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挤水拖把.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7598890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8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187612.6

申请日:

20171124

公开号:

CN107736850A

公开日:

201802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L13/258,A47L13/42

主分类号:

A47L13/258,A47L13/42

申请人:

宁波市鄞州良品生活用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根

地址:

315177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郭夏村

优先权:

CN201711187612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郑玉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涉及挤水拖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式挤水拖把,包括手柄、中间板以及铰接于中间板两端用于安装擦拭物的拖板,所述拖把还包括滑动套设于手柄外部的铰接架,铰接架两端分别与两拖板顶部滑动连接并沿拖板长度方向滑动挤压拖板。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在拖板对向折叠挤压胶棉的同时,利用铰接架两端对拖板进行游走挤压,在节省体力的基础上不仅提高了胶棉脱水效果,而且简化、美观了拖把的整体结构,节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板式挤水拖把,包括手柄、中间板以及铰接于中间板两端用于安装擦拭物的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还包括滑动套设于手柄外部的铰接架,铰接架两端分别与两拖板顶部滑动连接并沿拖板长度方向滑动挤压拖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挤水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架包括套设于手柄外部的滑筒以及两铰接臂,两铰接臂对称一体设置于滑筒底端外壁两侧,铰接臂端部铰接设有与拖板顶面滑动配合的滑动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挤水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构件包括顶部与铰接臂铰接的滑座,滑座底部设有套筒;拖板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轴,套筒与滑轴滑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式挤水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轴两端与拖板长度方向两端设置的支座连接;且两拖板处于对向挤压状态时,滑轴上的套筒位置靠近远离中间板设置的支架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挤水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构件包括顶部与铰接臂铰接的滑座;拖板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滑座底部埋设于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式挤水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槽道的槽径由上至下递增。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挤水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构件包括顶部与铰接臂铰接的滑座;拖板外部沿其宽度方向滑动配设有滑板,滑板顶部与滑座底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式挤水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板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限位滑杆,限位滑杆位于滑板上方且滑座中部滑动套设于限位滑杆外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挤水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端部与中间板铰接,中间板上于铰接处设有限位凸块,手柄内对应限位凸块设有弹性限位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式挤水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块顶部沿拖板宽度方向设有数个限位槽;所述弹性限位件包括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舌块连接的弹簧,舌块与限位槽间隙配合,所述弹簧时刻处于被压缩状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涉及挤水拖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式挤水拖把。

背景技术

平板胶棉挤水拖把是最常见的折叠挤水拖把,现有技术中的胶棉挤水拖把在挤水时多通过拉杆带动与胶棉连接的两拖板对向折叠挤压以实现胶棉中的水分外排,目前市场上也有部分新型结构的产品如采用轮子与拖板组成滚动副以降低拖板折叠对挤时受到的阻力,但是上述结构的拖板都存在相应的弊端:1)胶棉脱水不均匀,主要是因为两拖板在折叠对压时,胶棉靠近拖杆的一端受到的压力远远大于另一端受到的压力,即对压状态下的胶棉顶部脱水充分,但是底部不仅受到的压力较小,而且还会对胶棉顶部挤出并向下延流的水进行再吸收;2)对于轮子和拖板组成的滚动副结构而言,长时间使用后会造成轮子偏移,导致挤压效果变差,而且轮子受到其体积限制,其在拖板上的行程较短,同样存在对胶棉挤压脱水不充分的问题;3)结构复杂且占用一定空间,不仅造成不美观且材料成本和装配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式挤水拖把,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在拖板对向折叠挤压胶棉的同时,利用铰接架两端对拖板进行游走挤压,在节省体力的基础上不仅提高了胶棉脱水效果,而且简化、美观了拖把的整体结构,节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板式挤水拖把,包括手柄、中间板以及铰接于中间板两端用于安装擦拭物的拖板,所述拖把还包括滑动套设于手柄外部的铰接架,铰接架两端分别与两拖板顶部滑动连接并沿拖板长度方向滑动挤压拖板。

优选的,所述铰接架包括套设于手柄外部的滑筒以及两铰接臂,两铰接臂对称一体设置于滑筒底端外壁两侧,铰接臂端部铰接设有与拖板顶面滑动配合的滑动构件。

作为本发明的基础设计,主要旨在简化现有技术中的拉杆结构并提高对胶棉的挤水效果,设计原理如下:

当两拖板处于水平平行状态下,滑动构件的即时位置应当处于贴靠中间板或靠近中间板位置设置,如此在需要挤水时,将铰接架沿朝向手柄的自由端处拉动,即可带动铰接臂端部的滑动构件同向移动,同时滑动构件与拖板顶面配合,所以两拖板即可实现对向叠夹进行初步挤压胶棉,待两拖板叠夹至竖直平行状态下时,反向下推铰接架,铰接架带动铰接臂沿拖板由上至下滑动,实现对胶棉进行由上至下地二次滑动挤压,脱水效果较好。

