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防盗拉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锁防盗拉头.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975358.0 (22)申请日 2016.08.29 (73)专利权人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深沪乌 漏沟东工业区 (72)发明人 刘小炎 张田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5207 代理人 钟毅虹 (51)Int.Cl. A44B 19/2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自锁防盗拉头 (57)摘要 自锁防盗拉头, 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拉头本 体, 两个拉头本体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
2、第一扣 位及第二扣位, 所述的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卡扣 配合实现自锁防盗, 所述的第一扣位及第二扣位 分别设置在两个拉头本体的帽盖上, 位置相对设 置, 所述的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为两个拉头帽盖 的外端向外延伸形成, 端部相对形成卡钩, 所述 的第一扣位及第二扣位的卡钩上相对设有三角 齿, 两个拉头拉至一起时通过卡钩上的三角齿用 推进错开方式, 使两拉头的三角齿贴合一起, 码 庄的回弹力使俩拉头回位在同一平行线上, 即可 相钩一起, 其颠覆传统尼龙防爆锁头需要在拉头 上做孔位, 再用一把锁具锁在拉头的锁孔上的不 便, 此拉头可相钩自锁不需要任何锁具。 且产品 的外形对比传统产品更具有美观性, 功能。
3、及构造 突破了传统防爆锁头产品的束缚。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4页 CN 206101826 U 2017.04.19 CN 206101826 U 1.自锁防盗拉头, 其特征在于: 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拉头本体, 两个拉头本体上分别设 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扣位及第二扣位, 所述的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卡扣配合实现自锁防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防盗拉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扣位及第二扣位分别 设置在两个拉头本体的帽盖上, 位置相对设置, 两个拉头拉至一起时推动第一扣位与第二 扣位扣合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防盗拉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为两 个拉。
4、头帽盖的外端向外延伸形成, 端部相对形成卡钩, 两个拉头拉至一起时推动第一扣位 保证第一扣位的卡钩与与第二扣位的卡钩扣合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锁防盗拉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扣位及第二扣位的卡 钩上相对设有三角齿, 两个拉头拉至一起时通过卡钩上的三角齿用推进错开方式, 使两拉 头的三角齿贴合一起, 码装的回弹力使俩拉头回位在同一平行线上, 即可相钩一起。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101826 U 2 自锁防盗拉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链技术领域, 具体与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的自锁防盗 拉头有关。 背景技术 0002 拉链是我们日。
5、常生活中常常会用到的产品, 具有开合方便、 快捷的特点, 应用范围 广, 因此服装、 箱包等产品上有着广泛应用。 常见拉链由布带、 链齿、 拉头本体和拉片所组 成, 拉链在方便人们的同时, 也给了小偷可趁之机。 尽管人们提高警惕, 小偷也可以在很短 的时间内拉开拉链, 特别是在箱包中, 双拉头拉链很容易被打开, 包内物品也常有被盗。 现 有的产品也人防盗结构, 但现有的防盗拉头需要借助锁具上锁, 方可起防盗作用。 且上锁开 锁都需随身携带钥匙, 对于消费者而言有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的 自锁防盗拉头。 000。
6、4 为达成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自锁防盗拉头, 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拉头本体, 两个拉头本体上分别设有相互配 合的第一扣位及第二扣位, 所述的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卡扣配合实现自锁防盗。 0006 进一步, 所述的第一扣位及第二扣位分别设置在两个拉头本体的帽盖上, 位置相 对设置, 两个拉头拉至一起时推动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扣合定位。 0007 进一步, 所述的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为两个拉头帽盖的外端向外延伸形成, 端部 相对形成卡钩, 两个拉头拉至一起时推动第一扣位保证第一扣位的卡钩与与第二扣位的卡 钩扣合定位。 0008 进一步, 所述的第一扣位及第二扣位的卡钩上相对设。
7、有三角齿, 两个拉头拉至一 起时通过卡钩上的三角齿用推进错开方式, 使两拉头的三角齿贴合一起, 码庄的回弹力使 俩拉头回位在同一平行线上, 即可相钩一起。 0009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 当俩个拉头拉至一起时, 通过拉头 上相钩地方的三角齿用推进错开方式, 使其俩拉头的三角齿贴合一起, 码庄的回弹力使其 俩拉头回位在同一平行线上, 即可相钩一起, 起到防盗作用。 颠覆传统尼龙防爆锁头需要在 拉头上做孔位, 再用一把锁具锁在拉头的锁孔上的不便, 此拉头可相钩自锁不需要任何锁 具。 且产品的外形对比传统产品更具有美观性, 功能及构造突破了传统防爆锁头产品的束 缚。 附图说明 0。
8、010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 分,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101826 U 3 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配合状态示意图一; 0014 图4为本实用新型配合状态示意图二; 0015 图5为本实用新型配合状态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 明白, 以 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9、,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 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7 如图1-图5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0018 自锁防盗拉头, 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拉头本体, 为第一本体1及第二本体2, 两个拉 头本体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扣位11及第二扣位21, 所述的第一扣位11与第二扣位21 卡扣配合, 当俩个拉头拉至一起时, 通过拉头本体上第一扣位11与第二扣位21扣合, 即可相 扣一起, 起到防盗作用。 0019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第一扣位11及第二扣位21分别设置在两个拉头第一本 体1及第二本体2的帽盖上, 位置相对。
10、设置, 所述的第一扣位11与第二扣位21为两个拉头帽 盖的外端向外延伸形成, 端部相对形成卡钩111及211, 所述的第一扣位及第二扣位的卡钩 上相对设有三角齿1111扩2111, 两个拉头拉至一起时通过卡钩上的三角齿用推进错开方 式, 使两拉头的三角齿贴合一起, 码庄的回弹力使俩拉头回位在同一平行线上, 即可相钩一 起。 0020 本实用新型当俩个拉头拉至一起时, 通过拉头上相钩地方的三角齿用推进错开方 式, 使其俩拉头的三角齿贴合一起, 码庄的回弹力使其俩拉头回位在同一平行线上, 即可相 钩一起, 起到防盗作用。 颠覆传统尼龙防爆锁头需要在拉头上做孔位, 再用一把锁具锁在拉 头的锁孔上的不。
11、便, 此拉头可相钩自锁不需要任何锁具。 且产品的外形对比传统产品更具 有美观性, 功能及构造突破了传统防爆锁头产品的束缚。 0021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如前所述,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 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 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 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 合、 修改和环境, 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 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 或知识进行改动。 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则 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101826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5 CN 206101826 U 5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6 CN 206101826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7 CN 206101826 U 7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8 CN 206101826 U 8 。