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614232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74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51894.8

申请日:

20050303

公开号:

CN1663640A

公开日:

200509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3B22/08

主分类号:

A63B22/08

申请人:

康贝株式会社

发明人:

清宫正雄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59185/2004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天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备有:底座(1);外部座管(2),立设于底座(1)上,并且在侧壁部上沿高度方向列状地具有多个开口(2a)。在外部座管(2)内,可在上下方向上滑动地设有内部座管(3),所述内部座管(3)在顶端部上固定有安装座椅(4)的顶盖(7)。在上述内部座管(3)内插通有旋转杆(20),所述旋转杆(20)在下部安装有选择性地与上述外部座管(2)的开口(2a)卡合、脱离的旋转板(9)。通过操作设于上述顶盖(7)上的操作杆(12)而经由旋转杆(20)使旋转板(9)转动,使旋转板(9)与上述外部座管(2)的开口(2a)以能够卡合、脱离的方式卡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运动装置的底座;外部座管,立设于运动装置的底座上,并且在侧壁部上沿高度方向列状地设有多个开口;内部座管,嵌插在上述外部座管内,可在上下方向上滑动,在顶端部上固定有安装座椅的顶盖;旋转杆,插通在上述内部座管内,在下部安装有选择性地与上述外部座管的开口卡合、脱离的旋转板;旋转板操作机构,具有设于上述顶盖上的操作杆,并且通过操作该操作杆而经由上述旋转杆使旋转板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板操作机构还具有:链轮,安装在上述旋转杆的上部;链条,卷装在该链轮上,并与设于上述顶盖上的操作杆连动地连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链条上,安装有向使上述旋转板与前述外部座管的开口卡合的方向对链条施力的复位弹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部座管呈截面矩形状的筒状,与上述旋转板的转动位置相对应地,该旋转板的前端部的卡合片部与外部座管的开口卡合,或者该卡合片部缩入到外部座管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旋转板中、相对于该旋转板向外部座管内转动的方向来说位于后侧的转角处形成有缺口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旋转杆的上下两端部上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非圆形部,具有与上述旋转杆的上端部或下端部的非圆形部同样形状的孔的链轮或者旋转板分别嵌装在该旋转杆的上下两端部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顶盖上,安装有防止旋转板操作机构脱落的截面コ字状的包覆部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内部座管和外部座管中的一个座管的侧面上沿上下方向设有多个孔,在另一个座管上,直径比上述孔更大的圆球或者至少与上述孔对置的面为圆形状的突起物被向突出方向施力,在前述旋转板移动到设于外部座管的侧面上的开口位置时,上述圆球或者突起物的前端部选择性地卡合在上述孔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杆配置成能够以水平轴为中心在顶盖的后部摆动,前述截面コ字状的包覆部件的后缘与上述操作杆的旋转轨迹近似。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杆具有:勾挂手指的手指勾挂部;止动器部,具有从该手指勾挂部的平面呈大致直角地弯曲的面;杆部,从该止动器部的一侧端向前呈直角地弯曲,其杆部和链条由滑块连结在一起。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动装置、特别是进行踏板的旋转操作的、自行车 形式的固定式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下述自行车式运动装置得到了普及:在跨在鞍座状的座椅 上的状态下蹬踏施加有希望的载荷的踏板,由此来进行肌肉的锻炼。 但是,在这种装置中,需要与使用者的身高相配合地调整座椅的高度。 因此,以往提出有下述方案的装置:以能够在高度方向上滑动的方式, 相对于立设于上述运动装置的底座上的导承架安装座管,通过使上述 座管相对于导承架在上下方向上滑动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在上述运动装置中,一般在上述座管和导承架上沿高度方向列状 地设有多个孔,通过在这两者的经过适当选择的孔中插入拔出销,来 对两者进行固定,并对座椅的高度进行调整。但是,在这种销式的装 置中,高度调整部位于主体侧,所以存在必须从座椅上下来才能进行 调整的问题。