当然,上述过程较为繁琐的前提是手柄并未与中间板连接。如果手柄直接与中间板连接,那么保持铰接架不动,直接拉动手柄,即可实现手柄拉动两拖板移动并对向叠压、以及滑动构件对拖板进行滑动挤压的同时进行。

优选的,所述滑动构件包括顶部与铰接臂铰接的滑座,滑座底部设有套筒;拖板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轴,套筒与滑轴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滑轴两端与拖板长度方向两端设置的支座连接;且两拖板处于对向挤压状态时,滑轴上的套筒位置靠近远离中间板设置的支架处。

作为具体且优选的技术方案,对滑动构件和拖板的顶面结构设置进行了限定,其工作原理如下:

滑座与铰接臂铰接,使得滑座可以在拖板转动时而随之转动;滑座底部通过套筒滑动设置在拖板顶面的滑轴上,一方面降低了滑座在对拖板进行滑动挤压时的阻力;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滑座的滑动路径,确保其长时间使用也不会造成偏移,而且根据申请人多年的生产设计经验,滑轴不会轻易变形或断裂。同时,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确保套筒可以最大限度挤压拖板,所以需要尽量将滑轴的长度范围扩展至拖板的两端,即两支架最优选择应当设置在拖板的长度方向两端。如此在拖板从开始对压至对压完成时,套筒可以沿滑轴移动,并对拖板由上至下进行挤压。

优选的,所述滑动构件包括顶部与铰接臂铰接的滑座;拖板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滑座底部埋设于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槽道的槽径由上至下递增。

作为具体且优选的技术方案,对滑动构件和拖板顶面上的结构设置进行了限定,其工作原理如下:

滑座与铰接臂铰接,使得滑座可以在拖板转动时而随之转动;滑座底部埋设于拖板顶面的滑槽槽道内,且滑座可在滑槽中移动并受到滑槽的路径限制。同样,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确保滑座可以最大限度挤压拖板,所以需要尽量将滑槽的长度范围扩展至拖板的两端,如此在拖板从开始对压至对压完成时,滑座底部可以沿滑轴移动,并对拖板由上至下进行挤压。

滑槽槽道的槽径设计,需要确保滑座不会从滑槽中移出,具体结构可以为燕尾槽型或其他竖直截面呈上大下小的形状。

优选的,所述滑动构件包括顶部与铰接臂铰接的滑座;拖板外部沿其宽度方向滑动配设有滑板,滑板顶部与滑座底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拖板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限位滑杆,限位滑杆位于滑板上方且滑座中部滑动套设于限位滑杆外部。

作为具体且优选的技术方案,对滑动构件和拖板顶面的结构设置进行了限定,其工作原理如下:

滑座与铰接臂铰接,使得滑座可以在拖板转动时而随之转动;滑座底部与滑板连接,滑板可沿拖板移动并受到拖板本身形状的限制以确定其移动路径。同样,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确保滑座可以最大限度挤压拖板,所以需要尽量将滑座的移动范围扩展至拖板的两端,如此在拖板从开始对压至对压完成时,滑座底部可以带动滑板沿拖板移动,并对拖板由上至下进行挤压。

同时,为了生产或其他人为因素导致产品设计存在滑板移动范围过大从而与拖板分离的缺陷,所以通过限位滑杆以及限位滑杆两端的支座(支座属于隐含的技术特征)以对滑座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进而实现控制滑板的移动范围。

优选的,所述手柄端部与中间板铰接,中间板上于铰接处设有限位凸块,手柄内对应限位凸块设有弹性限位件。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块顶部沿拖板宽度方向设有数个限位槽;所述弹性限位件包括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舌块连接的弹簧,舌块与限位槽间隙配合,所述弹簧时刻处于被压缩状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位凸块和弹性限位件的用途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另一项弊端,即拖板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用力过猛或其他因素造成中间板带动拖板翻转,进而导致需要人工校正中间板和拖板位置以确保拖板上的胶棉贴靠地面。究其原因是因为手柄与中间板采用自由度较大的铰接方式连接。

相应技术方案解决该技术问题的原理如下:

通过克服弹簧的弹力挤压弹簧,使得舌块与限位凸块上的限位槽分离,然后转动手柄至其与中间板的角度达到目标值,然后松手使得弹簧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推顶舌块,舌块与相应位置的限位槽进行接触并确保当前状态下手柄与中间板的角度不变化。

