印锤组,并横贯印刷介质。打印锤组中任何一个打印锤的动作都使得该打印锤向金属带运动,并且撞击活动的指状物上的一个打印单元,以使该打印单元向着色带和打印介质移动,打印单元靠压色带,使色带与打印介质接触,对着压纸卷筒压下色带和打印介质,在打印介质上得到和打印单元形状一样的打印符号。
作为上述打印机的一个特例是美国专利4,428,284号所论述的打印机,这种打印机的打印单元的形状象一个点,每个打印锤的动作都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出一个点。当金属带连续通过打印介质时,被选中的那些打印锤便在打印介质的对应位置上打印出一行点来。每个打印锤都带有一个头,这个头在带的移动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单个打印单元的宽度。因此,对于每个打印锤来说,在打印介质上的任何位置都可能打出一个点。只要相对于金属带的运动改变字锤的工作时刻,字锤即可覆盖整个打印介质。结果,在该行中打印过的点就在印刷介质上占据许多选定的位置。每一对相邻的打印锤头之间只有一个很小的间隙,因此打印锤在被打印行的所有要求的位置上都能打印出点来。
在一行点打印之后,打印介质在垂直于压纸卷筒长度的方向上移动一个小距离,并且重复上述操作,这样便在与第一行点有一定间距的地方打印出第二行点。通过重复上面的操作,就可以按要求打印出行点来。
借助于在一个矩阵(例如一个5列7行的矩阵)中选定的位置上打印出一些点,就能够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出一个字符来。通过在不同行中的选定位置上打印点,并且有选择地移动打印介质,在打印介质的选定位置上就能够打印出字符来。
在上面叙述的打印机中,众多的打印锤安装在一起形成一个沿着压纸卷筒展开的打印锤组。每一个打印锤都带有一个头,并且各自一个与一定宽度的激励器相联系。一般人们希望相邻打印锤头之间只隔开一个很小的距离,以便能在打印介质上一个行上的所有的位置上都能打印出点来。用这种装置,每个打印锤头将覆盖多个需要打印的位置,因此,在打印一行点时,每个打印锤将不得不多次动作。为了减少每个打印在打印一行点上必须进行操作的次数,每个打印锤的宽度必须减少。这就要求每个打印锤和激励器装置的宽度必须减少。
现在已有各种类型的打印锤激励器。一种与本发明特别有关的激励器,在加拿大1,135,317号专利中作为例子已被加以描述。打印机打印锤激励器是一个电磁激励器,它包含有分成两半的定子,每半都绕有线圈,以及位于两半定子中间的一个运动的衔铁部件。衔铁部件由非磁性材料,例如合成塑料材料构成,它是一条具有矩形截面的平板。衔铁部件带有多个由磁性材料构成的衔铁单元。衔铁单元沿着衔铁部件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开。纵向伸开的凸条给衔铁部件增加强度,并在操作期间作为导轨。在衔铁部件的一端形成打印锤头。
激励器的定子由带有极靴的两半部分构成,每两个极靴互相伸展成对,定子之间互相隔开,形成一组间隙,使得衔铁部件位于该间隙中。当衔铁部件在静止的位置时,在衔铁部件上的每个衔铁单元稍微偏离开相应的定子极靴对。当定子线圈被激励时,通过极靴对之间和衔铁单元的产生一磁通。结果,每个衔铁单元都被吸引到邻近的一对极靴上,在衔铁部件上产生了纵向的力。衔铁部件由弹簧保持在静止的位置。纵向力使衔铁部件克服弹簧力而运动,使打印头执行一次打印操作。
加拿大1,135,317号专利还描述了装配方法:把多个这种激励器并排装配,以形成一个打印锤组。相邻激励器的衔铁部件上的衔铁单元位于该衔铁部件的两端。因此,相邻激励器的定子线圈也位于该激励器的两端。由于定子线圈交错排列,减少了整个打印锤组的长度。
美国4,371,857号专利描述了类似的打印锤激励器,它的衔铁部件的横截面是园形的,定子也分成两半。还有一种装置,象图示的那样,定子部件只有一半有线圈。
IBM技术资料公报第25卷,11B号,1983年4月号的第6164页也描述了类似的激励器,在该激励器中定子分成两半,只有一半有线圈。
IBM技术资料公报第25卷,11B号,1983年4月号的第6284,6285页描述了上面那种类型的一组打印锤激励器,其间激励器是并排排列的。相邻激励器的衔铁单元和定子线圈位于衔铁部件的两端,使定子线圈交错排列,从而减少了整个打印锤组的长度。
