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测定被检纺织材料的特性值的设备.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760266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4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7107704

申请日:

1987.11.06

公开号:

CN87107704A

公开日:

1988.06.0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专利权有效期届满)授权公告日:1991.10.9|||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泽韦格路瓦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登记生效日:2003.4.25|||保护期延长|||专利权人泽韦格·乌斯特有限公司泽韦格路瓦有限公司|||授权|||审定||||||公开

IPC分类号:

G01N35/00; G01N27/22; B65H20/02

主分类号:

G01N35/00; G01N27/22; B65H20/02

申请人:

泽伟格·乌斯特有限公司

发明人:

爱德华·豪沙

地址:

瑞士乌斯特威尔街11号

优先权:

1986.11.07 CH 04460/86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吴增勇;吴秉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包括有用于被检材料的一个喂料装置(10)的设备,该喂料装置由一对输送辊(16)构成。当试料通过输送辊(16)时,在所述辊子和被试材料之间产生一个沿着输送辊轴向的往返移动。由此,确保了对输送辊磨损影响极均匀,这本身又确保了在任何情况下试料均能平稳地向前移动。这还保证了测量过程中被试纱线的移动路径不会改变。

权利要求书

1: 用于对诸如毛线、粗纱和棉条之类的被检纺织材料的特性值进行自动测定的设备,该设备包括一个含有用于试料的一个导向器,一台测量仪器,一个喂送装置和一个引出装置的侧量单元,所述喂送装置由一对输送辊构成,其特征在于:当试料(P)通过两输送辊(16)之间时,在所述辊子(16)和试料间产生一个沿着辊子轴向的往返移动。
2: 根据权项1的设备,特征在于:输送辊(16)被连到用于产生输送辊沿其轴线的往返移动的装置(27、28、30)。
3: 根据权项2的设备,特征在于:用于在输送辊(16)到达其往返运动的转换位置时,逆转其运动方向的装置(31,S1,S2)。
4: 根据权项3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输送辊(16)或装有所述辊的轴(18)被安装在一个可滑移的调节件(19)内,所述调节件被连到一传动装置(27,28,30)。
5: 根据权项4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对输送辊(16)的移动逆转其方向的装置是由开关(S1,S2)构成,所述开关(S1,S2)沿着移位装置(19)的移位路经配置,设计成要通过该装置(19)操作并同驱动装置(27,28,30)连接。
6: 根据权项5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开关(S1,S2)被致动时,驱动方向被逆转。 7、根据权项6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驱动是由一台电动机(30)和与其相连的传动装置(27,28)提供的;所述开关(S1,S2)被连到该电动机。 8、根据权项1至7的任一设备,其特征在于:为在输送辊间嵌入试料(P)装备有,用于自动地暂时增大两输送辊(16)之间轴间距离的装置(25,26)。 9、根据权项8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装置是由通过一根输送辊(16)的支承物(18)对其起作用的一个移位装置(25)和与所述移位装置(25)相关的一个致动装置(26)构成。 10、根据权项1至7的任一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输送辊(16)同驱动装置(24)呈刚性连接。 11、根据权项10的设备,特征在于装备有用于关断对输送辊(16)的驱动装置(24)的装置(40,41),该装置当由于试料(P)穿过两输送辊而使其轴线距离超过某给定值时,关断驱动装置(24)。
7: 2
8: 30)。 3、根据权项2的设备,特征在于:用于在输送辊(16)到达其往返运动的转换位置时,逆转其运动方向的装置(31,S1,S2)。 4、根据权项3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输送辊(16)或装有所述辊的轴(18)被安装在一个可滑移的调节件(19)内,所述调节件被连到一传动装置(27,28,30)。 5、根据权项4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对输送辊(16)的移动逆转其方向的装置是由开关(S1,S2)构成,所述开关(S1,S2)沿着移位装置(19)的移位路经配置,设计成要通过该装置(19)操作并同驱动装置(27,28,30)连接。 6、根据权项5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开关(S1,S2)被致动时,驱动方向被逆转。 7、根据权项6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驱动是由一台电动机(30)和与其相连的传动装置(27,28)提供的;所述开关(S1,S2)被连到该电动机。 8、根据权项1至7的任一设备,其特征在于:为在输送辊间嵌入试料(P)装备有,用于自动地暂时增大两输送辊(16)之间轴间距离的装置(25,26)。
9: 根据权项8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装置是由通过一根输送辊(16)的支承物(18)对其起作用的一个移位装置(25)和与所述移位装置(25)相关的一个致动装置(26)构成。
10: 根据权项1至7的任一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输送辊(16)同驱动装置(24)呈刚性连接。
11: 根据权项10的设备,特征在于装备有用于关断对输送辊(16)的驱动装置(24)的装置(40,41),该装置当由于试料(P)穿过两输送辊而使其轴线距离超过某给定值时,关断驱动装置(24)。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对诸如毛线、粗纱和棉条之类的待测试纺织材料的特性值进行自动测定的设备,该设备包括一个测量单元,该测量单元又包括用于待试样品的一个导向器,一台测量仪,一个喂料装置和一个引出装置,测量单元的喂料装置是由一对输送辊构成。