当然,数个限位槽沿拖板的宽度方向设置于限位凸块上,此处所致的拖板宽度方向应当与手柄相对中间板铰接处的转动方向一致。如果拖板为正方形或其他形状,也应当确保限位槽在限位凸块上的排列方向与手柄相对中间板铰接处的转动方向一致。如此方能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也最符合本发明的发明精神和宗旨,限位槽的数量不设限制,其数量愈多只会保证手柄与中间板的相对角度调整愈加精确,当然如果从使用者的常规操作方式和生产成本角度而言,其数量和位置设置只要能保证手柄与中间板的相对角度在若干角度点值即可,如45°、60°、90°等。

同时,还应当注意的是,上述方式仅为最简化的结构方式,因为手工直接控制弹簧直线伸缩不易,如采用筒状结构一端连接舌块,一端顶触设在另一筒状态结构内的弹簧可以优化并简化操作。但该方式以及该方式的简单替换也应该落入本申请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范畴内。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是基于拖板呈常规的长方型结构,其长度方向的端部与中间板铰接,并以此作为方向限定。如果拖板的形状变换,所述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的限定也应进行变换,如拖板呈正方型结构,可以将其与中间板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视作本发明中所述的长度方向。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在拖板对向折叠挤压胶棉的同时,利用铰接架两端对拖板进行游走挤压,在节省体力的基础上不仅提高了胶棉脱水效果,而且简化、美观了拖把的整体结构,节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采用限位凸块和弹性限位件对拖板和中间板的相对角度进行调整和限定,可以有效防止拖板翻转导致胶棉背离地面。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板式挤水拖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板式挤水拖把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板式挤水拖把于挤水过程中即时动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板式挤水拖把于挤水完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板式挤水拖把的弹簧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2中板式挤水拖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中板式挤水拖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板式挤水拖把,包括手柄、中间板以及铰接于中间板两端用于安装擦拭物的拖板,手柄一端自由,另一端与呈中空结构的连接筒连接,连接筒端部两侧轴向延伸设有两耳板,两耳板与中间板顶面中心位置处的两支架分别销轴连接,连接筒中轴向设有时刻处于被压缩状态的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舌块连接,舌块可回缩入连接筒中、同时也可在弹簧作用下伸出至暴露于外界;两支架之间对应舌块设有限位凸块,限位凸块顶部沿拖板宽度方向设有数个与舌块配合的限位槽;

所述拖把还包括有滑筒以及两铰接臂,滑筒套设于手柄外部,两铰接臂对称一体设置于滑筒底端外壁两侧,铰接臂端部铰接设有与拖板顶面滑动配合的滑座,滑座底部设有套筒;拖板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轴,套筒与滑轴滑动配合,滑轴两端与拖板长度方向两端设置的支座连接;当两拖板处于水平平行状态下,套筒的即时位置应当处于贴靠中间板或靠近中间板位置处的支座处,且两拖板处于对向挤压状态至竖直平行状态下时,滑轴上的套筒位置靠近远离中间板设置的支架处。

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拖地时,确保两拖板处于水平平行状态下,手持手柄即可操作。通过拉动连接筒以克服弹簧的弹力挤压弹簧,使得舌块与当前状态下的限位凸块上的限位槽分离,然后转动手柄至其与中间板的角度达到目标值,然后松手使得弹簧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推顶舌块,舌块与相应位置的限位槽进行接触并确保调整后状态下手柄与中间板的角度不变化。

需要挤水时,使得手柄相对铰接架的滑筒朝向手柄的自由端滑动,由于铰接架位置固定,所以手柄带动中间板移动,中间板两端的拖板一端随着中间板移动,另一端受到铰接架的限位从而翻转,实现两拖板的对向叠压,两拖板的胶棉接触并进行脱水;同时,滑轴在滑座上的套筒内滑动,两者相对呈现出套筒沿拖板由上至下移动,使得两套筒对拖板进行相对挤压,从而对胶棉进行二次挤压脱水。

实施例2

一种板式挤水拖把,包括手柄、中间板以及铰接于中间板两端用于安装擦拭物的拖板,手柄一端自由,另一端与呈中空结构的连接筒连接,连接筒端部两侧轴向延伸设有两耳板,两耳板与中间板顶面中心位置处的两支架分别销轴连接,连接筒中轴向设有时刻处于被压缩状态的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舌块连接,舌块可回缩入连接筒中、同时也可在弹簧作用下伸出至暴露于外界;两支架之间对应舌块设有限位凸块,限位凸块顶部沿拖板宽度方向设有数个与舌块配合的限位槽;

所述拖把还包括有滑筒以及两铰接臂,滑筒套设于手柄外部,两铰接臂对称一体设置于滑筒底端外壁两侧,铰接臂端部铰接设有与拖板顶面滑动配合的滑座,拖板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滑座底部埋设于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槽槽道的槽径由上至下递增。当两拖板处于水平平行状态下,滑座的即时位置应当处于贴靠中间板或靠近中间板位置处,且两拖板处于对向挤压状态至竖直平行状态下时,滑座位置靠近远离中间板处。