美国4,351,235号和4,082,035号专利描述了装有几组打印锤激励器的打印机。每个打印锤激励器包含有由磁性材料构成的衔铁部件,该部件与带有线圈的定子相配合。每个衔铁部件的一端带有打印锤头,而该组激励器的全部打印锤头排列成一条直线。激励器位于这条线的两侧,相邻的激励器位于该直线的不同的一侧。由于定子线圈交错排列,从而减少了整个打印锤组的长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出一经改进的电磁打印机打印锤激励器。
本发明涉及其电磁激励器并排排列成一条直线的冲击式打印机打印锤电磁激励装置。每个激励器包含至少有一个极靴构成的第一个定子部件和至少有一个极靴构成的第二个定子部件(第二个定子部件是相对于第一个定子部件定位的,使极靴之间有一定间距,以便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和与上面二个中的一个定子部件相联系的一个线圈。每个激励器还包含有用非磁性材料整体构成的衔铁部件,至少一个由磁性材料构成的衔铁单元和一个打印锤头。衔铁部件被支撑在两个定子部件之间,使得衔铁单元靠近极靴之间的间隙。线圈被激励便产生磁通,该磁通穿过上述间隙和衔铁单元,有移动衔铁单元进入间隙并使打印锤头移到打印位置的趋势。
依照本发明,相邻激励器的部件在形状上是互补的,以便使每个激励器的凸出部分嵌入相邻激励器部件的凹进部分,从而,沿着直线的装配总长度小于各个激励器所有宽度的总和。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每个激励器中线圈是与第一个定子部件相联系的,而第二个定子部件包括一个宽度小于该线圈的宽度的部件。在相邻的激励部中,线圈位于一个激励器的上部及另一个激励器的下部,以使每个激励器的线圈占有比线圈窄的相邻激励器的部分空间。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每个衔铁部件一个较宽部分和一个较窄部分,在较宽部分上有衔铁单元。在相邻的激励器中,衔铁部件的较宽部分位于激励器实体的一端附近,同时也位于另一个激励器实体的相反的一端附近,以便使每个激励器衔铁部件较宽的部分嵌入相邻激励器衔铁部件较窄的部分中。
参照相应的附图,看懂关于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介绍,就会完全理解本发明的全部目标、特性和优点,这些附图是:
图1是含有一个定子和一个衔铁部件的打印锤激励器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激励器中所用的衔铁部件平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激励器中所用的定子下半部平视图,
图4是图1所示激励器中所用的定子上半部的底视图,
图5是激励器中所用定子的一个零件立体图,上述激励器是图1、2、3和4中所示的激励器的具体实施例,
图6是与图5所示定子零件配合使用的衔铁部件立体图,
图7是与图5所示定子零件配合使用的另一定子零件(部分切去)的立体图,
图8是与图5所示定子零件配合使用的定子线圈立体图,
图9是由图5、6、7和8所示部件装配的激励器立体图,
图10是用多个图9所示激励器装配成的一组打印锤的端视图,它体现了本发明的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打印锤组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2、3和4中所示激励器的另一个实际实施例中所用的一对衔铁部件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这对衔铁部件底视立体图,
图14是与图12、13所示的一个衔铁部件配合使用的定子的部分立体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定子部件侧视图,
图16是图14所示的定子部件底视图,
图17是与图12和13所示的衔铁部件配合使用的另一个定子部件的立体图,
图18是适合安装图14、15和16所示的多个定子部件的一个部件的立体图,
图19是由图12、13、14、15、16、17和18所示各部件装配起来的多个激励器的立体图,用这些激励器构成体现本发明的一组打印锤,