    在特别对纱厂而言的纺织材料试验室内,抽样检查是通过质量控制方式,对多个随机抽取的样品测定纺织材料的某些参数(例如重量偏差)和能从这些测量值中得到的其他特性参数来完成的。这些测试是借助于称为均匀度试验仪的仪器来实现的,例如象由本申请的申请人广泛散布于世界的乌斯特试验仪(Zellweger    Uster公司的乌斯特注册商标)。就这种已知的均匀度试验仪而言,每个测量范围是一个电容器的空气隙,前述的特性值借助电容法测得。

    为测定被试纺织材料的重量偏差,所述材料借助输送辊被拉过测量梳,试验后又通过吸取装置而被抽走。就喂料速度而言,由短纤纱构成地测试材料为400米/分,而长丝纱则达到800米/分。显然,在这些条件下,输送辊子的理想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影响被试材料喂给速度的一个因素是由硬橡胶样材料制成的两个输送辊已遭磨损的程度。在已知的均匀度试验仪,提供有一条手动操作的导向带,以免辊子上的磨蚀总是发生在同一位置,以致可能形成细槽。在每次测试前,均应由操作员调整该导向带的位置以使待测材料总是在不同的点上通过两辊之间的辊隙。

    且不说导向带的这种位移不能保证输送辊均匀地受到磨损,就是操作员进行的这种位移也不总是有规律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为改进已知的均匀度试验仪,确保两输送辊的磨损尽可能地均匀以使任何情况下,试料均被平稳的输送。

    这一问题是以下述方式解决的,即,当试料通过两输送辊之间时,在所述辊子和试料间产生一个沿着辊子轴线的往返移动。

    现将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和诸附图,说明本发明,就附图而言;

    图1是一台用于对短纤纱的重量偏差进行测定的均匀度试验仪的透视图;

    图2是该均匀度试验仪的测量单元中测量仪器的主要部件的透视图;

    图3是该测量单元的部分前视图;和

    图4是沿图3的IV箭头方向剖开并除去外壳板的纵向剖面图;

    图1中所示的均匀度试验仪用于对诸如毛线、粗纱或短纤维棉条之类的待测试纺织材料的重量偏差进行测定,所述试验仪包括一个测量单元1,一个解释单元2,一个输出环节3和一个用以集装试验材料P(如纱线或粗纱的卷筒)的框架4。这种类型的均匀度试验仪是已知的而且广泛散布于世界各地,例如,由本专利申请的申请人提供的乌斯特试验仪(Zellweger    Uster公司的USTER注册商标)。

    如图所示,作为测试材料P的测量单元1包括若干积木式组件,它们沿被测样品P的行进方向,即沿图中从上到下的方向,以下列次序排列成:首先是装有一线状体导向装置6(例如一个纱线制动器)的组件5,然后是装有测量仪8的组件7,接着是带有一个喂料装置10的组件9,最后是具有一个引出吸咀12的组件11。最下面的组件11安装在底座13上,前述所有组件5、7、9和11同底座13一起被装配在有一U形顶部15的机架14内,并由此机架固定。

    测量仪器8是所谓的容性测量仪,试样P通过仪器8便受到喂料装置10的牵引,后者由一对辊子组成。有关这种测量仪已在本文将涉及的美国专利3754172,3788138和3805607中作了说明。引出吸咀12已从上述的乌斯特试验仪得知,不必在此说明。