因此,提出了下述方案的装置:如特开2003-275339号公报、或 者特开平11-169482号公报所述,在座管的前后的上下位置上压接锁 销,通过上述锁销的压接来固定座管,并通过操作位于座椅侧的锁定 解除杆来解除上述锁销的压接,从而可以对座管进行移动调整。

但是,在上述特开2003-275339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装置中,必须 在前后方向上具有用于配置缆线和锁臂的空间,才能配置上述缆线 等,而在特开平11-169482号公报所述的装置中,必须具有用于设置 锁臂和复位弹簧等的空间,才能配置这些部件。即,不适合于在座管 周边存在空间限制的情况。

而且,两种情况都具有下述问题:如果由于长期使用而导致摩擦 部件产生磨耗,则杆操作位置会发生变化,结果就需要进行维修调整。 另外,为了吸收零件的尺寸公差,必须在组装初期进行调整,从而会 导致品质的良莠不齐和成本增加。进而,由于座椅上下机构的制约, 必须将主体侧面的罩卸下才能进行座管的插拔,所以维修较为困难。

特许文献1:特开2003-275339号公报

特许文献2:特开平11-1694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这些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高度 调整装置,其可以通过手边的杆而容易地调整座椅的高度,并且还可 以容易地应用于不能在座椅的前后方向上保证空间的情况。

本发明是具备下述特征的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备有: 运动装置的底座;外部座管,立设于运动装置的底座上,并且在侧壁 部上沿高度方向列状地设有多个开口;内部座管,嵌插在上述外部座 管内,可在上下方向上滑动,在顶端部上固定有安装座椅的顶盖;旋 转杆,插通在上述内部座管内,在下部安装有选择性地与上述外部座 管的开口卡合、脱离的旋转板;旋转板操作机构,具有设于上述顶盖 上的操作杆,并且通过操作该操作杆而经由上述旋转杆使旋转板转 动。

本发明的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还具有下述特征:上述旋 转板操作机构还具有:链轮,安装在上述旋转杆的上部;链条,卷装 在该链轮上,并与设于上述顶盖上的操作杆连动地连结。

本发明的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还具有下述特征:在上述 链条上,安装有向使上述旋转板与前述外部座管的开口卡合的方向对 链条施力的复位弹簧。

本发明的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还具有下述特征:上述外 部座管呈截面矩形状的筒状,与上述旋转板的转动位置相对应地,该 旋转板的前端部的卡合片部与外部座管的开口卡合,或者该卡合片部 缩入到外部座管内。

本发明的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还具有下述特征:在旋转 板中、相对于该旋转板向外部座管内转动的方向来说位于后侧的转角 处形成有缺口部。

本发明的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还具有下述特征:在旋转 杆的上下两端部上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非圆形部,具有与上述旋转杆 的上端部或下端部的非圆形部同样形状的孔的链轮或者旋转板分别嵌 装在该旋转杆的上下两端部上。

本发明的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还具有下述特征:在前述 顶盖上,安装有防止旋转板操作机构脱落的截面コ字状的包覆部件。

本发明的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还具有下述特征:在内部 座管和外部座管中的一个座管的侧面上沿上下方向设有多个孔,在另 一个座管上,直径比上述孔更大的圆球或者至少与上述孔对置的面为 圆形状的突起物被向突出方向施力,在前述旋转板移动到设于外部座 管的侧面上的开口位置时,上述圆球或者突起物的前端部选择性地卡 合在上述孔中。

本发明的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还具有下述特征:操作杆 配置成能够以水平轴为中心在顶盖的后部摆动,前述截面コ字状的包 覆部件的后缘与上述操作杆的旋转轨迹近似。

本发明的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还具有下述特征:操作杆 具有:勾挂手指的手指勾挂部;止动器部,具有从该手指勾挂部的平 面呈大致直角地弯曲的面;杆部,从该止动器部的一侧端向前呈直角 地弯曲,其杆部和链条由滑块连结在一起。

