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理标本保存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病理标本保存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302244.4 (22)申请日 2017.03.27 (73)专利权人 杨惠英 地址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南营街 74号1号楼1单元101号 (72)发明人 杨惠英 (51)Int.Cl. A01N 1/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病理标本保存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病理标本保存装置, 包 括本体、 顶盖, 本体与顶盖螺旋相连接, 顶盖对应 所述本体的内部中心位置竖直设有供微型电棒 插入的插入孔, 微型电热棒从插入孔插。
2、入, 微型 电棒的一端伸入本体的内腔, 微型电棒的另一端 设有调温器, 本体的内腔分为组织盛放槽、 液体 盛放槽, 组织盛放槽设置在液体盛放槽的上方, 组织盛放槽的底部为带滤液孔的第一活动底板, 第一活动底板的一端从本体壁上对应的开孔处 穿出, 液体盛放槽的底部为第二活动底板, 本体 壁上设有供第一活动底板、 第二活动底板滑动的 导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个瓶体两个 用途, 医护人员不会因为器具过多而造成混淆, 可以温控保障保存的新鲜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744391 U 2017.12.15 CN 206744391 U 1.一种病理标本保存装置,。
3、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本体、 顶盖, 所述顶盖活动设置在所述本 体上, 所述顶盖对应所述本体的内部中心位置竖直设有供微型电棒插入的插入孔, 所述微 型电热棒从所述插入孔插入, 所述微型电棒的一端伸入所述本体的内腔, 所述微型电棒的 另一端设有调温器, 所述本体的内腔分为组织盛放槽、 液体盛放槽, 所述组织盛放槽设置在 所述液体盛放槽的上方, 所述组织盛放槽的底部为带滤液孔的第一活动底板, 所述第一活 动底板的一端从所述本体壁上对应的开孔处穿出, 所述液体盛放槽的底部为第二活动底 板, 所述本体壁上设有供所述第一活动底板、 所述第二活动底板滑动的导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理标本保存装置, 。
4、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活动底板、 所述第 二活动底板设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病理标本保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活动底板上、 所述 第二活动底板上与所述把手相对的一侧设有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理标本保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的侧面外圈均匀竖 直设有透视窗, 所述透视窗的侧边设有指示刻度。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病理标本保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的内壁上设有凹 槽, 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所述本体的顶端口相匹配连接, 所述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凸环, 所述凸 环的上端面与所述顶盖的底端相匹配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病理标本保存装置, 其特征在于:。
5、 所述凹槽的外边沿高于内边 沿。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744391 U 2 一种病理标本保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理标本保存装置领域, 更具体地说涉及病理标本保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病理检验是用手术方法采集机体病变部位的小块组织, 进行病理组织学检验, 找 出病理改变的证据, 以配合临床对疾病作出是良性还是恶性、 是炎症还是癌变的一种确证 性诊断, 是一种直接的、 行之有效的检验方法。 对于帮助临床及时对疾病作出诊断, 确定治 疗方案, 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 0003 现阶段的盛装标本的器具, 如标本袋, 只能盛装一样。 例如在做肝腹水的。
6、细胞学检 查时, 通常的做法是一个标本袋盛装组织, 另外用瓶子盛装腹水。 这种方式操作麻烦, 在送 检较多时, 容易弄混, 给医护人员带来不便。 鉴于上述技术缺陷, 迫切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 单, 使用方便, 一个瓶体既能盛装组织, 又能盛装组织液, 不易混淆的病理标本瓶。 0004 同时, 传统的病理检验没有统一的标本送检容器, 有的尿杯, 有的用旧药瓶, 有的 用塑料小桶或者胶手套, 很难保证容器清洁, 存在着许多干扰因素, 而且送检容器没有盖 子, 病理标本完全暴露, 既不雅观, 又容易造成污染和交叉感染。 另外, 由于没有统一标准的 固定液,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验结果。 发明内容 00。
7、05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病理标本保存装置。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 一种病理标本保存装置, 包括本体、 顶盖, 所述顶盖活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所述 顶盖对应所述本体的内部中心位置竖直设有供微型电棒插入的插入孔, 所述微型电热棒从 所述插入孔插入, 所述微型电棒的一端伸入所述本体的内腔, 所述微型电棒的另一端设有 调温器, 所述本体的内腔分为组织盛放槽、 液体盛放槽, 所述组织盛放槽设置在所述液体盛 放槽的上方, 所述组织盛放槽的底部为带滤液孔的第一活动底板, 所述第一活动底板的一 端从所述本体壁上对应的开孔处穿出, 所述液体。
