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状成型轧材的低公差轧制方法和装置.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760150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7107836

申请日:

1987.10.20

公开号:

CN87107836A

公开日:

1988.07.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审定||||||公开

IPC分类号:

B21B1/08; B21B27/02

主分类号:

B21B1/08; B21B27/02

申请人:

SMS舒路曼-斯玛公司

发明人:

雨果·费尔德曼; 休伯特·马勒; 克劳斯·施兰斯基

地址:

联邦德国杜塞尔多夫

优先权:

1986.10.20 DE P3635566.6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陶增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使用的具有相互支撑和相对转动的外壳段的轧辊是公知的,该外壳段用一个超过轧辊力的预应力相互挤压,以使得由轧辊包围的孔型得到稳定,通过预应力的显著改变,并经过该外壳段的弹性压扁过程,所述的由轧辊包围的孔型是可预先改变的。通过支撑着的外壳段的背面凹部可以在控制孔型时借助于大大增加的预应力获得支撑外壳段的弹性,它在所包围的孔型上所增加的影响相当小时,轧辊的支架仅允许使用不多的和附加的预应力。

权利要求书

1: 借助具有一个或多个轧槽的轧辊进行低公差轧制索状成型轧材的方法,轧辊设置有相互支撑的外壳段,该外壳段以大大超过轧制力(Fw)的予应力(Fv)相互挤压,并在此情况下借助予应力(Fv)的改变造成轧辊相互支撑的外壳区域的变形,以及由此而造成的轧辊包围的孔型的变化,其特征在于,该互相支撑的外壳段由于背面凹部在予应力作用下可弹性变形,并且通过孔槽附近的切口与轧辊的刚性部分分开。
2: 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进行实施的轧辊,其特征在于,轧槽(4)的两侧设置了连接着的园环形接触面(9),在接触面外的轧槽两侧通过园柱形外壳段安置了所构成的支撑表面(6),它的直径略微超过接触面的直径,并且其特征还在于,在支承表面下方的辊子具有切口(7)。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轧辊,其特征在于,在接触表面(9)和支撑表面(6)之间具有切口(8)。
4: 按照权利要求3的轧辊,其特征在于,切口(8)具有一个接近半园形的断面。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借助于具有一个或多个轧槽的轧辊轧制索状成型轧材的方法,轧辊设有相互支撑的外壳段,外壳段以一个大大超过轧制力的予应力相互挤压。并且其中借助于予应力的变化引起相互支撑的轧辊区域的变形和由此而造成的由它们包围的轧制孔径地变化。本发明还涉到实施该方法的轧辊。

    为减小轧辊在轧制带材时的挠曲,使用具有扁的矩形孔型的带槽轧辊并在带槽轧辊靠近孔型的边缘区域施加一个超过轧制力的予应力,它已由DE-PS744884所公开。然而也表明用这个措施并不足以能将轧辊挠曲限制在所期望的程度以内。

    在DE-OS3433300的一种类型中,为轧制索状成型轧材推荐了带槽轧辊以一个大大超过轧制力的予应力相互挤压,即与轧槽相邻的轧辊圆周区域相互支撑。因此从轧材尺寸稳定性的利益考虑应当达到所使用支架的挠曲不影响孔型,并因此不影响轧材尺寸的稳定性,因为带槽轧辊不受支架挠曲的制约而相互紧紧地挤压。按照进一步的构成,通过予应力的改变也对轧辊相对运转的支撑表面的弹性压扁起作用,以使得在轧辊间构成的孔型和由此而影响到轧材的尺寸,并且予应力的改变在必要时也应当作为一个直接调节的调节参数被采用。然而在这种调节或控制过程中,通过相互支撑区域的轧辊压扁的变化来达到轧辊间距的改变需要很高的调节力,并由此使予应力很不利地较多地超过轧制力,这被证明是有害的,以致支架的配置也得考虑这个过大的力。

