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播种机.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086209.3 (22)申请日 2016.02.15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65999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6.15 (73)专利权人 亚澳南阳农机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473400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产业集 聚区兴达路与栀香路交叉口 (72)发明人 史炳哲 朱谨超 王红卫 李建权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代理人 刘强 陈轩 (51)Int.Cl. A01C 7/。
2、06(2006.01) A01C 5/06(2006.01) 审查员 杨雪玲 (54)发明名称 播种机 (57)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播种机, 涉及农业机械领 域, 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水稻种植 的工序繁杂并且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主要采用 的技术方案为: 播种机包括机架、 开沟机构、 施肥 机构、 整形轮、 鸭嘴式播种器、 覆土机构以及镇压 轮; 机架的前端上部设有悬挂架, 开沟机构包括 第一连杆和开沟件, 开沟机构通过开沟件在待播 种的土地上开设沟槽; 施肥机构包括施肥箱和施 肥管, 施肥机构通过施肥管下端的出肥口向沟槽 内施肥; 整形轮用于对开沟件开出的沟槽压实整 形; 鸭嘴式。
3、播种器用于在播种机行进时在整形后 的沟槽底部开穴并将种子播到穴孔内; 覆土机构 通过覆土件将开沟件挖出的土壤的至少一部分 推到沟槽内的穴孔; 镇压轮用于压实覆土后的穴 孔表面。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5页 CN 105659993 B 2017.12.05 CN 105659993 B 1.一种播种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机架, 其前端上部设有悬挂架, 所述悬挂架用于与外部行走设备连接以牵引所述播种 机行走; 开沟机构, 其包括第一连杆和开沟件, 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与所述机架连接, 所述开沟 件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上侧边、 前侧边、 下侧边以及后侧边, 所述下侧边水平设置, 所述前。
4、 侧边与所述下侧边之间的夹角为30度60度, 所述前侧边所在侧相对所述后侧边所在侧弯 曲在所述开沟件上形成贯通上下两端的弧形凹槽, 所述前侧边具有刀口, 所述开沟件的与 弧形凹槽相背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连接, 所述开沟机构通过所述开沟件在待播种 的土地上开设沟槽; 施肥机构, 其包括施肥箱和施肥管, 所述施肥箱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施肥箱的下端 具有开口, 所述施肥管的上端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施肥箱内部连通, 所述施肥管下端的出 肥口与所述开沟件相对应, 所述施肥机构通过所述施肥管下端的出肥口向所述沟槽内施 肥; 整形轮, 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且置于所述施肥管的施肥口的正后方, 。
5、用于对所 述开沟件开出的沟槽压实整形; 升降机构, 包括丝杠、 螺接在所述丝杠上的螺母座以及用于驱动丝杠旋转的驱动电机, 所述丝杠竖直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杠驱动连接, 所述螺 母座上固设有水平转轴; 鸭嘴式播种器, 其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水平转轴上, 且置于所述整形轮的正后方, 用于 在所述播种机行进时在整形后的沟槽底部开穴并将种子播到穴孔内; 覆土机构, 其包括第二连杆和覆土件, 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与所述机架连接, 所述覆土 件包括第一侧端面, 所述第一侧端面为平面, 所述第一侧端面竖直设置且与所述播种机的 水平中心线的方向的夹角为30度60度, 所述覆土件的与所。