    解释单元2除别的以外还包括一个模→数转换器和一台备有显示屏幕的计算机(如图示)。由测量仪器8所连续产生的电信号通过该解释单元2的计算机处理并以适当形式贮存在一个集成于解释单元2的存储器内并可显示在所述屏幕上,然后再在输出单元3上打印出来。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所获得的全部数据可先在屏幕上显示,而只有所选的需要打印的数据才由打印机3打出。

    应该指出,解释单元2中的信号处理装置有三个主部件,即一台用于所谓光谱图(重量偏差的波长谱)的摄谱仪,一个统计重量在极限值以上超量数的缺陷指示器和一个适用于确定所谓变异系数和长度变化图的说明部件。所有这些参数都已从上面提到的乌斯特试验仪得知。

    如果需用该均匀度试验仪去测定长丝纱的重量偏差,则测量单元1必须具有区别于图中所示单元1,体现下列特点的不同结构:

    -需要一台不同的测量仪8-尽管这还是台电容型测量仪。

    -喂料装置10必须被配置在沿样品P的运动方向上测量仪8的上游。

    -需要一个专用的引出咀12,它使所述长丝纱具有测试所需的捻度。有关这种吸咀的细节,可见美国专利3951321。

    测量单元1可配备更多的组件,以使其还可用于测定试料P的其他参数。例如可插入一个配备有用于测量试料P的毛状仪器的附加组件,因而可通过测量单元1,单个通道就能测定样品P的毛状和重量偏差两个特性值。有关测量单元1的这种结构变化,见专利申请的申请人的瑞士专利申请02823186-2号。

    图2表示图1均匀度试验仪的测量单元1中喂料装置10的主要部件的全透视图。如图所示,这主要部件是由安装在两根电动机驱动的轴18端部的一对输送辊16构成,辊子16的材料类似于硬橡胶。轴18被安装在一个轴承座20内,该轴承座20本身又被装在一块L形支承板19上,而且每根轴18带一个齿轮21。两个齿轮21彼此啮合并被连到皮带轮22,该皮带轮通过有齿传动带23被连到驱动电动机24。两个输送辊16就这样被刚性地连到该驱动电动机24。

    静止时,两个输送辊16互相接触。运行时,两辊子的间距取决于试料的厚度。将试料嵌入测量单元1(图1)是通过一个安置臂(图中未示)来实现的,该安置臂夹持试料P并将其放入该试料的导向装置6,使其进入测量仪8和输送辊16之间并导向吸咀12(图1)。输送辊16被规定为向彼此离开的方向偏移,以利于自动地安置试料。

    为此,一个滑板式移位装置25被连接到两根轴18之一根(图中右侧轴),该装置25与电磁铁26有关,并在后者被激励的同时而被吸向电磁铁26。因此,带有移位装置25的这根轴18便沿着箭头A的方向移动,同时右侧输送辊16沿箭头B的方向偏离左侧输送辊,从而在这两个输送辊之间形成一个间隙以便嵌入试料。为保证与此同时齿轮21不致脱离,则至少带有移位装置25的那根轴18而最好是两根轴18沿其长度的一部分是易弯的当然,也可使左侧轴18或两轴18是可移位的来替代右侧轴可移位。

    与丝杠28接合的螺纹连接器27被旋转地装配在L形支承板19的后壁。丝杠28一端固定在部件29上,而部件29被稳固地安装在测量单元1(图1)中。螺纹连接器27被连接到一个驱动电动机30,并当电动机30合上电门时转动。此时支承板19连同固定其上的所有部件便根据旋转方向,沿着双向箭头C的某一方向相对于部件29移动。再具体地说,输送辊16完成一个沿轴18的纵座标方向上的行程。

    支承板19被置于容纳组件9(图1)的一个外壳内,而且两个输送辊16从这外壳的前面板伸出。由于试料P被拉紧在试料线导向装置6和引出吸咀12(图1)之间,故它在两辊子表面的两条最邻近的母线的某个特定点上与两个输送辊16接触。当这两个输送辊16沿箭头c方向移动完成所述行程时,试料沿这条母线滑过并完成一个相对于输送辊的横向移动。因此,该纱线在测量过程中所取路径不变。