    因此本发明从这个任务出发,即创造一种所描述类型的轧制方法和装置,一方面通过承受附加予应力的轧辊的支撑表面上轧辊的相互支承获得对支架膨胀的很大程度的独立性,和一条陡的弹性特性曲线,另一方面借助附加予应力比较小的改变孔型,对轧材尺寸产生的明显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同时,对调节一个简单的控制是可能的,然而,在必要时附加的和一个作为调节力的予应力所使用的厚度调节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个任务由权利要求1的特征所解决。其中相互支撑该轧辊的圆周部分形成弹性变形,产生了通过予应力的改变所造成的这个支撑表面的变形,这个变形大大超过公知的仅由于轧辊压扁产生的变形、和因此而产生的有效的孔型变化。这样,在相应的配置中可用轻微的予应力的改变产生较大的孔型变化,所以不仅可使用较简单的和轻的调整装置,而且避免了在支架方面的过多花费,由于不仅避免了过高的予应力,而且通过轧辊的相互直接支撑补偿了万一出现的支架膨胀。

    本发明的合适及有利的结构及其进一步的结构由从属权利要求提出。

    本发明借助附图表示的下列实施例的描绘加以详细说明。

    附图给出了一个半剖的工作轧辊1,在其上一个用来安装驱动轴联轴器的驱动辊颈3与辊颈2相连。一个轧槽4被安排在中间,实际上它确定了孔型的一半。两侧的侧翼5横向相互连接,侧翼5具有圆柱外壳形的支撑表面6,借助于支撑表面6的一对轧辊的两个基本上相同结构的轧辊相互支撑,并且借助于支撑表面6,在轧辊相对转动时并在施加的予应力的作用下相互支撑。侧翼5和其支撑表面6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弹性,每个侧翼5的下面都有一个切口7,并且在轧槽4和支撑表面6之间总是设置有断开的切口8。在切口8和轧槽4之间还总是设置接触面9,接触面9相对支撑表面6略缩回一点,以使得在侧翼5的支撑表面6的弹性范围内的支撑仅产生在支撑表面上,并且该接触面不妨碍这个弹性变形。

    在运转时轧辊在支架上使用,如DE-OS3433300公开的那样。一个轧辊对的轧辊此时借助一个明显超过轧制力Fw的予应力Fv相互挤压,以使得它的支撑表面相互靠拢并且相互滚压,它们承受予应力Fv与轧制力Fw之差。如果予应力加大,那么侧翼5和其支撑表面6可以有很大规模地弹性下陷,因此似乎在支持表面承受压力时所出现的轧辊挤压使下降可能产生。并不一定必须过高地确定比轧制力增高的予应力,或者对轧辊具有的支架所考虑的予应力增设的最大值的计算作为用于轧制工序本身是需要的,这样可以获得较大的调节范围和控制范围。

    在每种情况下,通过直接的支撑补偿支架的膨胀,以使得产生一个比较刚性的支架膨胀特性曲线,以及很稳定的孔型,这个孔型使低公差的轧制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比较小的附加予应力改变孔型的尺寸和由此产生的轧材尺寸,以使得这些尺寸在某种程度上能被控制和/或调整。

索状成型轧材的低公差轧制方法和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索状成型轧材的低公差轧制方法和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索状成型轧材的低公差轧制方法和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索状成型轧材的低公差轧制方法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索状成型轧材的低公差轧制方法和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使用的具有相互支撑和相对转动的外壳段的轧辊是公知的,该外壳段用一个超过轧辊力的预应力相互挤压,以使得由轧辊包围的孔型得到稳定,通过预应力的显著改变,并经过该外壳段的弹性压扁过程,所述的由轧辊包围的孔型是可预先改变的。通过支撑着的外壳段的背面凹部可以在控制孔型时借助于大大增加的预应力获得支撑外壳段的弹性,它在所包围的孔型上所增加的影响相当小时,轧辊的支架仅允许使用不多的和附加的预应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基本上无切削的金属机械加工;金属冲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