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拖地时,确保两拖板处于水平平行状态下,手持手柄即可操作。通过拉动连接筒以克服弹簧的弹力挤压弹簧,使得舌块与当前状态下的限位凸块上的限位槽分离,然后转动手柄至其与中间板的角度达到目标值,然后松手使得弹簧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推顶舌块,舌块与相应位置的限位槽进行接触并确保调整后状态下手柄与中间板的角度不变化。

需要挤水时,使得手柄相对铰接架的滑筒朝向手柄的自由端滑动,由于铰接架位置固定,所以手柄带动中间板移动,中间板两端的拖板一端随着中间板移动,另一端受到铰接架的限位从而翻转,实现两拖板的对向叠压,两拖板的胶棉接触并进行脱水;同时,滑槽依靠滑座的限制进行移动,两者相对呈现出滑座沿拖板由上至下移动,使得两滑座对拖板进行相对挤压,从而对胶棉进行二次挤压脱水。

实施例3

一种板式挤水拖把,包括手柄、中间板以及铰接于中间板两端用于安装擦拭物的拖板,手柄一端自由,另一端与呈中空结构的连接筒连接,连接筒端部两侧轴向延伸设有两耳板,两耳板与中间板顶面中心位置处的两支架分别销轴连接,连接筒中轴向设有时刻处于被压缩状态的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舌块连接,舌块可回缩入连接筒中、同时也可在弹簧作用下伸出至暴露于外界;两支架之间对应舌块设有限位凸块,限位凸块顶部沿拖板宽度方向设有数个与舌块配合的限位槽;

所述拖把还包括有滑筒以及两铰接臂,滑筒套设于手柄外部,两铰接臂对称一体设置于滑筒底端外壁两侧,优选的,所述滑动构件包括顶部与铰接臂铰接的滑座;拖板外部沿其宽度方向滑动配设有滑板,滑板顶部与滑座底部连接。拖板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限位滑杆,限位滑杆位于滑板上方且滑座中部滑动套设于限位滑杆外部。当两拖板处于水平平行状态下,滑座和滑板的即时位置应当处于贴靠中间板或靠近中间板位置处,且两拖板处于对向挤压状态至竖直平行状态下时,滑座和滑板的位置靠近远离中间板处。

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拖地时,确保两拖板处于水平平行状态下,手持手柄即可操作。通过拉动连接筒以克服弹簧的弹力挤压弹簧,使得舌块与当前状态下的限位凸块上的限位槽分离,然后转动手柄至其与中间板的角度达到目标值,然后松手使得弹簧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推顶舌块,舌块与相应位置的限位槽进行接触并确保调整后状态下手柄与中间板的角度不变化。

需要挤水时,使得手柄相对铰接架的滑筒朝向手柄的自由端滑动,由于铰接架位置固定,所以手柄带动中间板移动,中间板两端的拖板一端随着中间板移动,另一端受到铰接架的限位从而翻转,实现两拖板的对向叠压,两拖板的胶棉接触并进行脱水;同时,拖板依靠滑座和滑板的限制进行移动,相对呈现出滑座和滑板沿拖板由上至下移动,使得两滑板对拖板进行相对挤压,从而对胶棉进行二次挤压脱水。

一种板式挤水拖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板式挤水拖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板式挤水拖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板式挤水拖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板式挤水拖把.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187612.6 (22)申请日 2017.11.24 (71)申请人 宁波市鄞州良品生活用品有限公司 地址 315177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 郭夏村 (72)发明人 郑根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01 代理人 郑玉洁 (51)Int.Cl. A47L 13/258(2006.01) A47L 13/4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板式挤水拖把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涉及挤水拖把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

2、板式挤水拖把, 包括手柄、 中间板以及铰接于 中间板两端用于安装擦拭物的拖板, 所述拖把还 包括滑动套设于手柄外部的铰接架, 铰接架两端 分别与两拖板顶部滑动连接并沿拖板长度方向 滑动挤压拖板。 本发明结构简单, 设计巧妙, 在拖 板对向折叠挤压胶棉的同时, 利用铰接架两端对 拖板进行游走挤压, 在节省体力的基础上不仅提 高了胶棉脱水效果, 而且简化、 美观了拖把的整 体结构, 节省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7页 CN 107736850 A 2018.02.27 CN 107736850 A 1.一种板式挤水拖把, 包括手柄、 中间板以及铰接于中间板。

3、两端用于安装擦拭物的拖 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拖把还包括滑动套设于手柄外部的铰接架, 铰接架两端分别与两拖板 顶部滑动连接并沿拖板长度方向滑动挤压拖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挤水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接架包括套设于手柄外部的 滑筒以及两铰接臂, 两铰接臂对称一体设置于滑筒底端外壁两侧, 铰接臂端部铰接设有与 拖板顶面滑动配合的滑动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挤水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构件包括顶部与铰接臂铰 接的滑座, 滑座底部设有套筒; 拖板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轴, 套筒与滑轴滑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式挤水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轴两端与拖板长度方。