图20是图1、2、3和4所示的激励器的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用的另一对衔铁部件的立体图,
图21是图20所示衔铁部件对的底视立体图,
图22是与图20和21所示的衔铁部件配合使用的一个定子部件的立体图,
图23是用图20、21和22所示部件装配的多个激励器立体图,用这些激励器构成体现本发明的一组打印锤。
图1、2、3和4说明了本发明涉及的电磁打印机打印锤激励器。该激励器包括上定子部件1,下定子部件2和衔铁部件3。上定子部件1通常是E型的,由4、5和6三个腿构成,并在它们的末端形成四个极靴7、8、9和11。线圈12绕在中心腿5上,经过一个开关(未示出)与一个适当电压的电源相接。下定子部件2的上部也有四条腿13、14、15和16,也形成四个极靴。极靴13、14、15和16分别位于上定子部件1的极靴7、8、9和11的下方,以便形成四对极靴,每对极靴间都有间隙。如图3和4所示,极靴7、8、9和11以及13、14、15和16扩展到定子部件1和部件2的整个宽度。
衔铁部件3是用非磁性材料(如一种合成塑料)做成的具有矩形截面的实体17和四个具有矩形截面的衔铁单元18、19、21、22构成的。衔铁单元是由软铁或其它磁性材料制成的。如图2所示,衔铁单元18、19、21和22横卧于衔铁部件3上,但不完全达到该衔铁部件的边缘。衔铁单元18、19、21和22的间距等于极靴7、8、9和11之间与18、19、21和22之间的间距。因此,如果衔铁部件3位于定子部件1和2之间,那么每个衔铁单元能够靠近各自的一对极靴,衔铁部件3的外表面涂覆了低摩擦系数材料(例如称之为“特氟隆”(注册商标)(Teflon)的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涂层。
在衔铁部件3的一端有打印锤头24,在另一端的弹簧25伸展在衔铁部件3和固定部件26之间。锤头24的装配要能够和打印单元27,色带28,打印介质29和压纸卷筒31相配合,在打印介质29上完成打印操作。
要想使用上述的打印锤头24和激励器完成打印操作,这些零部件应该是这样装配的,衔铁部件3位于定子部件1和2之间,衔铁单元18、19、21和22正好定位于各自的极靴对7和13、8和14、9和15、11和16的左边,如图1所示。衔铁部件3在上述位置上时,头24与打印单元27相分离。如果线圈12被激励,在该装置中将产生磁通,其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该磁通将被集中,在极靴7、8、9和11及13、14、15和16中,并在极靴对之间通过,要通过衔铁单元18、19、21和22,磁通必将偏斜。该磁通有使得每个衔铁单元移入靠近的极靴对的磁极面正中位置上的趋势。
因此,衔铁部件3将受到一个纵向的力,可使它向右边移动,从图1可见,它与弹簧25的作用力方向相反。衔铁部件3将移向右边,头24将撞击打印单元27。打印单元27将撞动色带28,并使色带与打印介质29接触。色带28和打印介质29将被压向压纸卷筒31,完成一次打印操作。用这种方法,打印单元27的成形记号将被打印在打印介质29上。这种打印操作在美国4,428,284号专利中全面地描述过,这里不做更详细地叙述,因为它不是本发明的一部分。
线圈12所产生的磁通在衔铁部件3上引起的力有纵向分力和横向分力。纵向分力作用于纵向移动衔铁部件3,执行上述的打印操作,而横向分力将移动衔铁部件,使它同定子部件1和2紧密接触。这个作用在衔铁部件3上将产生摩擦力,这会妨碍打印操作。由于在衔铁部件3上有低摩擦系数的材料涂层23,这些摩擦力将明显减小。涂层23覆盖了衔铁单元18、19、21和22的全部外表面,因此在衔铁部件3和定子部件1和2之间不存在金属对金属的接触。
在上述激励器的具体装置中,涂层23的厚度是0.13毫米(0.0005英寸),腿13、14、15和16的长度均是0.4毫米(0.016英寸)。
