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用平衡坐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健身用平衡坐凳.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533082.5 (22)申请日 2016.07.08 (71)申请人 安吉富瑞家具有限公司 地址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灵峰街 道头坝路121号1幢 (72)发明人 虞和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489 代理人 郭晓华 (51)Int.Cl. A47C 9/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健身用平衡坐凳 (57)摘要 一种健身用平衡坐凳, 包括乘坐部和支撑 部, 所述支撑部的底部设置突出于乘坐部外。
2、的弧 形凹板, 用于使乘坐部根据弧形凹板的弧形面进 行全方位的摆动。 本坐凳通过弧形凹板的弧形接 触面设计, 改变了整个坐凳的支撑部, 使坐凳可 以随臀部控制任意摆动。 使用者就可以利用脊柱 和腰部带动臀部运动, 不仅可以达到瘦腰减肥的 效果, 并且使臀部盆骨这部分平常最不容易锻炼 到的部分得到充分的锻炼。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106037327 A 2016.10.26 CN 106037327 A 1.一种健身用平衡坐凳, 其特征在于: 包括乘坐部 (1) 和支撑部 (2) , 所述支撑部 (2) 的 底部设置突出于乘坐部 (1) 外的弧形凹板 (21) , 用于使。
3、乘坐部 (1) 根据弧形凹板 (21) 的弧形 面进行全方位的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身用平衡坐凳,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凹板 (21) 的底部 中心位置 (211) 的外表面弧度接近于平面, 其内表面上设置加强筋 (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身用平衡坐凳,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 (2) 还包括用 于与乘坐部 (1) 连接的连接部 (22) 。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健身用平衡坐凳,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 (22) 为弧 形凹板 (21) 边缘向外延展伸出的连接边 (221) , 所述连接边 (221) 分为前、 后、 左、 右四侧, 其 中前侧。
4、的连接边 (221) 设置为向上翘起的马鞍头 (222) , 所述后侧的连接边 (221) 设置为马 鞍尾 (223)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健身用平衡坐凳, 其特征在于: 使用者臀部在乘坐部 (1) 上的重心线在弧形凹板 (21) 的重心线的左右, 两者之间间距不超过2-3c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健身用平衡坐凳, 其特征在于: 使用者臀部在乘坐部 (1) 上的重心线与弧形凹板 (21) 的重心线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健身用平衡坐凳,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连接边 (221) 的边 缘接触地面时, 本坐凳达到最大偏移角度a, 所述偏移角度a小于等于25 。 8。
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健身用平衡坐凳,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边 (221) 超出弧 形凹板 (21) 外的长度h来控制坐凳的最大偏移角度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身用平衡坐凳,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凹板 (21) 上还设 置与连接边 (221) 一起共同支撑乘坐部 (1) 的内撑板 (3) 。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健身用平衡坐凳,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撑板 (3) 的上侧或 下侧上设置有用于保持整个坐凳静止状态时平衡的配重块 (4)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037327 A 2 一种健身用平衡坐凳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领。
6、域, 特别涉及一种健身用平衡坐凳。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人群普遍存在办公室病, 主要原因就是长期坐在椅子上办公, 缺乏运动。 2011 年,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发布一个报告表明, 全世界每年有200多万人死于久坐引发的心脏 病、 糖尿病等。 报告还预计, 到2020年全球将有70%的疾病是因坐得太久、 缺乏运动引起的。 专家指出, 久坐不动的危害很大, 不仅会导致气血不畅、 肌肉松弛、 倦怠乏力, 严重的还会影 响到血液循环, 导致大脑供血不足, 伤神损脑, 精神厌抑。 因此, 人如果久坐, 不仅会造成肥 胖、 身材变形, 还可能诱发多种疾病。 研究表明, 颈椎病、 腰椎病、 食欲不振、 尾。
7、骨受伤、 坐骨 结节性囊肿、 肌肉酸痛、 痔疮、 便秘等疾病都和久坐有关。 除了久坐, 过多的伏案写作或电脑 打字也易引发手腕部疼痛, 甚至肘部疼痛等。 0003 所以很多人选择去健身房运动, 但比较麻烦, 费时费力还费用大。 所以选择市场上 缺乏一种小巧、 简单的健身器具, 特别是对于腰部、 臀部都能起到很好锻炼效果的工具。 0004 如专利号CN95237325.4的一种多功能座椅, 起特点在于上平面周边装有数个带有 支撑弹簧和/或支撑柱的万向滚珠及中心部位为半圆球形空腔的基座安装在椅脚上, 通过 螺栓与座板连接的球形万向转轴位于基座的半圆球形空腔内。 通过球形万向转轴来实现摆 动的效果。。
