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指锻炼恢复仪器.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607176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303335.X

申请日:

20170327

公开号:

CN206621739U

公开日:

201711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3B23/16,A63B21/008

主分类号:

A63B23/16,A63B21/008

申请人:

王瑛琪

发明人:

王瑛琪

地址:

261206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道办事处西白羊埠村252号

优先权:

CN201720303335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包括手腕固定部分、拉绳部分和阻尼缸部分,拉绳部分和阻尼缸部分固定安装在手腕固定部分上,拉绳部分与阻尼缸部分连接,将手腕固定部分固定在手腕上,将五指固定在拉绳部分上,手指拉动拉绳部分通过阻尼缸部分的阻尼作用进行手指的锻炼。本实用新型通过阻尼缸部分的阻尼作用,使得手指锻炼初期的效果明显,实现了小的阻力、大的手指活动行程,增大了手指的活动范围,因开孔的阻尼效果,保护了手指不受二次伤害,避免了潜在的危险性,通过不同阻力需求的调节,可以满足实现不同康复时期的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包括手腕固定部分(1)、拉绳部分(2)和阻尼缸部分(3),其特征在于:拉绳部分(2)和阻尼缸部分(3)固定安装在手腕固定部分(1)上,拉绳部分(2)与阻尼缸部分(3)连接,将手腕固定部分(1)固定在手腕上,将五指固定在拉绳部分(2)上,手指拉动拉绳部分(2)通过阻尼缸部分(3)的阻尼作用进行手指的锻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腕固定部分(1)包括手臂上固定座(14),手臂上固定座(14)呈L型,手臂上固定座(14)的长边为凹槽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上固定座(14)下端通过铰链(15)连接有手臂下固定座(16),绕着铰链(15)可将手臂下固定座(16)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上固定座(14)短边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轮固定座(17),导向轮固定座(17)上靠近手臂上固定座(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L型的阻尼缸连接板(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缸部分(3)包括五个阻尼气缸缸体(6),其中四个阻尼气缸缸体(6)并排固定安装在阻尼缸连接板(13)上,另一个阻尼气缸缸体(6)安装在手臂上固定座(14)的其中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气缸缸体(6)为中空的圆柱状结构,阻尼气缸缸体(6)内同轴设置有阻尼气缸活塞(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气缸缸体(6)靠近阻尼缸连接板(13)一侧的上端连接有导气管(12),导气管(12)一端通过阻尼气缸缸体(6)上的小孔与阻尼气缸缸体(6)内部联通,另一端与阀座(1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气缸缸体(6)与阻尼气缸活塞(4)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橡胶弹性阻尼气塞(5),橡胶弹性阻尼气塞(5)为囊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弹性阻尼气塞(5)上靠近导气管(12)一侧的边缘开有出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部分(2)包括五个具有弹性的指套(8),可以根据不同人手指的粗细自动适应并箍紧在手指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

背景技术

目前手指训练的方法:

手指康复训练器:手指康复训练器存在一个Z型的主框架,框架一端与人手腕后侧的胳膊连接,框架另一侧上连接有四个拉伸弹簧,弹簧下面安装有绷带,可以将弹簧固定在每一个手指上,但由于弹簧的拉力是随着拉伸量变化的,所以手指锻炼之初,由于手指力量小,因此手指的活动范围就窄,使得康复效果达不到预期,而且弹簧拉伸后回缩时并没有缓冲,使得手指在不出力时,会被弹簧猛地向手背方向拉伸,容易造成对手指的二次伤害。

因此为解决现有手指康复训练器材的潜在危险性,及锻炼之初的效果不明显的问题,特发明本手指锻炼恢复仪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锻炼初期效果好、安全可靠的手指锻炼恢复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包括手腕固定部分、拉绳部分和阻尼缸部分,拉绳部分和阻尼缸部分固定安装在手腕固定部分上,拉绳部分与阻尼缸部分连接,将手腕固定部分固定在手腕上,将五指固定在拉绳部分上,手指拉动拉绳部分通过阻尼缸部分的阻尼作用进行手指的锻炼和恢复。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手腕固定部分包括手臂上固定座,手臂上固定座呈L型,手臂上固定座的长边为凹槽型结构。