6、述第一侧端面相背的一端与所 述第二连杆的下端连接, 所述覆土件置于所述鸭嘴式播种器的后方, 且与所述开沟件交错 设置, 所述覆土机构通过覆土件的第一侧端面将开沟件挖出的土壤的至少一部分推到沟槽 内的穴孔; 镇压轮, 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且置于所述覆土机构的后方, 所述镇压轮与所述 开沟件相对应, 用于压实覆土后的穴孔表面; 其中, 所述开沟件的上侧边上设有贯通所述下侧边的通孔, 所述通孔作为所述施肥管 的一部分, 所述通孔的下端开口作为所述的施肥口; 所述施肥管还包括传输管, 所述传输管 的上端作为所述施肥管的上端, 所述传输管的下端与所述通孔的上端连接, 所述传输管与 所述通孔内部连。
7、通。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659993 B 2 播种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播种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水稻种植方式有三种, 分别是人工撒种、 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 传统水稻种 植用水量和人工费用投入高, 近年来农业用水日益紧张, 已不能满足传统水稻种植模式的 用水需求。 并且, 传统水稻种植需经过撒种、 育秧、 移栽等多道工序, 水稻种植的工序繁多, 劳动密集, 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本发明提供一种播种机, 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水稻种植 的工序繁杂并且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000。
8、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播种机, 包括: 0006 机架, 其前端上部设有悬挂架, 所述悬挂架用于与外部行走设备连接以牵引所述 播种机行走; 0007 开沟机构, 其包括第一连杆和开沟件, 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与所述机架连接, 所述 开沟件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上侧边、 前侧边、 下侧边以及后侧边, 所述下侧边水平设置, 所 述前侧边与所述下侧边之间的夹角为30度60度, 所述前侧边所在侧相对所述后侧边所在 侧弯曲在所述开沟件上形成贯通上下两端的弧形凹槽, 所述前侧边具有刀口, 所述开沟件 的与弧形凹槽相背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连接, 。
9、所述开沟机构通过所述开沟件在待 播种的土地上开设沟槽; 0008 施肥机构, 其包括施肥箱和施肥管, 所述施肥箱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施肥箱的 下端具有开口, 所述施肥管的上端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施肥箱内部连通, 所述施肥管下端 的出肥口与所述开沟件相对应, 所述施肥机构通过所述施肥管下端的出肥口向所述沟槽内 施肥; 0009 整形轮, 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且置于所述施肥管的施肥口的正后方, 用于 对所述开沟件开出的沟槽压实整形; 0010 升降机构, 包括丝杠、 螺接在所述丝杠上的螺母座以及用于驱动丝杠旋转的驱动 电机, 所述丝杠竖直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丝。
10、杠驱动连接, 所 述螺母座上固设有水平转轴; 0011 鸭嘴式播种器, 其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水平转轴上, 且置于所述整形轮的正后方, 用于在所述播种机行进时在整形后的沟槽底部开穴并将种子播到穴孔内; 0012 覆土机构, 其包括第二连杆和覆土件, 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与所述机架连接, 所述 覆土件包括第一侧端面, 所述第一侧端面为平面, 所述第一侧端面竖直设置且与所述播种 机的水平中心线的方向的夹角为30度60度, 所述覆土件的与所述第一侧端面相背的一端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5659993 B 3 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连接, 所述覆土件置于所述鸭嘴式播种器的后方, 且与所述开沟。