4、向两端 设置的支座连接; 且两拖板处于对向挤压状态时, 滑轴上的套筒位置靠近远离中间板设置 的支架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挤水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构件包括顶部与铰接臂铰 接的滑座; 拖板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槽, 滑座底部埋设于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式挤水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槽槽道的槽径由上至下递 增。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挤水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构件包括顶部与铰接臂铰 接的滑座; 拖板外部沿其宽度方向滑动配设有滑板, 滑板顶部与滑座底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式挤水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拖板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

5、有限 位滑杆, 限位滑杆位于滑板上方且滑座中部滑动套设于限位滑杆外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挤水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端部与中间板铰接, 中间 板上于铰接处设有限位凸块, 手柄内对应限位凸块设有弹性限位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式挤水拖把,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凸块顶部沿拖板宽度方 向设有数个限位槽; 所述弹性限位件包括一端固定、 另一端与舌块连接的弹簧, 舌块与限位 槽间隙配合, 所述弹簧时刻处于被压缩状态。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736850 A 2 一种板式挤水拖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涉及挤水拖把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板式挤水拖把。

6、。 背景技术 0002 平板胶棉挤水拖把是最常见的折叠挤水拖把, 现有技术中的胶棉挤水拖把在挤水 时多通过拉杆带动与胶棉连接的两拖板对向折叠挤压以实现胶棉中的水分外排, 目前市场 上也有部分新型结构的产品如采用轮子与拖板组成滚动副以降低拖板折叠对挤时受到的 阻力, 但是上述结构的拖板都存在相应的弊端: 1) 胶棉脱水不均匀, 主要是因为两拖板在折 叠对压时, 胶棉靠近拖杆的一端受到的压力远远大于另一端受到的压力, 即对压状态下的 胶棉顶部脱水充分, 但是底部不仅受到的压力较小, 而且还会对胶棉顶部挤出并向下延流 的水进行再吸收; 2) 对于轮子和拖板组成的滚动副结构而言, 长时间使用后会造成轮。

7、子偏 移, 导致挤压效果变差, 而且轮子受到其体积限制, 其在拖板上的行程较短, 同样存在对胶 棉挤压脱水不充分的问题; 3) 结构复杂且占用一定空间, 不仅造成不美观且材料成本和装 配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式挤水拖把, 本发明结构简单, 设计巧妙, 在拖板对向 折叠挤压胶棉的同时, 利用铰接架两端对拖板进行游走挤压, 在节省体力的基础上不仅提 高了胶棉脱水效果, 而且简化、 美观了拖把的整体结构, 节省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的市场竞 争力。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板式挤水拖把, 包括手柄、 中间板以及铰接于中间板两端用于。

8、安装擦拭物的拖板, 所述拖把还包括滑动套设于手柄外部的铰接架, 铰接架两端分别与两拖板顶部滑动连接并 沿拖板长度方向滑动挤压拖板。 0005 优选的, 所述铰接架包括套设于手柄外部的滑筒以及两铰接臂, 两铰接臂对称一 体设置于滑筒底端外壁两侧, 铰接臂端部铰接设有与拖板顶面滑动配合的滑动构件。 0006 作为本发明的基础设计, 主要旨在简化现有技术中的拉杆结构并提高对胶棉的挤 水效果, 设计原理如下: 当两拖板处于水平平行状态下, 滑动构件的即时位置应当处于贴靠中间板或靠近中间 板位置设置, 如此在需要挤水时, 将铰接架沿朝向手柄的自由端处拉动, 即可带动铰接臂端 部的滑动构件同向移动, 同时。

9、滑动构件与拖板顶面配合, 所以两拖板即可实现对向叠夹进 行初步挤压胶棉, 待两拖板叠夹至竖直平行状态下时, 反向下推铰接架, 铰接架带动铰接臂 沿拖板由上至下滑动, 实现对胶棉进行由上至下地二次滑动挤压, 脱水效果较好。 0007 当然, 上述过程较为繁琐的前提是手柄并未与中间板连接。 如果手柄直接与中间 板连接, 那么保持铰接架不动, 直接拉动手柄, 即可实现手柄拉动两拖板移动并对向叠压、 以及滑动构件对拖板进行滑动挤压的同时进行。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7736850 A 3 0008 优选的, 所述滑动构件包括顶部与铰接臂铰接的滑座, 滑座底部设有套筒; 拖板顶 面沿其长。