进一步优化:所述手臂上固定座下端通过铰链连接有手臂下固定座,绕着铰链可将手臂下固定座打开。

进一步优化:所述手臂上固定座短边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轮固定座,导向轮固定座上靠近手臂上固定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L型的阻尼缸连接板。

进一步优化:所述阻尼缸部分包括五个阻尼气缸缸体,其中四个阻尼气缸缸体并排固定安装在阻尼缸连接板上,另一个阻尼气缸缸体安装在手臂上固定座的其中一侧。

进一步优化:所述阻尼气缸缸体为中空的圆柱状结构,阻尼气缸缸体内同轴设置有阻尼气缸活塞。

进一步优化:所述阻尼气缸缸体靠近阻尼缸连接板一侧的上端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一端通过阻尼气缸缸体上的小孔与阻尼气缸缸体内部联通,另一端与阀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阻尼气缸缸体与阻尼气缸活塞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橡胶弹性阻尼气塞,橡胶弹性阻尼气塞为囊状结构。

进一步优化:所述橡胶弹性阻尼气塞上靠近导气管一侧的边缘开有出气孔。

进一步优化:所述拉绳部分包括五个具有弹性的指套,可以根据不同人手指的粗细自动适应并箍紧在手指上。

使用时,绕着铰链可将手臂下固定座打开,将手臂上固定座的凹槽处放在手臂上,并将手臂下固定座关闭,将手指锻炼恢复仪器固定在手臂上,将手指伸进指套中,弯曲手指或上下活动手腕的力会通过引线经过导向轮传递到阻尼气缸活塞,当阻尼气缸活塞被引线拉动时,橡胶弹性阻尼气塞被压缩,会将囊中的空气从开口处缓慢挤压出去并经过导气管流进节流阀中;当压缩力撤去时,橡胶弹性阻尼气塞由于自身弹性会逐渐变回原来的形状,因开孔处的阻尼作用,使得手指运动越快其阻力越大。

本实用新型通过阻尼缸部分的阻尼作用,使得手指锻炼初期的效果明显,实现了小的阻力、大的手指活动行程,增大了手指的活动范围,因开孔的阻尼效果,保护了手指不受二次伤害,避免了潜在的危险性,通过不同阻力需求的调节,可以满足实现不同康复时期的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指锻炼恢复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指锻炼恢复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指锻炼恢复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阻尼缸与拉绳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腕固定部分;2-拉绳部分;3-阻尼缸部分;4-阻尼气缸活塞;5-橡胶弹性阻尼气塞;6-阻尼气缸缸体;7-引线;8-指套;9-导向轮;10-节流阀;11-阀座;12-导气管;13-阻尼缸连接板;14-手臂上固定座;15-铰链;16-手臂下固定座;17-导向轮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包括手腕固定部分1、拉绳部分2和阻尼缸部分3,拉绳部分2和阻尼缸部分3固定安装在手腕固定部分1上,拉绳部分2与阻尼缸部分3连接,将手腕固定部分1固定在手腕上,将五指固定在拉绳部分2上,手指拉动拉绳部分2通过阻尼缸部分3的阻尼作用进行手指的锻炼和恢复

所述手腕固定部分1包括手臂上固定座14,手臂上固定座14呈L型,手臂上固定座14的长边为凹槽型结构,手臂上固定座14下端通过铰链15连接有手臂下固定座16,绕着铰链15可将手臂下固定座16打开,将手臂上固定座14的凹槽处放在手臂上,并将手臂下固定座16关闭,即可将手指锻炼恢复仪器固定在手臂上。

所述手臂上固定座14短边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轮固定座17,导向轮固定座17上靠近手臂上固定座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L型的阻尼缸连接板13。

所述阻尼缸部分3包括五个阻尼气缸缸体6,其中四个阻尼气缸缸体6并排固定安装在阻尼缸连接板13上,另一个阻尼气缸缸体6安装在手臂上固定座14的其中一侧。

所述阻尼气缸缸体6为中空的圆柱状结构,阻尼气缸缸体6内同轴设置有阻尼气缸活塞4,阻尼气缸活塞4与阻尼气缸缸体6形成气缸结构。

所述阻尼气缸缸体6靠近阻尼缸连接板13一侧的上端连接有导气管12,

导气管12一端通过阻尼气缸缸体6上的小孔与阻尼气缸缸体6内部联通,另一端与阀座11固定连接。

所述阻尼气缸缸体6上的小孔起到阻尼作用,当大量空气经过小孔时,由于小孔截面积有限,单位时间通过的气体体积是有限制的,所以会产生阻尼作用,相同时间通过阻尼孔的空气越多,形成的阻尼效果越明显,即阻力越大。