11、件 交错设置, 所述覆土机构通过覆土件的第一侧端面将开沟件挖出的土壤的至少一部分推到 沟槽内的穴孔; 0013 镇压轮, 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且置于所述覆土机构的后方, 所述镇压轮与 所述开沟件相对应, 用于压实覆土后的穴孔表面; 0014 其中, 所述开沟件的上侧边上设有贯通所述下侧边的通孔, 所述通孔作为所述施 肥管的一部分, 所述通孔的下端开口作为所述的施肥口; 所述施肥管还包括传输管, 所述传 输管的上端作为所述施肥管的上端, 所述传输管的下端与所述通孔的上端连接, 所述传输 管与所述通孔内部连通。 0015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播种机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 在。
12、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 通过在机架上设置的开沟机构、 施肥机构、 整形轮、 鸭嘴式播种器、 覆土机构以及镇压轮, 当外部行走设备通过悬挂架牵引播种机在田地间行 走时, 开沟机构通过开沟件在待播种的土地上开设沟槽, 进而施肥机构通过施肥管的出肥 口在沟槽内施肥, 进而整形轮对开沟件开设的沟槽整形, 防止沟槽坍塌, 进而鸭嘴式播种器 在整形后的沟槽底部开穴并将种子播到穴孔内, 进而覆土机构通过覆土件将开沟件挖出的 土壤的至少一部分推到沟槽内的穴孔, 已覆盖穴孔内的种子, 进而镇压轮对覆土后的穴孔 表面压实。 其中, 本发明的播种机可以在旱地上播种, 整个播种的工序一次完成, 作业效率 较高。 0。
13、017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 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播种机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图1中播种机的开沟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播种机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是图4中播种机的开沟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
14、种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8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 附图及较佳实施例, 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 特征及其功效, 详细说明如 后。 在下述说明中, 不同的 “一实施例” 或 “实施例” 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 此外, 一或多 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 结构、 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0028 如图1所示,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播种机, 包括机架1、 开沟机构3、 施肥。
15、 机构4、 整形轮5、 升降机构6、 鸭嘴式播种器7、 覆土机构8以及镇压轮9。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5659993 B 4 0029 如图3所示, 机架1的前端上部设有悬挂架2, 该悬挂架2包括第一悬挂杆21、 第二悬 挂杆22和第三悬挂杆23。 第一悬挂杆21、 第二悬挂杆22和第三悬挂杆23三者依次平行间隔 布置。 第二悬挂杆22置于第一悬挂杆21和第三悬挂杆23之间, 第一悬挂杆21和第三悬挂杆 23两者相对第二悬挂杆22对称布置。 第一悬挂杆21的一端、 第二悬挂杆22的一端以及第三 悬挂杆23的一端均与机架1的前端上部连接, 第一悬挂杆21的另一端、 第二悬挂杆2。
16、2的另一 端以及第三悬挂杆23的另一端均为自由端, 且均相对机架1的前端向前伸出。 第一悬挂杆 21、 第二悬挂杆22以及第三悬挂杆23三者相对机架1前端伸出的一端均设有挂钩201。 悬挂 架2与外部行走设备如拖拉机上的连接部相适配, 拖拉机的连接部包括与挂钩201相适配的 挂孔, 挂孔的数量与挂钩201的数量一致, 第一悬挂杆21、 第二悬挂杆22以及第三悬挂杆23 上的挂钩201分别挂设到拖拉机上的挂孔内, 以使拖拉机可以牵引播种机在田地间行走。 在 本实施例中, 第一悬挂架2、 第二悬挂架2以及第三悬挂架2三者构成三点悬挂系统, 相对于 单点悬挂, 本实施例中的三点悬挂的稳定性较佳。 0。
17、030 在一个替代的实施例中, 前述的悬挂架2也可以仅包括单个的悬挂杆, 该单个悬挂 杆置于机架1的前端中部, 本发明播种机通过该单个悬挂杆与外部行走设备的连接部连接。 0031 如图1所示, 开沟机构3包括第一连杆31和开沟件32。 第一连杆31的上端与机架1连 接。 如图2所示, 开沟件32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上侧边321、 前侧边322、 下侧边323以及后侧 边324。 下侧边323水平设置, 前侧边322与下侧边323之间的夹角 为45度, 以使前侧边322相 对下侧边323向后倾斜, 以减小挖槽时前侧边322上的阻力。 前侧边322所在侧相对后侧边 324所在侧弯曲并在开沟件上形成贯。