如上所述,在立设于底座上、并在侧壁部上沿高度方向列状地设 有多个开口的外部座管内,可沿上下方向滑动地嵌插有内部座管,通 过操作设于上述顶盖上的操作杆,使设于上述内部座管内的旋转板选 择性地卡合在上述外部座管的开口中。因此,可以利用位于座椅侧的 操作杆进行高度调整,从而不必在每次进行高度调整时都要从座椅上 下来,还可以应用于在外部座管的前后方向上根本不能保证空间的情 况。而且,外部座管和内部座管的固定是通过旋转板与开口的卡合来 进行的,所以不存在磨耗等问题,可以长时间使用,而且由于即使不 卸下主体侧面的罩,也可以卸下或者安装内部座管,从而可以容易地 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的概略构成的、 局部切除了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内部座管的外形的图。

图3是表示顶盖部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3中操作了操作杆之后的状态的图。

图5是顶盖部的平剖视图。

图6是表示操作杆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旋转杆、与链轮及旋转板之间的安装部的图。

图8是表示旋转板的工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旋转板部的构成的图,表示卡合片部突出的状态。

图10是表示旋转板部的构成的图,表示卡合片部缩入的状态。

图11是外部座管的上部位置处的纵剖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是 局部切除了的侧视图。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备有:底座1;外部 座管2,立设于底座1上并呈截面矩形状;内部座管3,滑动自如地配置 在外部座管2内。

在内部座管3的顶端安装着座椅4。在上述外部座管3上,在其左右 两侧壁上沿高度方向列状地穿设有多个开口2a,设于上述内部座管3的 下端上的旋转板9(图8)选择性地与这多个开口2a卡合。使上述内部 座管3沿外部座管2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并使上述旋转板与外部座管2 的开口2a卡合,从而调整座椅4的高度,之后,跨在上述座椅4上,通 过蹬踏设于运动装置主体上的踏板5就可以进行肌肉的锻炼了。

图2是上述内部座管3的外观图,在截面矩形筒状的内部座管3的顶 端固定着设有操作杆12等的顶盖7,在该顶盖7上安装有截面コ字状的 包覆部件8,在该包覆部件8的上部以覆盖该包覆部件8的方式安装有未 图示的座椅。另一方面,在上述内部座管3的下端设有旋转板9,所述旋 转板9选择性地与设于前述外部座管2上的开口2a卡合。

图3及图4是表示上述顶盖7的构成的立体图,图5是上述顶盖的平 剖视图,在内部座管3的顶端固定着顶盖7,所述顶盖7沿上述运动装置 的前后方向延伸且具有截面T字状的分隔壁10。在上述顶盖7中,在其 靠近后端部的位置上,枢轴连接有可以轴(水平轴)11为中心摆动的操 作杆12。而且在前部的形成于上述分隔壁10上的开口部13中配置有链 轮14,进而在上述分隔壁10上,设有能够沿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导向件 15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滑块16。

图6是上述操作杆12的立体图,操作杆12具有:勾挂手指的手指勾 挂部12a;止动器部12b,具有从该手指勾挂部12a的平面呈大致直角地 弯曲的面;杆部12c,从该止动器部12b的一端侧向前呈直角地弯曲, 且沿顶盖7的侧面向前延伸;在其杆部12c的中间部设有枢轴支承在轴 11上的轴毂部12d,在上述杆部12c的前端部设有钩部12e。并且,上 述钩部12e与上述滑块16的卡止片16a卡合,链条17的一端连结在上 述滑块16的前端上。上述链条17卷装在前述链轮14上,其另一端隔着 分隔壁10而沿分隔壁10的背面侧延伸(图5),其前端连结在复位弹簧 18上,进而,上述复位弹簧18的前端卡合安装在设于前述顶盖7上的销 19上。

通过操作杆12、滑块16、链条17、链轮14,构成了旋转板操作机构。

另外,如图7所示,在前述内部座管3内贯通地插有旋转杆20,该旋 转杆20的顶端突出到顶盖7内,在其突出部上安装着前述链轮14。即, 在上述旋转杆2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两侧面上,形成有具有互相平行的 平面21的非圆形部,上述旋转杆20的上端部插入并卡合在前述链轮14 的、与上述旋转杆20的上端部相同形状的孔14a中(图5),通过将螺 母22安装在该旋转杆20上,前述链轮14就被固定在了旋转杆20的顶 端上。