所述阻尼气缸缸体6与阻尼气缸活塞4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橡胶弹性阻尼气塞5,橡胶弹性阻尼气塞5为囊状结构。

所述橡胶弹性阻尼气塞5上靠近导气管12一侧的边缘开有出气孔。

所述阻尼缸连接板1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阀座11,阀座11呈T型,中间开有通孔,通孔与导气管12相通。

所述阀座11的上端安装有节流阀10,节流阀10呈螺杆状,通过旋钮节流阀10即可实现节流阀10的上下行走,当向下行走时即可使阀座11的通孔横截面积变小,使出气量降低,增大空气流出时的阻尼效果,通过调节节流阀10即可实现不同康复时期,对不同阻力需求的调节。

所述拉绳部分2包括五个具有弹性的指套8,可以根据不同人手指的粗细自动适应并箍紧在手指上。

所述指套8通过引线7分别与阻尼气缸活塞4固定连接。

所述导向轮固定座17上靠近端部的位置与阻尼气缸缸体6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四个导向轮9,导向轮9的中间周向设置有凹槽,引线7放置在导向轮9的凹槽内,保证引线7在拉动时不会脱出导向轮9,当手指伸进指套8后,弯曲手指或上下活动手腕的力会通过引线7经过导向轮9传递到阻尼气缸活塞4上。

使用时,绕着铰链15可将手臂下固定座16打开,将手臂上固定座14的凹槽处放在手臂上,并将手臂下固定座16关闭,将手指锻炼恢复仪器固定在手臂上,将手指伸进指套8中,弯曲手指或上下活动手腕的力会通过引线7经过导向轮9传递到阻尼气缸活塞4,当阻尼气缸活塞4被引线7拉动时,橡胶弹性阻尼气塞5被压缩,会将囊中的空气从开口处缓慢挤压出去并经过导气管12流进节流阀10中;当压缩力撤去时,橡胶弹性阻尼气塞5由于自身弹性会逐渐变回原来的形状,因开孔处的阻尼作用,使得手指运动越快其阻力越大;

在手指锻炼初期,手指缓慢屈伸,开孔处的阻尼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可以实现小的阻力、大的手指活动行程;手指撤去弯曲的力时,手指会因橡胶弹性阻尼气塞5自身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带动手指恢复原位,且因开孔的阻尼效果,使得橡胶弹性阻尼气塞5的回弹速度降低,保护手指不受二次伤害;通过调节节流阀10可实现不同康复时期,对不同阻力需求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通过阻尼缸部分的阻尼作用,使得手指锻炼初期的效果明显,实现了小的阻力、大的手指活动行程,增大了手指的活动范围,因开孔的阻尼效果,保护了手指不受二次伤害,避免了潜在的危险性,通过不同阻力需求的调节,可以满足实现不同康复时期的使用。

一种手指锻炼恢复仪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手指锻炼恢复仪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手指锻炼恢复仪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手指锻炼恢复仪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手指锻炼恢复仪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303335.X (22)申请日 2017.03.27 (73)专利权人 王瑛琪 地址 261206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 道办事处西白羊埠村252号 (72)发明人 王瑛琪 (51)Int.Cl. A63B 23/16(2006.01) A63B 21/008(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手指锻炼恢复仪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 包 括手腕固定部分、 拉绳部分和阻尼缸部分, 。

2、拉绳 部分和阻尼缸部分固定安装在手腕固定部分上, 拉绳部分与阻尼缸部分连接, 将手腕固定部分固 定在手腕上, 将五指固定在拉绳部分上, 手指拉 动拉绳部分通过阻尼缸部分的阻尼作用进行手 指的锻炼。 本实用新型通过阻尼缸部分的阻尼作 用, 使得手指锻炼初期的效果明显, 实现了小的 阻力、 大的手指活动行程, 增大了手指的活动范 围, 因开孔的阻尼效果, 保护了手指不受二次伤 害, 避免了潜在的危险性, 通过不同阻力需求的 调节, 可以满足实现不同康复时期的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621739 U 2017.11.10 CN 206621739 U 1.一种手指锻。