18、通上下两端的弧形凹槽325。 前侧边322具有刀口3221, 开沟件32的与弧形凹槽325相背的一端与第一连杆31的下端连接, 开沟机构3通过开沟件32 在待播种的土地上开设沟槽。 在本实施例中, 前侧边322相对下侧边323向后倾斜, 在本发明 播种机行进的过程中, 前侧边322可以通过其上的刀口3221割裂土壤以开挖沟槽。 前侧边 322通过刀口3221挖出的土壤可以沿着弧形凹槽325的上端开口导出至沟槽的一侧。 0032 在一个替代的实施例中, 上述前侧边322与下侧边323之间的夹角 还可以为30度、 60度以及30度60度之间的其它数值, 如此也可以达到前侧边322相对下侧边323向。
19、后倾斜 的技术效果, 以减小前侧边322上的刀口3221挖槽时的阻力。 0033 进一步的, 前述的下侧边323上也具有刀口, 下侧边323上的刀口与前侧边322上的 刀口3221相互配合, 共同对土壤进行割裂并开挖沟槽, 带有提高开挖沟槽效率的技术效果。 0034 如图1所示, 施肥机构4包括施肥箱41和施肥管42。 施肥箱41设置在机架1上。 施肥 箱41的下端具有开口。 施肥管42的上端与施肥箱41的下端开口连接, 且施肥管42连通施肥 箱41内部。 施肥管42的下端开口作为出肥口421。 施肥管42的出肥口421与开沟件32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 施肥管42的出肥口421置于开沟件3。
20、2的正后方。 在开沟件32开挖出沟槽后, 施肥箱41内的肥料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施肥箱41的下端开口流入到施肥管42内, 并从施 肥管42下端的出肥口421流入沟槽内, 起到在沟槽内施肥的技术效果。 0035 在一个替代的实施例中, 可以将施肥管42与开沟件32相结合, 以缩小播种机的体 积。 具体的, 在该替代的实施例中, 如图5所示, 前述的开沟件具有一定的厚度, 前述开沟件 32的上侧边321上设有贯通下侧边323的通孔3211。 该通孔3211作为施肥管42的一部分, 通 孔3211的下端开口作为施肥管42的施肥口。 如图4所示, 施肥管42还包括传输管422。 传输管 422的上端与。
21、施肥箱41的下端开口连接, 且传输管422与施肥箱41内部连通。 传输管422的下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5659993 B 5 端与通孔3211的上端连接, 且传输管422连通通孔3211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 在开沟件32开 挖出沟槽后, 施肥箱41内的肥料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施肥箱41的下端开口流入到传输管 422内, 并从传输管422流入到开沟件32上的通孔3211内, 进一步从通孔3211下端的出肥口 421流入到沟槽内。 0036 如图1所示, 整形轮5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1上。 整形轮5置于前述施肥管 42的施肥口的正后方。 施肥机构4在沟槽内施肥后, 整形。
22、轮5随播种机前进并对沟槽压实整 形, 带有防止沟槽坍塌的技术效果。 0037 在一个替代的实施例中, 前述的整形轮5压紧土壤的力度能够调节, 以满足不同的 种子对土壤松紧度的要求。 在该替代的实施例中, 如图6所示, 上述的播种机还包括第一连 接杆14、 第二连接杆15、 第一螺母16和第一压缩弹簧17。 第一连接杆14的一端与机架1铰接, 第一连接杆14的另一端连接整形轮5, 整形轮5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连接杆14上, 以通过第一连接杆14与机架1连接。 第二连接杆15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14的中部铰接, 第二 连接杆15的另一端穿过机架1上的第一过孔(图中未标示), 且与该第一过孔的内。
23、壁间隙配 合。 第一螺母16螺接在第二连接杆15的另一端, 且置于第一过孔的上端。 第一螺母16用于与 第一过孔的上端侧相抵触, 以阻止第二连接杆15从第一过孔内脱出。 第一压缩弹簧17套设 在第二连接杆15上, 且置于第一过孔的下端侧。 第一压缩弹簧17的上端与第一过孔的下端 侧相抵触。 在本实施例中, 通过调节第一螺母16, 可以对第一压缩弹簧17的松紧度进行调 节, 当向下旋拧第一螺母16时, 第一压缩弹簧17变紧, 此时第一压缩弹簧17通过第一连接杆 14对整形轮5施加的力增大, 整形轮5压紧土壤的力度增大。 当向上旋拧第一螺母16时, 第一 压缩弹簧17变松, 此时第一压缩弹簧17通。