8、 但这种装置结构十分复杂, 部件多, 还容易被弹簧夹手, 且搬运不便, 不能随身携 带。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特提供一种健身用平衡坐凳。 0006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健身用平衡坐凳, 包括乘坐部和支撑部, 所述支 撑部的底部设置突出于乘坐部外的弧形凹板, 用于使乘坐部根据弧形凹板的弧形面进行全 方位的摆动。 0007 利用弧形凹板的弧形面作为整个坐凳的支撑脚, 让使用者可以任意的扭动臀部来 达到健身效果。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弧形凹板的底部中心位置的外表面弧度接近于平面, 其内表面上 设置加强筋。 避免因弧形凹板与。
9、地面的接触面积过小, 造成整个坐凳容易在地面上打滑。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用于与乘坐部连接的连接部。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连接部为弧形凹板边缘向外延展伸出的连接边, 所述连接边分为 前、 后、 左、 右四侧, 其中前侧的连接边设置为向上翘起的马鞍头, 所述后侧的连接边设置为 马鞍尾。 0011 进一步的, 使用者臀部在乘坐部上的重心线在弧形凹板的重心线的左右, 两者之 间间距不超过2-3cm。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037327 A 3 0012 进一步的, 使用者臀部在乘坐部上的重心线与弧形凹板的重心线重合。 0013 进一步的, 当所述连接边的边缘。
10、接触地面时, 本坐凳达到最大偏移角度a, 所述偏 移角度a小于等于25 。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连接边超出弧形凹板外的长度h来控制坐凳的最大偏移角度a。 0015 进一步的, 所述弧形凹板上还设置与连接边一起共同支撑乘坐部的内撑板。 0016 进一步的, 所述内撑板的上侧或下侧上设置有用于保持整个坐凳静止状态时平衡 的配重块。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弧形凹板的弧形接触面设计, 改变了整个坐凳的支撑部, 使坐凳可以随臀 部控制任意摆动。 使用者就可以利用脊柱和腰部带动臀部运动, 不仅可以达到瘦腰减肥的 效果, 并且使臀部盆骨这部分平常最不容易锻炼到的部分得到充分的锻炼。 。
11、0018 本坐凳能激活使用者身体的自然腰部运动, 保持血液的流动性, 进一步能够加强 肠胃的蠕动运动, 提高消化能力, 更进一步, 这将有效的改善背部的血液流动的回归, 将减 少麻木、 疼痛和肿胀感。 0019 同时, 本坐凳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便于携带和储藏。 0020 本坐凳还可以适用于手术后需要做恢复运动的病人或在家的老人, 使他们在家就 能锻炼, 不用外出去理疗院或室外锻炼的同时又吸入大量的雾霾或汽车尾气。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支撑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支撑部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支撑部倾斜后状态的示意图。 0022 图中, 1-。
12、乘坐部, 2-支撑部, 21-弧形凹板, 211-中心位置, 22-连接部, 221-连接边, 222-马鞍头, 223-马鞍尾, 3-内撑板, 4-配重块, 5-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 一种健身用平衡坐凳, 包括乘坐部1和支撑部2, 所述支撑部2的底部设置 突出于乘坐部1外的弧形凹板21, 用于使乘坐部1根据弧形凹板21的弧形面进行全方位的摆 动。 所述弧形凹板21的底部中心位置211的外表面弧度接近于平面, 其内表面上设置加强筋 5。 加强筋5可以是多种结构, 优选于圆形, 并在圆形内添加多条从中心位置211向外放射的 呈放射。
13、状的筋条。 0024 如图2所示, 所述支撑部2还包括用于与乘坐部1连接的连接部22。 所述连接部22为 弧形凹板21边缘向外延展伸出的连接边221。 乘坐部1可以是弹性的软垫, 然后外层通过尼 龙网布覆盖在软垫上, 再缝制或直接套在连接边221外。 所述连接边221与弧形凹板21是一 体连接。 所述连接边221分为前、 后、 左、 右四侧, 其中前侧的连接边221设置为向上翘起的马 鞍头222, 所述后侧的连接边221设置为马鞍尾223。 马鞍头222和马鞍尾223可以让使用者乘 坐起来不容易移动, 且更加贴合人体臀部的曲线设计。 另外, 为了减轻整个坐凳的重量, 所 说 明 书 2/3 页。
14、 4 CN 106037327 A 4 以弧形凹板21和连接边221会围成一个中空的空间, 如果乘坐部1只通过连接边221来支撑, 那其中空的位置就会没有支撑, 所以在中空空间的上部设置与连接边221一起共同支撑乘 坐部1的内撑板3。 为了保证整个坐凳在静止的时候仍能保持竖立的形态或者微调整个坐凳 的重心线的时候, 可以在所述内撑板3的上侧或下侧上设置有用于保持整个坐凳静止状态 时平衡的配重块4。 0025 另外如图1所示, 为了保证使用者坐在本坐凳上以后, 扭动臀部的时候不会感觉到 人要倒下或扭动的时候重心不稳, 所以使用者臀部在乘坐部1上的重心线在弧形凹板21的 重心线的左右, 两者之间间。
15、距不超过2-3cm。 0026 更优选的方案是使用者臀部在乘坐部1上的重心线与弧形凹板21的重心线重合。 0027 另外如图4所示, 为了防止使用者腰部的扭动距离过大, 所以需要控制本坐凳达到 最大偏移角度a。 当所述连接边221的边缘接触地面时, 本坐凳达到最大偏移角度a, 所述偏 移角度a小于等于25 。 所述连接边221超出弧形凹板21外的长度h来控制坐凳的最大偏移角 度a。 002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 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037327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106037327 A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106037327 A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106037327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