另一方面,在内部座管3的下端固定有底盖23,上述旋转杆20的下 端部向底盖23的下方突出,在其突出部上,固定有与前述外部座管2的 开口2a卡止、脱离的旋转板9。即,在旋转板9上也形成有与旋转杆20 的下端部同样形状的孔9a(图8),在该孔9a中插入旋转杆20,并将 螺母24安装在旋转杆20上,这样,旋转板9就固定在了旋转杆20上。

在上述旋转板9上,如图8所示,一体地形成有卡合片9b,所述卡合 片9b从中央圆板部沿径向突出并能够与前述外部座管2的开口2a卡 合,该卡合片9b能够在如图8中实线所示与前述外部座管2的开口2a 卡合的位置、和虚线所示从上述开口2a缩入的位置之间转动。在上述旋 转杆9上的两卡合片9b上,在一条对角线上的两个角部,通过切除而形 成有倾斜边部9b1,上述旋转板9在转动到图8中的虚线所示的缩入位置 时,位于后侧的角部的倾斜边部9b1与外部座管2的内壁面平行。

在设于上述内部座管3的下端部的底盖23上,如图9和图10所示, 在旋转板9与外部座管2的开口2a卡合的位置、和从上述开口2a缩入 的位置上,设有与上述旋转板9的卡合片9b抵接而限制其转动范围的止 动器23a、23b。这样,在旋转板9与外部座管2的开口2a卡合的位置 上,上述旋转板9的卡合片9a与止动器23a抵接,卡合片9b被保持在 突出位置上(图9),另一方面,在旋转板9从上述开口2a缩入的位置 上,上述旋转板9的卡合片9b与止动器23b抵接。

图11是外部座管2的上部位置处的纵剖侧视图。在内部座管3的后 侧面上,如图2及图11所示,在高度方向上列状地设有多个缓和用的孔 25。另一方面,在外部座管2上,在其上部位置上设有筒状的腔体26, 在该腔体26内收纳有圆球27,所述圆球27具有比前述内部座管3的孔 25的直径大的直径。该圆球27由弹簧28向突出方向施力,在前述旋转 板9到达与外部座管2的开口2a的任何一个相对置的位置时,上述圆球 27的前端部与前述内部座管3的任何一个的孔25滑动接触。另外,也可 以取代上述圆球27,而采用前端形成为圆形状的突起物。

这样,在对座椅4的高度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在跨在上述座椅4上的 状态下把手指勾在操作杆12的手指勾挂部12a上并向上方抬起时,操作 杆12的钩部12e向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与上述钩部12e卡合着的 滑块16向左移动(图4)。因此,连结在上述滑块16上的链条17克服 弹簧18而被牵引,链轮14经由该链条17而转动,经由转动杆20使旋 转板9也一体地转动,旋转板9如图8的虚线所示移动到缩入于外部座 管2内的位置上,与外部座管2的开口2a的卡合脱离。这时,可以通过 使上述内部座管3沿上下方向移动,来调整座椅4的高度。

通过使上述内部座管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圆球27与缓和用的孔25 滑动接触,从而产生咔哒咔哒的感觉,由此,可以感知设于前述内部座 管3上的旋转板9已经移动到与外部座管2的希望位置的开口2a对应的 位置上这一情况。因此,这时把手从操作杆12拿开,链轮14在弹簧18 的作用下而自动地向与前述相反的方向复原,旋转板9的卡合片9b如图 8的实线所示,插入并卡合在前述外部座管2的开口2a中,座椅4被保 持在所选择的高度上。

这样,在上述高度调整装置中,通过操作设于座椅4附近的操作杆 12,即可以解除内部座管3相对于外部座管2的位置固定,不必每次进 行高度调整时都要从座椅上下来,从而可以容易地进行。而且,用于进 行外部座管2和内部座管3的固定·解除的机构配置在外部座管2内, 而并未露出于外部座管2的前后,所以不受空间的制约。