3、炼恢复器, 包括手腕固定部分 (1) 、 拉绳部分 (2) 和阻尼缸部分 (3) , 其特 征在于: 拉绳部分 (2) 和阻尼缸部分 (3) 固定安装在手腕固定部分 (1) 上, 拉绳部分 (2) 与阻 尼缸部分 (3) 连接, 将手腕固定部分 (1) 固定在手腕上, 将五指固定在拉绳部分 (2) 上, 手指 拉动拉绳部分 (2) 通过阻尼缸部分 (3) 的阻尼作用进行手指的锻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腕固定部分 (1) 包 括手臂上固定座 (14) , 手臂上固定座 (14) 呈L型, 手臂上固定座 (14) 的长边为凹槽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

4、求2所述的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臂上固定座 (14) 下 端通过铰链 (15) 连接有手臂下固定座 (16) , 绕着铰链 (15) 可将手臂下固定座 (16) 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臂上固定座 (14) 短 边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轮固定座 (17) , 导向轮固定座 (17) 上靠近手臂上固定座 (14) 的一 侧固定安装有L型的阻尼缸连接板 (13)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缸部分 (3) 包括 五个阻尼气缸缸体 (6) , 其中四个阻尼气缸缸体 (6) 并排固定安装在阻。

5、尼缸连接板 (13) 上, 另一个阻尼气缸缸体 (6) 安装在手臂上固定座 (14) 的其中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气缸缸体 (6) 为 中空的圆柱状结构, 阻尼气缸缸体 (6) 内同轴设置有阻尼气缸活塞 (4)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气缸缸体 (6) 靠 近阻尼缸连接板 (13) 一侧的上端连接有导气管 (12) , 导气管 (12) 一端通过阻尼气缸缸体 (6) 上的小孔与阻尼气缸缸体 (6) 内部联通, 另一端与阀座 (11) 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 其。

6、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气缸缸体 (6) 与 阻尼气缸活塞 (4) 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橡胶弹性阻尼气塞 (5) , 橡胶弹性阻尼气塞 (5) 为囊 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弹性阻尼气塞 (5) 上靠近导气管 (12) 一侧的边缘开有出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绳部分 (2) 包括五 个具有弹性的指套 (8) , 可以根据不同人手指的粗细自动适应并箍紧在手指上。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621739 U 2 一种手指锻炼恢复仪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器械技。

7、术领域, 具体的说是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手指训练的方法: 0003 手指康复训练器: 手指康复训练器存在一个Z型的主框架, 框架一端与人手腕后侧 的胳膊连接, 框架另一侧上连接有四个拉伸弹簧, 弹簧下面安装有绷带, 可以将弹簧固定在 每一个手指上, 但由于弹簧的拉力是随着拉伸量变化的, 所以手指锻炼之初, 由于手指力量 小, 因此手指的活动范围就窄, 使得康复效果达不到预期, 而且弹簧拉伸后回缩时并没有缓 冲, 使得手指在不出力时, 会被弹簧猛地向手背方向拉伸, 容易造成对手指的二次伤害。 0004 因此为解决现有手指康复训练器材的潜在危险性, 及锻炼之初的效果不明显。

8、的问 题, 特发明本手指锻炼恢复仪器。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锻炼初期效果 好、 安全可靠的手指锻炼恢复器。 0006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 包括手腕固定部分、 拉绳部分和阻尼缸部分, 拉绳部分和阻 尼缸部分固定安装在手腕固定部分上, 拉绳部分与阻尼缸部分连接, 将手腕固定部分固定 在手腕上, 将五指固定在拉绳部分上, 手指拉动拉绳部分通过阻尼缸部分的阻尼作用进行 手指的锻炼和恢复。 0008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0009 所述手腕固定部分包括手臂上固定座,。