10、度方向设有滑轴, 套筒与滑轴滑动配合。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滑轴两端与拖板长度方向两端设置的支座连接; 且两拖板处于对 向挤压状态时, 滑轴上的套筒位置靠近远离中间板设置的支架处。 0010 作为具体且优选的技术方案, 对滑动构件和拖板的顶面结构设置进行了限定, 其 工作原理如下: 滑座与铰接臂铰接, 使得滑座可以在拖板转动时而随之转动; 滑座底部通过套筒滑动 设置在拖板顶面的滑轴上, 一方面降低了滑座在对拖板进行滑动挤压时的阻力; 另一方面 也限制了滑座的滑动路径, 确保其长时间使用也不会造成偏移, 而且根据申请人多年的生 产设计经验, 滑轴不会轻易变形或断裂。 同时, 应当注意的是,。

11、 为了确保套筒可以最大限度 挤压拖板, 所以需要尽量将滑轴的长度范围扩展至拖板的两端, 即两支架最优选择应当设 置在拖板的长度方向两端。 如此在拖板从开始对压至对压完成时, 套筒可以沿滑轴移动, 并 对拖板由上至下进行挤压。 0011 优选的, 所述滑动构件包括顶部与铰接臂铰接的滑座; 拖板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 有滑槽, 滑座底部埋设于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配合。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滑槽槽道的槽径由上至下递增。 0013 作为具体且优选的技术方案, 对滑动构件和拖板顶面上的结构设置进行了限定, 其工作原理如下: 滑座与铰接臂铰接, 使得滑座可以在拖板转动时而随之转动; 滑座底部埋设于拖板顶。

12、 面的滑槽槽道内, 且滑座可在滑槽中移动并受到滑槽的路径限制。 同样, 应当注意的是, 为 了确保滑座可以最大限度挤压拖板, 所以需要尽量将滑槽的长度范围扩展至拖板的两端, 如此在拖板从开始对压至对压完成时, 滑座底部可以沿滑轴移动, 并对拖板由上至下进行 挤压。 0014 滑槽槽道的槽径设计, 需要确保滑座不会从滑槽中移出, 具体结构可以为燕尾槽 型或其他竖直截面呈上大下小的形状。 0015 优选的, 所述滑动构件包括顶部与铰接臂铰接的滑座; 拖板外部沿其宽度方向滑 动配设有滑板, 滑板顶部与滑座底部连接。 0016 进一步的, 所述拖板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限位滑杆, 限位滑杆位于滑板上方且。

13、 滑座中部滑动套设于限位滑杆外部。 0017 作为具体且优选的技术方案, 对滑动构件和拖板顶面的结构设置进行了限定, 其 工作原理如下: 滑座与铰接臂铰接, 使得滑座可以在拖板转动时而随之转动; 滑座底部与滑板连接, 滑 板可沿拖板移动并受到拖板本身形状的限制以确定其移动路径。 同样, 应当注意的是, 为了 确保滑座可以最大限度挤压拖板, 所以需要尽量将滑座的移动范围扩展至拖板的两端, 如 此在拖板从开始对压至对压完成时, 滑座底部可以带动滑板沿拖板移动, 并对拖板由上至 下进行挤压。 0018 同时, 为了生产或其他人为因素导致产品设计存在滑板移动范围过大从而与拖板 分离的缺陷, 所以通过限。

14、位滑杆以及限位滑杆两端的支座 (支座属于隐含的技术特征) 以对 滑座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 进而实现控制滑板的移动范围。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7736850 A 4 0019 优选的, 所述手柄端部与中间板铰接, 中间板上于铰接处设有限位凸块, 手柄内对 应限位凸块设有弹性限位件。 0020 进一步的, 所述限位凸块顶部沿拖板宽度方向设有数个限位槽; 所述弹性限位件 包括一端固定、 另一端与舌块连接的弹簧, 舌块与限位槽间隙配合, 所述弹簧时刻处于被压 缩状态。 0021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限位凸块和弹性限位件的用途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 另一项弊端, 即拖板在使用过程中。

15、, 因为用力过猛或其他因素造成中间板带动拖板翻转, 进 而导致需要人工校正中间板和拖板位置以确保拖板上的胶棉贴靠地面。 究其原因是因为手 柄与中间板采用自由度较大的铰接方式连接。 0022 相应技术方案解决该技术问题的原理如下: 通过克服弹簧的弹力挤压弹簧, 使得舌块与限位凸块上的限位槽分离, 然后转动手柄 至其与中间板的角度达到目标值, 然后松手使得弹簧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推顶舌块, 舌块与 相应位置的限位槽进行接触并确保当前状态下手柄与中间板的角度不变化。 0023 当然, 数个限位槽沿拖板的宽度方向设置于限位凸块上, 此处所致的拖板宽度方 向应当与手柄相对中间板铰接处的转动方向一致。 如果拖。