图5、6、7、8和9说明了一个激励器,它是图1、2、3和4所示激励器的具体实施例。该激励器包含上定子部件41,下定子部件42,定子线圈43和衔铁部件44。上定子部件41通常为E型,具有三条腿45、46和47,它的端部有四个极靴48、49、51和52。线圈43以洞50为中心环绕成形,以便装在上定子部件41的中心腿46上。下定子部件42的横截面通常是Y型的,Y型的下腿部分为53,中心部分54垂直于下腿部53,两侧的直立部分为55和56。中心部分54有四条直立的腿形成的极靴57、58、59和61,这些极靴横卧于两侧立部分55、56之间的中心部分54上。极靴57、58、59和61之间同极靴48、49、51和52之间有同样的距离。衔铁部件46是由非磁性材料(例如合成塑料材料)做的实体62,和位于实体部分62中的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四个衔铁单元63、64、65和66构成的。实体62具有矩形截面。衔铁单元63、64、65和66的间距同极靴57、58、59和61的间距相等。衔铁部件的实体部分62用低摩擦系数材料,例如聚四氟乙烯材料(如聚四氟乙烯,注册商标为特氟隆)的涂层覆盖,为了使图6更清晰,涂层没有画出。在衔铁部件44的一端有一个打印锤头67。
图9说明了一个装配完整的激励器,衔铁部件44位于下定子部件42的中心部分54上。两侧立部分55和56内表面之间的距离稍微大于衔铁部件44的宽度。每个极靴对48和57,49和58,51和59,52和61表面之间的距离稍微大于衔铁部件44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因此,衔铁部件44被约束在两侧立部分55和56之间可沿着极靴表面作纵向运动。线圈43的整个宽度大于两侧立部分55和56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使得线圈超出两侧立部分。衔铁部件44的移动是受控制的,如上所述,可参考图1、2、3和4。
图10和11说明了如何将图9所示的五个激励器装配成体现本发明的打印锤组。为了使各个激励器的部件能够更清楚地被区别开,将激励器标上A、B、C、D和E并且以不同的方向画了阴影线。在这些激励器中,相邻激励器的定子部件1和线圈3,位于中心线X-X的两边。所有的衔铁部件44和打印锤头67都位于中心线上。每个打印锤头67和相邻的打印锤头都有一个小的距离,以使这些打印锤头相对于另一个打印锤头能自由地移动。可以看到,相邻激励器部件在形状上是互补的,以使每个激励器的凸出部分能嵌入相邻激励器的凹进部分。每个线圈43凸出的外侧面向外伸开,和相邻激励器凹进部分的腿部53有一个小的距离。因此,在X-X线的方向上打印锤组的总长度小于各个激励器宽度的总和。因而打印锤组是很紧凑的。
每个线圈43都有一个较大的体积,这样在每个线圈中产生的热量最小,散热好。
激励器的结构使得衔铁部件44很短,从而减少了衔铁部件的质量。减少了质量就增加了在同样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由于减少质量和增加速度的补偿作用,打印撞击力不受影响。
在图10和11所示的打印锤组具体实施例中,每个衔铁部件44的质量是150毫克,每个打印锤的宽度是7.62毫米(0.3英寸)。在0.178毫米(0.007英寸)的行程上传给每个衔铁部件的平均加速力是5牛顿。假定最大的工作间隙是0.5毫米(0.020英寸),那么,每个激励器的操作重复速率可达到每秒2000次。
图12、13、14、15、16、17和18说明了另一个激励器。它是图1、2、3和4所示激励器的一个实际实施例。适合于紧凑装置在一起的激励器衔铁部件的两种形式71,72示于图12和13中。衔铁部件71包含具有较宽的中间部分74的非磁性材料实体73(四个衔铁单元75、76、77和78位于该中间部分74上)带有一个孔81的较窄的尾部79和一端带有打印锤头83的较窄的弯曲的颈部82。尾部79比颈部82长。另一个衔铁部件72也包含具有较宽的中部85的非磁性材料实体84(位于中部85上的四个可磁化材料的衔铁单元86、87、88和89)、带有一个孔92的较窄的尾部91和一端带有打印锤头94的较窄的弯曲颈部93。尾部91比颈部93短。如图13所示,每个衔铁部件71、72的下表面有一根纵向凸条95,并且衔铁单元扩展到每个衔铁部件的整个厚度。可以看到,两个衔铁部件71和72在形状上是互补的,这样,如果衔铁部件是并排放置的,则每个衔铁部件的凸出部分就能嵌入另一个衔铁部件的凹进部分。这在图12和13中得到说明。每个衔铁部件较宽的中部嵌入另一个衔铁部件较窄的尾部或颈部的凹进部分,以使两个衔铁部件能够紧凑地排在一起。
图14、15和16说明了与每个衔铁部件71和72配合使用的定子部件101。每个定子部件101包括铁芯102和线圈103。图15看得相当清楚,铁芯102形成了四个极靴104、105、106和107,它们的间距以及衔铁单元75、76、77和78的间距及86、87、88和89之间的间距都一样。