9、 手臂上固定座呈L型, 手臂上固定座的长边 为凹槽型结构。 0010 进一步优化: 所述手臂上固定座下端通过铰链连接有手臂下固定座, 绕着铰链可 将手臂下固定座打开。 0011 进一步优化: 所述手臂上固定座短边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轮固定座, 导向轮固 定座上靠近手臂上固定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L型的阻尼缸连接板。 0012 进一步优化: 所述阻尼缸部分包括五个阻尼气缸缸体, 其中四个阻尼气缸缸体并 排固定安装在阻尼缸连接板上, 另一个阻尼气缸缸体安装在手臂上固定座的其中一侧。 0013 进一步优化: 所述阻尼气缸缸体为中空的圆柱状结构, 阻尼气缸缸体内同轴设置 有阻尼气缸活塞。 0014 进一步。

10、优化: 所述阻尼气缸缸体靠近阻尼缸连接板一侧的上端连接有导气管, 导 气管一端通过阻尼气缸缸体上的小孔与阻尼气缸缸体内部联通, 另一端与阀座固定连接。 0015 进一步优化: 所述阻尼气缸缸体与阻尼气缸活塞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橡胶弹性阻 尼气塞, 橡胶弹性阻尼气塞为囊状结构。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621739 U 3 0016 进一步优化: 所述橡胶弹性阻尼气塞上靠近导气管一侧的边缘开有出气孔。 0017 进一步优化: 所述拉绳部分包括五个具有弹性的指套, 可以根据不同人手指的粗 细自动适应并箍紧在手指上。 0018 使用时, 绕着铰链可将手臂下固定座打开, 将手臂上固定座的。

11、凹槽处放在手臂上, 并将手臂下固定座关闭, 将手指锻炼恢复仪器固定在手臂上, 将手指伸进指套中, 弯曲手指 或上下活动手腕的力会通过引线经过导向轮传递到阻尼气缸活塞, 当阻尼气缸活塞被引线 拉动时, 橡胶弹性阻尼气塞被压缩, 会将囊中的空气从开口处缓慢挤压出去并经过导气管 流进节流阀中; 当压缩力撤去时, 橡胶弹性阻尼气塞由于自身弹性会逐渐变回原来的形状, 因开孔处的阻尼作用, 使得手指运动越快其阻力越大。 0019 本实用新型通过阻尼缸部分的阻尼作用, 使得手指锻炼初期的效果明显, 实现了 小的阻力、 大的手指活动行程, 增大了手指的活动范围, 因开孔的阻尼效果, 保护了手指不 受二次伤害,。

12、 避免了潜在的危险性, 通过不同阻力需求的调节, 可以满足实现不同康复时期 的使用。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1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指锻炼恢复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指锻炼恢复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3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指锻炼恢复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阻尼缸与拉绳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 1-手腕固定部分; 2-拉绳部分; 3-阻尼缸部分; 4-阻尼气缸活塞; 5-橡胶弹性 阻尼气塞; 6-阻尼气缸缸体; 7-引线; 8-指套; 9-导向轮; 。

13、10-节流阀; 11-阀座; 12-导气管; 13-阻尼缸连接板; 14-手臂上固定座; 15-铰链; 16-手臂下固定座; 17-导向轮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实施例, 如图1、 图2、 图3、 图4所示, 一种手指锻炼恢复器, 包括手腕固定部分1、 拉 绳部分2和阻尼缸部分3, 拉绳部分2和阻尼缸部分3固定安装在手腕固定部分1上, 拉绳部分 2与阻尼缸部分3连接, 将手腕固定部分1固定在手腕上, 将五指固定在拉绳部分2上, 手指拉 动拉绳部分2通过阻尼缸部分3的阻尼作用进行手指的锻炼和恢复 0027 所述手腕固定部分1包括手臂上固定座14, 手臂上固定座14呈L型, 手臂上固定座。

14、 14的长边为凹槽型结构, 手臂上固定座14下端通过铰链15连接有手臂下固定座16, 绕着铰 链15可将手臂下固定座16打开, 将手臂上固定座14的凹槽处放在手臂上, 并将手臂下固定 座16关闭, 即可将手指锻炼恢复仪器固定在手臂上。 0028 所述手臂上固定座14短边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轮固定座17, 导向轮固定座17上 靠近手臂上固定座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L型的阻尼缸连接板13。 0029 所述阻尼缸部分3包括五个阻尼气缸缸体6, 其中四个阻尼气缸缸体6并排固定安 装在阻尼缸连接板13上, 另一个阻尼气缸缸体6安装在手臂上固定座14的其中一侧。 0030 所述阻尼气缸缸体6为中空的圆柱状结。

