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杞柳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杞柳是柳编的一种重要的柳编原料,因此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杞柳种植时,现在多采用扦插育苗的方式进行育苗,但是杞柳育苗时,往往直接进行扦插,但是扦插的成活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杞柳的育苗方法,提高了杞柳扦插育苗的成活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杞柳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处理
每年2月下旬,向种植土壤中施用有机肥1000kg/亩、小苏打30kg/亩、生石灰20kg/亩、尿素50kg/亩、沙苑子0.8kg/亩、金盏银盘0.5kg/亩,将种植土壤深翻40cm,浇透;
(2)、扦插枝条的选择与预处理
选择直径为0.5-0.8cm、生长发育好、带有腋芽的长度为15-18cm的杞柳枝条作为扦插枝条,将扦插枝条放入处理液中浸泡10min,所述处理液按重量计由葛根1.5份、百部4份、硝酸钾2.6份、砂仁7份、苦参3份、水100份混合煎煮1h的冷却液,然后加葡萄糖酸锌2.5份配制而成的;浸泡完成后,将扦插待用枝条进行裁剪,从腋芽生长方向上部1cm处水平截断,从腋芽下部2cm处切成斜面;
(3)、 扦插枝条种植前处理
将扦插枝条顶部的断口使用2%的碳酸氢铵溶液进行处理,扦插枝条底部斜面使用硝酸钾3份、尿素4.5份、小苏打2份、水40份的混合液浸泡处理10min,腋芽处涂抹芦荟汁处理;
(4)、扦插
每年3月上旬进行扦插,扦插时,将处理好的扦插枝条斜面向下,腋芽向上进行扦插,扦插枝条插入土壤深度以使腋芽漏出土壤1cm为准,每穴扦插3-5株,扦插后,撒上0.5cm厚的草木灰;
(5)、日常管理
枝条扦插后3天浇水1次,至出芽后,再进行浇水,并进行施肥、除草、防虫作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杞柳扦插方法通过对扦插的方法进行改良,增加育苗密度,而且杞柳苗木长势均匀,成活率高,使用溶液进行处理,提高杞柳幼苗的抗病能力,由于缩短了扦插枝条的长度,减少种条上细菌数量,减少苗木发生变异的几率,使其适应性增强,提升苗木的成活率,而且在三月上旬进行育苗,克服了以前在皖北地区三月育苗成活率低的缺陷,而且三月上旬进行育苗,错开了杞柳育苗的高峰,种植过程中人工成本也大大降低,而且苗木在与常规方法对比时,由于生长时间长,上市后比常规育苗方法育出的苗大,经济价值高,同时本发明使用有机成份作为肥料,不会破坏土壤活性,土壤长期育苗也可以保证其良好的活性,保持育苗的产量和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杞柳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处理
每年2月下旬,向种植土壤中施用有机肥1000kg/亩、小苏打30kg/亩、生石灰20kg/亩、尿素50kg/亩、沙苑子0.8kg/亩、金盏银盘0.5kg/亩,将种植土壤深翻40cm,浇透,可以为杞柳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同时还具有抑制害虫的作用;
(2)、扦插枝条的选择与预处理
选择直径为0.5-0.8cm、生长发育好、带有腋芽的长度为15-18cm的杞柳枝条作为扦插枝条,将扦插枝条放入处理液中浸泡10min,所述处理液按重量计由葛根1.5份、百部4份、硝酸钾2.6份、砂仁7份、苦参3份、水100份混合煎煮1h的冷却液,然后加葡萄糖酸锌2.5份配制而成的;浸泡完成后,将扦插待用枝条进行裁剪,从腋芽生长方向上部1cm处水平截断,从腋芽下部2cm处切成斜面,在进行处理后,可以提升扦插枝条的耐寒性;
(3)、扦插枝条种植前处理
将扦插枝条顶部的断口使用2%的碳酸氢铵溶液进行处理,扦插枝条底部斜面使用硝酸钾3份、尿素4.5份、小苏打2份、水40份的混合液浸泡处理10min,腋芽处涂抹芦荟汁处理;
(4)、扦插
每年3月上旬进行扦插,扦插时,将处理好的扦插枝条斜面向下,腋芽向上进行扦插,扦插枝条插入土壤深度以使腋芽漏出土壤1cm为准,每穴扦插3-5株,扦插后,撒上0.5cm厚的草木灰;
(5)、日常管理
枝条扦插后3天浇水1次,至出芽后,再进行浇水,并进行施肥、除草、防虫作业。
使用本发明在阜南县进行育苗试验,试验在10亩田中进行,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育苗,平均每亩育苗量达到51600株,成活率达到96.4%,而且在皖北地区一般都是四月份进行育苗,本发明在三月上旬进行育苗,提早了育苗的时间,而且保证了育苗的成活率,使相同种植时段内,本发明方法育苗的苗木强壮度及大小明显优于使用现有技术进行育苗的杞柳苗,而且种植后成活率更高,苗木价值更高。
本发明在步骤(2)、(3)中使用两步扦插枝条处理步骤,比使用一步处理方法的育苗成活率提高3.8%。
不使用步骤(2)的处理液进行处理,直接在2月下旬皖北地区进行扦插育苗,成活率往往低于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