24、过第一连接杆14对整形轮5施加的力减小, 整形轮 5压紧土壤的力度也减小。 0038 如图1所示, 升降机构6包括丝杠61、 螺母座62以及驱动电机63。 螺母座62螺接在丝 杠61上, 驱动电机6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丝杠61驱动连接。 螺母座62上设有水平转轴 621。 当驱动电机63驱动丝杠61转动时, 螺母座62以及其上的水平转轴621相对丝杠61升降 运动。 0039 如图1所示, 为了保持螺母座62的平稳性, 前述的升降机构6进一步的还包括直线 导轨56, 直线导轨56竖直设置, 直线导轨56的滑块561与螺母座62固定连接, 以使螺母座62 可相对直线导轨56升降运动。 0040。
25、 上述直线导轨56的数量可以为多个, 优选的为两个, 以进一步提高螺母座62的运 动平稳性。 0041 如图1所示, 鸭嘴式播种器7可转动地套设在上述的水平转轴621上, 鸭嘴式播种器 7置于上述整形轮5的正后方。 当本发明播种机前进时, 鸭嘴式播种器7相对水平转轴621转 动, 并一边播种一边前进。 鸭嘴式播种器7在行进时在整形后的沟槽底部开穴并将种子播到 该穴孔内。 0042 其中, 鸭嘴式播种器7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技术, 可以根据需要在现有 技术中选取, 在此不再赘述。 0043 前述的升降机构6可以带动鸭嘴式播种器7升降运动, 以对鸭嘴式播种器7的开穴 深度进行调节。 不同的。
26、种子对穴孔具有不同的深度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 通过设置的升降机 构6对穴孔深度进行调节, 其操作较方便。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5659993 B 6 0044 如图1所示, 覆土机构8包括第二连杆81和覆土件82。 第二连杆81的上端与机架1连 接。 如图3所示, 覆土件82包括第一侧端面821。 该第一侧端面821为平面。 第一侧端面821竖 直设置, 且与播种机的水平中心线的方向的夹角 为45度。 覆土件82的与第一侧端面821相 背的一端与第二连杆81的下端连接。 覆土件82置于鸭嘴式播种器7的后方, 且与开沟件32交 错设置。 本发明播种机前进时, 开沟件32开挖沟。
27、槽, 开沟件32挖出的土壤被导出到沟槽的一 侧, 并刚好位于第一侧端面821的前进路线上, 覆土件82随播种机前进, 并通过第一侧端面 821将沟槽侧的土壤的至少一部分推刮到沟槽内, 以填埋穴孔, 使穴孔内的种子被土壤覆 盖, 从而能够正常生长。 0045 在一个替代的实施例中, 前述第一侧端面821与播种机的水平中心线的方向的夹 角 还可以为30度、 60度以及30度至60度之间的其它数值, 同样在行进时可以将沟槽一侧的 土壤推刮到穴孔内, 并填埋穴孔。 0046 如图1所示, 镇压轮9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1上。 镇压轮9置于覆土机构8的 后方, 镇压轮9与开沟件32相对应。 镇压轮9。
28、用于压实覆土后的穴孔表面, 以利于种子生长。 0047 在一个替代的实施例中, 前述的镇压轮9压紧土壤的力度能够调节, 以满足不同的 种子对土壤松紧度的要求。 在该替代的实施例中, 如图7所示, 前述的播种机还包括第三连 杆18、 第四连杆19、 第二螺母20以及第二压缩弹簧51。 第三连杆18的一端与机架1铰接, 第三 连杆18的另一端连接镇压轮9。 镇压轮9可相对第三连杆18转动, 以通过第三连杆18与机架1 连接。 第四连杆19的一端与第三连杆18的中部铰接, 第四连杆19的另一端穿过机架1上的第 二过孔(图中未标示), 且与第二过孔的内壁间隙配合。 第二螺母20螺接在第四连杆19的另 。
29、一端, 且置于第二过孔的上端, 第二螺母20用于与第二过孔的上端侧相抵触, 以阻止第四连 杆19从第二过孔内脱出。 第二压缩弹簧51套设在第四连杆19上, 且置于第二过孔的下端侧。 第二压缩弹簧51的上端与第二过孔的下端侧相抵触。 在本实施例中, 通过调节第二螺母20, 可以对第二压缩弹簧51的松紧度进行调节, 当向下旋拧第二螺母20时, 第二压缩弹簧51变 紧, 此时第二压缩弹簧51通过第三连杆18对镇压轮9施加的力增大, 镇压轮9压紧土壤的力 度增大。 当向上旋拧第二螺母20时, 第二压缩弹簧51变松, 此时第二压缩弹簧51通过第三连 杆18对镇压轮9施加的力减小, 镇压轮9压紧土壤的力度。
30、也减小。 0048 本发明播种机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当外部行走设备通过悬挂架2牵引播种机在 田地间行走时, 开沟机构3通过开沟件32在待播种的土地上开设沟槽, 进而施肥机构4通过 施肥管42的出肥口421在沟槽内施肥, 进而整形轮5对开沟件32开设的沟槽整形, 防止沟槽 坍塌, 进而鸭嘴式播种器7在整形后的沟槽底部开穴并将种子播到穴孔内, 进而覆土机构8 通过覆土件82将开沟件32挖出的土壤的至少一部分推到沟槽内的穴孔, 已覆盖穴孔内的种 子, 进而镇压轮9对覆土后的穴孔表面压实。 其中, 本发明的播种机可以在旱地上播种, 整个 播种的工序一次完成, 作业效率较高。 0049 进一步的, 如。