15、构, 阻尼气缸缸体6内同轴设置有阻尼气缸 活塞4, 阻尼气缸活塞4与阻尼气缸缸体6形成气缸结构。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621739 U 4 0031 所述阻尼气缸缸体6靠近阻尼缸连接板13一侧的上端连接有导气管12, 0032 导气管12一端通过阻尼气缸缸体6上的小孔与阻尼气缸缸体6内部联通, 另一端与 阀座11固定连接。 0033 所述阻尼气缸缸体6上的小孔起到阻尼作用, 当大量空气经过小孔时, 由于小孔截 面积有限, 单位时间通过的气体体积是有限制的, 所以会产生阻尼作用, 相同时间通过阻尼 孔的空气越多, 形成的阻尼效果越明显, 即阻力越大。 0034 所述阻尼气缸缸。

16、体6与阻尼气缸活塞4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橡胶弹性阻尼气塞5, 橡胶弹性阻尼气塞5为囊状结构。 0035 所述橡胶弹性阻尼气塞5上靠近导气管12一侧的边缘开有出气孔。 0036 所述阻尼缸连接板1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阀座11, 阀座11呈T型, 中间开有通孔, 通 孔与导气管12相通。 0037 所述阀座11的上端安装有节流阀10, 节流阀10呈螺杆状, 通过旋钮节流阀10即可 实现节流阀10的上下行走, 当向下行走时即可使阀座11的通孔横截面积变小, 使出气量降 低, 增大空气流出时的阻尼效果, 通过调节节流阀10即可实现不同康复时期, 对不同阻力需 求的调节。 0038 所述拉绳部分2包括五个具。

17、有弹性的指套8, 可以根据不同人手指的粗细自动适应 并箍紧在手指上。 0039 所述指套8通过引线7分别与阻尼气缸活塞4固定连接。 0040 所述导向轮固定座17上靠近端部的位置与阻尼气缸缸体6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 有四个导向轮9, 导向轮9的中间周向设置有凹槽, 引线7放置在导向轮9的凹槽内, 保证引线 7在拉动时不会脱出导向轮9, 当手指伸进指套8后, 弯曲手指或上下活动手腕的力会通过引 线7经过导向轮9传递到阻尼气缸活塞4上。 0041 使用时, 绕着铰链15可将手臂下固定座16打开, 将手臂上固定座14的凹槽处放在 手臂上, 并将手臂下固定座16关闭, 将手指锻炼恢复仪器固定在手臂上,。

18、 将手指伸进指套8 中, 弯曲手指或上下活动手腕的力会通过引线7经过导向轮9传递到阻尼气缸活塞4, 当阻尼 气缸活塞4被引线7拉动时, 橡胶弹性阻尼气塞5被压缩, 会将囊中的空气从开口处缓慢挤压 出去并经过导气管12流进节流阀10中; 当压缩力撤去时, 橡胶弹性阻尼气塞5由于自身弹性 会逐渐变回原来的形状, 因开孔处的阻尼作用, 使得手指运动越快其阻力越大; 0042 在手指锻炼初期, 手指缓慢屈伸, 开孔处的阻尼效果并不明显, 因此可以实现小的 阻力、 大的手指活动行程; 手指撤去弯曲的力时, 手指会因橡胶弹性阻尼气塞5自身弹性形 变产生的弹力带动手指恢复原位, 且因开孔的阻尼效果, 使得橡。

19、胶弹性阻尼气塞5的回弹速 度降低, 保护手指不受二次伤害; 通过调节节流阀10可实现不同康复时期, 对不同阻力需求 的调节。 0043 本实用新型通过阻尼缸部分的阻尼作用, 使得手指锻炼初期的效果明显, 实现了 小的阻力、 大的手指活动行程, 增大了手指的活动范围, 因开孔的阻尼效果, 保护了手指不 受二次伤害, 避免了潜在的危险性, 通过不同阻力需求的调节, 可以满足实现不同康复时期 的使用。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621739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621739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621739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