而且,在操作杆12上设有止动器部12b和杆部12c,所述止动器部 12b具有从勾挂手指的手指钩挂部12a的平面呈大致直角地弯曲的面, 所述杆部12c从该止动器部12b的一侧端向前呈直角地弯曲,并沿顶盖7 的侧面向前延伸,因此,在将手指插入到手指勾挂部12a的下方以对操 作杆12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手指的前端与上述止动器部12b抵接,从而 不必过深地插入手指,可以防止手指夹在操作杆12与顶盖7之间。

进而,在旋转板9的卡合片9b上的、相对于旋转板9向缩入方向旋 转的方向来说位于后侧的一条对角线上的两个角部上,通过切除而形成 了倾斜边部9b1。由此,在使上述旋转板9向图8中的虚线所示的缩入位 置转动时,只要使其转动到上述倾斜边部9b1与外部座管2的内壁面平行 的位置即可,这样,可以减小前述链轮14和操作杆12的转动角度。

而且,在旋转杆20的上端部及下端部的两个侧面上,形成有互相平 行的平面21,可以通过将在这两个侧面上形成有互相平行的平面21 的部分插入并卡合到设于链轮14或旋转板9上的同样形状的孔中,来使 链轮14和旋转板9成为一体,从而只要位于顶盖部上的操作杆12的操 作位置确定了,内部座管3的下端的旋转板9的位置也就自动确定了。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旋转杆2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两个 侧面上形成有互相平行的平面21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形成截面多边形等 非圆形部。

另外,如图2及图5所示,在顶盖7上安装有截面コ字状的包覆部件 8,利用该包覆部件8的内壁面,防止安装在顶盖7上的操作杆12、可沿 分隔壁10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向件15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滑块16、链 条17、以及复位弹簧18的脱落。即,上述操作杆12的杆部12c沿顶盖 7的侧面向前方延伸、同时也沿上述包覆部件8的内表面向前方延伸,而 且包覆部件还位于上述滑块16、以及链条17的外侧面上,所以,利用上 述包覆部件8的内表面,可以防止杆部12c、滑块16、链条17向侧面移 动而从顶盖7上脱落的情况发生。

而且,滑块16和链条17如图5所示,可以通过使链条17的销卡合 在设于滑块16的端部的钩状部16b上,来将两者相互联结起来,这种情 况下,可以通过将上述钩状部16b的开口部和包覆部件8的内表面之间 的距离设定在链条17的宽度以下,来容易地防止上述连结脱开。进而, 通过将顶盖7的开口部13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设定成比链条17从链轮 14上脱落所必需的外周直径小,而容易地防止链条17从链轮14上脱落。

而且,设于内部座管3的后侧面上的缓和用的孔25与具有比孔25的 直径大的直径的圆球27等滑动接触,在这样的装置中,通过上述圆球27 与孔25的滑动接触而产生咔哒咔哒的感觉,从而容易识别内部座管3的 固定位置,可以防止由于使用者在外部座管2的开口2a与开口2a之间 的中间位置上释放操作杆12、而导致上述开口2a与旋转板9的位置错开 的情况发生。

另外,前述顶盖7的后端面和包覆部件8的后端缘部与操作杆12的 旋转轨迹近似。这样,上述操作杆12与其底部的机构之间的距离几乎不 变,所以不仅外观美观,还可以消除手指的夹入等危险。

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动装置的座椅高度调整装置,备有:底座(1);外部座管(2),立设于底座(1)上,并且在侧壁部上沿高度方向列状地具有多个开口(2a)。在外部座管(2)内,可在上下方向上滑动地设有内部座管(3),所述内部座管(3)在顶端部上固定有安装座椅(4)的顶盖(7)。在上述内部座管(3)内插通有旋转杆(20),所述旋转杆(20)在下部安装有选择性地与上述外部座管(2)的开口(2a)卡合、脱离的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运动;游戏;娱乐活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