    在测量单元1(图1)处于工作状态下,两台驱动电动机24和30被连继地驱动,同时输送辊16完成旋转和沿其行程的纵向(箭头c)的移动。为了限制支承板19和进而输送辊16的行程,在支承板19上装有一个横向凸出的致动装置31并在装置31的移动路径中配置了两个限位开关S1和S2。当螺纹连接器27沿这样的方向被传动,以致支承板19和输送辊16从图示的位置一直向前移动时,则致动装置31经一定位移之后便与开关S1接触,致使开关S1动作,从而使驱动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反过来,于是使支承板19和输送辊16沿相反方向,即向后移位。这一过程继续进行直到限位开关S2被致动装置31所致动,再次颠倒驱动机30的旋转方向……等等。

    输送辊16的所述行程位移和试料的横向运动就这样连续地、完全自动地进行着。该装置规定一个全行程,即输送辊16移动一个来回具有25mm的半行程的行程长度,并经历大约4分钟时间。

    图3和4表示图2中只是概略表示的组件9(图1)中各部件的具体的配置。如图所示,组件9包括一个大致呈棱柱形的外壳32,该组件9被推入机架14(图1)而且其上有两个从前板33伸出的输送辊16。

    支承板19是一块U形成形板,配置成与前板33平行并安装成可在外壳32的两侧壁上移位。挠性轴18被装在支承板19内并在凸出于支承板19的后部这端带有互相啮合的两个齿轮21。两轴之一(图中的右侧轴)装有通过有齿传动带23由驱动电动机24的皮带轮34传动的有齿皮带轮22,所述驱动电动机24被安装在支承板19上。

    两根挠性轴18各被安装在前板33范围内的支撑臂35内,这些支撑臂是垂直地配置在外壳32内的。每个支撑臂35的上端是可转动地安装在平行于轴18的某个支承轴36上,同时每个臂35的下端各带有一个轴18。两个支撑臂35通过拉簧37,38(每臂一个)彼此受拉。左侧支撑臂35可通过手克服拉簧38的拉力而偏向左边-当试料格外粗时,这种移动是必要的。一个接合板39被固定到右侧支撑臂35,以便安装移位部件25(图2)。与此移位部件25有关的是电磁铁26。当电磁铁被激励时便吸引部件25,以使右侧输送辊16摆离左侧辊子而移动。当试料被嵌入测量单元1(图1)时,这一动作自动发生。

    一个指状物40被装到可自动偏移的右侧支撑臂35的顶端。当两个输送辊16处于接触状态时,即当试验正在进行时,该指状物40压在微型开关41上。带有指状物40的支撑臂35一旦偏离,指状物40就松开微型开关41。该微型开关41是一个安全开关-在电动机24和30运行期间,一旦右侧输送辊16偏离时,该微型开关便关断电动机24和30。如果由于测量单元1末被精细地监视同时吸咀12以低的调整值操作而使试料绕在输送辊子上好几次时,运转中的右侧辊16会产生这种偏离。

    驱动电动机30也被附装到支承板19接近支承轴36的标高处。电动机30通过齿轮42驱动螺纹连接器27,由此产生支承板19连同附装到其上的部件的一起移动。图3还可见到固定在外壳32的两个限位开关S1和S2以及它们的致动装置31。

    虽然在本文图示的具体例子中输送辊16的轴向位移是借助一电动机、而打开辊子16的间隙是借助一块电磁铁来完成的,但这些运动并不限于通过所述类型的驱动装置、当然也可采用液力或气动型驱动装置来实现。气动驱动装置尤为广泛地运用于纺织工业中,因而易于为本领域的工作人员所选用。

用于自动测定被检纺织材料的特性值的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用于自动测定被检纺织材料的特性值的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用于自动测定被检纺织材料的特性值的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自动测定被检纺织材料的特性值的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自动测定被检纺织材料的特性值的设备.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包括有用于被检材料的一个喂料装置(10)的设备,该喂料装置由一对输送辊(16)构成。当试料通过输送辊(16)时,在所述辊子和被试材料之间产生一个沿着输送辊轴向的往返移动。由此,确保了对输送辊磨损影响极均匀,这本身又确保了在任何情况下试料均能平稳地向前移动。这还保证了测量过程中被试纱线的移动路径不会改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