图17说明了与衔铁部件71和72配合使用的另一个定子部件108。定子部件108是由矩形平块109构成的,平块109上表面有多条平行的槽110以及和槽110垂直的两组平行脊条112和113。脊条112之间的距离等于衔铁部件71的衔铁单元75、76、77和78之间的间距,脊条113之间的距离等于衔铁部件72的衔铁单元86、87、88和89之间的距离。导轨部件114位于矩形块109上表面上邻近槽110的各自位置上,如图所示。
图17说明了衔铁部件71和72在矩形块109上表面的位置。每个衔铁部件借助于它的纵向导轨95装入一条槽110之中,该衔铁部件的边由导轨部件14来定位。假如衔铁部件71准确地定位,那么它的衔铁单元75、76、77和78就和脊条112相重合,如果衔铁部件72准确地定位,那么它的衔铁单元86、87、88和89就和脊两113相重合,衔铁部件71较宽的中间部分74将嵌入衔铁部件72较窄的颈部93的凹进部分,并且衔铁部件72较宽的中部85将嵌入衔铁部件71较窄的尾部79的凹进部分。衔铁部件71和72在矩形块109上表面所占区域的宽度将小于两个衔铁部件总宽度之和。
图18说明了适合于安装多个由图14、15和16所示的类型的定子部件的矩形块121。将矩形块121开出七个孔122,这七个孔排成两行,如图示,在靠近矩形块前面的行上有三个孔122,在靠近矩形块的后面行上有四个孔122。每个孔122的前面和后面都有突出物123。矩形块后面有七个弹簧124支撑着,弹簧向下伸入矩形块中。
图19说明了如何将三个衔铁部件71,四个衔铁部件72,七个定子部件101,一个矩形块109和一个矩形块121装配起来以形成体现本发明的打印锤组。如图所示,带有打印锤头83的三个衔铁部件71利用它们的脊条95装入到矩形块109上的槽10中而定位在矩形块109上,以使头83超出了矩形块109的边沿。在这个位置上,每个衔铁部件71较宽的中部74位于该组脊条112之上。带有打印锤头94的四个衔铁部件72利用它们的凸条95装入槽110中,被定位于矩形块109上,以使头94超出了矩形块109的前沿,并置于衔铁部件71的头83之间。在这个位置上,每个衔铁部件72较宽的中部定位于一组脊条113之上。矩形块21置于这些衔铁部件上,矩形块上的孔122被这样定位使得前行上的三个洞与这三个衔铁部件71较宽的中部74相符合,后行上的四个洞与这四个衔铁部件72较宽的中部85相符合。
定子部件101位于每个洞122中。这些定子部件的极靴104、105、106和107与脊条组112和113的脊条相重合,这样就形成上述类型的极靴对,可参考图1、2、3和4。弹簧124的低端连接于衔铁部件71、72窄部的洞81和92,这些洞在它们的打印锤头83、94的远端。所有打印锤头83和94都沿着X-X线展开。
当衔铁部件71、72在静止位置时,每个衔铁单元75、76、77和78及86、87、88和89分别与脊条组112和113同极靴104、105、106和107所形成的各自的极靴相分离。如果激励任何一个定子部件102的线圈103,与衔铁部件相联系的衔铁单元将被吸引到邻近的极靴对之间的间隙中,衔铁部件将克服相连的弹簧124的作用力而移动。结果,相应的打印锤头将移入打印位置。
可以理解,由于每个衔铁部件71、72较宽的中部嵌入了相邻衔铁部件较窄的部分,因此,沿着X-X线激励器装置的长度小于全部单个激励器宽度的总和。因此,形成的打印锤组装置是紧凑的。
图20、21和22说明了另一种激励器,它也是图1、2、3和4所示激励器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图20和21说明了适合于紧密装配在一起的激励器衔铁部件的两种形式131和132。衔铁部件131包括具有较宽的中部134的非磁性材料的实体133(磁性材料制成的四个衔铁单元135、136、137和138位于上述中部),带有一个孔141的较窄的尾部139和一个较窄的弯曲的颈部142(其顶端接一个打印锤头143)。尾部139比颈部142长。另一个衔铁部件132也包括具有较宽的中部145的非磁性材料的实体144(上述中部145上有四个衔铁单元146、147、148和149),带有一个孔152的较窄的尾部151和一个较窄的弯曲的颈部153(其顶端接一个打印锤头154)。尾部151比颈部153短。如图21所示,每个衔铁单元131、132的下表面有一个纵向凸条155,衔铁单元扩展到每个衔铁部件的整个厚度。可以看出,两个衔铁部件131和132在形状上是互补的,其目的在于如果衔铁部件是并排着,则每个衔铁部件凸出的部分可嵌入另一个衔铁部件的凹进部分。这正如图20和21所示。每个衔铁部件较宽的中部嵌入另一个衔铁部件较窄的尾部或者较窄的颈部形成的凹进部分,这样就使两个衔铁部件能够很紧凑地排在一起。