8、盛放槽的底部为第二活动底板, 所述本体 壁上设有供所述第一活动底板、 所述第二活动底板滑动的导轨。 0008 进一步, 所述第一活动底板、 所述第二活动底板设有把手。 0009 进一步, 所述第一活动底板上、 所述第二活动底板上与所述把手相对的一侧设有 限位块。 0010 进一步, 所述本体的侧面外圈均匀竖直设有透视窗, 所述透视窗的侧边设有指示 刻度。 0011 进一步, 所述顶盖的内壁上设有凹槽, 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所述本体的顶端口相匹 配连接, 所述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凸环, 所述凸环的上端面与所述顶盖的底端相匹配连接。 0012 进一步, 所述凹槽的外边沿高于内边沿。 0013 本实用新型的。
9、有益效果为: 对各个标本容纳单元进行加热保温, 且通过调温器可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744391 U 3 以进行控温, 以保持病理标本接近于人体体温; 通过透视窗便于医护人员观察标本容纳单 元内的病理标本, 且当盛装液体标本时, 通过指示刻度进行刻度指示; 由于瓶身上端口与瓶 盖之间的缝隙被凹槽密封, 可保证标本送检过程中瓶内的固定液不会渗漏, 杜绝交叉感染; 可以盛放组织液, 组织盛放槽内可以盛放切片组织, 而且, 一个瓶体两个用途, 医护人员不 会因为器具过多而造成混淆; 第一活动底板上设置有滤液孔, 组织切片至于组织盛放槽内, 组织切片内的组织液自然滴落到液体盛放槽内。
10、; 第一活动底板、 第二活动底板可以从组织 盛放槽、 液体盛放槽的底部卸出, 不必打开上面的顶盖, 保证密封的同时, 实现将液体、 组织 倒出来。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7 图中: 0018 1、 本体; 2、 顶盖; 3、 微型电棒; 4、 调温器; 5、 组织盛放槽; 6、 液体盛放槽; 0019 7、 第一活动底板; 8、 第二活动底板; 9、 把手; 10、 限位块; 11、 凹槽; 0020 12、 顶端口; 13、 底端; 14、 凸环; 15、 外边沿; 16、。
11、 内边沿; 17、 延伸面; 0021 18、 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 实施例1 0024 如图1、 图2所示一种病理标本保存装置, 包括本体1、 顶盖2, 顶盖2活动设置在本体 1上, 顶盖2对应所述本体的内部中心位置竖直设有供微型电棒3插入的插入孔, 微型电热棒 3从所述插入孔插入, 微型电棒3的一端伸入所述本体的内腔, 微型电棒3的另一端设有调温 器4, 本体1的内腔分为组织盛放槽5、 液体盛放槽6, 组织盛放槽5设置在液体盛放槽6的上 方, 组织盛放槽5的底部为带滤液孔的第一活动底板7, 第一活动底板7的一端。
12、从本体1壁上 对应的开孔处穿出, 液体盛放槽6的底部为第二活动底板8, 本体1壁上设有供第一活动底板 7、 第二活动底板8滑动的导轨18。 第一活动底板7、 第二活动底板8设有把手9。 第一活动底板 上7、 第二活动底板8上与把手9相对的一侧设有限位块10。 本体1的侧面外圈均匀竖直设有 透视窗, 所述透视窗的侧边设有指示刻度。 顶盖2的内壁上设有凹槽11, 凹槽11的宽度与本 体1的顶端口12相匹配连接, 所述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凸环14, 凸环14的上端面与顶盖2的底 端13相匹配连接。 凹槽11的外边沿高于内边沿。 顶盖2的底端13设有延伸面17, 延伸面17与 凸环14相匹配。 0025 。
13、实施例2 0026 如图2、 图3所示, 拉动把手9使第一活动底板7在导轨18内滑动, 将组织盛放槽5与 液体盛放槽6连通成一个腔室, 扩大放置组织切片的空间。 0027 实施例3 0028 如图2、 图3所示, 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 当需要再次对同一患者的组织切片再次进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744391 U 4 行存储时, 则可以拉动第一活动底板7的把手, 原存储的组织切片落至下方的液体盛放槽6 中, 然后将第一活动底板7拉回, 将新的组织切片放入组织盛放槽5中。 0029 实施例4 0030 如图1、 图2所示, 当需要对组织液进行检测时, 则只需要拉动第二活动底板6,。
14、 组织 切片仍在组织盛放槽5内放置, 当想拿取组织时, 先拉动第二活动底板8, 再拉动第一活动底 板7, 继而组织切片从组织盛放槽5下落出。 0031 实施5 0032 如图1、 图2所示, 当需要对组织液进行检测时, 则只需要拉动第二活动底板6, 组织 切片仍在组织盛放槽5内放置。 本实用新型实现固液同时存储, 避免了多个标本保存装置并 用, 由于标记不清而造成的混乱。 0033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5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 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 较佳实施例, 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 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 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 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744391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744391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744391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