16、板为正方形或其他形状, 也应当 确保限位槽在限位凸块上的排列方向与手柄相对中间板铰接处的转动方向一致。 如此方能 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也最符合本发明的发明精神和宗旨, 限位槽的数量不设限制, 其数量 愈多只会保证手柄与中间板的相对角度调整愈加精确, 当然如果从使用者的常规操作方式 和生产成本角度而言, 其数量和位置设置只要能保证手柄与中间板的相对角度在若干角度 点值即可, 如45 、 60 、 90 等。 0024 同时, 还应当注意的是, 上述方式仅为最简化的结构方式, 因为手工直接控制弹簧 直线伸缩不易, 如采用筒状结构一端连接舌块, 一端顶触设在另一筒状态结构内的弹簧可 以优化并简化操。

17、作。 但该方式以及该方式的简单替换也应该落入本申请所记载的技术方案 范畴内。 0025 最后,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中所述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是基于拖板呈常规的 长方型结构, 其长度方向的端部与中间板铰接, 并以此作为方向限定。 如果拖板的形状变 换, 所述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的限定也应进行变换, 如拖板呈正方型结构, 可以将其与中 间板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视作本发明中所述的长度方向。 002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优点: 1) 本发明结构简单, 设计巧妙, 在拖板对向折叠挤压胶棉的同时, 利用铰接架两端对拖 板进行游走挤压, 在节省体力的基础上不仅提高了胶棉脱水效果, 而且简化、。

18、 美观了拖把的 整体结构, 节省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采用限位凸块和弹性限位件对拖板和中间板的相对角度进行调整和限定, 可以有效 防止拖板翻转导致胶棉背离地面。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实施例1中板式挤水拖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板式挤水拖把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板式挤水拖把于挤水过程中即时动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7736850 A 5 图4为实施例1中板式挤水拖把于挤水完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板式挤水拖把的弹簧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2中板式挤水拖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中板式挤水拖把的结。

19、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9 实施例1 一种板式挤水拖把, 包括手柄、 中间板以及铰接于中间板两端用于安装擦拭物的拖板, 手柄一端自由, 另一端与呈中空结构的连接筒连接, 连接筒端部两侧轴向延伸设有两耳板, 两耳板与中间板顶面中心位置处的两支架分别销轴连接, 连接筒中轴向设有时刻处于被压 缩状态的弹簧, 弹簧一端固定、 另一端与舌块连接, 舌块可回缩入连接筒中、 同时也可在弹 簧作用下伸出至暴。

20、露于外界; 两支架之间对应舌块设有限位凸块, 限位凸块顶部沿拖板宽 度方向设有数个与舌块配合的限位槽; 所述拖把还包括有滑筒以及两铰接臂, 滑筒套设于手柄外部, 两铰接臂对称一体设置 于滑筒底端外壁两侧, 铰接臂端部铰接设有与拖板顶面滑动配合的滑座, 滑座底部设有套 筒; 拖板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轴, 套筒与滑轴滑动配合, 滑轴两端与拖板长度方向两端 设置的支座连接; 当两拖板处于水平平行状态下, 套筒的即时位置应当处于贴靠中间板或 靠近中间板位置处的支座处, 且两拖板处于对向挤压状态至竖直平行状态下时, 滑轴上的 套筒位置靠近远离中间板设置的支架处。 0030 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拖。

21、地时, 确保两拖板处于水平平行状态下, 手持手柄即可操作。 通过拉动连接筒以克服 弹簧的弹力挤压弹簧, 使得舌块与当前状态下的限位凸块上的限位槽分离, 然后转动手柄 至其与中间板的角度达到目标值, 然后松手使得弹簧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推顶舌块, 舌块与 相应位置的限位槽进行接触并确保调整后状态下手柄与中间板的角度不变化。 0031 需要挤水时, 使得手柄相对铰接架的滑筒朝向手柄的自由端滑动, 由于铰接架位 置固定, 所以手柄带动中间板移动, 中间板两端的拖板一端随着中间板移动, 另一端受到铰 接架的限位从而翻转, 实现两拖板的对向叠压, 两拖板的胶棉接触并进行脱水; 同时, 滑轴 在滑座上的套筒内。

22、滑动, 两者相对呈现出套筒沿拖板由上至下移动, 使得两套筒对拖板进 行相对挤压, 从而对胶棉进行二次挤压脱水。 0032 实施例2 一种板式挤水拖把, 包括手柄、 中间板以及铰接于中间板两端用于安装擦拭物的拖板, 手柄一端自由, 另一端与呈中空结构的连接筒连接, 连接筒端部两侧轴向延伸设有两耳板, 两耳板与中间板顶面中心位置处的两支架分别销轴连接, 连接筒中轴向设有时刻处于被压 缩状态的弹簧, 弹簧一端固定、 另一端与舌块连接, 舌块可回缩入连接筒中、 同时也可在弹 簧作用下伸出至暴露于外界; 两支架之间对应舌块设有限位凸块, 限位凸块顶部沿拖板宽 度方向设有数个与舌块配合的限位槽; 说 明 。