31、图8所示, 前述的播种机还包括第一牵引轮11、 排肥齿轮12和第一传 动机构13。 第一牵引轮11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1的前端下方。 本发明播种机通过该 第一牵引轮11在地面上行走, 以减小播种机行进的阻力。 排肥齿轮12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 置在施肥箱41的下端开口处。 施肥管42的上端开口置于排肥齿轮12的下方, 排肥齿轮12旋 转时可以将施肥箱41内的肥料排出至施肥管42的上端开口。 第一传动机构13包括第一主动 链轮131、 第一从动链轮132和第一链条133。 第一主动链轮131通过第一链条133与第一从动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5659993 B 7 链轮132。
32、传动连接。 第一主动链轮131周向固定地套设在第一牵引轮11的轮轴上。 第一从动 链轮132周向固定地套设在排肥齿轮12的轮轴上。 外部行走设备牵引播种机前进时, 第一牵 引轮11转动, 第一牵引轮11上的第一主动链轮131随着一起转动, 第一主动链轮131带动第 一从动链轮132转动, 第一从动链轮132带动排肥齿轮12转动, 排肥齿轮12转动的过程中将 施肥箱41内的肥料导出至施肥管42的上端开口, 肥料再经由施肥管4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 落到沟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 排肥齿轮12旋转时可以将施肥箱41内的肥料打散, 以防止堵塞 施肥管42。 0050 进一步的, 如图9所示, 本发明播种。
33、机还包括物料箱52。 物料箱52设置在机架1上。 物料箱52通过输种管57与鸭嘴式播种器7的进料口连通, 以通过物料箱52随时向鸭嘴式播 种器7内输送种子。 0051 为防止种子粘接结块, 堵塞输种管57,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如下的实施方式: 如图 9所示, 前述的播种机还包括第二牵引轮53、 排种齿轮54和第二传动机构55。 第二牵引轮53 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1的前端下方。 本发明播种机通过该第二牵引轮53在地面上 行走。 排种齿轮54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物料箱52的下端开口处。 输种管57的上端开口 置于排种齿轮54的下方。 排种齿轮54可以将物料箱52内的种子排出至输种管57的。
34、上端开 口。 第二传动机构55包括第二主动链轮551、 第二从动链轮552和第二链条553。 第二主动链 轮551通过第二链条553与第二从动链轮552传动连接。 第二主动链轮551周向固定地套设在 第二牵引轮53的轮轴上, 第二从动链轮552周向固定地套设在排种齿轮54的轮轴上。 外部行 走设备牵引播种机前进时, 第二牵引轮53转动, 第二牵引轮53上的第二主动链轮551随着一 起转动, 第二主动链轮551带动第二从动链轮552转动, 第二从动链轮552带动排种齿轮54转 动, 排种齿轮54转动的过程中将物料箱52内的种子导出至输种管57的上端开口, 种子再经 由输种管57在自身重力的作用流。
35、入到鸭嘴式播种器7内。 在本实施例中, 排种齿轮54旋转时 可以将物料箱52内的种子打散, 以防止堵塞输种管57。 0052 如图3所示, 本发明播种机还包括两个划线件10。 两个划线件10分别置于机架1的 下端两侧, 该两个划线件10用于在机架1的两侧划线。 作业人员能够通过划线件10划出的线 条清楚地看出哪些土地上已经播完种, 哪些土地上待播种, 能够有效防止某些土地被重复 播种而浪费种子。 0053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依 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本发 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5659993 B 8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9 CN 105659993 B 9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10 CN 105659993 B 10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11 CN 105659993 B 11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2 CN 105659993 B 12 图8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3 CN 105659993 B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