图22说明了和衔铁部件131和132配合使用的定子部件160。定子部件160类似于图17所示的定子部件108,它是由矩形平块161构成的,在161的上下表面各有多条平行槽110和垂直于槽110的两组平行脊条112和113。脊条112的间距等于衔铁部件131上的衔铁单元135、136、137和138之间的间距,脊条113的间距等于衔铁部件132上的衔铁单元146、147、148和149的间距。导轨部件114位于矩形块109的上下表面上邻近于槽110的各个位置上,如图所示。
图22说明了一个衔铁部件131和一个位于矩形块161的上表面的衔铁部件132,一个衔铁部件131和一个位于矩形块161的下表面的衔铁部件132。每个衔铁部件都通过它的纵向凸条155装入一条槽110中来定位,而它的侧面用导轨部件114来定位。如果每个衔铁部件131准确定位,它的衔铁单元135、136、137和138就与脊条112相重合,如果每个衔铁部件132准确定位,它的衔铁单元146、147、148和149就与脊条113相重合,每个衔铁部件131较宽的中部134嵌入相邻的衔铁部件132较窄的颈部153的凹进部分。衔铁部件131和132在矩形块161的上下表面所占据的区域宽度无论如何都小于衔铁部件在表面上所有宽度的总和。
图23说明了如何将六个衔铁部件131,八个衔铁部件132,十四个定子部件101,一个矩形块161和两个矩形块121装配成体现本发明的打印锤组的。如图所示,带有它们的打印锤头143的三个衔铁部件131,利用它们的凸条155装入槽110中(图22)定位在矩形块161的上表面上,以使头143超出矩形块161的前缘;带有它们的打印锤头143的三个衔铁部件131,利用它们的凸条155装入槽110中(图22)定位在矩形块161的下表面,以使头143超出矩形块161的前缘。在这个位置上,每个衔铁部件131较宽的中部134置于脊条组112之上(图22)。带有它们的打印锤头154的四个衔铁部件132利用它们的凸条155装入槽110中(图22)定位于矩形块161的上表面,以使头154超出矩形块161的前缘并位于衔铁部件131的头143之间;带有它们的打印锤头154的四个衔铁部件132,利用它们的凸条155装入槽110中(图22)定位于矩形块161的下表面,以使头154超出矩形块161的前缘并位于衔铁部件131的头143之间。在这个位置上,每个衔铁部件132较宽的中部145置于脊条组113之上(图22)。一个矩形块121置于矩形块161上表面的衔铁部件上,在矩形块121(图18)中的孔122排成两行,前行的三个孔与三个衔铁部件131较宽的中部相符合,后行的四个孔与四个衔铁部件132较宽的中部相符合。另一个矩形平块121置于矩形平块161下表面的衔铁部件上,矩形平块中的洞122排成两行,在前行的三个孔与三个衔铁部件131较宽的中部相符合,后行的四个孔与四个衔铁部件132较宽的中部相符合。
定子部件101置于每个122孔中,这些定子部件的极靴104、105、106和107与脊条组112和113相重合,以便形成上述类型的极靴对,参考图1、2、3和4。弹簧124的低端连着衔铁部件131、132较窄部分的孔141和152,这些孔远离它们打印锤头143、154。所有打印锤头143和154都沿着线X-X展开。
当衔铁部件131、132处于静止位置时,每个衔铁单元135、136、137和138以及146、147、148和149分别地与脊条组112和113同极靴104、105、106和107所形成的极靴对分离开。假如任何一个定子部件102的线圈103被激励,相联系的衔铁部件的衔铁单元将被吸引到邻近极靴对之间的间隙中,并且衔铁部件将克服相连的弹簧124的作用力而移动。结果,相连的打印锤头将移入打印位置。
可以理解,由于每个衔铁部件131、132较宽的中部占用相邻衔铁部件的窄部,因此,激励器沿着X-X线的长度小于所有单个激励器的宽度的总和。所以,所形成打印锤组的装置是紧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