23、书 4/5 页 6 CN 107736850 A 6 所述拖把还包括有滑筒以及两铰接臂, 滑筒套设于手柄外部, 两铰接臂对称一体设置 于滑筒底端外壁两侧, 铰接臂端部铰接设有与拖板顶面滑动配合的滑座, 拖板顶面沿其长 度方向设有滑槽, 滑座底部埋设于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配合, 所述滑槽槽道的槽径由上 至下递增。 当两拖板处于水平平行状态下, 滑座的即时位置应当处于贴靠中间板或靠近中 间板位置处, 且两拖板处于对向挤压状态至竖直平行状态下时, 滑座位置靠近远离中间板 处。 0033 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拖地时, 确保两拖板处于水平平行状态下, 手持手柄即可操作。 通过拉动连接筒以克服 弹簧。

24、的弹力挤压弹簧, 使得舌块与当前状态下的限位凸块上的限位槽分离, 然后转动手柄 至其与中间板的角度达到目标值, 然后松手使得弹簧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推顶舌块, 舌块与 相应位置的限位槽进行接触并确保调整后状态下手柄与中间板的角度不变化。 0034 需要挤水时, 使得手柄相对铰接架的滑筒朝向手柄的自由端滑动, 由于铰接架位 置固定, 所以手柄带动中间板移动, 中间板两端的拖板一端随着中间板移动, 另一端受到铰 接架的限位从而翻转, 实现两拖板的对向叠压, 两拖板的胶棉接触并进行脱水; 同时, 滑槽 依靠滑座的限制进行移动, 两者相对呈现出滑座沿拖板由上至下移动, 使得两滑座对拖板 进行相对挤压, 从。

25、而对胶棉进行二次挤压脱水。 0035 实施例3 一种板式挤水拖把, 包括手柄、 中间板以及铰接于中间板两端用于安装擦拭物的拖板, 手柄一端自由, 另一端与呈中空结构的连接筒连接, 连接筒端部两侧轴向延伸设有两耳板, 两耳板与中间板顶面中心位置处的两支架分别销轴连接, 连接筒中轴向设有时刻处于被压 缩状态的弹簧, 弹簧一端固定、 另一端与舌块连接, 舌块可回缩入连接筒中、 同时也可在弹 簧作用下伸出至暴露于外界; 两支架之间对应舌块设有限位凸块, 限位凸块顶部沿拖板宽 度方向设有数个与舌块配合的限位槽; 所述拖把还包括有滑筒以及两铰接臂, 滑筒套设于手柄外部, 两铰接臂对称一体设置 于滑筒底端外。

26、壁两侧, 优选的, 所述滑动构件包括顶部与铰接臂铰接的滑座; 拖板外部沿其 宽度方向滑动配设有滑板, 滑板顶部与滑座底部连接。 拖板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限位滑 杆, 限位滑杆位于滑板上方且滑座中部滑动套设于限位滑杆外部。 当两拖板处于水平平行 状态下, 滑座和滑板的即时位置应当处于贴靠中间板或靠近中间板位置处, 且两拖板处于 对向挤压状态至竖直平行状态下时, 滑座和滑板的位置靠近远离中间板处。 0036 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拖地时, 确保两拖板处于水平平行状态下, 手持手柄即可操作。 通过拉动连接筒以克服 弹簧的弹力挤压弹簧, 使得舌块与当前状态下的限位凸块上的限位槽分离, 然后转动手柄。

27、 至其与中间板的角度达到目标值, 然后松手使得弹簧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推顶舌块, 舌块与 相应位置的限位槽进行接触并确保调整后状态下手柄与中间板的角度不变化。 0037 需要挤水时, 使得手柄相对铰接架的滑筒朝向手柄的自由端滑动, 由于铰接架位 置固定, 所以手柄带动中间板移动, 中间板两端的拖板一端随着中间板移动, 另一端受到铰 接架的限位从而翻转, 实现两拖板的对向叠压, 两拖板的胶棉接触并进行脱水; 同时, 拖板 依靠滑座和滑板的限制进行移动, 相对呈现出滑座和滑板沿拖板由上至下移动, 使得两滑 板对拖板进行相对挤压, 从而对胶棉进行二次挤压脱水。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7736850 A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7 页 8 CN 107736850 A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7 页 9 CN 107736850 A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7 页 10 CN 107736850 A 10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7 页 11 CN 107736850 A 11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7 页 12 CN 107736850 A 12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7 页 13 CN 107736850 A 13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7/7 页 14 CN 107736850 A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